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成功守在郿坞里,也足以终老。 弄权害民,人神共愤 董卓十分残暴,他曾经将投降的士卒几百人押到酒席间,当众割掉他们的舌头,还有砍掉双手双脚,挖出双眼的,但他镇定自若,泰然无视。 太尉张温素来与董卓关系不好,董卓对他怀恨在心,借着天气变化,让人诬告张温与袁术勾结,将张温鞭打至死。董卓还派人严密监视天下百姓的言行,一旦发现有不轨言行,立刻严刑拷问,轻则刑罚重则处死。

当时天下百姓人人自危,见面也不敢交头接耳,生怕被人听到受到惩罚。 盛极必衰,物极必反 初平三年四日,司徒王允、尚书仆射士孙瑞、董卓的将领吕布共同谋划诛杀董卓。这时,汉献帝的疾病刚刚痊愈,在未央殿大会群臣。吕布让同郡老乡骑都尉李肃等人,率领十余个亲兵穿上宫廷卫士的服饰,装作守门的卫士。 吕布按怀里藏着诛杀董卓的诏书,董卓刚到,李肃等人就上前用兵器刺杀董卓。

董卓进京初期,袁绍为什么不先下手铲除董卓呢?

董卓三千人马都是虎狼之士,在当时的京城是最强大的军事实力。不过,董卓刚刚进京时,的确是除掉他的最好时机,但袁绍却没有这么做。这与袁绍的本性有直接的关系,袁绍当初不杀董卓的情况与势力最强大时被曹操消灭一样,都是由于这同一个原因。01袁绍的为人及当时的地位别说曹操瞧不上袁绍,的确,正如曹操所说,袁绍就是: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

郭嘉认为:袁公只想效仿周公礼贤下士,但不知道如何用人。多端寡要,好谋无断。程昱认为:袁绍据燕、赵之地,有并吞天下之心,而智不能济也。从有关史料来看,袁绍的确如此。就从袁绍的这个本性来看一下,当时袁绍是如何建议和决策的。袁绍出身于权倾天下的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其叔父袁隗是当朝太尉,与大将军何进共辅朝政。

中平五年(188年),汉灵帝为了控制何进的权力,设置西园八校尉。宦官蹇硕任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任中军校尉,曹操任典军校尉等。蹇硕统领各军,直接受命于灵帝,就连大将军何进也要听从他的调度。189年,汉灵帝去世,汉少帝刘辩即位。宦官专权,何进想收回权力,就与袁绍密谋诛杀宦官,但何进反被宦官杀死。袁绍诛杀了全部宦官,接管了八校尉,但终不能与董卓兵力抗衡。

一个中军校尉、虎贲中郎将,本只是个中级军官,在朝廷中资历太浅,所依赖的大将军何进,是凭借外戚的身份占据了高位,既没有足够的能力,有没有可以服众的威望。同时,太尉袁隗,虽说四世三公的家庭背景,门生故吏很多,但也仅仅是威望较高,缺乏胆识与谋略。袁绍心比天大,但谋略及胆识差的不少,想成就大事很难。02京师军事实力的对比。

西园八校尉听起来很酷,但究竟有多大的实力呢?校尉,是古代重要的武官官职。校,军事编制单位;尉,军官;校尉就是部队长之意。战国时期就有此官,秦朝为中级军官,汉朝时达到鼎盛时期,其地位仅次于将军。秦汉的军事编制,将军一般所辖五部,每部二曲。每曲军士500人,设军侯一人;每部二曲,设校尉一人,军司马一人,加上卫队、属官,一般在一千二百人左右。

这是基本的军事编制单元,有时候兵力可以适当加强,人数在几千人不等。校尉直接掌管军队,具有实际兵权。将军职位远在校尉之上,但不直接掌握军队。何进身为大将军,但手中并没有直接掌管的军队。这是帝王之术,权力制衡的必然选择。西园八校尉的设置,就是控制大将军何进的军事权力。灵帝刘宏自任无上将军,宦官小黄门、上军校尉蹇硕总管八校尉,直接对皇帝负责。

这是灵帝利用宦官控制大将军何进采取的策略,但八校尉并不是铁板一块,这为以后的争斗,埋下了祸根。太尉袁隗与何进一同辅佐朝政,在铲除宦官、收回权力上是一致的,是同盟关系,是一条战壕的。看一下这八校尉的背景。中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是太尉袁隗的侄子,自然是紧跟何进的;下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曾经与董卓一起讨伐西凉叛军韩遂,有过交集;典军校尉、议郎曹操,初入仕途,制作五色棒,就把蹇硕的叔父蹇图处死了,是死对头,与袁绍又是发小,自然与袁绍混在一起;助军左校尉赵融,后期加入曹操集团效力,为荡寇将军,跟曹操走得近;驻军右校尉冯芳,是宦官曹节的女婿,这个应该是宦官一伙的;左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与曹操、袁绍共事,因与何进旧部为争夺粮草被杀;右校尉淳于琼,后期追随袁绍,曹操火烧乌巢,就是烧得他,与袁绍走得近;一般而言,各校尉统帅的军队不会是一致的,是有多有少的,势力并不均衡。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董卓  攻城略地  创业  资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