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钳夹止血用止血钳夹住血管进行止血,手术中如果判断血管较粗,无法使用电凝止血,一般立即使用止血夹住血管,像夹橡胶乳管一样,然后用手术缝线将血管结扎,达到止血的目的。而这种创面渗血可以使用止血粉,止血效果非常好。很多人都有疑问,平时受伤就会出很多血,外科医生做手术切开的时候难道不出血?如果血肉模糊,医生又怎么能准确切除病变组织呢?我们来介绍外科医生有什么好的方法止血,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

做手术时血是怎么止住的?

很多人都有疑问,平时受伤就会出很多血,外科医生做手术切开的时候难道不出血?如果血肉模糊,医生又怎么能准确切除病变组织呢?我们来介绍外科医生有什么好的方法止血,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一、止血带四肢创伤外科常用的止血带是气压止血带,主要是应用于四肢,可以暂时阻断血液供应,明显减少手术创伤的出血,同时也有助于辨认组织结构,能够保证手术的准确进行。

止血带使用不当也会存在隐患:皮肤长时间压迫损伤,神经压迫缺血缺氧造成肢体麻木,另外还会给肢体增加术后的止血带疼痛。二、电凝止血电凝止血主要应用于小的血管止血,是利用电刀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机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从而使机体的血管组织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对小血管有用,该办法对大血管出血无效。三、钳夹止血用止血钳夹住血管进行止血,手术中如果判断血管较粗,无法使用电凝止血,一般立即使用止血夹住血管,像夹橡胶乳管一样,然后用手术缝线将血管结扎,达到止血的目的。

钳夹止血是最早、最经典、使用最广泛的止血方法。四、止血用品的使用临床上常用止血粉、止血海绵等进行止血,主要是针对创面的缓慢渗血,虽然出血速度不快,但是时间一长也会出不少,还会形成血性空腔,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而这种创面渗血可以使用止血粉,止血效果非常好。上述四个方法是外科手术常用的止血方法,有效的止血对减少手术时间,提升手术视野分辨率,增加手术准确性都有很大的帮助,随着医疗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手术机器人的出现,精准手术会使出血更少、手术带来的损伤降低、患者的生命安全将进一步保障。

古人断肢后,大血管怎么止血?

你或许还记得这个画面:《神雕侠侣》里,杨过同学的左臂被郭芙一剑斩断后,他非常镇定的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点了自己左肩“肩贞穴”的穴道,便止住了血……然而,靠点穴止住断肢的出血,只是金庸老先生美好的愿望。真相是残酷的,一旦肢体受伤离断,诸如如股动脉、肱动脉、尺动脉、桡动脉这种粗大动脉就会瞬间断裂。血液在心脏收缩的高压下,会瞬间高速喷出。

而我们身体里的血液却只有4000~5000ml,喷干比你想象的要快的多。那么古人是如何止住断肢的出血呢?古代起初,人们其实主要靠“止血带” “铁板烧”来止血。肢体离断,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罕见,这类严重的伤情主要发生在大规模的战争中。随着冷兵器的发展,尤其是双持重兵器的出现,使得中西方古代战争中都经常会出现整个肢体甚至躯干被瞬间斩断。

由于战场条件凶险恶劣,加之古代医疗条件极其有限。所以,绝大部分断肢的患者都会迅速出血死亡。极少数幸运的情况下,断肢的患者用布带缠住肢体临时控制住出血被迅速救治活了下来。救治他的人选择止血的唯一办法就是:“烧灼”。是的,虽然在离断肢体近端紧紧的扎住,用大量的布和绷带可以迅速的临时缓解出血速度,但最终将大动脉闭住靠的仍然还是烧灼。

往伤口里撒各种药粉再加压包扎,这种生活中常用的方法只能止住小血管出血。肢体大动脉的破裂出血靠这些都不可能止住。火焰或高温,会让断肢残端的各种组织尤其是血管会被瞬间凝固碳化结痂,血管的破口就这样被烧闭了。尽管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和局部组织的坏死,但这不仅封闭了血管破口,还能烧死伤口上的细菌。其实现代外科手术中的电刀电凝止血,其实也是靠局部电流产生高温凝固封闭了血管。

直接用明火烧往往很难控制烧灼范围和程度,所以常常如电影中的酷刑一般用烧红的铁片直接按压烧灼断肢创面,俗称“铁板烧”。当然,在战场上用明火止血甚至消毒的方法一直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残酷的二战中,很多中弹受伤感染的士兵,在残酷的战场条件下,由于无法得到有效的医疗救护,为了防止伤口感染继续蔓延或止住出血,有些士兵会采用将火药到入伤口而后点燃的方法。

随着战争和医学彼此的发展,缝合开始慢慢出现。不仅是在西方,我国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用缝合伤口来止血和闭合伤口的方法。但这种技术仅限于极少数医者,战争中绝大多数的紧急止血依旧靠的是止血带和铁板烧。当然,作为一名创伤骨科医生,对历史的研究肯定不够专业,可能有所疏漏。欢迎各位专业人士在留言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女生当外科医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从当实习医生起,三十多年来,认识的女外科医生不少。归类一下:过去分科没有那么细时,普外科女医生相对多一些。分科越来越细以后,女外科医生主要集中在乳腺外科、整形美容外科、烧伤科、泌尿外科、肛肠科。就没有见过一位女骨科医生,骨科确实不太适合女生,因为经常干的是力气活。最适合女外科医生的是乳腺外科,其中最严重、麻烦的病就是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乳腺癌,对病人除了正规的放、化疗及手术外,心理疏导也非常重要,在这一点上,耐心细致的沟通交流就显得非常重要,女医生就具备这方面的优势。

认识本地几位乳腺外科女医生,性格都比较内敛,对病人特别温和,非常有耐心,深得病人的信赖。像整形美容外科,站在女性审美的角度,对整形美容效果的理解肯定和男医生是有些差异,更容易和病人沟通交流达成共识,显示出女医生在这一领域的优势。肛肠科病种相对比较局限,以解决痔疮、肛瘘、肛裂等为主,手术时间一般不长,很多时候可以坐着操作,手术效果一般都比较满意,发生扯皮的事儿少,特别适合女生从事。

属于泌尿外科的男性科,其实也比较适合女医生从事。实际上,一位患阳痿、早泄,或者患不育症的男病人在对医生述说自己病情时,相对来说,面对男医生有时会更尴尬一些,而女医生温和的语言更能打消病人的紧张与不安。手术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当然,悟性也很重要,女生与生俱来的细心就是一种优势,做到胆大心细,再经过长期历练,优秀的女外科医生也不少见。

外科医生做人生的第一台手术时是什么感觉?

我上本科时候就喜欢泌尿外科,实习在学的教学医院,是个部队医院,也不怎么管实习生,就没去,在学校复习考研。然后考研结束以后,怕考不上,赶快在省城找了一家区级医院,考试,过了以后,当时签了合同直接给编制,赶快先签了协议,终止实习,开始去那个医院上班,试用期三个月。结果外科不要人,只能干麻醉,那时候全麻还很少,腰麻多,看了大概半个月,然后当助手,给椎间隙局麻。

带我的老师很慈祥,对我很好很好。有天直接让我干了,当时手都在抖。稳了稳神,看了看带我的老师,她点点头,很神奇的,我的手就不抖了。局麻完,进针,顺利进入硬膜外,拔注射器,进细针,有突破感后,停,拔细针针芯,脑脊液,突突的就往外流,还问了问病人,腿麻不麻?病人腿不麻,调整针芯方向,推罗哌卡因。边推边问病人腿热不热,一切顺利以后。

退细针,留管,推生理盐水,上胶布。病人还能配合摆体位。一会病人就不能控制下肢了。超级顺利,15分钟。带我的老师很高兴。说挑不出毛病。虽然我很不喜欢麻醉,我不喜欢坐在麻醉机前面看大夫做手术,但是既然选择了,就必须干好。其实牢记老师每一个步骤,下班路上想一想,想象成自己去做。先给自己找毛病就行了。虽然事隔多年,每个步骤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我们医院现在很少腰麻了,但是这个印象我一想起来就想昨天发生的一样。

这次成功大大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只要认真,努力,多看书,多请教上级医师。临床工作我能干好的。主任后来让我跟他,最后连看都不看了,都让我自己一个人干。但是真的喜欢干外科啊。而且麻醉很忙,上了班才没有时间看书备考了。后来考研成绩下来,不是很理想,要调剂,结果调剂的还不是临床。心情很郁闷,恰好又有一个医院招人,我给医院谈,要么让我干泌尿,要么我就走,医院也很强硬。

后来麻醉科主任也给我谈话,说编制多难啥的。我就听不进去,我要干一辈子的科室不喜欢怎么能行?然后我就辞职了,换了一家医院,干的泌尿,后来又考了研。还干的泌尿外科。到我走,我都是矜矜业业的值完最后一个班,我对麻醉没看法,就是不喜欢,但是我很庆幸我在麻醉干的三个月,麻醉科的三个月建立了我的信心。很感激带我的老师,晏老师和冯主任。

我国的外科医生实力在全球到底属于什么水平?

这么形容吧,用筷子从米饭堆里夹出来一颗豆子,谁会夹得更熟练?中国外科医生动刀子的频率比用筷子的频率高多了。疫情前,我有一个朋友专门做国外医疗中介的,说白了,就是忽悠有钱的人去美国做治疗。但是,唯独外科手术这一块,他们坚决不敢忽悠病人去国外,因为怕被骂娘。他说过一个案例,有个山西的煤老板,财大气粗,冠心病做搭桥,非得去美国,被中介介绍到华盛顿某大医院,花了老鼻子钱,医院为了体现对他超级vip的服务,专门请了一个主刀的专家,尼玛,这专家是从山西省人民医院胸外科过去交流学习的副主任!。

远程机器人技术如何帮助外科医生减少手术过程中的意外伤害?

近年来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的出现,引起了医学界乃至全世界的关注。什么是手术机器人呢?手术机器人不是机器人在做手术,而是手术机器人系统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操控机械手臂,来达到手术的目的。医生在机器人手术系统控制台上操作机械臂,被系统精确无误的实时传递,同时在患者体内微小的器械进行手术。医生采用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可以使手术更加精准、创伤更小、患者恢复更快。

远程手术机器人主要应用于远程手术,比如达芬奇机器人(da Vinci)。远程机器人手术系统主要由控制台和操作臂两部分组成。控制台是机器人手术系统的核心,由计算机系统、手术操作监视器。机器人控制监视器、操作手柄和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术者坐在控制台前,通过机器人的控制监视设定器械动作幅度,张开角度的大小、器械闭合后锁定与否等,利用操作手柄进行操作。

手术前需对操作臂活动范围进行设定。术者的手术操作转化为电信号,传导给机器人的操作臂,从而实现远程手术。    2001年7月《自然》 杂志报道了世界首例从美国纽约到法国Strasbourg的跨大西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获得了成功,这是远程手术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外科手术跨时代的飞跃。现今远程手术机器人手术已应用于心脏外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和骨科,具有普通腔镜或开放手术无法替代的优点:1、可进行精细操作,计算机系统可将术者在操作台上易于完成的大幅度动作通过缩小传输到机器人双臂手柄上,并可将术者的动作进行高频波过滤,消除器械的抖动和震颤,使操作更平稳准确。

2、术者可坐在舒适的椅子上从容进行手术操作,不易疲劳3、手术通常由术者一人就可以完成。有时需1位洗手护士或助手医师,帮助安装、更换手术器械,协助止血,术后卸载器械装置等。    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管局将远程手术机器人定为二类器械(那些被滥用或错用会造成亚种伤害的器械)来监管,因为它的控制信号都是依靠来自电脑的电磁脉冲。

此外,远程手术的机器人操作手术时,术者使用的是机器人手柄或特制的器械,需要一段时间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一种间接的触觉的反馈,否则压力过大会造成局部组织的损伤。在其他安全问题上,如黑客网络攻击造成互联网传输的中断、远程传输速度慢造成图像滞后,也会影响手术的精确性等等。由此可见,紧急应付措施及机器人操作的精确性和敏感性应该纳入术前考虑的问题。

    对于特别脆弱的组织,医生在第一次远程 "触摸 "时可能已经施加了过大的压力。而正是考虑到这个问题,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一个团队创造了这个实验性的新系统。在其目前的形式下,它结合了光学距离传感器,应用于机器人抓取器的手指内侧,由人类操作者远程控制。当该设备闭上手指抓取物体时,传感器会测量自己和该物体之间的距离递减。

这些数据会被传送到操作者佩戴的控制手套上,控制手套会向他们的指尖发出温和的电脉冲。这些脉冲的频率会随着操作者的手指越来越接近物体而增加。因此,操作者可以在实际接触物品之前,精细地调节他们即将施加到物品上的压力大小。    远程手术机器人的关键设备之一是互联网系统。互联网网速会影响图像的传输速度,进而影响手术的精确性。

研究表明,600毫秒以内的滞后,在现实中对手术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现在5G网络已经逐渐在普及,图像传输的滞后必将得到解决。    相比之下,互联网的稳定性则是关键的问题,如何保证互联网故障不会发生、服务器遭受黑客恶意攻击,是目前尚待解决的问题。加密在机器人和人类操作员之间流动的数据包将有助于防止某些类型的网络攻击。

但是,对于使用无关数据阻碍系统的拒绝服务攻击,它无效。对于视频,加密还存在导致精细操作中不可接受的延迟的风险。为此,华盛顿大学(UW)电气工程团队开发“操作员签名”的概念,该概念利用特定外科医生或其他遥控操作员与机器人交互的方式来创建独特的生物识别签名。通过跟踪特定操作员应用于控制台仪器的力和扭矩以及他或她与机器人工具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来验证该人的身份并验证操作员是他或她声称的人。


文章TAG:外科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  外科医生游戏怎么止血  外科  外科医师  医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