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南方未定,越巂夷王高定带兵围攻新道县,李严带兵前去救援。为了不让头发太过飘逸,古代的男人往往也需要一些方式将头发扎起来,总体来说,特殊情况下,披头散发是避免不了的,如果是打仗的话,更是要命。在这样的时候,清军再到前线去打仗,就丧失了入关之初的精神小伙气息,为之一变成了很土的大辫子,实在是不方便。

清朝军队打仗时辫子怎么处理?

清朝军队打仗时辫子怎么处理

提这个问题的兄台,压根就不了解清朝的辫子,你以为清朝人的辫子都是影视剧中的瓜瓢型,只剃一个额头,剩下的地方全给你留辫子?这就大错特错了!至少在清朝前期,满洲人的头发是极少的,我们号称他为“金钱鼠尾”。这种发型几乎是将整个头发全部剃光,只留下后脑勺部分一个铜钱大小处的头发,然后编成的辫子要细到穿过铜钱中间的空,从外形上来看就跟老鼠的尾巴一样,因此被称为“金钱鼠尾”。

除了我们的史料记载,根据1644年在清军入关时,正好在北京旅居的日本商人竹内藤,后来写了一本书名为《鞑靼漂流记》,在书中详细描绘了满洲人入关后的发型:“他们的人都剃头,把头顶上的头发留下来,分成三绺编成辫子。他们男子把唇上的胡须留下来,把下面的剃掉。无论是大官、小官和老百姓都一样。”可以说,金钱鼠尾的发型,基本就是剃光头了,因此,清朝入关后不久在全国推广的剃发令,受到了汉人的强烈反抗。

在1645年顺治皇帝不得不发布严格命令,宣布“自今布告以后,京城内外,直隶各省,限旬日尽行剃完。若规避惜发,巧词争辩,决不轻贷”。这场由头发引发的反抗,不久就结束了,1647年清政府还公开声称“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虽然相对于现代人的短发,金钱鼠尾的发型很难打理,但是在古代,这种发型其实已经是最好打理的。

中国古代一直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说法,是将头发与孝道捆绑在一起,而孝是古代最重要的品德,只有不毁伤头发,才能算是孝顺。在这样的文化影响下,人们要是剪发都需要挑一个黄道吉日,即使这样,剪下的头发也要特别处理一下,比如收藏起来或者是烧了,以示对父母祖宗的尊敬。当然,这个剪发绝对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剪发,只是修修型而已,大多数情况下,男人的头发都是“长发及腰”。

由于人在未成年之前都是不剪发的,一直到成年行弱冠之礼后,才可以把头发盘上,然后带上帽子。为了不让头发太过飘逸,古代的男人往往也需要一些方式将头发扎起来,但是总体来说,特殊情况下,披头散发是避免不了的,如果是打仗的话,更是要命。除了头发,在服饰上,传统中原汉人的服装也不适合打仗,比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就组织了胡服骑射改革运动,让赵国人模仿胡人的服饰,目的就是为了让赵国人也能跟胡人一样骑马。

可以说,讲礼仪这一套,大多数汉族中原王朝都十分在行,但是打起仗来就不行了。北方的游牧民族,每天都是骑马射箭,如果也像汉人一样留着长发,想必会很麻烦,比如你骑马的时候,由于速度过快,头发散了,披头散发绝对影响时间,搞不好就“翻马”了。相对于大多数的游牧民族,女真人实际上是渔猎民族,游牧主要是放牧,而渔猎是靠打渔和狩猎为主,因为东北是“白山黑水”,打渔和打猎都有充足的资源。

然而无论是打渔,还是进山打猎,大多数环境都阴暗潮湿,头发绝对是一个让人很麻烦的东西,潜水后不容易干,进入森林后,有跳蚤一类的东西跳到人的头上,让人难以忍受。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女真人逐渐发现,留一个小辫子既保住了头发,又方便野外行动,所以,女真人的发饰最终就形成了“金钱鼠尾”式样了。从美学的角度来说,自然是长发飘飘更带劲了,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俊男,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飘逸,出场自带仙气,披头散发的打铁,一边冒汗,一边散发着热气。

甚至有的人干脆直接吃五石散,让热气由内而外,好让头发飘起来。但是这种美学也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看,一到近了就会发现,随着飘逸的长发飘来的还有味道。相比之下,金钱鼠尾的发型那是真的很丑,我们看的清宫剧,其实都是美化过的形象,如果要看韩国人拍摄的《南汉山城》,就可以看到,女真人的发型是真的彪悍,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当然,除了不好看之外,金钱鼠尾的发型还有很多优点,比如很干净,便于打理,如日本人所说的那样,不管是当官的还是不当官的,大家都留一样的发型,无形当中还消磨了人的等级差距。当然,随着清朝统治秩序的稳定,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越来越重,对于头发的信仰也越来越浓厚,清廷逐渐放宽留发的比例,老百姓的头发也越来越多了。

到乾隆去世的时候,清朝百姓的头发已经发展到四个铜钱大的面积,相当于一个掌心,留出的辫子跟猪尾巴一样粗。到咸丰帝即位后,老百姓蓄发的速度加快,蓄发面积超过整个头部的一半,只有一个大额头需要剃,被人称为“阴阳头”,扎出的头发相当于蟒蛇一样粗。随着头发的增多,打理起来也很麻烦,不仅要梳洗干净,还要扎成大辫子,清朝时期的理发匠堪称技术工种,剃头刮脸已经成为老百姓离不开的行业了。

在这样的时候,清军再到前线去打仗,就丧失了入关之初的精神小伙气息,为之一变成了很土的大辫子,实在是不方便。当然,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头发希的人可以把头发盘到头顶,头发厚的人会把辫子系到腰上,也有一些猛人,直接把头发盘在脖子上,然后用嘴叼住。不管怎么说,有辫子都是打仗时候的软肋,那种被人薅住头发的滋味,想想都觉得疼,一旦被人薅住,估计只有放弃抵抗了。

李严的武功和才能怎样?带兵打仗如何

李严的武功和才能怎样带兵打仗如何

导语:李严是刘备的托孤重臣,当初刘备在白帝城没脸回成都,所以在奄奄一息之际,将诸葛亮和李严喊到了身边。他希望以诸葛亮为主,李严为辅,一起辅佐幼子刘禅。虽然假惺惺让关键时刻可以诸葛亮取而代之,但是刘备打心眼里是舍不得的。那么能够跟诸葛亮一起辅政,李严的才能到底是怎样的呢?为什刘备会从这么多大臣中,选中了李严呢?01李严虽然是荆州大臣出身,却代表着益州投降派的利益。

李严是南阳人,当初南阳还是荆州的地盘。所以李严早先是在刘表那边做官,帮助刘表巡视各地郡县,可见那个时候李严已经得到了刘表的重用。李严字正方,南阳人也。少为郡职吏,以才幹称。荆州牧刘表使历诸郡县。曹公入荆州时,严宰秭归,遂西诣蜀,刘璋以为成都令,复有能名。建安十八年,署严为护军,拒先主於绵竹。严率众降先主,先主拜严裨将军。

成都既定,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三国志》可惜刘表岁数大了,不久之后便死了。荆州传给了刘表的小儿子刘琮,刘琮没出息,把偌大的荆州拱手让给了曹操。这个时候李严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既没有投靠曹操,也没有选择投靠刘琦和刘备,而是选择投靠了益州的刘璋。当时李严是秭归令,到了成都以后,刘璋直接任命李严为成都令,可见他到了成都以后,在刘璋跟前的面试,那是相当成功的。

此后李严一直都在益州为刘璋效力,这个时候的荆州发生了巨变,刘备和孙权联手击败了曹操,刘备夺取了荆州的主控权。这个时候刘备以帮助刘璋对付张鲁的名义,进入西川,而目的是为了夺取益州。当时的李严被刘璋任命为胡军,在绵竹抵挡刘备的人马。绵竹就是后来诸葛亮的儿孙战死的地方,李严是在这个时候第一次与刘备打交道?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刘备来到西川以后,广交好友,李严这么有名气,自然也不会例外。

所以我认为李严的这次投降不是偶然,而是早就和刘备窜通好了。李严投降以后,被刘备封为裨将军,随后又提升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由此可见,我们会发现李严虽然是荆州派大臣出身,却长期在益州担任官职,而且得到了益州人的支持。所以李严是一个代表着益州投降派利益的荆州人,这对刘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刘备集团的核心成员大多数也都是荆州人士,李严可以成为荆州派和益州派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

02李严才能出众,作战勇猛,深得刘备集团敬重。李严早就被刘表、刘璋重用了,可见他的才能不一般。在归降刘备以后,李严更是用行动,为他争取来了仕途上的顺利。建安23年,以马秦、高胜为首的盗贼,在郪起兵造反,人数多达数万人之多。当时刘备忙着处理汉中的事情,李严没有催促刘备发兵,而是自己带着5000人就把这场起义给平定了,同时斩杀了马秦、高胜。

此外他处理这些乱贼的方法也值得后人借鉴,他并没有将这帮人一网打尽,而是恢复了普通乱贼的民籍,以此稳定人心。毕竟益州缺人,这是真的。当时南方未定,越巂夷王高定带兵围攻新道县,李严带兵前去救援。双方人马的多少虽然没有记录,不过李严依旧大破贼兵,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因此李严的威名就更甚了,可以说刘备在汉中和曹操大战的时候,后方基本上就是诸葛亮和李严一起稳定住的。

所以李严被刘备封为辅汉将军,刘备病重的时候,李严被受命为中都卫,统领内外所有军务。看似非常大的权力,可是刘备还有一句话,那就是让李严留在永安镇守。二十三年,盗贼马秦、高胜等起事於郪,合聚部伍数万人,到资中县。时先主在汉中,严不更发兵,但率将郡士五千人讨之,斩秦、胜等首。枝党星散,悉复民籍。又越巂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严驰往赴救,贼皆破走。

加辅汉将军,领郡如故。章武二年,先主徵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三国志》既然留在永安,那就不可能统领全部大军,所以这就是刘备设下的一个局。李严注定和诸葛亮是搞不好关系的,因为他们的利益被刘备牢牢地纠葛在了一起。当然了,李严若是没有两把刷子,刘备也不可能让他来作为辅政大臣,掣肘诸葛亮。

所以这一切安排,都是建立在刘备认可李严能力的基础之上。03李严一直想要和诸葛亮平起平坐,这才动了坏心思。刘禅登基以后,李严的地位就更高了,被封为都乡侯,假节,以及光禄勋。在四年以后,更是转任为前将军,关羽曾经担任前将军,由此可见李严的地位已经很高了。自先帝崩后,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

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偪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三国志》地位高了以后,李严自然要考虑一件事,那就是跟诸葛亮平起平坐。

既然大家都是辅政大臣,为什么诸葛亮可以大权一把抓,而李严却只能在外面做副手?李严总是建议诸葛亮给自己开府,他希望像诸葛亮一样,可以开府。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开了府以后,就有了一帮跟随自己的领导班子。不过诸葛亮担心这是搞分裂,所以拒绝了李严的提议。后来李严又希望能够将巴中那五个郡划分在一起,让他以巴州刺史的身份统一管理,也被诸葛亮给拒绝了。

李严甚至怂恿诸葛亮学习曹操,加九锡称王,这些昏招都想得出来,可见李严为了夺取权力,的确是费了不少心思。不过李严的计划并没有得逞,诸葛亮的为人我们都是知道,他大公无私,为了季汉的未来劳心劳力,不可能成为第二个曹操。李严是在这种情况下,丧失了继续奋斗的信心。所以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李严贻误了粮草的运送时间,结果导致北伐大军中途班师。

此后李严就被诸葛亮问责治罪,囚禁了起来。总结:李严一直等着诸葛亮重新重用他,等到诸葛亮去世为止。诸葛亮赏罚分明的事情是整个季汉王朝都非常清楚的,正是因为他的公正无私,所以赢得了三国君臣的共同敬佩。李严虽然想要扳倒诸葛亮,自己掌权,可是他对诸葛亮也是十分敬佩的。按照军法,李严所犯的罪,当然是要受到重罚,这一点他认了。

不过他在牢中依旧希望诸葛亮有一天可以重用自己,毕竟季汉缺少人才,诸葛亮也是个爱才之人。可惜李严一直等到了诸葛亮的死讯后,他彻底死心了。诸葛亮囚禁了他,可是他觉得诸葛亮死后再也没有人可以任用他了。所以不久之后李严也于同一年郁郁而终,可以说李严这一生,就是被托孤这件事给耽误了,如果当初刘备不托孤给他,或许他会成为诸葛亮最好的帮手。

中国古代皇帝论带兵打仗能力(武功)怎么排名?

中国古代皇帝论带兵打仗能力(武功)怎么排名

感谢提问,我是鄂G游天下,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导入语:毛爷爷的“枪杆子里出政权”观点用在古代历史中也是适用的。纵观古代历史,很多王朝的开基立业都是通过军事斗争进行的,带来的结果就是很多皇帝都是马上皇帝,具备一定的军事指挥才能。如果把这些皇帝进行排名的话,个人认为首先看战绩,其次看敌我实力,敌我实力差距越小,取得战绩的难度也就越小。

综合战绩和敌我实力后的结果如下。第一梯队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亲帅大军以少胜多打败了札木合联盟、强大的金国军队、灭了中西亚第一大国花拉子模。宋武帝刘裕:亲帅大军打败了军力强盛的桓楚、创造了却月阵,打败了凶猛的慕容鲜卑军团、符氏羌氐军团、拓拔鲜卑军团。第二梯队汉光武帝刘秀:亲帅3000兵昆阳之战中打败了王莽42万大军。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善于骑兵战术,用少量的骑兵打退了强大的柔然骑兵军团、亲帅大军越过北方沙漠直击柔然腹心地带而得胜。唐太宗李世民:亲帅大军打败了最大的义军势力窦建德、继承了隋朝正规军的王世充、拥有西凉强大骑兵军团的薛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亲自冲锋陷阵,攻打强大的辽国,带领军队以2500对7000赢得出河店之战、以2万对10万赢得护部塔岗之战。

魏武帝曹操:亲帅大军以3万劣势兵力打败袁绍10万优势兵力,赢得官渡之战。明太祖朱元璋:亲帅大军以20万劣势兵力打败陈友谅65万优势兵力,赢得鄱阳湖之战,仅死伤12000余士兵。第三梯队汉昭烈帝刘备、后唐庄宗李存勖、明成祖朱棣、武悼天王冉闵、后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燕文明帝慕容皝、燕景昭帝慕容儁、元世祖忽必烈、清义帝多尔衮第四梯队汉高祖刘邦、后唐明宗李嗣源、燕成武帝慕容垂、陈高祖陈霸先、后梁太祖朱温、南吴太祖杨行密。

实际兵力不下30万人!俄乌开战后,乌克兰军队是怎么打仗的?

乌克兰军队这几年,经过美军的调教,己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了,美国根据乌克兰的地型地貌,和俄罗斯军队的实力对比,把在越战中的游击战,和伊拉克的城市战,阿富汗的作战形式,教给了乌军,部队化整为零,四五人一组,配标枪,毒刺,火箭铜,机枪,伏击俄罗斯军队,特别是后勤保障车队,守城部队坚守不出城,这样大量消耗俄军,拖住俄军,所以,才会抵抗到现在。


文章TAG:能上战场带兵打仗吗  带兵打仗怎么  战场  带兵  打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