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德军士兵怎么样呢?同样是1939年。女秘书?俺觉得叫战地情人,更加合适一点,这两人属于临时的夫妻档。二战的时候,自打艾森豪威尔和英军开始接触的时候,他就和这战地情人就有了交流,直到二战结束,艾森豪威尔代表盟军搁法国一栋破楼房里接受德国无条件投降的协议,他的身边就一直带着这位战地情人。

二战时期各国军队伙食怎么样?

二战时期各国军队伙食怎么样

1941年的中条山战役国军完败,两个集团军18万人马被10万日伪军几乎全歼,阵亡42000人被俘35000人,被蒋介石称为“抗日最耻辱一战”。这场惨败除去作战准备不足、指挥能力低下等问题外,中条山战役打的如此糟糕的另外一大因素就是:“饥饿”!许多部队跟日军打上几天后,士兵已经饿的举不动枪了,毫无战斗力可言,这还打个什么仗?(中条山第14集团军司令刘茂恩)中条山位于黄河北岸的吕梁山区,原本就是华北地区最贫脊的地区之一,山民们自己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因而驻扎于此的10几万大军想依靠就地筹粮是完全不可能的,只能从后方千里迢迢运过来。

第一战区的辎重部队需要先穿越山西几百公里的山区,再用木船木筏渡过汹涌的黄河,最后再由中条山守军派出士兵靠人力扛上山去,艰苦程度非言语所能形容。所以中条山驻军各部,每天都要派出高达三分之一的精壮士兵负责运粮,同时还要去打柴挑水用来保障开饭,每一批前往黄河岸边背粮的部队都需要2到4天(根据远近不同)才能回到驻地,一旦遭遇鬼子袭击或恶劣天气,运粮道路即不堪使用,山里各部队立马断粮。

粮食补给困难到如此地步,使各师各团的存粮最多者不超过三天,根本不足以支撑长期作战。根据1935年国民政府军政部制定的“陆军战时伙食标准”,每个士兵每天应该获得的供应标准是:1.5斤大米、罐头肉4两、干菜2两、咸菜2两、食盐3钱、酱油4钱;但问题这是理论上的数字,随着70%的产粮区落入敌手,以及海上外援通道被封锁,国军抗日部队的基本标准下降到每天9两米,至于副食干脆就是时有时无了,对于行军打仗消耗极大的士兵来说,这点东西无异于杯水车薪。

到1939年以后,由于粮饷匮乏,国民党军士兵实际上平均一天只能吃两顿饭,上午下午各一顿,伙食标准下降到每天6两米;每天能吃上三顿饭的只有空军、杜聿明的机械化第5军和后方陆军大学、中央军校的学员们。1943年以后又增加了新一军和新六军等部队,那是由美国人直接提供的后期保障,完全可以吃饱和吃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更加剧了这种情况的恶化,由于国民党军队高层的腐败和中下级军官喝兵血的习惯,使本来就供应紧张的前线部队,经过层层克扣,伙食状况因此更加雪上加霜,军用口粮中充斥着霉米、石头子、沙子、粗糠、稻壳、麦穗、老鼠屎和虫子,被官兵怒称为“八宝饭”。

按道理说,二战时期各国军队的作战口粮都应该有“普通口粮”和“应急口粮”两种,其中应急口粮基本都是牛肉罐头,而许多国民党士兵这辈子都没尝过牛肉罐头是什么味道,他们的应急口粮最多是大饼和馒头,再加点随身携带的咸菜,那就算不错了。所以看抗战时期的老照片,你会发现国军士兵大多骨瘦如柴营养不良,而一支吃不饱的军队是很难有什么强悍战斗力的。

与之对比明显的是侵华日军的伙食,日军在行军作战期间通常会携带六天的口粮,包括精米2600克(三天份)、饼干690克(一天份)、压缩干粮1380克(两天份)、肉罐头180克(一天份),除此之外,还有720克干肉、450克“味增”、180克“味增粉”、120克砂糖和30克盐,总负载量超过7000克,完全可以满足一周的作战所需。

这还不算,执行作战任务的日军还会配备两天1700克的应急口粮,通常以饼干、肉罐头和腌菜为主,每个士兵都配有专门的“九二式饭盒”,一次可以做出两天的饭,更由于他们是侵略军,所到之处又可以随心所欲的抢掠。战役期间一旦后方补给线中断或部队被包围,日军会迅速出动飞机空投应急口粮,从台儿庄到万家岭莫不如此,所以跟鬼子相比,抗日军队的伙食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中条山守军则由于复杂的山地环境,就连前述的伙食标准都难以达到,平时不作战的时候,士兵每天吃一顿饭,每周才能吃到一点盐,大量士兵患病失去战斗力,主要症状是浮肿和腹泻。战端一开,实际上许多人已经无法作战,18万大军不过是个纸面数字。有些部队被日军合围后,因为断粮断水,实在无法坚持,只能向鬼子投降。国民党军队抗战时期经常作战不力,其实很多时候,真的不是败在军事上。

二战时期德国军队的伙食怎么样?

二战时期各国军队伙食怎么样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首先,在二战之前,德国人的生活水平就比较高。美军士兵回忆,他们从诺曼底登陆前后,去过了北非、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其中,他们认为和美国最为接近,也最文明富裕的,竟然就是德国。其次,二战期间,希特勒非常重视军人的生活。在希特勒看来,德意志民族的精英,全部都在军队。因此,军人应该享受超过德国普通平民,大体相当于中产阶级的各种待遇。

反应在伙食上,德军伙食标准非常高,让苏军之流瞠目结舌。1939年开始,德国吸收一战经验,实行配给制。普通德国平民的配给如下: 1939年底平民每天的食品配给:  340克面包(普通平民)或685克面包(重体力劳动者)。  70克肉类(普通平民)或170克肉类(重体力劳动者)。  50克脂肪(普通平民)或110克脂肪(重体力劳动者)。

  每日所需热量折算:  普通平民:2570大卡  重体力劳动者(如建筑工人):4652大卡德国人的饮食本来像其他欧洲人一样以肉类为主,每周只配给七八百克的话,做熟之后只有薄薄三四片而已,新鲜蔬菜和鱼也很难看到。在肉铺和地货铺的门前,常常可以看到排着长队、手持菜篮的主妇。如果看见妇女带了孩子在某家店前等候,这家店一定是有糖果出售;烟纸店前则是衣冠楚楚的男士们,他们排上一两个钟头的长队,只是为了买几支雪茄或者一听香烟。

要是这些瘾君子们运气好,买到了想要的商品,想进酒馆喝杯啤酒透透气,那么他们除了酒钱外还要再加一种“战时附加税”。而德军士兵怎么样呢?同样是1939年。每日定量,国防军的野战伙食定量标准:冷餐(前线没有能力生火做饭情况下):750克面包。150克脂肪(以黄油,炼乳,60-80克人造奶油,70-90克凝块动物或植物油〉。

120克香肠(新鲜的或罐装的)或者鱼罐头或者奶酪。7根香烟或者2跟雪茄。热餐1000克土豆250克新鲜蔬菜或150克罐头蔬菜125克面食,或者部分以米饭,黑麦、西米或大麦替代。至多250克新鲜肉类(烹调用油从士兵冷餐用油中扣除)。15克调料(盐、香料)。8克咖啡或10克人造咖啡(有可能的话以茶叶替代)。

如条件许可可配给鸡蛋、水果和巧克力。总热量:4500大卡(德国联邦国防军野战食品迄今仍沿用这个热量配给标准)。可见,德军士兵的伙食远远高于德国平民,尤其是肉、奶供应充足。战时只要补给线不被切断,德军伙食供应严格控制在24小时内。也就是,食物最多延迟24小时,一定会送到阵地,哪怕四面都是苏军火力炮火封锁。

为此,德军死伤无数炊事兵。供在一线作战的士兵食用的食品应在24小时内借助夜色的掩护送达前线:“夜色降临之后,运输兵的到来打破了战斗间歇的沉寂,他们送来了食物,并取走士兵们写好的家信,已经有两周没人来收取这些家信了。送上来的食物是冷咖啡,以及大锅煮出来的杂烩浓汤,我们每个人还得到了半块大面包、一勺人造奶油和人造蜂蜜以及150克肉食或者奶酪。

饥饿的我们不能一下把这些东西都吃光,因为下一次食物供给可能在24小时之后才能送到。”(Velten.Wilhelm.:Vom Kugelbaum zur Handgranate.Der Weg der 65.I.D(从火网到手榴弹,第65步兵师战史)Neckargemuend 1974,第125页 )直到1944年,德国国内因为轰炸和战败,平民物资供应已经非常困难。

但德军的伙食标准,只是略有降低,食物总量并没有减少,但其中肉类和脂肪的比重降低了,取而代之的是土豆和蔬菜。有意思的是,德军中有一只著名的青年部队,“希特勒青年团“武装党卫军第12装甲师,别名为“婴儿师”。这支部队编组时,多是17岁的少年,还没有到18岁的兵役年龄。给他们的补给很高,但将成年士兵享受的香烟和酒,换成了糖果和巧克力。

二战时,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女秘书,为何授衔失败?

二战时期各国军队伙食怎么样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女秘书?俺觉得叫战地情人,更加合适一点,这两人属于临时的夫妻档。那会在盟军的地头上,那就是一个流传广泛的秘密而已,也就是个说穿不揭穿的事。二战的时候,自打艾森豪威尔和英军开始接触的时候,他就和这战地情人就有了交流,直到二战结束,艾森豪威尔代表盟军搁法国一栋破楼房里接受德国无条件投降的协议,他的身边就一直带着这位战地情人。

最好的证明就是艾森豪威尔在二战期间拍摄的很多大照片里都这位情人的影像,包括接受德国无条件投降庆祝的照片,这人就站在艾森豪威尔的身后。说道这里,估计有人嘴巴一咧咧:“你又开始正儿八经的胡说八道了吧,艾森豪威尔接受投降的照片谁没有见过?那照片上压根就是一帮子老爷们,那有女人的影像。最醒目的就是那艾森豪威尔都快熬成秃子的脑袋,乐的下巴都快掉地上了,举的那签字的三支笔都成了文物,女人?压根就没有!”这您就没见识了,您看到的是经过处理的照片,人家原版照片中,每一张里都有,都是被艾森豪威尔的私人摄影师给处理掉了,但您不能说没有不是。

从这件事上,咱不难发生艾森豪威尔确实很喜欢这女人,不然也不会到哪都带着,但也更加说明了美国政府对这事的态度,更加的愿意把这女人当做一个隐形人来看待。那么接下来,咱就把这事和大家伙掰扯掰扯吧。这女人全名叫凯.萨默斯比(后边咱就叫她凯),二战前是一个爱尔兰的模特。听这职业大家伙也应该知道,这女人漂亮,属于那种要模样有模样,要身材有身材的主。

这还不算,这女人的胆还特别的大。为嘛这么说呢?这不二战一开打,希特勒的炸弹就开始往英伦三岛上丢,这把个英伦三岛炸的昏天黑地的。那建筑物分分钟钟的就变成了渣渣,死的人海了去了,天天的搁废墟了挖尸体往停尸房里边运,毕竟这事弄不好就要出瘟疫的。这事需要的人手也海了去了,所以丘吉尔这就开始招募志愿者,这凯就加入到了这志愿者的行列当中。

还模特呢?这会啥职业都不好使了,那么凯这就开着运尸车,天天搁伦敦的大街小巷里转,所以凯就对伦敦的地形就一个字——熟!这不后来美国弄了个考察团到英国的地界考察,这考察团里就有艾森豪威尔,而凯对伦敦的道路熟悉,又加上还会开汽车,并且相貌还不掉分,这就成功的入选成为了艾森豪威尔的专职司机。就十天,这俩人的小火花算是埋下了火种。

这不,艾森豪威尔临走的时候,送给凯一盒奶油巧克力。这东西在现在瞅着不上啥档次,可是这是在战争年代在,这东西这就相当于奢侈品。而这事刚刚结束一个月,艾森豪威尔又被他们的总统赶到了英国,接到消息的凯,驾着她的小汽车又来接艾森豪威尔,而这个时候,凯除了专职司机之外又多了一个头衔——私人秘书。嗯,凯这就开始陪着艾森豪威尔去前线,开会,甚至于她都能参与到盟军高级别的机密会议。

这都不算,您比方说会见个丘吉尔,找个国务卿,和罗斯福聊天吃饭,这凯都会在一旁守着,俨然就是艾森豪威尔的老婆,当然不是正式的。好吧,这都是发生的事。那么还有啥细节呢?大家伙也知道盟军和德国人开战,这可不是啥轻松的活,艾森豪威尔在很多时候都很焦躁,生气那是难免的。但只要这凯往这空间里一杵,得咧!艾森豪威尔就会特别的高兴,还显得很轻松,如果允许他还会和其他人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

就连巴顿惊的下巴都掉地上了:“哦!哥们你可够淘气的!”好吧,两人就是这么的亲密。往往瞅到这一幕的时候,美国人总是在调侃艾森豪威尔:“哦!俺们的英国最好的将军——艾森豪威尔!”就连艾森豪威尔唯一的儿子约翰都说凯在艾森豪威尔的心目中其他人是无法取代的。就是在这段时间里,连德国人都知道凯的存在,认为只要能瞅到凯,那绝对跑不了艾森豪威尔一准就在附近。

在说个小事情,大家伙一准能体会到俩人的亲密程度。当年艾森豪威尔回到了美国的地头上,也许是因为太过紧张的缘故,大晚上和自己个老婆睡觉,迷迷糊糊的吼着,凯的名字。“NO!”艾森豪威尔的老婆一脸的怒气,一脚丫子就把艾森豪威尔给踹醒了。“这是俺家,你居然叫其他女人的名字,哦!不!你这个混蛋!”“哦!刚刚发生了啥?”好吧,为此艾森豪威尔压根就没有睡上一个好觉,俩人蹲在卧室里大吵了起来。

后来,随着这件事的发酵,艾森豪威尔决定和自己的老婆离婚,把凯迎娶回家。他还为这事给他的大领导马歇尔打报告。“哦!不!这事你想都不用想!你敢离婚!俺就敢扒了你军服,从军队里把你踢出去。至于之前的荣誉,俺会找人全给你拿回来,让你光溜溜的来,接着让你光溜溜的回去!”马歇尔表示很生气,还把凯的名字从艾森豪威尔拟定的授勋名单中给划拉了出去,这就是题主说的事。

其实原因也简单,这事说小了就是家庭婚姻问题,但艾森豪威尔的身份摆在哪里,这事就是个大事,他会间接的影响美国人的形象。毕竟美国人需要几个英雄形象,而且这个英雄形象不能又瑕疵,不然他们没法和美国人民交代。而艾森豪威尔就是依靠这种英雄形象,成为了连任两届的总统。顺带说一句,至于那个夸夸其谈的演员麦克阿瑟可没有这待遇,他想要竞选总统,压根就没有党派提名。

哪些历史上并不重要的人物,被现代人夸大其词了?

这里就要提到著名抗日将领张灵甫了。由于张灵甫在抗战中随抗战王牌军74军参加了很多鏖战,很多不明就里的人于是将他列为抗战十大名将。张灵甫实际上,这显然是夸大其词,张灵甫抗战有功不假,可真要说起贡献来,他是远远够不上十大名将的,别说十大了,五十大都进不了。01黄埔学生张灵甫(1903年8月20日—1947年5月16日),原名张钟麟(又名宗灵),字灵甫。

1923年,张灵甫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后因无力负担学费而退学。1926年,张灵甫在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推荐下,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黄埔四期毕业生将星熠熠,涌现了林彪、林 彪、谢晋元、胡琏、李弥、刘玉章、赖传湘、高魁元、文强、洪水、唐天际、郭天民、曾中生、刘志丹、伍中豪、段德昌等名将。不过,张灵甫其实开始的时候不显山不露水,并没有一飞冲天。

张灵甫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21师(师长严重)任步兵排见习官,不久见习合格升任排长,开始参加北伐战争。北伐结束后,张灵甫调入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师是蒋介石中央军何应钦派系的大本营,首任师长就是何应钦。第一师是蒋介石的王牌师,在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中表现非常出色,何应钦、钱大钧、王柏龄、王俊、薛岳、邓振铨、蒋鼎文、刘峙、徐庭瑶、胡宗南等历任师长,都是蒋介石麾下悍将。

1933年,张灵甫就任第一师独立旅第1团上校团长(此时师长是胡宗南)。这升迁速度怎么说呢?不快不慢,与其同期的土木系悍将胡琏也差不多。没办法,第一师名将辈出,张灵甫也没有什么亮眼表现,算是稳步提升。02杀妻扬名张灵甫第一次扬名全国不是因为战场上的表现,而是一桩惊世骇俗的案件。张灵甫全家福1935年冬天,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独立旅第1团上校团长的张灵甫误信谣言,怀疑爱妻吴海兰不忠,醋劲大发。

1935年2月3日,当天是除夕之夜,张灵甫命令吴海兰到后院菜地摘菜包饺子。正当吴海兰弯腰摘菜时,他即掏出手枪,从背后将吴海兰击毙。事后,张灵甫对尸首没做任何处理,丢下刚几个月大的女儿,马上返回了部队。此案一出,舆论一片哗然,马上引起轰动。西安妇女界也表示极大的义愤,联合上书宋美龄,要求严惩凶手。蒋介石和宋美龄当时,宋美龄正在和蒋介石一起积极鼓吹新生活运动,旨在改造社会道德与国民精神。

这下张灵甫算是撞上了枪口,宋美龄马上向蒋介石告了御状。蒋介石闻之大发雷霆,命令第一师师长胡宗南将张灵甫押解南京。胡宗南有心庇佑,却也只能让张灵甫去投案自首。很快,张灵甫被关进老虎桥模范监狱,蒋介石声称要审后严办。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蒋介石没有杀张灵甫,改判10年有期徒刑,在南京“模范监狱”服刑。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下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调服军役,戴罪立功,并保留原先军衔。

在胡宗南、王耀武所谓爱将惜才的恳请下,蒋介石秘密释放了其罪难赦的张灵甫。为掩人耳目,再度出山的张灵甫正式由“张钟麟”改名为“张灵甫”。张灵甫被释放后,到西安南镇51师王耀武手下任上校候差员。03抗战英雄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面抗战拉开序幕,51师奉命调往上海,参加著名的淞沪会战。51师途经郑州时,需要成立一个补充团,张灵甫被任命第51师第153旅第305团上校团长。

当时蒋介石中央军是以师为战略单位的,淞沪会战开始后,发现以师为战略单位,难以与日军抗衡,且投入淞沪战场的部队有数十个师之多,指挥上也非常不便,于是把一些师匆匆捏合成军。1937年9月1日,王耀武的51师和俞济时的58师组建成74军,由俞济时担任军长。王耀武淞沪会战中,74军奉命在吴淞口布防。张灵甫跟随王耀武率部与日寇鏖战吴淞口,顽强阻击,在国民党军一片混乱之中,51师镇定自若,表现出色,虽损失过半,但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王耀武由少将晋升中将,74军从此崭露头角。

12月5日,张灵甫率305团投入南京保卫战在淳化镇附近构建新阵地,阻击日军掩护王耀武51师退入南京,后被提升为153旅副旅长兼305团团长。1938年,张灵甫升任153旅少将旅长。此后,张灵甫奉命和74军参加徐州会战、兰封会战、万家岭战役,兰封会战中74军51师、58师会同87、88师重创日军第14师团。

而万家岭战役,74军更是取得了一场大捷日军遭到毁灭性打击,被歼1万多人,被俘百余人,与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并称抗战初期三大捷之一。在万家岭战役中,74军全体官兵誓死不退,58师仅剩500人,51师伤亡惨重。张灵甫也身受重伤,险些壮烈殉国。1939年6月,74军军长俞济时升任第10集团军副司令兼86军军长,51师师长王耀武升任74军军长,李天霞任51师师长、余程万任57师师长和廖龄奇任58师师长。

而不久之后,张灵甫因表现英勇,58师副师长。1941年3月14日,上高会战爆发,张灵甫指挥58师参加会战。74军与日军反复争夺,先后7次展开白刃战,击毙日军第34师团长岩永少将,重创日军第33师团、第34师团、独立第20混成旅团,共毙伤日军1.5万,被何应钦誉为 “开战以来最精彩之作战”。74军打得十分顽强,“拼死力拒,虽血肉横飞、伤亡惨重,仍不稍退,是日一日间敌我伤亡均在四千以上”,被第19集团军司令罗卓英评价为“战斗力量坚强”!战后74军荣获国民政府第一号武功状和最高荣誉“飞虎旗”,被誉为抗日铁军。

1941年9月,张灵甫奉命率部参加第二次长沙会,但这一次58师损失惨重。战后,师长廖龄奇被蒋介石下令枪决。廖龄奇死后,10月24日,张灵甫被任命为第74军第58师代师长。不久正式升任58师师长。1942年6月,张灵甫率58师参加浙赣会战,58师在衢州外围与日军血战3日收复瓮安。余程万1943年11月,常德会战爆发,余程万率74军57师8000人坚守常德城16天,张灵甫率部驰援,收复黄石、九溪等地。

1944年5月,张灵甫任74军副军长兼58师师长,率部参加第四次长沙会战。此后张灵甫一直在湘乡至邵阳一线继续与日寇40师团鏖战,克复永丰,之后暂留守永丰抓紧进行战地整补。1944年1月,74军军长王耀武升任24集团军司令,施中诚接任军长。不久,24集团军改编为第4方面军,王耀武升任方面军司令,施中诚仍是74军军长,张灵甫升任副军长,周志道任51师师长、李琰任57师师长、蔡仁杰任58师师长。

1945年2月,张灵甫经第进入重庆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第二期学习,直到6月18日毕业返回湘西正在战后休整的74军。在全面抗战的八年期间,74军几乎参加了所有正面战场上的重大战役,尤其是在万家岭、上高、常德三次战役中表现最为突出,是无可争议的第一抗日铁军,王牌中的王牌,英雄中的英雄!74军每一个将士,都是中华好儿女,74军没有孬种!期间张灵甫浴血奋战,多次重伤,是当之无愧的抗日英雄。

04抗战名将?正因为张灵甫在抗战中浴血奋战,战功赫赫,很多人开始吹捧张灵甫,将其誉为抗战名将。涌现了很多张灵甫的传记小说。遗憾的是,这些小说中,张灵甫很多战绩都是注水的。第一,淞沪会战。有人说:在张灵甫的调教和指挥下,第305团这个新兵团初生牛犊不怕虎,不仅成功地抵御住日军对阵地的轮番冲击,还不时向日军发起夜袭反击,战况危急之时,张灵甫甚至自己跳出战壕,率兵冲锋,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然而,1937年10月26日王耀武写信钱大钧说,“原有武器极感不敷应用。

今新成立305团,遂至有兵无枪,甚为焦虑。……现该团已参加前线构筑工事及在枪炮声下练习胆量。”张灵甫是很勇敢,在前线冒着敌人的炮火,构筑工事,可要说他在没枪的情况下就冒死出击,打退敌人就不客观了。第二:张古山之战(武汉会战期间一次的战斗)。有人说,张古山之战是王耀武委托张灵甫指挥的,说张灵甫在此次战斗中身先士卒,亲自带队奇袭,负伤挂彩。

然而1938年10月9日,王耀武在给俞济时和蒋介石的战斗电报中,从头到尾却没有出现张灵甫的名字。实际上张古山之战是305团团长唐生海指挥的,唐生海在战役中受重伤,代理团长于清祥壮烈殉国。74军第三:上高会战。上高会战是74军奠定抗战第一军的关键战役。很多人称时任58师副师长的张灵甫代理廖龄奇指挥58师作战,他第一次指挥一个师,就表现出色。

然而,目前并没有张灵甫代理指挥的官方记载,战斗中所有电文提到58师均是“廖师”或“廖龄奇师”。更重要的是,上高会战,74军表现最出色的是李天霞的51师,而张灵甫所在的58师,是74军三个师中表现最差的一个,和兄弟部队相比,也远不及26师。58师这仗打得非常窝囊。3月26日,总指挥官罗卓英向蒋介石补报前两天的战况,21日,李天霞率51师歼灭日寇一个中队,而张灵甫所在58师右翼阵地则被日寇突破阵地,导致白茅山1567高地失守,直到两天后夺回。

“南路敌仍不断向我五一师攻击,该师亦以反击态势,辰刻于红石岭歼敌一中队。中路……我五八师阵地右翼被突破。”1941年3月23日,罗卓英汇报战果,“李师俘轻机枪三、步枪十二、掷弹筒六;余师俘马二、步枪十一、弹药六十余箱及其他战利品文件甚多。”李天霞的51师,余程万的57师均有斩获,唯有张灵甫所在的58师只字未提。

4月10日,王耀武致电蒋介石,报告74军战绩,王表示李天霞51师、余程万57师表现为优,张灵甫所在的58师又是只字未提。战后,74军荣获飞虎旗,李天霞51师荣获得第一号“陆海空军武功状”,王克俊26师荣获第二号“陆海空军武功状”,由于51师已经获奖,余程万57师只获得第二号“陆海空军武功状”,张灵甫所在的58师则未予表彰。

而后,蒋介石对上高会战中表现最突出的三位功臣单独褒奖,罗卓英、王耀武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李天霞被授予四等宝鼎勋章。这充分说明,张灵甫所在的58师是上高会战中74军表现最差的部队。第四:第二次长沙会战。这一战,是74军抗战史上表现最差的战役。由于74军电报被日军破获,74军在金井地区遭日军第三和第六师团重创。

74军军部被袭,王耀武卫士排长牺牲,军长王耀武仅以身免。58师临阵脱逃,溃退至祁阳,58师沦为散沙,部队官兵全然不成建制。在这种不利情况下,李天霞率51师奋勇作战,仍然取得了一定战果,战后再获宝鼎勋章。余程万表现也颇为不俗。当时,总指挥官薛岳在《第二次长沙会战各部队战绩暨奖惩电表》中是这么评价74军的:第七十四军军长王耀武服从命令,遵限率队应援,适时参加战斗,忠诚勇敢,指挥适切。

第五一师于永安市附近力战歼敌并协同第五七、第五八两师由东南向西北猛烈侧击南犯之敌。第五七师于春华山战斗予敌重创,战绩均次优。拟请奖给该军部洋四千元,第五一、五七两师洋各一万五千元,并颁给军长王耀武、师长李天霞、余程万宝鼎勋章各一座。第五八师师长廖龄奇于永安市战斗不能掌握部队,予进犯之敌以打击,且脱离部队逃至祁阳,至陷该师于散乱之境,拟请革职。

于是,1941年10月21日,58师师长廖龄奇成为第二次长沙会战国军损失惨重的替罪羊,直接被枪决。10月24日,58师副师长张灵甫任代师长,张灵甫运气真不错,仗打成这样,顶头上司背锅,他反倒升官。第五:湘西会战(即“雪峰山会战”)。此战是抗日战争,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次会战,爆发于1945年4月9日,结束于6月7日。

在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日军以第二十军坂西一良中将司令官为战役总指挥,指挥计划第116师团(师团长菱田元四郎)、第47师团(师团长渡边洋)、第64师团(师团长船引正之)、第68师团(师团长堤三树男)、第34师团(师团长伴健雄)总计约10万人。中国抗战军以何应钦为总指挥,实际指挥战斗的是总司令王耀武,指挥四方面军的第74军(军长施中诚)、第18军(军长胡琏)、第73军(军长韩浚)、第100军(军长李天霞)、新6军(军长廖耀湘);汤恩伯则指挥的第27集团军的第20军,第26军,第94军;王敬久指挥第10集团军第92军。

在王耀武指挥下,湘西会战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歼敌3万余人。这是一场大捷,那张灵甫的表情呢?对不起没有,张灵甫此时正在重庆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第二期学习,直到6月18日才回到部队,58师由黄埔五期生蔡仁杰少将指挥。当58师浴血奋战之际,张灵甫在张灵甫在重庆买豪宅,旷课,花天酒地,并未在前线。05张李之争实际上,张灵甫在抗战中,战斗虽勇,但表现确实难称出色。

比他更称得上抗日名将的将军还有很多很多。别的就不比了,就比同样出身74军的李天霞。李天霞首先从电报数量来看。电报是最能体现一个将军是否重要的体现。抗战八年中,和张灵甫有关的电报,一共只有14件,其中战斗电报只有10封,而张灵甫能出现在电报题名摘要里的只有2封,张灵甫被提及的战斗只有两次。李天霞的战斗电报17封,以李天霞为题名摘要里的电话有11封!被表彰的电报更是不计其数,远多于张灵甫。

整编74师其次,从长官器重程度上来看。抗战结束后,74军改编整编七十四师,蒋介石钦点张灵甫为师长。其实,74军两位老军长俞济时、王耀武更器重李天霞。1947年,俞济时建议由整编83师、整编74师编组一个整编军,由李天霞出任军长。1947年2月22日,王耀武致电蒋介石,保举李天霞升任整编军军长。当时蒋介石迫于战场形势,被迫同意,回复道:待鲁中战役告一段落即可编军也。

由此可以看出,蒋介石器重张灵甫,而俞济时王耀武则更器重李天霞。最后,从能力上来看。李天霞被派往整编83师,李天霞接掌整编83师后,锐意进取,整军作战成绩斐然。1946年10月1日,陈诚校阅各师后,整编83师成绩为甲等以上的第一梯队。而张灵甫飞扬跋扈,妄自尊大,当他得知李天霞将成为自己的顶头上司后,四处作妖,极力拒绝李天霞的指导。

而后张灵甫带兵冒进,意图建立大功而挤掉李天霞,出任这个筹建的整编军军长。最终,张灵甫作茧自缚在孟良崮被解放军击毙,整编74师随之灰飞烟灭。74军将领合影,前排左二为张灵甫结语总之,张灵甫是难以称得上抗日名将的,对于抗战全局,对于74军,张灵甫的重要程度和贡献远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厉害。我们在敬佩他在抗日战争的浴血奋战和恼恨他在解放战争的负隅顽抗之余,也不应该过分吹捧他的作用。


文章TAG:战地1944怎么样  《战地》新作名为《战地  战地  1944  怎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