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的是,周莹依然坚持报复沈家,并且没有任何对沈星移的长久交待;也没有关于两人如何在一起,如何解决摆在面前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从而能够正常生活、长相厮守的任何想法,听任沈星移一意孤行去革命也只是寥寥数语劝说,这也算用生命在爱对方?这是打算相忘江湖了吧?沈这次离开后,周莹其实有一段时间和赵白石在一起非常开心,搞女子学堂及培训宫廷礼仪那段。

大家看完《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结局有什么感想?

感想是,沈星移和周莹并不爱对方以下深度分析:沈和周莹彼此爱对方吗?因为沈星移是个虚构的人物,因此,编剧的目的只是为了让星莹的感情历程赚够了观众的眼泪再光荣下线,无疾而终。那就顺着编剧的思路来分析,星,莹到底爱不爱彼此?答案是,毫无疑问不爱!沈星移初与周莹相识,周莹是可以被沈掌控命运的小丫鬟,但他发现周莹有趣。

如果,周莹就这么做了他的通房丫头,这种新鲜感早晚会消失,而沈不会有什么变化。但是周莹不愿意做他的通房丫鬟并且逃出沈家,从小受尽宠溺,要风得风的少爷没遇到过这样的事,出于不甘心,他非常想把周莹抓回来狠狠的教训一顿,如果这时真抓回来,他也不会感受到有一天会爱一个人爱到刻骨铭心。但周莹再也没有回到他的掌控之中,并且越来越展现出她的优秀,沈开始重新认识周莹,从最初的不爽到不甘到欣赏,征服她并且得到她开始成为他心中的执念,对于沈这种感性性格的人来说,越得不到的东西越非要想得到。

二、在成长的过程中沈星移有所改变,并且在去上海之前对周莹说了一番很成熟的话:意思是家都不能给你,没有资格说爱你。是的,一段不为对方考虑,不进行长远规划的感情是不可能有好的结果的。很遗憾,编剧只在这一瞬间让他意思到这一点,从此沈星移就好像智商直线下线,再也没有这样的概念。真爱肯定不仅仅是思念、情话、相互拥有那么简单,而是责任和担当。

沈星移在上海虽然受到明礼打击,周莹抢生意,但绝没到混不下去的地步。他放弃之前一切努力,跑回家乡,不可思议的缩在书院里听革命理论,爱周莹却从没想过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里接受周莹,如果家里不能接受,有没有其他的在一起的可能,能不能到异地他乡去生活,能不能赚到足够的钱让自己爱的人和自己的后代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按照剧情发展,沈星移死时应该三十五岁以上,搞不懂这小半辈子都干了些啥,更搞不懂他突然脑洞大开要干革命。

家也不要了,亲人也不要了,命都不要了,自己爱的人也不管不顾了。三,周莹爱沈星移吗?更加不爱,之前是看不起他,后来很长时间在思念吴聘。日子久了,被沈星移的执着感动了,也或许寂寞太久了,当沈星移突然离开去上海时,开始有了男女之间的思念,但当她得知沈四海陷害了吴家时,她没有半点顾念旧情,不问青红皂白彻底翻脸,甚至打算赶尽杀绝。

曾几何时她原谅了仇人的儿子吴遇,是差点害死她自己顺带害死她孩子的三婶的儿子,这仇还不够深吗?当沈星移因为救周莹假死,周莹这才痛苦了一段时间,可是随着收了养子之后又渐渐淡忘。等到再次相见,周莹倾诉一番思念之苦被沈星移拒绝了,因为他在革命的道路上已经无法回头。有意思的是,周莹依然坚持报复沈家,并且没有任何对沈星移的长久交待;也没有关于两人如何在一起,如何解决摆在面前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从而能够正常生活、长相厮守的任何想法,听任沈星移一意孤行去革命也只是寥寥数语劝说,这也算用生命在爱对方?这是打算相忘江湖了吧?沈这次离开后,周莹其实有一段时间和赵白石在一起非常开心,搞女子学堂及培训宫廷礼仪那段。

编剧是想说其实周莹已经完全可以放下沈星移了?结局时,沈少爷不顾吴家所有人的性命,发起一次飞蛾扑火似的刺杀,地点居然在东院,是个人都知道无论成与败,带给东院的几乎就是灭顶之灾……这种爱你敢说他不是来报私仇的?……虽然最后他代替吴泽慷慨赴死,但,别忘了,他本来就是来行刺的,如果出了事,不会因为轻轻捅周莹一刀,周莹全家就脱得了干系的,怎么就成了救世主呢?只能说,这样的爱太吓人了~这种不顾我爱的人是死是活的爱,不知几人受得了~爱一定是行动,担当,而不是空想空说,那样的爱是经不起考验的。


文章TAG:那年花开月正圆结局如何  《那年花开月正圆》  那年  那年花开  花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