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狼山一战曹操是怎样反败为胜的,曹操如何血战白狼山?

白狼山之战,是一场令人热血沸腾的万骑大碰撞!在这场壮怀激烈的骑兵大会战中,曹军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撒手锏:斩首,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赢得会战!必须打的乌桓206年,曹操夺取青、幽、并、冀四州。就是否继续北进,众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多数认为:乌桓太远了,难以征讨,而一旦深入北方,南方刘表极有可能前来袭击!唯郭嘉提出了乌桓必打的理由:1、曹操以极短的时间平定四州,人心未服。

而袁绍很得四州汉、夷民心,如袁尚利用父亲的威望,将对四州的稳定造成巨大的隐患!蹋顿在乌桓已经坐大,被当地人与当年匈奴的冒顿单于相比。一旦四州不稳,蹋顿必生野心!如此,形势就复杂了。2、蹋顿不就仰仗自己住得偏吗?我们现在出其不意去打,一定出乎他意外,一定能赢!3、刘表驾驭不了刘表。重用刘备,控制不住;不重用刘备,更没什么好怕的了!说得好!曹操决心北征!千里奇袭:速度、速度!207年3月,曹操开始北征。

走到易县,路程近半,郭嘉表示:太慢了!搞奇袭,就是要兵贵神速!于是,曹军留下辎重,轻兵猛进!计划没有变化快!曹军走到无终时,正值雨季,道路泥泞,加之乌桓小股部队的骚扰,大军前进困难!将计就计,隐秘行军就在曹操郁闷时,附近的豪强田畴前来投奔:无终这条路,不要走了!有一条已经废弃了200年的路可以走,走不走?众将都很谨慎:田畴毕竟是刚来入伙的呀!他究竟帮谁还不知道呢!怎么能听他的?曹操如是个没主见的人,当年在官渡就不会相信同样刚刚来投奔的许攸,去火烧乌巢了!曹操一面公开退兵,在路旁立上牌子:雨季,走不通,我们等秋天再来!暗地,田畴带路,取道卢龙,继续奔袭!曹军一路行军。

塞外道路不通,他就凿山填谷,拓宽了500多里路面!直指柳城!强敌在前,后无退路乌桓原以为曹军已经退兵了,正准备好好休息,秋冬再战时,听说:曹操已经只有200里远了!蹋顿吃了一惊,但他并不害怕!咱们都是骑兵,跑得快!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一口气带了万余骑!强敌在前,后无退路!斩首行动,曹军的杀手锏!白狼山,两军遭遇了!此时的曹军,正是行军队列,披甲者少。

而乌桓,密密麻麻,在前方虎视眈眈!沧海横流,方见英雄本色!张辽摩拳擦掌,亢奋地向曹操请战!曹操登高一望,冷静下令:张辽,准备出击!“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正是曹军骑兵的撒手锏!白马,面对嚣张的颜良,张辽、关羽,一次突袭,直接把颜良弄死了!延津,面对文丑的五、六千骑兵,曹军五百多人一波猛冲,文丑扑街!乌巢,前有淳于琼万于军马,后有紧急来援的袁绍军,五千曹军骑兵一夜破营,生擒淳于琼!此时的乌桓,人马虽多,但队列不整,不正是利于骑兵突击吗?出击!汉家骑兵!电光火石之间,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对于白狼山激战的描述,史书十分简单。

《三国志.武帝纪》的描写:公登高,望虏阵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三国志.张辽传》对此战的描写更少: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我对这次激战有以下看法:1、单兵作战能力,双方应该相当。后来三郡乌桓为天下名骑,我们有理由认为,此战对手的单兵作战能力很强!2、曹军斩杀蹋顿、名王的手法与斩杀颜良、文丑基本相同:目标明确的斩首行动!蹋顿这个大领导,靠的是联合、收纳,把队伍拉这么大的!他还缺乏战功来威服各军!由于草原民族对英雄的崇拜,蹋顿等人在混战中很可能选择靠前指挥!善于指挥斩首行动的张辽(后来的合肥之战,还差点把孙权弄死了),善于斩首行动的曹军骑兵,遇上了队列不整,指挥部靠前的蹋顿···结局,不言而喻!3、曹军通过斩首,造成了乌桓的崩溃。

战后,二十余万部投降,可见,蹋顿死后,乌桓已经没有替代蹋顿组织大军的人物了!从此战来看,曹操之所以击败乌桓,主要是看出了乌桓的致命弱点:组织力差。一方面,曹操一路加速行军,仿佛“到了就是胜利”,对于击败乌桓完全不担心!另一方面,战后,曹操又紧急整理乌桓骑兵,以为天下名骑!显然,曹操对乌桓骑兵的作战特点是有了解的,他心中早已经有了取胜之策!自东汉时,朝廷就经常征伐乌桓骑兵作战;汉末争雄时,袁绍、公孙瓒军中,都有乌桓骑兵。

如果有人劫持了人质该怎么办?万岁亭侯韩浩早在二千年前就给出了标准的操作套路。这时,部将韩浩主动站出来指挥其他将领命令士兵们不许擅自行动,听侯指示。然后,他对劫持夏侯惇的人说,曹将军命我讨伐你们这些叛逆,我怎么会因为一个将军而放纵你们恣意妄为呢?韩浩哭着对夏侯惇说,为了国家大业,我不能顾虑你的死活啦。于是韩浩下令攻打劫持夏侯敦的人。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韩浩史  三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