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褚和典韦双战的剧情,大约是想侧面对比一下“三英战吕布”吧。可是,此处,老罗只说了”两将夹攻“,没有说打了多少合,也没有像虎牢关之战一样,说什么”战不倒吕布“。马上就是”6V1"了。大约,罗贯中也不忍心把许褚典韦和张飞关羽来直接比较吧。当曹操一口气派出4员大将一起上去时,他已经完成了对许褚 典韦的考察。

没有必要再一个一个上去打了,一口气上一群人,结束战斗了。显然,演义中,典韦 许褚,一时半会是战不倒吕布的。曹军这次和吕布的交手,与自发登场”三英战吕布“不同,是在曹操指挥下进行的。典韦是曹操亲自点将而出的。显然,曹操是希望看一看典韦 许褚能否击败吕布。如果短期内击败吕布的机会大,曹操是不会再差人上去的。

毕竟,两将合击击败吕布,可以大大振作曹军士气(演义中,说三英战吕布,联军士气大振,可见2-3个人击败吕布,是可以振作士气的)。直到认为战不过,曹操才决定直接开启“6V1”模式。如果不是希望“1V1"、"2V1"击败吕布,何必先让许褚、典韦上呢?直接上去群殴不就行了吗?史实中,猛将的功能主要在战阵搏杀中,通过自己的勇武和气势,或陷阵先登,或压住阵脚,或摧阵夺旗,鼓舞三军,改变战局。

《三国演义》中,典韦武力值究竟如何?

典韦的排名肯定被高估了,按照他的武艺水平,应该在吕布、五虎上将、颜良、文丑的后面。在三国二十四名将这首打油诗里,确实把典韦排在了第三。不过这首打油诗究竟来源于哪里从来没有定论,其中也包括了张绣等演义中表现平平的人物,所以不能作为武将排名的依据。在《三国演义》里典韦出场时间不长,单挑战斗次数也不多,比较出色的是濮阳西寨之战,典韦一人击退郝萌、曹性、成廉、宋宪四将,濮阳击败高顺、侯成,汝南、颍川之战和许褚战平。

但是这几战中,郝萌、曹性、成廉、宋宪四人明显属于杂鱼级的武将,类似的许褚在萧关击败过孙观、吴敦、尹礼、昌豨四将,赵云在长坂坡击退马延、张顗、焦触、张南四人,马超步战对韩遂手下五将,杀死了马玩、梁兴,后来马战力敌杨阜和其同宗兄弟七人,杀了除杨阜之外七人。典韦的表现不算特别出色。而高顺武艺还不如夏侯惇,侯成则和宋宪等人相当,击败他们两人联手也不能证明典韦很厉害。

《三国演义》张绣是怎样杀了曹操的第一猛将典韦?为什么?

下面我就此问题做一个详细的回答。曹操强纳张济的妻子邹氏,激怒了张济的侄子张绣,张绣因此偷袭曹操,导致曹操嫡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战死。这是曹操平生最大的败仗之一。不过曹操经过这件事后,并没有吸取教训,继续我行我素,“公好人妻”的毛病一点都没改。不仅如此,他后来不仅不想着报仇,甚至还和张绣结为了儿女亲家。

曹操的所作所为,令人非常不解。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曹操的这种行为呢?下面,我结合《三国志》的记载,以及《三国演义》的描述,作一个解读。曹操纳张济妻这件事,并不是罗贯中的杜撰。正史中确有记载。据《三国志·卷八·魏书八·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记载:太祖南征,军淯水,绣等举众降。太祖纳(张)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

计漏,绣掩袭太祖。太祖军败,二子没。后十余日,绣反,袭太祖营,太祖出战不利,轻骑引去。韦战于门中,贼不得入。兵遂散从他门并入。时韦校尚有十余人,皆殊死战,无不一当十。贼前后至稍多,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余矛摧。左右死伤者略尽。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韦双挟两贼击杀之,余贼不敢前。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

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公元197年,曹操南征,张绣摄于曹操兵锋,已经举众投降。曹操按照他一贯的作风,强占了张济的老婆,也就是张绣的婶娘。张绣深以为恨,估计是在背后说了一些牢骚话传到了曹操耳中,曹操听到以后非常不开心,就准备找机会杀了他。想不到张绣抢先一步动手。曹操兵败。长子曹昴和侄子曹安民被杀害。

过了十几天,张绣又来偷袭。典韦在掩护曹操撤退过程中力战而死。至于曹操要杀张绣,怎么会走漏风声?晋傅玄所作《傅子》是这样记载的:绣有所亲胡车儿,勇冠其军。太祖爱其骁健,手以金与之。绣闻而疑太祖欲因左右刺之,遂反。吴书曰:绣降,用贾诩计,乞徙军就高道,道由太祖屯中。绣又曰:‘车少而重,乞得使兵各被甲。’太祖信绣,皆听之。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三国  章典  一哈  复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