辈辈人长寿,代代人兴旺。这就是活到八九十岁的最好意义。第四,“老去自觉万缘都尽,那管人是人非;春来徜有一事关心,只在花开花谢。”这是一位哲人的名言。老年人,忙忙碌碌一辈子,小时有学习的压力,读书的辛苦。长大了有工作的负担,上有老下有小。。。一个人,一辈子,真正放下担子,丢掉负担,轻松愉快,也就是七十岁以后。

这个时候的老人,内心清简,万缘皆尽。把人世纷扰,拒之门外。一壶老酒,一盏佳茗,几本闲书,打发时间,享受生活。伴随着春来花开花谢,秋去叶落叶枯。。。尽兴的享受他们的晚年生活。与世无争,与人为善。逍遥自在,活出自我,活出精彩。这就是八九十岁老人活着的意义。总而言之,好汉不提当年勇,老年不说少年狂。人老要服老,顺其自然,跟着感觉走。

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之间为什么思想观念有那么大的区别?

谢谢邀请。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思想观念,这是很正常的啊。80后,90后,00后思想观念的差别比较大,其实就是一种感觉,毕竟上下差着10年呢,就像50后、60后、70后,同样也会感觉思想观念的差异比较大。如果说还是觉得80后、90后、00后的思想观念差异更大,那应该是因为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加快,许多新生事物扑面而来,让人眼花缭乱。

同样是10年,可能比过去20年、30年的变化还要大,所以带来思想观念上的变化也比较大。同时,世界范围内的信息革命,加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们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变得更加便捷畅通,所有这些都在加速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这也是感觉80后、90后、00后思想观念差异比较大的一个原因吧。

农村的80、90、00后部分都去城市发展了,未来的土地谁来种?

知道杞人忧天吗?天塌不下来。土地是国家所有,而执行国家权利的是各级政府。真到了地没有人种的那一天,自然而然就会有人想办法了。现在好多事情的发展,作为寻常人百姓只管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事,超出这个范围也没有人让你管,而你也管不了。北方缺水,南防水多。可以通过南水北调来解决,东中两条调水线路都已经实现。这工程不算小吧,通过政府行为照样可以解决。

至于说到未来农村谁来种地,等着目前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社会矛盾解决了。自然而然就会解决这个问题。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可以将土地集约化经营,充分运用机械化、自动化手段。这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很普遍的现象,相信顶层设计师们已在规划蓝图。这种情况目前尚不突出,还没有达到危机粮安全的程度,所以说不必杞人忧天。

等到80,90后年纪大了,孩子不孝顺怎么办?如何自处?如何养老?

孝与不孝是从小教育养成的。大孝小孝是日后自身的修为形成的。所以子女的不孝跟父母有直接的关系;跟家风有直接的联系。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家不是大富大貴之家,也不属于贫困家庭,是那种极为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也就是我国绝大多数的家庭。但我家的家风特别好,真正是敬老爱幼,老有老样,小有小相。

大人特别疼爱(决不溺爱)小孩子。小孩特别孝敬我们老人。不要说女儿女婿对我们,就是外孙女,外孙女婿对我们也是孝敬有加。我家孩子的孝顺在附近都是有目共睹的。我当年对岳母的孝敬和对小舅子他们的照顾在他们整个大队也是有名的。这是我唯一能引以为自傲的。家风不仅会传承,而且影响力也是相当强的,我只有女儿,女儿也只生女儿。

女婿和外孙女婿是来自不同城市或不同省分的四个城乡不同的家庭。可到我家后都会跟我们完全一样的。真是应了那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想当年老婆进门时,因为她离娘家远,又是贫困家庭出身,年龄又小而她又特别乖巧,所以我父母特别疼爱她,她对我父母也特别孝敬,父母临终前生病期间的服侍她出力最多。我们现在老了,女儿女婿和外孙女外孙女婿们都早就为我们准备了最好的房间,等我们去同住。

可因为我放心不下老宅子,加上虽然老伴身体欠佳可我身体健康能承担服侍之责,暂时没去同住。而且今年大女儿为了能更好的照顾我们没有答应单位的迟退。所以我们的养老是不存在问题的。“不孝”这词同前几天说过的“离婚”和“私房钱”同样在我家不存在。现在题主所说的碰到不孝儿咋办。凡年轻者现在开始加强自我修为,从你自己做起,孝敬长辈,做个示范给子孙看。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互医  皇帝  新衣  发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