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敌人城中就算有百万雄兵上将千员,也一个出不来。理论上,最低12支部队12个兵,就可以依靠“火计”破城。当然,这是很理想化的情况,实际上还有很多难度。比如,有些敌军部队已经行动过了,破城的回合没有进城留在了外面,或者这些部队造成的ZOC效果,阻挡了你的小部队围城的路径。这时候,就要有一些消缺的方案了。

比如利用枪兵螺旋突刺或者计谋“干扰”来把这部分部队给控制住。个别因为各种原因暂时不能占据的出兵点,就在这个点上放个火计等等。鬼谋、遁走、机智、虚实、神算,包括一些枪兵硬瘫特技,都是好选择。当然,这种方法也可以配合前面提到的“调虎离山”一起使用。把城围住后,让敌人出门的部队或者被消灭或者被饿死。敌人武将就算是回城,也照样出不来。

电脑要是有智慧,会不会直接被气爆机了?四、流言大法要说绝户计,那必然是流言大法了。分分钟让敌方势力土崩瓦解,真正的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造一个计略府,然后开始放流言就是了。流言会使敌方城里的治安会下降到惨不忍睹的程度,不仅征兵难度大增,而且还极大的影响到敌方城池的收入。用不了多久,敌方势力麾下的武将忠诚,也就下降到警戒线以下了。

只要自己手下有几个差不多点的文官,对方分分钟敌方就没人了。如果敌人城里有智力较高的谋臣坐镇,那就用引兵大法把他们引出来再流言。没准到时候连他们的部队都一起拐跑了。到时候胳膊肘往外拐,直接用他们攻城,别说用多少兵了,打完没准还能多些兵。有一次玩血色衣冠的西汉刘邦势力,建宁的王建就让我用流言大法给玩死了。

因为建宁实在是山高路远,毒泉纵横。而且血色衣冠中,部队的移动力简直可以用龟速来形容,而粮食消耗又比原版高出太多。一波主力集结过去,正常打的话,非常容易陷入消耗战,我大约估摸了一下,别说能不能打赢了,就是能不能支撑起这场战争,我都心里一点底都没有。然后就出此下策,用流言大法把王建搞成了光杆司令。然后这货竟然还不消停,还带队来打我。

好吧,张良把他眩晕后就没让他再动过,其他人把他兵力打下去,别让他把粮食吃尽了自己回去了。然后两队冲车带满兵就把建宁和云南给光复了。云南老乌龟也是就光杆一个人,打下来建宁后,把张良派过去,把吴三桂也如法炮制了一番。几乎是兵不血刃。结语这就是几种用较少的兵力就可以攻城略地的方法了。我是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感谢您的支持和阅读。

刘备攻下汉中,不用张飞,却破格任命魏延做汉中太守,张飞有什么反应?

这个题相当有难度。历史上,张飞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表现的十分平静,甚至还想坐下来再喝两壶酒!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人查了《三国志先主传》《关张马黄赵传》《魏延转》,包括裴松之的注释,都没有一句提到张飞事后的反应。说明张飞真的没哭没闹没折腾,乖乖的听话认命。因为如果他真的生气了、闹腾了,史书中多多少少都会有记载。

(就像关羽不满意黄忠的官职这样的小事都有记载;又或者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好,关羽张飞不高兴这样的事情都有明确记载)。先主传中只有一句话:拔魏延为都督,镇汉中。没有任何关于张飞的表述。张飞传中,没有关于魏延的任何记载,只讲到,先主为汉中王,拜飞为右将军、假节。魏延传中,对这件事浓墨重彩的详细叙述: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

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这一段记载多多少少给我们提供一点线索。刘备的反应显然是很高兴、很欣慰。众人是“咸壮其言”,都觉得魏延说的很豪迈。

这个众人里面包括张飞吗?我觉得不包括。张飞一定是不服气的,但是张飞不说。魏延镇守汉中这件事总是让我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四百年前,刘备的老祖宗刘邦就演过这么一出好戏。那就是“韩信拜将”。《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上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汉中  攻城掠地  志在必得  刘备  主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