有这样威王极高的人在前面挡着,兵变几乎是不可能成功实施的。与顾明大臣范质合作。这又是赵匡胤打得一手好牌。公元959年,柴荣在死前留下遗诏,让王著和范质等人共同辅佐周恭帝。据《资治通鉴》294卷记载,柴世宗“召范质等入受顾命”,范质是排在第一位的,他和赵匡胤成为知道遗诏内容为数不多的人。王范二人历来不和,而且王著还是有名的臭脾气。

赵匡胤利用这一点,联合范质隐匿了柴荣遗命,范质的把柄也牢牢握在了赵匡胤的手心,乃至于后来有大臣建议削弱赵匡胤的兵权时,范质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外调李重进。就在柴荣死后一个月,范质把兵权在握的侍卫司一把手李重进调到扬州,担任淮南节度使。此时,赵匡胤成了事实上的后周禁军“一哥”,他的好友韩令坤、高怀德、张令铎等人在韩通手下任侍卫司的高级将领,他的好友亲信慕容延钊、石守信、刘光义等人在殿前司担任要职,赵家军只差“临门一脚”了。

3.陈桥兵变,赵匡胤“勉为其难”接受黄袍加身。北汉和契丹侵边的消息,成为兵变的“东风”。公元960年,后周定州和镇州的守将报告,北汉、契丹联手侵犯后周的边境。周恭帝派赵匡胤率领部队北上抗敌,赵匡胤以兵少将寡为由推脱,无奈之下被赋予了调动全国兵力的最高军权,这为陈桥兵变提供了良机。事实上,他这时光能够调配的禁军都不止殿前司了,连侍卫司也统统归他管,前面说过,除了外调的李重进和二把手韩通外,侍卫司其余的三个高级将领全都是赵匡胤的好朋友,而韩通这个马步军副都指挥使说话已经不好使了。

开封谣传,制造天命不可违的舆论。就在赵匡胤率领部队离开开封不久,不知是何人所起,城内谣言四起,说他将要成为天子。虽然大家都不太相信,但是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早就惶惶不可终日,完全忘记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局,而赵匡胤率领的部队更加觉得,跟着他干会有出路,他在军中的威望空前高涨。煽动将士散布反动言论。公元960年正月初三,赵家军行至距离开封20公里的陈桥镇。

当晚,赵匡胤的一众亲信在部队中广散朝廷不论功行赏、皇帝还是个孩子、赵匡胤会是个好皇帝之类的反动言论,随着议论的将士越来越多,赵光义和赵普将提前准备好的黄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并山呼万岁,赵匡胤连着推辞了好几遍,最后“勉为其难”接受。石守信等人城内接应。石守信和王审琦是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中的其中两人,事先被安排在开封城内做接应,他二人得之兵变的消息后,迅速做好接应的准备。

努尔哈赤的五大臣、四大贝勒分别是谁?他们最后结果如何?

先说努尔哈赤的五大臣:努尔哈赤的五大臣,这里指的是后金开国五大将:额亦都、费英东、何和礼、安费扬古和扈尔汉1、额亦都额亦都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双亲,他的父母被人残杀,他勇敢机灵,13岁亲手为爹娘报了仇,跟随姑姑生活。18岁时偶遇努尔哈赤,两人越谈越投机,从此追随努尔哈赤左右,开始了他真正的 人生。他好战英勇,突出表现在攻打巴尔达城上,在1587年(万历十五年),他率领大军要过浑河时,当时的河水暴涨,他命士兵用绳子往各自的腰间一系,串起来,顺利渡河。

攻城时敌方箭如雨下,身受50多处伤,其中有一箭穿透他的大腿,把他钉在墙上,眼看小命不保,他果断举刀斩断那根箭,杀出一条血路,最终取得胜利。此战后,他被赐号巴图鲁,成为努尔哈赤的心腹。额亦都百战百胜为后金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从来不独享战功,所有的封赏,都给立下战功的士兵。努尔哈赤还将自己的族妹、女儿嫁给晚年的额亦都,足见对他的宠信。

他后来参与萨尔浒之战,大败明军,官至左翼总兵官、一等大臣。额亦都一生对努尔哈赤忠心耿耿,他的二儿子达启,武功高强,得到努尔哈赤的宠爱,但他因着受宠很是狂傲,竟屡屡对诸皇子无礼。额亦都召集他的其他儿子们,捆绑了达启,说:“天下怎么会有父亲杀死儿子,只是这个儿子傲慢无礼,如今若不管制,以后一定会有负国家、败坏门户。

”说吧用被子把这个儿子闷死了。他一共16个儿子,四、五、七、十三,这四个儿子都战死沙场。天命六年(1621年),额亦都病逝,终年59岁。后追封弘毅公、配享太庙。1654年(顺治十一年),清世祖福临命人为额亦都立碑,亲自撰写制文对他表彰。2、费英东他是苏完部首领索尔果的儿子,鳌拜是他侄子。费英东也是一员猛将,善长骑射,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30多年,战功赫赫,人称“万人敌”。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莽荒纪  露底  手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