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的,他就会在脸上挂上“听话”的面具,隐藏自己的情绪……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哄”孩子?正确的方法,与其说是“哄”,不如说是“情绪接纳”。2、抱抱的姿势,奶奶?是带过娃的过来人,姿势什么的可能会更专业。5、平稳的情绪,对于新晋宝妈来说,娃娃不睡觉,多少会有些焦虑和不安,我也看到你说有挫败感,这个挫败感可能是和奶奶成功哄睡对比来的,但做妈妈的人都知道,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是不会缺少挫败感的,五花八门的都会遇到。

如何正确地哄孩子呢?

如何正确地哄孩子呢

“孩子哭了怎么哄?”这恐怕是困扰着新手妈妈们的一个巨大难题!尤其是当宝贝在大庭广众之下哭到“山崩地裂”时,别人的眼神简直让你想找个洞钻进去……然而也不能任凭宝宝哭上一个钟头,什么也不做,毕竟咱们这当妈的心软不是嘛?于是你只好想尽一切办法先把宝宝“哄好”再说。那么问题来了,你是如何“哄”宝宝的呢?你习以为常的做法正确吗?我相信,下面这五种最常见的“哄娃”方法,一定有你常用的!1.晃呀晃如果说宝贝在经过剧烈摇晃之后平静下来,只能说明宝贝是被晃晕了——宝宝在1岁以前,大脑发育不完善,用力摇晃后容易产生颅内伤,严重者可能会致死。

2012年,国外一个不到1岁的小姑娘就被亲爹摇晃至脑出血,心跳和呼吸停止。因此,如果年龄比较小的宝贝因为不明原因而哭闹不止,妈妈给宝宝一个怀抱,辅以轻微的晃动就好。2.转移注意力 这招对年龄比较小的宝宝可能很有效,却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而逐渐失效——已经懂得你“套路”的宝宝甚至会一巴掌把你拿来的玩具打翻在地,哭的更厉害了。

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并没有认同宝宝的情绪,而只是单纯地止哭。宝宝会觉得:我不想玩玩具,也不想看飞机!我都哭得这么伤心,你都不理解我,我当然要哭得更厉害啦!治标不治本是一方面,这种做法还有一种可怕的后遗症:当孩子的情绪长时间地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回应时,他就不再信任家长,不再愿意和家长沟通任何事了。

试想,如果这样,当他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将要向谁求助呢?3.马上满足或许你看到宝贝泪眼汪汪,心软了,觉得偶尔溺爱一次也没什么不可以;或许你是想让宝贝赶紧安静下来,好不在公共场合下丢面子;或许你是怕宝宝哭晕过去,出现意外;或许你就是想让耳朵清静一下……然而结果却是一样的——宝贝掌握了要挟家长的的武器,屡试不爽,并开始用这种武器要挟别人。

那么问题来了:谁愿意和一个动不动就撒泼打滚不讲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人做朋友呢?4.“谁惹着宝宝就打谁”如果桌子有生命,大概要“哭晕在厕所”了:“我又没有动,宝宝主动撞上来,怎么能怪我呢?你们人类就会欺负我!”这种思维方式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我是没有错的,错的都是别人!”从近处说,家长以后为宝宝做再多的事,也不会换来他的感激之情,他只会揪着错误不断埋怨;往远处说,这样喜欢推脱责任,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在哪里都不会受欢迎。

而这种性格,就是从家长第一次“惩罚桌子”时就开始形成的。5.用大道理来止哭宝贝的确需要明白事理,但哭泣并不是合适的教育时机——情绪失控时,宝贝是无法认真听你传授人生经验的。家长在宝贝哭闹的时候讲道理,只能是白费口舌。此外,家长的大道理在宝宝看来也是“不理解自己”的表现。当你在宝宝向你表达他的愤怒、悲伤、不安时,你却冷冰冰地给了他一堆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宝宝觉得“妈妈不喜欢我哭,她只想让我听话,解决问题”。

渐渐的,他就会在脸上挂上“听话”的面具,隐藏自己的情绪……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哄”孩子?正确的方法,与其说是“哄”,不如说是“情绪接纳”。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哄”是以“止哭”为目的,也以“止哭”为结束标准。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会产生什么影响,全然不管。而“情绪接纳”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体现的是家长对宝宝的无条件接受——向宝宝了解这种情绪怎么来的,理解宝宝的情绪,并和宝宝一起探索怎样让负面情绪消失……这样不仅能带给宝宝安全感,还能让他在成长中逐渐学会情绪的自我控制。

“情绪接纳哄娃法”,只需这五步!1.首先,家长需要保持平和与冷静。孩子的哭泣并不代表你不是一个好家长,也不是他在故意让你生气,而只是一种情绪发泄的方式而已,和成人在郁闷、愤怒时的摔手机、拍桌子、碎碎念、大声喊叫并没有本质区别。因此,没必要对宝宝的哭闹火冒三丈。只要家长可以保持平和与冷静,就可以把这种安定感传递给宝宝,让宝宝尽快冷静下来。

2.走到孩子面前,蹲下,和孩子目光平齐。“蹲下”是一种态度——即使你是他最亲的人,高大的身躯会让宝宝产生压迫感。当你蹲下时,孩子就可以看清楚你的眼睛,感受到你的情绪——你并不是用身高优势来威慑他,而是期待着与他平等地交流。3.将孩子的情绪讲述出来,并认同这种情绪。怎样叫做“认同情绪”呢?简单来说,就是“你现在的情绪,我知道,也能感受到”。

如:“妈妈知道,宝宝是因为最喜欢的玩具被小朋友拿走了,你害怕再也看不到那个玩具了,所以特别伤心,是不是?”“外面的声音很奇怪,很吓人,宝宝很害怕,是不是?”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加入更多的肢体语言,如抱一抱,亲一亲,摸摸头等,给孩子安全感。4.如果宝宝还是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或是明显地想用“哭”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家长则可以适当地冷处理。

这种冷处理可不是“你哭吧!什么时候哭完了什么时候再来找我”这种气哼哼的话,而是温柔地告诉宝宝:“如果你还是感到不开心,你可以哭一会。妈妈就在旁边等着你。”让宝宝先发泄掉自己的负面情绪。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是在容易打扰到别人的公共场合哭闹,如图书馆、咖啡厅、半夜的火车等,则需要先把宝宝抱到不会打扰别人的地方,再进行冷处理。

此外,如果宝宝是因为想要什么东西而哭闹,也需要把宝宝暂时抱离想要的商品,“眼不见心不烦”,宝贝哭闹得时间也会缩短一些。5.等宝宝恢复平静后,再讲道理。如果是奇怪的声音吓哭宝宝,那就带宝宝去探索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如果宝宝是因为被抢玩具而伤心,那就告诉宝宝可以如何把玩具要回来;如果宝宝因想买零食而哭闹,那就告诉宝宝为什么不可以买……最重要的是,告诉宝宝:如果你不高兴了,除了哭,还可以做些什么。

当然,这些大道理可以用“讲故事”娓娓道来——干巴巴的道理谁愿意听呢?故事才好玩好记呀!情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识别、了解自己的情绪,正是情商培养的第一课。只有了解自己的情绪,才有可能逐渐控制情绪,在遭遇困难、挫折后尽快恢复冷静与理智,练就强大的内心,获得高情商。然而,宝贝的情绪稳定了,该面对的问题还是要面对呀!【4399小评菓快乐育儿】,分享早教育儿、安全教育、营养辅食等丰富知识,帮你快乐育儿。

有什么能哄小孩的美食推荐?

有什么能哄小孩的美食推荐

家里两个孩子,做饭首先考虑的就是他们,给他们做的有米粉肉,粉丝小鸡,鸡煲,粉鸡汤,酸汤面,肉丝面,烩麻食,清蒸鲈鱼,肉包,素包,馒头,白菜炒馓子,清炒有机花菜,凉拌豆角,凉拌藕片,炸带鱼,炸巴菲鱼,炸鸡柳,炸麻叶,炸油角,糖糕,炸油条,红烧肉,可乐鸡腿,土豆鸡块,清炒豌豆,萝卜粉条,萝卜烧肉,红烧鱼,香椿炒鸡蛋,醋溜土豆丝,蒸红薯,煎荷包蛋,煎瓠子馍,煎凉粉…………好像我做出来的饭菜,他们都非常喜欢吃,基本上不挑[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你有什么过人的哄孩子妙招吗?

你有什么过人的哄孩子妙招吗

哄孩子就是一个“历久弥新”,“久谈不衰”的话题。不管是新手妈妈还是带过几个孩子的妈妈,都在带孩子的路上跌跌撞撞,摸索前行。现在我就我哄孩子的几个经验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愿大家在哄孩子这条路上少走弯路。1、养成良好的入睡习惯。在这件事我走了不少弯路,怀老大的时候我正在准备职称考试,所以每晚睡觉都在十二点以后了,所以后来老大都到晚上十一二点了还玩意十足,但对于这点我一直归咎于我怀孕的时候睡得晚,这种情况延续到我家老二出生后,老大情况严重到每晚二三点睡觉,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跑了很多次医院,咨询了很多医生,做了很多检查,都说孩子的身体机能一切正常,要想孩子晚上睡得好就要让白天少睡点或者不睡(我家孩子晚上两三点睡觉睡到第二天中午一两点,然后下午五六点睡到七八点。)后来在我的干预下,孩子睡觉慢慢恢复了正常。每天晚上让孩子早点睡,早上早点起,慢慢的孩子的作息就恢复正常了。2、要及时发现孩子瞌睡的征兆。

每个孩子睡前都会有哭闹、揉眼睛,突然安静等前兆,父母一定要及时发现孩子的这些行为,并及时哄睡。孩子和大人一样,一旦睡意被破坏短时间内可能就不想入睡了,所以我们要及时发现,并利用孩子的睡意让孩子入睡。3、晚上家里尽可能保持安静。其实睡觉真的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对于孩子更是如此。每晚哄好孩子后,家中尽可能不要有高分贝的声音发出,让孩子进入深度睡眠,这样才不至于在哄孩子这件事情上功亏一篑。

晚上你们是怎么哄两个娃睡觉的呢?

您好,我家有两个娃,对于小宝宝,在婴儿期,睡眠占据其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良好的睡眠不仅有助于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和总体功能形成,对体格、认知、神经运动和气质发育的形成等也有重要影响。 大致来说,在每日昼夜24h周期内,0到3个月婴儿通常睡18~20h,4到12个月睡眠为16~18h,1到2岁为至少14h,3到5岁为10 ~13h,6到12岁为9~11h,13到18岁为8~10h。

好多宝宝存在入睡困难的现象,需要抱睡、奶睡等等方式介入才能睡着,而不良的入睡方式与婴儿夜醒有着明显的关系。在宝宝一天的睡眠里,夜间睡眠效率对儿童生长发育尤为重要。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儿童睡眠习惯,连续的睡眠不足影响儿童的情绪反应 。Harrison研究显示, 抚触可延长慢波睡眠时相,减少快波睡眠间隔,调节婴儿睡眠时相合理循环交替,促进婴儿生长激素分泌和脑内蛋白质合成,从而加快婴儿早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体格发育。

作为最天然“营养剂”的良好睡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我每晚坚持给两个孩子睡前做抚触按摩,孩子不仅夜里的睡眠时间相对较长,而且平时的情绪也很安稳。各位宝妈,如果您家孩子夜里睡的不踏实、易醒,可以尝试改掉孩子的不良入睡习惯并且每晚睡前坚持给宝宝做抚触按摩。下面是分享的我如何哄睡两个宝宝:我的两个孩子晚上睡觉前都只要妈妈陪,尤其在妹妹成宝一岁以内,姐姐金宝还在适应有了妹妹的生活,以前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可以整晚陪着姐姐,有了妹妹,为了不影响亲子关系, 我晚上对姐姐的陪伴时间也没有少。

首先,孩子入睡不能太晚。姐姐小的时候,很喜欢看动画片《小猪佩奇》,佩奇和乔治都是每晚7点准时上床。《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中说:对小孩子来说,健康的晚上入睡时间是18-20点。所以,晚上给孩子们洗漱完毕,让她们各自玩会儿玩具之后,我和孩子们7点半就来到床上,我会给姐姐和妹妹读绘本,虽然妹妹还很小,听不太懂姐姐的书,我给妹妹也准备了小龄的绘本,所以,我和姐姐一起看书的时候,妹妹就自己探索她的绘本;我给妹妹读书的时候,姐姐就看自己的书。

读书这件事,我的俩娃都比较喜欢。其次,让孩子学会自主入睡。读完绘本,我就给孩子们做抚触按摩,每晚我放着孩子们喜欢听的睡前儿歌,给姐俩做抚触按摩,给她俩按摩完,我就打开故事机,关上灯,让孩子们躺到床上听故事,姐姐会听话的躺好,毕竟在幼儿园的活动量够大了,一会儿她自己就能睡着。妹妹需要接着在床上来回翻滚一会儿才能睡着。

参考文献:1、Piteo A M,Kennedy J D, Roberts R M, et al. Snoring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infancy[J]. Sleep Med,2011,12 ( 10 ) : 981-987.2、 Mindell J,Owens J. A clinical guide to pediatric sleep: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leep problems [M]. 2 edn.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10.3、 Henderson J M ,France K G,Blampied N M. The consolidation of infants' nocturnal sleep across the first year of life[J]. Sleep Med Rev,2011,15( 4) : 211-220.4、 Berger R H,Miller A L,Seifer R,et al. Acute sleep restriction effects on emotion responses in 30- to 36-month-old children[J]. J Sleep Res,2012,21( 3) : 235-246.5、 Harrison L, Olivt L, Cunningham K. Effects of gentle human t ouch on pret erm infants pilot study results[ J] Neonatal Netw, 1996, 15 ( 2)35-42。

孩子16个月了,晚上不睡觉就是玩,有啥好办法哄孩子睡觉?

就是玩,说明不困倦,不困倦为什么一定要睡觉?睡觉,清醒,玩,都是人的正常生理需求。在清醒,玩的时候,硬要人睡觉,违反正常生理规律!也不是一哄就能睡着!一般孩子,白天玩累了,晚上会很困倦,容易睡着。但有的孩子半夜哭闹,不睡,白天困倦,补觉。可能的原因是夜间,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室内有较多的过敏性组织,导致夜间无法入睡。

求心理疏导。娃闹觉大哭,我和我老公哄成功率很低,我婆婆抱去哄哄很快就不哭。我真的是娃妈吗?浓浓挫败感?

恭喜你新晋宝妈,在你的语言里我读到了一个幸福的女人的小烦恼。娃娃闹觉,有爱人陪伴,俩人一起哄娃,虽然结果不是那么“成功”,过程却不是孤独,无人分担的。爸爸妈妈哄娃不成,奶奶?来哄,也看到宝宝有那么多人爱她/他。真是蜜罐里的娃,好幸福呀。我们来猜想一下娃为什么会比较喜欢奶奶?的怀抱:1、有可能奶奶带的多,孩子小的时候是识得气味儿的。

2、抱抱的姿势,奶奶?是带过娃的过来人,姿势什么的可能会更专业。3、当奶奶的人的年纪,身上多少也会有些肉肉的,可能更柔软。4、隔代亲,奶奶那个年龄的人,自己生娃时可能又要工作又要带娃,加上年龄,顾不上那么喜欢孩子,孩子就长大了,做奶奶之后时间也多了,估计看娃的时候也会是满脸爱意吧。5、平稳的情绪,对于新晋宝妈来说,娃娃不睡觉,多少会有些焦虑和不安,我也看到你说还有挫败感,这个挫败感可能是和奶奶成功哄睡对比来的,但做妈妈的人都知道,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是不会缺少挫败感的,五花八门的都会遇到。

6、可以觉察一下和婆婆的关系,你们不是平行的竞争关系,尽管我知道婆媳之间会有深深的竞争关系的感觉,而是爱与被爱的关系。婆婆爱她的孙子孙女是天然的,就像你爱孩子。爱你的孩子也是在爱你。有婆婆帮忙带一把,作为妈妈是幸福的。如果没有体会可以适当的给婆婆放假,自己带娃体验一下[捂脸]7、借由这样的机会,谦卑的和婆婆学习,也可以聊聊婆婆是怎么带你爱人的,和她一起回忆一下你爱人小的时候的趣事儿,拉近婆媳的关系。


文章TAG:适合哄小孩的游戏  哄小孩的游戏叫什么  适合  哄小孩  小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