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这句话,是说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正东方,也就是后天八卦的震位,这时就是一年当中的仲春之月。这里的“东方”并不是空间意义上的东方,而是强调时间意义上的仲春之月。下面一句“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就更明确了,兑为正西方之卦,就是说兑在仲秋之时。同理,《坤卦·卦辞》所谓“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其中“西南”、“东北”皆不是指空间位置,而是指时间方位。

后天八卦的“西南”隅是坤位,时在夏秋之间;而“东北”角是艮位,时在冬春之间。夏秋之间是一年的中间部分,即四季之中,五行属土;冬春之间是一年的结束,也是开始,介于终与始之中间,五行亦属土,故曰“艮,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说卦传》曰:“坤,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意思就是当北斗斗柄指向西南的坤位,时在夏秋之间,当其时也,天气炎热,正当三伏,正是万物养育果实的时候。

农谚说:“六月里盖被,十二月里无米”,就是说三伏天如果天气不热,五谷瓜果的子实就不饱满朋大,农业就会欠收,到年终青黄不接的时候就会食物短缺。三伏暑天,正是植物蕃衍子实的时候,果实累累,如朋如聚,而且还在不断长大膨胀,故曰“西南得朋”。这里的“朋”不是指人,而是指植物的果蓏。《诗经·椒聊》中就描写了花椒树果实的丰大:“椒聊之实,蕃衍盈升。

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我农村的庭院中就有一棵花椒树,现在正当其时。《说卦传》曰:“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意思是当北斗斗柄指向东北的艮位,时在冬春之间,年终岁尾,一年又将重新开始。当其时也,一年的果实或食或败或为来年的种子,己基本消耗殆尽,故曰“东北丧朋”。“朋”的本义与钱串有关。

古人以贝为货币,五贝为一串,两串结在一起称为一“朋”,“朋”的本义就是两串货贝。由于“朋”字的形象如一提果蓏,故“朋”引申指结在一起的累累果实。“朋”从双月,“月”在汉字中代表肉,这里指果肉。又由于“朋”的本义指货贝,与利益有关,同时又是两串结在一起,故象征以利益为基础结合在一起的人。同利为朋,同趣为友。

我们说朋党之争,而不说“友党之争”;我们说棋友、牌友,而不说“棋朋”、“牌朋”,就是这个道理。本文所说的“朋”,是指硕大的果实。西南坤位,夏秋之间,是植物果实不断蕃衍膨大的时候,故曰“西南得朋”;东北艮位,冬春之间,是植物果实不断消耗,直至殆尽的时候,故曰“东北丧朋”。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天道也,地道也。

甲骨文是刻在什么或什么上的文字?主要在什么时期使用?

首先,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甲骨文主要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了来自河南安阳殷墟的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古老的一种文字,是我们目前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甲骨文的发展经历了五个不同的时期:一,雄伟期。自盘庚至武丁,书法风格宏放雄伟,起笔多圆,收笔多尖,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二,谨饰期。

自祖庚至祖甲,书法恪守成规,创新极少。三,颓靡期。自廪辛自庚丁,书法篇段不规律,错乱无章,错别字多。四,劲削期。自武乙到武丁,书法风格劲峭有力。五,严整期。自帝乙至帝辛,书法风格趋于严谨。甲骨文的主要使用时期为中国商朝晚期,内容为记载盘庚迁都到殷至纣王之间二百七十年的卜辞。当时主要是用来决定捕捞狩猎,征伐作战,农业生产等诸多事情,涉及内容也极为丰富,反映了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还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是研究商朝历史和中国文字的重要资料。从书法角度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用笔,结字,章法三个要素,它已经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中国考古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你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读一下《易经》,让他走向大众,走进大众?

大道至简,任何东西都是由简致繁再返朴归真的过程!从大道理来讲就是人类万物与万物和谐相处从而一步步升华万像共同净化最终回归一体的过程!所以易曰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乾道变化各取性命等等从而达到万国咸合天下一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易经说到底还是一个能源的转化和运用的问题,不管是低级文明还是高级文明是个体还是大众是愚者还是智者都是围绕这一问题而仁者里仁智者见智!所以易曰:负且乘!群龙无首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人人之天下等等无不在说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只是我们有些人总是把些浅显的道理复杂化了!。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贞宗国服  小妹  龟甲  能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