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存世的包括虎符、麟符、鱼符、兔符和龟符等,统一称为虎符。虎符的数量也不是一个,基本上首都以外地方将领人手一个。调动不同的将领需要使用不同的虎符。 5、虎符的寿命虎符沿用的历史,虎符一直使用到了明末清初。当时的部队都隶属于各个部队将领直接命令,军队只认人不认虎符。虎符也就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

虎符能调动千军万马,君王是如何防止将军造反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经常挂在嘴边,却毫不觉察,不能不佩服祖先智慧。10公分长的小老虎能调动千军万马,这可马虎不得,要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谁掌握了军权,谁就能掌控国家。这个铜铸的小玩艺可不简单。私人订制从史料看,制作虎符比铸钱成本都高。虎符大多选精铜制作,在铜矿被政府控制,冶炼技术由少数御用工匠掌握的情况下,民间很难得到精铜;有的虎符是黄金制作,成本非常高昂。

虎符除制作工艺精良外,都是孤品,一个军团一副虎符,相当于现在的“私人订制”。比如在陕西出土的杜虎符,只能调动秦国杜县防区的部队,拿到其他地方不起作用。虎符制作完成后,使用的模范就会当即销毁,“模具”没有了,在没有激光克隆技术的年代,不可能制作出一模一样东西。加密处理不同的虎符上铸写的文字不同,而且还要进行特殊处理,比如错金,在杜虎符上写着:“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

”十公分长的虎符上写着9行30字,加上错金工艺,一般工匠或仓促之间是不可能仿造出来的。还有的虎符文字刻在两半中间,合在一起后才能读出来,这是古代的加密处理方式。因此在没有见到另一半的情况下,无法复制。联动管理虎符制作是为两半,一半在将军手中,一半由帝王保管,必须两半合一,才能调动兵马。在当年没有报纸、电视,传媒非常落后的条件下,很少见“领袖像”的地方军队只认兵符,也就是当时说的“只认兵符不认人。

”从杜虎符的铭文可以看出,作为地方将军,虽然管理着庞大的军队,但没有完整的虎符,只能调动50人的兵马,也就是个空架子。帝王当然知道虎符的重要性,一般都贴身保存,甚至卧室之中。比如《史记》记载的“窃符救赵”的故事中,指挥晋鄙部队的虎符就在魏王卧室里,魏无忌动用了魏王的宠妃,利用侍寝的机会偷到了一半虎符。

我们经常把“符合”一词挂在嘴边,其实这个词语就从“虎符”这来的,是说虎符的使用方法,两半之间有一个扣合机关,不同的虎符机关不同,两片虎符必须严丝合缝扣合在一起,达到“符合”标准,才能调动军队。配套使用虎符中是调动军队的信物,如果要调动大量军队,还需要帝王的使者和亲笔书信等配套措施,如果形式过于简单,就会引起将军怀疑。

古代为什么只认虎符不认人?任何人拿着虎符都可以调兵吗?

大家进入一个误区,古代调动兵马未必都是需要虎符的,除非是大型战争,因为虎符是分为两半,一半是将军保管,一半是皇帝保管,毕竟很多地方的士兵更本没见过皇帝,所以基本都是一级管一级,如果换人或者越级调兵,这时候就需要虎符。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只认虎符不认人,当然为了防止有的士兵不服从,所以大多将军还是会用虎符调动。

虎符分两半,主要就是为了避免一个人持有,导致独断专行,势力过大影响中央集权统治,虽说虎符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但是那时候的诸侯都有自己的兵马,而且可以随意调动,天子的权力并没有太大。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将虎符调兵这一制度彻底贯彻,就是为了将权力集中,所以当时凡是需要调兵都需要用虎符,将军将自己的虎符和皇帝的虎符一起使用,同时还需要加盖玉玺印的诏书,诏书里明确规定谁统领兵马?调兵多少?做什么?期限多少?基本上都写的非常详细,战争完毕之后另一半虎符还得上交。

君主专制实行之后,虎符调兵登上历史巅峰,历朝历代都效仿,所以这时候士兵们就形成了“只认虎符不认人”的观念。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由原因的,上面提到过,有的士兵跟随将军多年,甚至只对将军忠心,功高震主的将军在历史上太多,皇帝为了防止这些人万一发动叛变,军权在握,到时候很有可能面临亡国的危机。所以只要是出现不用虎符就调兵的事情,皇帝便会猜忌,同时还有监督的官员,以至于很多将军其实不用虎符也能调动兵马,但是依然会走这波流程。

如果换成其他将军或者比将军官职更大的人来调动兵马,这个时候没有虎符的确是调不动的,这是这几本的士兵素质,即使他们知道这个人官职很大。任何人拿着虎符就可以调动兵马,其实条件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无论是谁,只要能拿到两个虎符外加皇帝的诏书,调动兵马其实是不成问题的,甚至有的不需要诏书也能调动兵马。为什么能带动?如果有一个人,无论是谁,他能从将军的手里拿到虎符,这只是一半就已经很不错,就算他是偷来的,他还得拿到另一半虎符,另一半在皇宫,他要有本事拿到,那本事已经非常大了,要么就是这个将军和皇帝都是形同虚设。

这样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的确可以调兵,但是未必能成功,毕竟你是个“陌生人”,所以会严格检验虎符,确认虎符是真之后,则需要出示诏书或者手札,毕竟每一次大规模调兵都是有记载的,如果不能出示诏书,最后就不能调兵,要么再等到皇帝的知道,等皇帝知道一切都太晚了。看看信陵君,威望非常高,即使拿到了虎符因为没有调兵手札,最后还是斩了将军通过自己的威望调动了军队,试想如果是普通的一个人能调动吗?有人说为什么不能仿制一个虎符?《国家宝藏》提及:“虎符引申出来的是我们今天的密码学。

杜虎符的背面是有不规则凸起的”。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虎符的背面全都是凹凸不平的符文,每个符文大小不一、凸起的高低不同,怎么仿制?就算你见过也未必仿制的出来,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记载过有人仿制了虎符,一是难度程度太高;二是危险程度太大。以上说的所有一切都是建立在皇帝权力至高无上的基础上,要是强主,如果是非常平庸的皇帝,中央集权并不统一,有没有虎符其实关系并不大。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楚乔传  手游  升星  皇妃  虎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