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可以说是历史上歼灭战的第一人,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白起天生残暴吗?我谈谈我的看法。所以秦国人才被称为“虎狼之师”,因为敌人在他们眼里不是人,是一级级的爵位,是向上爬的阶梯。歼灭白崇禧、胡宗南集团就是“大迂回、大包围”的经典战例,所不同的是,歼灭白崇禧集团的行动计划是明的,歼灭胡宗南则是暗的。

为什么说白起才是古代歼灭战的天花板?

为什么说白起才是古代歼灭战的天花板

仔细数数历史上有几个名将有外号的?又有那个名将外号比“人屠”更渗人?毛主席评价白起说:“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白起可以说是历史上歼灭战的第一人,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白起天生残暴吗?我谈谈我的看法。秦朝的军功爵位制度商鞅变法秦国设立了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公士 、上造 、簪袅 、不更 、大夫 、官大夫 、公大夫 、公乘 、五大夫 、左庶长 、右庶长 、左更 、中更 、右更 、少上造 、大上造 、驷车 、大庶长 、关内候 、彻候。

这就好比一个打怪升级的游戏,想要级别高,就得去战场上砍人头。所以秦国人才被称为“虎狼之师”,因为敌人在他们眼里不是人,是一级级的爵位,是向上爬的阶梯。《韩非子·初见秦》这样说秦国人:“ 出自怀衽之中,生未尝见寇耳。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炉炭,断死于前者皆是也。”可见因为这种制度,连秦国的孩子都不怕死,想要去战场博取功名利禄。

所以说不是白起嗜杀,而是整个秦国人都嗜杀,是秦国的制度造就了一群疯狂的人。在这种制度下,白起想要升官只能杀敌;手下的将军和士兵要升官,也只能杀敌。所以说白起不杀也得杀,不杀就是挡人财路。白起的战术思想因为秦国的制度,所以白起的战术思想和许许多多名将都不相同。别人都以攻城略地为主,而白起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

白起尤其擅长野战、围歼;为了达到歼灭的目的对敌人穷追猛打,“穷寇勿追”在他眼里就是个笑话。这点从长平之战后,他几次要求趁机灭掉赵国就可以看出。白起虽然以歼灭为主,但他的战斗充满了艺术。司马迁评价白起说:“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总结所以我认为正是在秦国的这种制度下,白起才会如此重视歼灭战。这不光是为了他自己,也跟随他的属下。

世界战史上打的最漂亮的一场歼灭战是哪一场?

世界战史上打的最漂亮的一场歼灭战是哪一场

说到世界战争史上最漂亮的歼灭战,笔者认为还是1949年9月至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中南五省、歼灭国民党白崇禧集团的战役。具体来说即衡宝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役。解放军百万大军渡江南下解放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后,蒋介石遂以实力尚存的胡宗南、白崇禧集团为骨干,扼守西南、华南,与台湾相呼应,抵御解放军的进攻。

对此,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决策,彻底消灭盘踞在中国大陆上的国民党军队,解放全中国。歼灭白崇禧、胡宗南集团就是“大迂回、大包围”的经典战例,所不同的是,歼灭白崇禧集团的行动计划是明的,歼灭胡宗南则是暗的。换句话说,白崇禧非常清楚解放军行动计划,却无计可施。歼灭白崇禧集团的任务交给了解放军当时最大的一个战略军团——第四野战军,同时配属了第二野战军最强大的一个战役兵团——第4兵团,由四野司令员林彪统一指挥!战役的结局或许早就注定,但是作为叱咤风云20多年的桂系军阀首领白崇禧,远不是那么简单。

战役的进展也并没有按照毛泽东之前设想的那样进行,林彪和白崇禧这两位极具才华且性格独特的军事将领的对阵,注定要险象环生。按照军委部署,解放军的行动计划是,以四野第12兵团司令员肖劲光指挥5个军,组成中路军,南下攻占宝庆,截断湘桂铁路,歼灭白崇禧部第71军;以二野第4兵团和四野第15兵团共5个军组成东路军,由两个兵团司令员陈赓、邓华指挥,南进广东;四野第13兵团两个军组成西路军,由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指挥,向湖南西部的芷江、黔阳前进,截断白崇禧西撤贵州的通道。

按照以上部署,解放军大有在湖南境内一口吃掉白崇禧的企图。白崇禧又岂能坐等被吃?不过面对解放军的三路大军,白崇禧也开始出招了。白崇禧部大多集结在湖南衡阳——宝庆一线,按照林彪的设想,一旦解放军发起攻击,白崇禧势必留下掩护部队让主力南撤广西。这样,中路军就可以抓住国民党军殿后的部队,吃掉他一两个军。但是白崇禧的表现好像并没有要撤退的意思,相反,白崇禧调动了7个军的兵力布置在了全长不到200公里的衡宝公路上,大有同中路军决战的架势。

白崇禧这招让身经百战的林彪不免有些懵圈。单就兵力数量而言,衡宝线上的国民党军并不比肖劲光的中路军人数少,而且都是桂系的主力部队。而中路军依然处在原计划作战的行动中,并没有与白崇禧决战的充分准备。换句话说白崇禧部占有局部优势,贸然决战,显然不利。为了保险起见,林彪命令各部队停止攻击行动,收拢部队准备在衡宝公路与白崇禧决战。

但是,由于担任穿插任务的第45军135师没有接到野司和兵团部的命令,依旧按原计划以强行军速度南下。直到135师越过衡宝公路进入灵官殿地区后这才接到野司的命令,不过135师已经处于国民党军集结的腹心地带了。135师身陷敌后,这让一向沉稳的林彪不免有些紧张。但是片刻的紧张之后,林彪又一次果断下定决心,利用135师吸引住国民党军,集中中路和西路军一举将其歼灭在湖南境内。

135师的行动这下轮到白崇禧懵圈了,本能的以为衡宝公路似乎隐藏着某种不祥的预兆,于是,白崇禧下令全线撤退。这样一来,135师成了阻击部队,原先待命决战的中路军各部也迅速出动,向南追击。但是,仅仅一个135师无论如何挡不住20多万桂军的撤退行动,解放军并没有在湖南境内全歼白崇禧集团,只歼灭了白崇禧最精锐的4个师,约4.7万余人。

就在林彪和白崇禧在湖南境内斗法的同时,解放军东路军22万大军在陈赓、邓华指挥下进入广东。此时广东的国民党军主力部队基本上被白崇禧调到了湖南,防御相对空虚。东路军进展十分顺利,几乎就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广州。最大的一场战斗也就是10月26日在南海边的阳江地区围歼了企图逃往雷州半岛的刘安琪兵团,歼敌约4万余人。

随后,邓华的15兵团留驻广东,准备进攻海南岛,陈赓则指挥第4兵团继续西进广西,参加围歼白崇禧的广西战役。此时白崇禧手里还有18万正规军和12万地方部队,广西又是他苦心经营20多年的根据地。对此,林彪也不敢掉以轻心,仍然按照既定方针,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三路大军齐头并进的方式向广西推进。西路军的程子华第13兵团翻越湘桂边境的大苗山,进入广西西部,截断白崇禧退向云贵的道路;东路军的陈赓第4兵团进入广西南部沿海,切断白崇禧退往海南的道路;中路军的肖劲光第12兵团则继续从正面进行猛烈进攻。

无论是林彪还是白崇禧包括参战的国共两军各级将领们,都深知这一仗其实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前者考虑如何不使后者跑掉,后者则考虑如何跑掉。广西战役从11月6日打响,20天之内,解放军相继占领桂林、思恩、柳州、梧州,深入广西腹地,白崇禧西撤云贵的道路完全被切断。从广东西进的陈赓兵团,于23日控制了粤桂边境170公里的地区,切断了白崇禧集团逃往雷州半岛的道路。

面对解放军从东、北、西的三面包围,白崇禧决定孤注一掷,集中兵力于南线,猛攻陈赓兵团,企图夺路而逃。但此时的桂军早已由当年的下山虎变成了惊弓鸟,陈赓兵团从正面顶住桂军的进攻,邓华兵团从侧翼出击,一举粉碎了白崇禧的攻势行动。眼看向雷州半岛撤退无望,白崇禧只好选择从钦州撤退。但是林彪却不给他这个机会,命令各路大军衔尾穷追。

对于白崇禧来说,这是他有生以来遭遇过的前所未有的大溃败,通往海岸的各条道路上都挤满了扔掉枪支奔逃的桂军官兵,狼狈至极。不过大多数还是没能逃出广西,就被追杀而来的解放军全部歼灭。12月11日,四野第39军占领镇南关,14日占领中越边境的龙州,标志着广西战役的结束。此战解放军以伤亡和失踪2470人的代价,歼灭白崇禧集团17.2万余人,其中俘虏16万。

各种“战”都是怎么区分的呀,比如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等等?

各种“战”都是怎么区分的呀,比如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等等

粟裕将军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战役部署已经给出了答案,华野13个纵队火力全开,分别进行着对敌黄百韬第七兵团的“歼灭战”、对邱清泉第二兵团和李弥第十三兵团的“阻击战”、以及期间发生的潘塘“遭遇战”。战场情况堪称错踪复杂、战场形势确实瞬息万变,粟裕虽然指挥若定调度有方,血压也升到了180。华东野战军当时建有16个纵队,包括主力部队第1到13纵队(没有五纵)、渤海纵队、鲁中南纵队、两广纵队和特种兵纵队(重炮和坦克),同时指挥着中原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和若干地方武装。

淮海战役的大幕于1948年11月6日拉开后,第一阶段的战役目标就是歼灭从新安镇地区向徐州收缩的黄百韬兵团。而蒋军的“徐州剿总”正陷入一片混乱,总司令刘峙被我两大野战军在各个方向上的行动搞得晕头转向,又想解黄百韬之围,又怕丢了徐州,整整三天没有作出任何有效反应。直到11月11日杜聿明奉命赶回来,才决定以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东进增援,而华野攻击各纵在战役初期多少有些轻视黄兵团,打了三天并没有实质性进展,战场形势一下子紧张起来。

华野前指立即根据敌情变化调整部署:以第四、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三纵队、特纵为攻坚集团,坚决歼灭黄百韬兵团;以山东兵团的第七、第十、第十一纵队为阻援集团,在林佟山和大许家一线占领阵地,坚决阻击邱李两兵团的援敌;以苏北兵团的第二纵队、第十二纵队、中野第十一纵队、鲁中南纵队和两个独立旅为穿插集团,迂回进至徐州以东的潘塘,拟截断邱李两兵团的退路,再会同山东兵团全歼之,另以第一纵队为总预备队。

说明一下,当时的华野第三纵队、两广纵队正在配合中原野战军作战,渤海纵队尚未南下,因此华东野战军直接指挥的的14个纵队(含中野11纵)已经全部展开投入战斗。其中6个纵队在陈士榘的指挥下负责打“围歼战”,即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碾庄的黄百韬兵团,3个纵队由宋时轮统一指挥在徐东地区打“阻击战”,坚决不让两股敌人合流,韦国清率4个纵队负责迂回包抄邱李两兵团的身后,野司直接掌握第一纵队作为机动。

碾庄围歼战和徐东阻击战都打得十分艰苦,华野以5个步兵纵队歼击黄百韬四个军,兵力上并不占多少优势,战至11月18日,虽然黄兵团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兵力,但仍然固守顽抗。宋时轮3个纵队的阻援部队,也在邱清泉、李弥的疯狂进攻下伤亡惨重。而负责穿插迂回的苏北兵团,却在11月15日的深夜,与敌军在潘塘意外遭遇。原来杜聿明发现邱清泉只是一味正面强攻,伤亡巨大却推进缓慢,于是决定出动预备队第74军迂回山东兵团侧后,选定的通过点恰恰也是潘塘镇,遂与苏北兵团前锋第二纵队狭路相逢,双方在行进间立马打起了“遭遇战”。

华野二纵迅速击溃了重建的第74军,迫其缩进镇内固守,但是杜聿明再调第70军附战车部队前来增援,遭遇战就此打成了僵持局面。粟裕将军纵观全局,认为华野兵力已用到极限且比较分散,同时围歼敌人三个兵团的时机并不成熟,应以迅速打掉黄兵团为第一要务,并且实施穿插的苏北兵团已经在敌人后方暴露,合围邱清泉、李弥的计划必然落空。

遂再次变更部署:命令苏北兵团后撤,一部加强给徐东阻击部队,一部参与围歼黄百韬。华东野战军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于11月19日对碾庄发起总攻,至22日经激战全歼敌第七兵团,司令官黄百韬毙命,围歼战胜利结束。在我阻援兵团奋力阻击下缓慢爬行的邱、李两兵团,闻知黄百韬全军覆灭的消息后,立刻掉头撤回徐州,徐东阻击战亦胜利结束,至此,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圆满收官。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历时17天,两大野战军共歼灭蒋军一个兵团部、8个军部、18个师(含起义三个半是和投诚两个师),重创其他各路援军,共计歼敌178000余人,期间战法频出,包含了追击战、围歼战、阻击战和遭遇战等等。华东野战军也付出了49000人的伤亡,各纵队一致认为该阶段战况最为复杂,陶勇四纵在战役总结中指出:“此一时期,经历时间之长、战斗类型之多、情况之艰苦复杂、战斗之激烈频繁,均较前期为甚”。


文章TAG:三反歼灭战是什么  歼灭战是什么游戏  三反  歼灭  歼灭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