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原因,是败给了时代首先,西班牙长途远征,后勤保障做得很差。说起来,这还要归功于著名的海盗船长德雷克。早在战前一年,也就是1587年的4、5月间,德雷克连续偷袭了西班牙的沿海港口,摧毁了少量船只、数吨橡木桶和制桶材料。橡木桶虽小,却是那个时代的“电冰箱”,海船上所有腌渍食品、酒、饮用水都要靠橡木桶储运。

这一番,让西班牙花费了大半年时间,才又制出来两万多个木桶,用于后勤保障。如此,大大延误了战机,使英格兰得以从容备战。这些紧急赶工的橡木桶,很多都有变形开裂,有的中途就漏光了水,食物也暴露变质。后来西班牙人冒着风浪,也要停靠水文条件凶险的加来海岸,一大原因就是给养不足,必须上岸补充。更加阴差阳错的是,在等待木桶的这段时间里,原定的舰队总司令,海军宿将克鲁兹侯爵在1588年1月因病去世了,腓力二世只好找来陆军将领西多尼亚公爵顶替。

西多尼亚对海战一窍不通,而且还晕船,他本人百般推辞却只能赶鸭子上架,后来在海战中也是屡失良机,最终导致败局。这就说到了第二点,西班牙人从上到下都“不习水战”。作为大航海时代的开路先锋,西班牙人的水战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古典时代的海战,是近身肉搏的接舷战,攻方靠人力突入敌船摧城拔寨,其实是陆战的一种延续。

上图中,古罗马战船上的乌鸦吊桥,可勾住敌船,方便两船接舷对战。但到1588年英西海战时,火炮已普遍装配了战船,在海战中,肢体接触范围内的接舷战,注定要被视距范围内的大炮巨舰对轰战所取代。等到三百多年后的美日中途岛海战,这一战术又被视距范围以外的航母舰载机对攻战所取代,此是后话不表。依据落后的接舷战逻辑来组队,难怪无敌舰队体量虽大,却在海战中处处被动。

西班牙船只大部分是作战船和运输船两用,士兵数超过专业水手,士兵中步兵又占了大多数,这都是为接舷肉搏和登陆作战准备的。反观英舰,在总吨位和人数都处在较大劣势的情况下,专业水手的数量反而超过了西班牙,火炮数量大约是西班牙的4/5,差距并不明显,论到远射程的卡巴林炮,数量几乎是西军的3倍。这才是新一代海战战术的体现。

再加上英式盖伦船修长轻捷,速度快、操控性好,可作逆风航行,机动性远超笨重的西班牙大帆船。这就是英方一路坚持打“麻雀战”、“游击战”的资本。而西班牙既追不上,又打不着,不抱着头向前猛跑,又待如何呢?即便如此,直到火烧加来,英军仍不能说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因为无敌舰队登陆本岛的威胁仍未消除,伦敦周边的民兵还枕戈待旦,准备迎战西班牙陆军。

然而陆军却迟迟不到。这就要说到第三点,西班牙战役组织调度不力。西班牙人的意图,并非与英国人耗海战,而是最终攻取不列颠。因此,“无敌舰队”的A计划是横穿英吉利海峡,去法国的敦刻尔克与陆军会和,装载士兵后再寻机登陆,征服英国本土。如此一来,就出现了这样有意思的情景,强大的“无敌舰队”队列整齐只管向前,反倒是实力处于劣势的英国人像海盗一般神出鬼没,多次主动出击,大搞“麻雀战”,力图给西班牙以消耗。

北洋水师曾经是亚洲排名第一的近代化舰队吗?你怎么看?

北洋水师一度是亚洲第一,不过也只是一度而已。在甲午战争前夕,北洋水师已经不如日本海军了。回答这个问题其实首先要明确一点,如果不算其他国家在亚洲的舰队,其实当时亚洲有海军的国家总共也就中国、日本两国(土耳其当时一般习惯把它当欧洲国家)。所以这北洋水师是不是第一,就要看是不是比日本海军强。而这个排名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

在十九世纪,中日两国先后在西方的炮舰威胁下被迫开国。中日两国在外来压力之下,不得不开始筹建海防。说起来中国和日本海军的起步时间差不多,都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只不过清政府很快因为阿斯本事件而暂停了这一进程,而日本却购买了一批西方军舰,其中还包括了一艘铁甲舰“甲铁”号,抢占了先机。“甲铁”号铁甲舰,也是亚洲第一艘铁甲舰1874年日本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入侵了台湾。

由于日本有铁甲舰,因此给清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受到此事刺激,清政府的海防建设进度加快,决定筹办南洋、北洋两支海军。由于晚清时候财政紧张,因此北洋水师的建设进度并不快。倒是日本海军又先后增添了“龙骧”、“比睿”、“金刚”、“扶桑”四艘铁甲舰,实力一直占据优势。“扶桑”号铁甲舰,在“定远”、“镇远”服役前,它是亚洲第一铁甲舰受到极大刺激的清政府最后在德国订购了两艘大型铁甲舰“定远”、“镇远”,才终于扭转了这一局面。

此后北洋水师又陆续购买了“济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等巡洋舰,初具规模。到1888年北洋水师成军时,已经拥有2艘大型铁甲舰、3艘防护巡洋舰、2艘装甲巡洋舰、2艘旧式巡洋舰、6艘蚊子船、3艘练船、2艘运输舰、7艘鱼雷艇,总吨位约4万吨。此时日本海军尽管铁甲舰数量比北洋水师多,但是其铁甲舰舰型老旧,吨位小,和“定远”、“镇远”差距甚远。

其他军舰中除了“浪速”、“高千穗”两艘新式防护巡洋舰战斗力较强外,也无法和北洋水师抗衡,而且日本海军总吨位也只有39682,小于北洋水师。因此这一时期北洋水师可以算是亚洲第一。“定远”级铁甲舰不过此后北洋水师停止外购军舰,到甲午战争为止,只增加了一艘国产的近海防御铁甲舰“平远”号。而日本却陆续增加了“松岛”、“严岛”、“桥立”3艘海防舰、“秋津洲”、“吉野”、“高雄”3艘防护巡洋舰、“千代田”1艘装甲巡洋舰、“八重山”1艘通报舰和9艘炮舰,其实力大为增强,总吨位达到了61373吨,反超了北洋水师。

大东沟海战,虽然日本联合舰队在舰船装备上的优势十分明显,但是面对北洋舰队,日本舰队的官兵依旧表现出了十分紧张的情绪。以下两个桥段可以进行佐证:一、开战前,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佑亨允许舰上官兵抽烟,以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二、中日双方相距6000米时,定远率先开炮,北洋舰队其它各舰也陆续开火。

 6/6   首页 上一页 4 5 6 下一页

文章TAG:舰队  波罗的海  战术  第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