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劳民伤财基本正确也属于无奈之举,但并不是好大喜功。而姜维有些策略急功近利,说他好大喜功也不完全错误。首先我们讨论的范围已经是三国演义了,情节不去考虑真实性。诸葛亮自出山以来,跟随刘备南征北战,向西夺取川蜀地区,建立蜀国。后因为刘备顾念兄弟之情,东伐吴国,却被陆逊火烧连营,病重而亡。由此,诸葛亮鞠躬尽瘁,平定孟获,六处祁山,直到操劳而亡。

诸葛亮舌战群儒诸葛亮的接班人姜维九伐中原,大胜两次,小胜三次,平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在没有主力将领的情况下实属不易。的确是劳民伤财,但不是好大喜功。好大喜功是指想立大功来炫耀,浮夸的作风。诸葛亮和姜维都没有这方面思想。尤其诸葛亮只是去完成先王的遗愿。最为关键的是,这些战争都是必须要发动的,虽然三国鼎立,但明眼人都知道魏国势力最庞大,中原的青年才俊远比吴蜀两地要多。

如果不趁中原地区动乱的时刻夺下一些成果,等到魏国稳定后,灭亡的就是蜀国。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次,蜀国并不稳定,借战争转移民众的目标也是迫不得已,虽然蜀国是天府之国,但没办法与中原地区相比,不论是想蚕食魏国,还是以攻代守,战争是必须的,劳民伤财也无可奈何。接班人姜维战略失误,虽然总体上也是一位大将,但姜维更加劳民伤财。

诸葛亮把军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参与战争,另一部分休养。而天性谨慎的孔明拒绝了魏延从子午谷出兵的计策,每次攻伐都是格外小心。而姜维时期,本就没什么大将,每次出战伤亡缺少要大许多。忠心可嘉,但是过于急功近利最为重要的是诸葛亮出祁山的时候,马超还在,而羌人最佩服他。马超镇守西面,没有羌人之忧。而姜维接任之后,改变了老师父的策略。

总是寄希望于一战,急功近利,不愿意徐徐图之。诸葛亮将战火烧在国门之外,为蜀国赢得巨大的战略伸缩空间,而姜维后期面临进攻,放弃外围,退守汉,乐,坚壁清野,凭借高城深堑抗拒并拖住敌人,再派小股蜀军偷袭粮道,但是他忽略了敌我强弱的事实,蜀国步兵机动力怎么比的过骑兵,而汉中孤立无援,沦陷后蜀国一马平川,灭亡理所当然。

孔明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劳民伤财死伤无数,二人应该算是蜀汉罪人还是功臣?

这个问题有两种看法:其一、论当时的年代应是功臣、其二:拿现代社会看问题、他们应受到应有的制裁、因他们不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而是地道的、好战份子、明知国库空虚、七拼八凑、劳民伤财、来发劲战争百姓流离失所、白骨成堆、这样的战争意义何在、孔明得出教训:告之姜维、搞了个、南泥弯、养兵多年有些改善、他不真惜、旧病复发又去发动战争以至丢命、请问各位看官、难到他们两是功臣不成吗、功在何方??。

孔明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劳民伤财死伤无数,二人应该算是蜀汉的罪人还是功臣?

孟子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一个人或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点目标理想,整日漫无目的的生活,人的一生就会浑浑噩噩,国家就会毫无生气,可贵的生命就此毁弃,国家就会沉沉不振,走向灭亡。三国时期刘璋做益州牧,国富民丰,但因其暗弱无能,当时谁都没把他放到眼里,受欺于张鲁,受辱于曹操,难守成业,终为刘备所灭。

我国两宋时期,对外只想苟安妥协,对内重视经济发展,重文抑武,虽生产发展,生活富足,但总是受制于邻国,窝窝囊囊,受欺受辱,北宋靖康之耻为金国所灭,南宋涯山海战,为蒙元所绝。活得体面有尊严,比富有却窝囊受辱地活着要强得多。诸葛亮之所以六出祁山,姜维之所以九伐中原,都因为他们身处三国乱世,都有一个共同的志向理想,那就是克复汉室,一统天下。

为了这一理想志向,他们自然要兴师动众,北伐曹魏,但他们北伐曹魏,也是在一定国力基础上的。要知道诸葛亮是善于治国的,他治国公平公正公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路不拾遗,陈寿称其为“识治之良才”。如此懂治国之人,他难道不懂得珍惜民力?不懂得调和征伐与休养生息的关系?遍观《三国志》,诸葛亮六出祁山,也没有劳民伤财,死伤无数的记载。

姜维后来的九伐中原,虽疲惫国力,但也在国家可承受的范围内。正是因为诸葛亮、姜维深深知道,蜀汉作为偏僻小国,安心守土,发展生产,人心就会趋向安逸,军心就会不振,这样用不了几年,国家就会毫无生气,软弱可欺,只有被曹魏揉搓受欺的份,最后也难免一亡。蜀汉乃大汉后裔,克复汉室,还于旧都,名正言顺,整军北伐,提练士气,团结民心,让国家有生气,让民众有聚力,小小蜀汉何惧强敌?更何况不断北伐,也是在寻找时机,一旦曹魏有失,乘胜进击,恢复中原,大汉一统,也就指日可待了。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九伐  一游网  网页  门户  游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