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清朝共有12位皇帝,清初赫赫有名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死后虽然被顺治皇帝追尊为帝,并且给予了皇帝谥号,但仅在两个月以后,顺治皇帝便将其封号剥夺,灵位撤出太庙,甚至将其逐出玉牒,剥夺了皇族身份。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虽然下令为多尔衮平反,但也仅仅恢复了其“和硕睿亲王”的爵位。所以,严格意义上讲,多尔衮只是“王”,并非“帝”。

那么,清朝12位皇帝的在位顺序如何,又是一个怎样的传位情况呢?较之汉、唐、明等大一统王朝,清朝皇帝的传位顺序可以说是最为正统,除了清朝末期的一次“兄终弟及”,其余传位过程皆为“子承父业”。第一位——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后金政权的建立者,严格意义上讲,他并非清朝皇帝,只是后金政权的“大汗”。但清朝官方认为努尔哈赤奠定了清朝的绝对基础,为大清王朝的“首创者”,因此给予了“清太祖”的庙号。

“太祖”,一般用以“开国之君”!第二位——爱新觉罗·皇太极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驾崩,“四大贝勒”之一的皇太极继承汗位,成为后金政权第二任汗王。崇德元年,皇太极开元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正式建立清朝。也就是说,皇太极才是清朝真正意义上的开国皇帝,但鉴于努尔哈赤已经被认定为“开国之君”,皇太极就只能屈居“清太宗”的庙号。

“太宗”,多用于第二代帝王!第三位——爱新觉罗·福临崇德八年,皇太极驾崩于盛京后宫,身后皇位曾被睿亲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激烈争夺。最终,在多尔衮提议、豪格默许的情况下,皇九子福临被拥立为帝,是为顺治皇帝。顺治元年九月,顺治皇帝自盛京迁都北京;十月,顺治皇帝于太和门再次“即皇帝位”,标志着清朝从地方政权正式转化为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有鉴于此,顺治皇帝也拥有了“清世祖”的庙号!“世祖”,虽非王朝建立者,但却开辟了王朝新时代的专用庙号!第四位——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十八年,顺治皇帝驾崩,在孝庄太后的大力支持下,仅因出过天花便拥有绝对优势的皇三子玄烨,继承皇位,是为康熙皇帝。康熙皇帝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乃系世界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因其“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的特殊功勋,而拥有了“清圣祖”庙号。

“圣祖”,一般用以追尊帝王先祖,但后来也用于“开疆建业”的帝王!第五位——爱新觉罗·胤禛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驾崩于畅春园,经过“九子夺嫡”的残酷争夺,皇四子胤禛成功脱颖而出,承继皇位,是为雍正皇帝。清朝虽然没有“表现突出”的昏君,但真正能称得上明君的,也只有雍正皇帝。雍正皇帝虽为“守成之主”,但他恢复并推动了“康熙盛世”的继续发展,为“乾隆鼎盛”的到来奠定了绝对基础。

因此,雍正皇帝便拥有了代表“守成令主”的“清世宗”庙号。第六位——爱新觉罗·弘历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驾崩于圆明园,按照雍正皇帝所创“秘密立储制度”,皇四子弘历继承皇位,是为乾隆皇帝。乾隆皇帝的庙号为“清高宗”,同样是“守成令主”的美号,而且,“高宗”也是一个赞誉较高的庙号,重点突出在一个“德”上。个人认为,乾隆皇帝不配!第七位——爱新觉罗·顒琰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宣布了禅位于皇十五子永琰的决定,以明年为嘉庆元年,“永琰”改名“顒琰”,即皇帝位,是为嘉庆皇帝。

嘉庆皇帝一生只能用“平庸”两字概括,除了“扳倒和珅”这一重大事件外,几乎再无政绩可言。嘉庆皇帝的庙号为“仁宗”!第八位——爱新觉罗·旻宁嘉庆二十五年,嘉庆皇帝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皇次子旻宁继承皇位,是为道光皇帝。同时,道光皇帝还是清朝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君主。道光皇帝在位期间,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因此,道光皇帝甚至临终留有“不如太庙”的遗言,实在没脸见祖宗啊!道光皇帝的庙号为“清宣宗”,一般指“有所作为,能使王朝中兴”。

很明显,这个“庙号”几乎等于直接打了道光皇帝的脸。第九位——爱新觉罗·奕詝道光三十年,道光皇帝驾崩于圆明园,皇位有皇四子奕詝继承,是为咸丰皇帝。咸丰皇帝,乃系清朝最接近“昏君”的皇帝,庙号“清文宗”。第十位——爱新觉罗·载淳咸丰十一年,咸丰皇帝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皇位由独子载淳继承,是为同治皇帝。自同治皇帝开始,清朝皇帝开始拥有“傀儡”称号,直至清朝灭亡。

 4/9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唐玄宗  答案  皇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