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到底,现代空战中飞机与导弹的对决,是各种能量的交织,也就是动能、势能转换、消耗。在空战电影中,我们总是能够看到王牌飞行员驾驶战斗机,通过机动飞行与释放干扰弹等手段,轻松躲开地面发射的防空导弹。此外,作战过程中飞机的飞行也是动态变化的,况且我们都知道一般空空导弹燃料有限、发动机工作时间很短,所以机动中引诱来袭导弹消耗能量,仍然是现代战机规避导弹的重要手段。

战斗机是怎样靠做机动躲避导弹攻击的?

电影里通常飞机躲导弹的桥段都是"左闪、右闪,突然在一个山头拉高,空空导弹就撞山上了",或者诸如此类的情景设计。这种飞机躲导弹的把戏,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但现实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就拿现代的空空导弹来说吧,机动速度和可用过载都远超一般战机,也就是机动性要比飞机好的多,况且导弹计算路径、设计碰撞点也都是普通能力而已,所以现代飞机打空空弹,可不一定是追着你飞机尾巴飞的,空空导弹会绕道、抄近路提前飞到你的飞行路线前面去和你"撞"。

具体操作模式如下面动图所示,可以有助于理解:不过不管导弹如何先进,飞机也一直在进步。此外,作战过程中飞机的飞行也是动态变化的,况且我们都知道一般空空导弹燃料有限、发动机工作时间很短,所以机动中引诱来袭导弹消耗能量,仍然是现代战机规避导弹的重要手段。其实说到底,现代空战中飞机与导弹的对决,还是各种能量的交织,也就是动能、势能转换、消耗。

现代战机上一般都有雷达告警装置,通过分析探测到的无线电波,判断本机是否被锁定、锁定方向、距离、型号以及雷达引导的导弹发射。当判断了敌方发射导弹以后,而空空导弹虽然灵活、机动性强,但是能量有限,我们只要通过不断做各种高机动动作,消耗降低导弹的能量,当其燃料耗尽,只能依靠惯性继续飞行时,基本上就对战机威胁不大了。

对于红外导引头的导弹来说,战机除了抛撒干扰箔条以外,还可以依靠机动动作将导弹引向太阳方向,令其丧失目标(如前面动图)。这个办法看着土,但是对于红外制导的导弹也很有效,即使美军最先进的AIM-9X空空导弹,也仍然没有解决对准太阳时的失效问题。现代空空导弹都有不可逃逸区,在这个区域里导弹保持着强于战机的机动性,所以很难逃脱。

但是,任何空空导弹的不可逃逸区都是很"小"的,有射程的20%就不错了。前文我们也说了,现代导弹很少直接飞向目标,而是要走拦截路径(前置包抄),那么我们举个例子:当导弹追踪飞机向左飞行设置左侧的包抄路径后,飞机机头突然右转,那么追踪的导弹必须重新计算拦截路径向右包抄,而导弹的飞行速度比飞机快,转弯半径就比飞机大,而急转弯又会大量消耗导弹的能量,这样左右急转弯几次,导弹的能量基本就消耗殆尽了。

现代空战中,战斗机真能甩掉导弹的攻击吗?

目前战斗机针对来袭的导弹有多项反制的措施,战斗机本身自己可以携带空空导弹,其中包括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和红外制导空空导弹两种,这两种导弹的作战模式是不一样的。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人使用主动雷达导引头锁定战斗机这个目标。而红外制导格斗空空导弹是根据战斗机所产生的红外信号特征作为目标的。当战斗机被对手雷达锁定时候,战斗机本身所携带的雷达告警装置会发出警告, 因为火控雷达锁定标的时候,会发射一个强烈的电磁辐射的,这个频率是相对固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被锁定的战斗机就要开始进行反制措施了。f目前战斗机对雷达制导导弹和红外制导格斗导弹所采用的反制方式是不一样的。但是很多情况下面飞行员并不知道来袭的是什么导弹, 所以干扰箔条或者红外曳光弹等都一股脑地给释放的出去。另外有些战斗机是可以通过是放假目标的形式来诱导来袭的导弹,这些假目标是通过缆线的形式释放的。

战斗机空战中用翻滚动作可以有效躲避导弹么?

战机靠翻滚来躲避导弹,这想法其实是最初战机靠此动作来躲避机炮或机枪射击而采用的,战机机炮或机枪都是瞄准后开火,打出去是一排直线,被攻击的战机采用翻滚等剧烈动作,侥幸的话可以躲过敌机攻击,只要被打中的不是重要部位,比如油箱,飞行员,有些部位挨上几炮几枪还扛得住,战争中经常可以看到带着弹孔返航的战机,修补以后又重上蓝天作战。

但导弹用这招就不一定灵了,对付早期的空空导弹或许还可以,那时候无论是红外制导头还是半主动雷达制导头,都不是很灵敏,导弹不可逃逸区比较小,被攻击战机一剧烈运动,导弹就可能失去目标,所以,当初牛哄哄地挂上导弹不要机炮的F-4,就是因为导弹打完了,敌机还在,反过来被装了机炮的敌机一顿猛揍,后来F-4又老老实实把机炮装回来。

当时的“麻雀”中距导弹和“响尾蛇”性能确实不咋地,与现在的AIM-120,和最新的“响尾蛇”完全不能比,现在的中距导弹大多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导弹速度快,机动性达几十个G,被导弹咬住的战机非常难逃脱,红外制导的近距格斗导弹也是如此,甚至可以识别出战机释放的干扰弹,直追目标而去,此时被锁定的战机任凭飞行员做出最大9G人体承受力极限的机动动作也无济于事,简单的翻滚动作只是幻想能躲过一劫罢了,所以,现在战机倒是真到了可以不带机炮的时代,因为导弹射程越来越远,导弹越来越智能化,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能力,一架战机在百公里处把导弹锁定打完就可以返航,让被导弹咬上的敌机垂死挣扎去吧。

电影中战机被防空导弹锁定后通过特技动作把导弹摆脱,现实空战中能摆脱的机率大吗?

在空战电影中,我们总是能够看到王牌飞行员驾驶战斗机,通过机动飞行与释放干扰弹等手段,轻松躲开地面发射的防空导弹。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电影的特技。但事实上,在实战与演习中,战斗机躲掉防空导弹是经常发生的,常常有地面防空单位连续发射4枚(此时的单发毁伤概率理论上已经达到了98%以上)以上防空导弹而未能击落其目标战斗机。

这又是为什么呢?(欢迎订阅头条号:兵器次元)首先,我们要从防空导弹的设计理念谈起。防空导弹的设计理念是防空,是保护己方目标不遭到攻击。因此,对于防空导弹来讲,只需要有效拦截敌方投掷下来的弹药或者弹药投放平台(战斗机、轰炸机等)即是完成任务,击落战斗机与轰炸机都属于次要目标。所以,在实战中,类似红旗9、爱国者PAC3这类的远程防空系统来讲,他们需要做的就是远程拦截敌方的弹药投掷平台,也就是携带对地攻击弹药的战斗机与轰炸机。

而在实战中,往往敌方战斗机刚刚到防空系统的射程之内(也就是防空导弹的最远射程),就会发射防空导弹。防空导弹发射以后,战机势必会机动摆脱。此时,敌方战斗机与轰炸机为了获取最高的机动性,提高自身的生存概率,他们往往会选择丢弃掉自己的对地攻击弹药与副油箱,而当战斗机与轰炸机丢弃自己的弹药与副油箱时,就意味着攻击失败,战斗机只能选择返航。

此时,防空导弹就完成了任务。而对于红旗16、红旗7这类的中近程防空导弹来讲,由于防区外精确制导武器的长足发展,战斗机往往不会贴近到红旗16、红旗7这类导弹的射击斜距范围内,因此,在实战中,往往这些中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只负责拦截空地弹药,例如“战斧”巡航导弹,基本不与战斗机交战。其次,随着战斗机的干扰手段与防区外武器的长足发展,在现代战争中,对陆打击的战机编队中,往往都会编制1-2架类似EA6B、EA18G类的电子战飞机伴随干扰,由于现代防空导弹的制导方式往往是惯性制导/无线电指令制导 末端半主动雷达制导,因此随队的电子战飞机以及战斗机自带的电子对抗系统,能够比较有效的干扰防空导弹雷达的制导系统,提高战斗机编队的生存力。

同时,由于防区外武器的长足发展,像JADM滑翔炸弹的射程已经达到70余公里,战斗机不需要自己去面对敌方绵密的中近程防空网,只需要通过电子干扰压制对方防空雷达,以获取投掷弹药的时间,投掷了弹药就可立刻飞离防空火力网。压根不会给对方防空导弹发射的机会。最后,就是战斗机自身的机动性,同样是由于防区外武器的发展,战斗机往往只需要面对远程防空导弹,而远程防空导弹往往会在战斗机到达它的最远射程时即发射,而防空导弹到达战机附近时,往往已经处于推力削减状态,战斗机在抛弃沉重的弹药后凭借自身被解放出来的高机动性往往能够较为轻松地摆脱防空导弹的追击。


文章TAG:空战争锋中如何躲导弹  在突破自我中换羽奋飞  空战  战争  争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