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后的几千米距离,蛙人通常使用小型蛙人助推器(DPV)、湿式/干式蛙人输送艇(SDV/ASDS)等装备渗透前进。小型蛙人助推器(DPV)2、400~2000米的中程防御,利用声呐、光电探测设备等发现使用助推器潜航的蛙人。二战之后,蛙人部队继续创造奇迹。

蛙人是否能够摧毁航母、驱逐舰等大型舰艇?有何应对手段呢?

蛙人是否能够摧毁航母、驱逐舰等大型舰艇有何应对手段呢

蛙人是可以摧毁大型舰艇的,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战例。战争没有固定的规则和形式,相比发生在陆地和天空中的战斗,水下的斗争同样惊心动魄。让敌人胆寒的除了潜艇,还有一支身穿潜水服,脚踩脚蹼的神秘“蛙人”部队。他们是具有极高战斗力的水下特种部队,通常隶属于海军或更高级别的作战单位。蛙人部队创造过非常辉煌的战绩,不但能侦察、渗透、封锁航道,也能对大型水面舰艇造成危胁。

1918年10月31日,意大利蛙人部队首开炸沉军舰之先河。他们发明了一种名叫“蚂蟥/水蛭”的人操鱼雷。两名蛙人乘坐鱼雷潜入波拉港,一举炸沉了奥匈帝国21,000吨的旗舰——“乌尼提斯”号战列舰。到了二战,意大利蛙人再接再厉,将“蚂蝗”升级成“猪猡”。1940年,6名蛙人乘3枚“猪猡”载人鱼雷潜入防卫森严的埃及亚历山大港口,将鱼雷固定到“勇敢”号、“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还有“萨古纳”号油轮船底,一举重创了英国地中海舰队。

本来此行的目标还有一艘航空母舰,但它提前一天出港幸免于难,倒霉的“萨古纳”号油轮替它挨了颗大雷。受此重创的英国海军也不甘示弱,于1943年仿制出类似产品。英国蛙人部队在地中海炸沉了意大利的“特拉伊昂诺”号巡洋舰,又在挪威峡湾重创了德国的“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1945年7月,英军还用微型潜艇搭载蛙人,在停靠在新加坡的日本“高雄”号重巡洋舰船底安装了6枚磁性水雷,使其彻底丧失战斗力。

二战之后,蛙人部队继续创造奇迹。1964年5月,越南蛙人部队在西贡芽庄港重创了美军护航航母“卡德”号,使其坐沉在港口内,震惊世界。“卡德”号是美国二战时建造的一艘“博格”级护航航母,能搭载28架飞机,此时被改成飞机运输舰使用。冷战以后,虽然大家表面上和平,但在看不见的水下,却继续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较量。

对这个来无踪去无影的幽灵,各国海军都在绞尽脑汁的提高防御能力。军港是重点防护区域。大型军舰体型大,目标大,防护起来难度颇高。外出航行还好说,军舰速度快,探测设备全开,蛙人追不上也容易被发现。真正危险反而在港口内,蛙人目标太小,不容易发现。历史上有40%的海战损失发生在港口锚地,“珍珠港偷袭”就是一次典型的港口防御失败案。

日本当时也派出了蛙人部队,只是战果被航空兵的光芒掩盖了。为了防范蛙人袭击,现代军港准备了4重防御体系,分远程、中程、近程和自卫防御。1、远程防御距离2~55千米,借助反潜体系、防空雷达等提前发现运送蛙人的微型潜艇、水面船只以及飞机等,拒敌于千里之外。小型蛙人助推器(DPV)2、400~2000米的中程防御,利用声呐、光电探测设备等发现使用助推器潜航的蛙人。

在最后的几千米距离,蛙人通常使用小型蛙人助推器(DPV)、湿式/干式蛙人输送艇(SDV/ASDS)等装备渗透前进。湿式蛙人输送艇(SDV)3、到了400米以内的近距离,就靠各舰自身的探测系统,锁定目标位置,并用各种反蛙人武器攻击。4、等到自卫层,就到了目视搜索距离了,可用己方蛙人对其展开搜捕。反蛙人火箭炮,是一种效率颇高的武器。

俄罗期的DP-65反蛙人火箭炮有10个榴弹发射管,与水声监听站、射击指挥系统配套使用。发现目标后可自动发射多种型号的榴弹,对500米内的120平方、60米深区域形成覆盖,是蛙人的克星之一。还有APS突击步枪,也是水下近战利器。长长的箭形子弹在水中稳定性好,既能单发,也能连射。上岸后无须改动就能直接使用,非常方便。

这些装备我们也都有,它们在军舰、港口、岛礁、钻塔上发挥着巨大作用。除此之外,港口还布置反潜网和各种障碍物,阻止潜航设备进入。美俄等国还训练动物上阵,利用海豚、海狮在水下得天独厚的优势,携带各种武器装备,侦察消灭蛙人。在“卡德”号航母被炸沉后,美军就训练“海豚兵”消灭了数十名越南蛙人。 总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文章TAG:战斗蛙人什么意思  蛙人什么游戏  战斗  蛙人  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