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听了张诚的恭维,一下便自信满满,心中暗下决定,准备批准张居正辞官归隐。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李太后坚决驳回了张居正的请辞,还让张居正辅政到万历三十岁。李太后的一番话,彻底击溃了万历最后的一丝尊严,也彻底断送了张居正明哲保身的机会。张居正只能重新回到内阁,兢兢业业地辅佐皇帝。然而,此时的张居正已经年事已高,面对繁复不清的政务和阴谋算计的官场,他早已力不从心,而他的身后,万历皇帝始终带着审视和怀疑的目光看着他。

这一切,都在不断摧毁着张居正的身体和内心。终于,在万历10年6月26日的这天,辅政十年,时年58岁的张居正溘然长逝,大明王朝的支柱轰然倒塌,举国悲痛。然而,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一场清算正在逼近张居正的家族。张居正去世后,朝廷谥号“文忠公”,上柱国,一切都极尽哀荣。但是,随着张居正的逝去,反对的声音逐渐起来,其中,有张居正曾经的政敌,也有逐渐成长起来的新的政治集团,更有急于独立操控局面的万历皇帝。

为了能将权利牢牢地抓在手中,扫除张居正在朝廷中的势力,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同一个办法,那就是打倒张居正。张居正去世半年后,朝中大臣纷纷上书弹劾张居正当权时的罪状,监察御史杨四知更是列举了张居正的十四条罪状,上书皇帝。皇帝看着这些弹劾张居正的奏章,内心一时难以名状,但是,他清楚的明白,只有扳倒了张居正,才能重塑皇权,才能成为帝国真正的掌权者,所以,他默认了这一切。

但是,念在张居正是托孤重臣,且有十年的辅政之功,如今也已亡故了,万历皇帝便假装大度,不再追究。虽然皇上没有明令责罚,但是群臣们已然清楚了皇帝的态度,于是,更加毫无顾忌的弹劾张居正。两年后,万历皇帝感觉时机已经成熟,他终于按耐不住,对昔日恩师下了手。万历十二年八月,都察院按照万历的旨意弹劾张居正,这是一份来自万历的起诉书,他为张居正几十年的官场生涯做了总结。

张居正诬蔑亲藩,侵夺王坟府第,箝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罔上负恩,谋国不忠。本当断棺戮尸,念效劳有年,姑免尽法追论。"万历下令,褫夺张居正所有的官衔,其“文忠公”的谥号也别夺取。其儿子张简修也被革去所有官职,全族抄家流放。生前居功至伟的张居正,死后差点被断棺戮尸,儿子自缢而亡,全族难逃厄运,真是可悲可叹!04最后张居正死后,挡在万历皇帝身前的大树终于倒塌,万历皇帝终于迎来了他期盼已久的日子。

在这场举朝堂之力,打倒张居正的狂欢中,大明王朝再也无可挽回地冲向了悬崖。张居正死后,《考成法》被废,迂腐陈旧的官僚体系卷土重来,清丈田亩全面停止,富户与贪官重新勾结,张居正用十年心血建成的大明盛世,仅两年时间就被砸个稀烂。曾经,张居正临危受命,成为托孤重臣,他如师如父,爱护年幼的皇帝,尽心竭力地辅佐他,他也曾舍孝尽忠,即便被天下人指责,他也毫无怨言。

但是,他败了,败给了曾经他最爱护的学生。张居正的一生,后世之人无法评说,但是,他的改革为大明王朝延续了76年的寿命却是不争的事实,在大明王朝276年的历史长卷中,他不应该被抹去。后人或许只知道,大明王朝亡于崇祯十七年,却不知道,明亡于万历乃是千秋公论。张先生,若有来世,愿您能达成所愿,一生心血不被辜负,这盛世如你所愿。

李渊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有人说是因为一场被设计“美人艳遇”,但我觉得是靠实力!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2003年黄海冰和聂远演过的一部名叫《隋唐英雄传》的电视剧,让我印象深刻的除了主题曲真英雄,心向百姓的洗脑循环和超人秦叔宝的主角光环之外,意义非常深刻的就是杨广的两个妃子逼李渊起兵的故事了。李世民设计逼李渊起兵话说当时啊,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反王风起云涌,以瓦岗寨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军势力如火如荼,李世民就已经看到了天下的形势,不在隋朝这一边,此时太原李渊的实力完全可以趁机火中取栗,在天下大乱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呢,李渊和杨广是表兄弟,所以李渊虽然也看到了天下大势,但是始终犹豫不决,下不定决心,李世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机会稍纵即逝,一旦把握不住,则夺取天下的有利时机便少了一分。当时在晋阳,有座杨广曾经北巡路过时修建的行宫,宫中有太监,有嫔妃有宫女,俨然是皇帝家的设施,当时晋阳方面为了讨好隋炀帝,在宫中物色了很多美人,并且还有很多人得到了隋炀帝宠幸,被封之为妃,但是没有带走,就留在了行宫之中。

 7/9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烽火  4399  神将  王师  皇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