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诸葛亮早就知道了姜维的能力和名气,姜维投降后不久就得到了诸葛亮的重用,不但说李邵、马良等人皆不如姜维,把精锐的五千虎贲军让姜维带领。奇怪的是,马遵怎么这么确定姜维等人会反叛呢?如果姜维等人确无异心,等到后面双方一对质不就明白了吗?除非姜维等全部被杀,死无对证,可这万一的几率太低,风险太高了,马遵真的会去拼这万一的机会吗?考虑到诸葛亮一出祁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皆降的情形,或许诸葛亮早已以“反间计”离间了马遵和姜维等人。

三国姜维是如何被诸葛亮智取拿下的?

三国姜维是如何被诸葛亮智取拿下的

恩威并施,在逼得姜维走投无路之际,再以救世主的面貌出现,使得姜维感恩戴德,连老母亲的话都不听了。据《三国志》所说,当时诸葛亮正值第一次北伐,兵出祁山,而姜维和梁绪、梁虔、尹赏等正和天水太守马遵一起在各地巡查。马遵听到诸葛亮北伐的消息后,以为姜维等人也怀有异心,于是抛下了姜维四人,连夜和郭淮一起跑到了上邽。

姜维四人追之不及,又不被各地收容,无奈之下只能和梁绪、梁虔、尹赏等人也跟着姜维投降了诸葛亮,为蜀汉效力了。奇怪的是,马遵怎么就这么确定姜维等人会反叛呢?如果姜维等人确无异心,等到后面双方一对质不就明白了吗?除非姜维等全部被杀,死无对证,可这万一的几率太低,风险太高了,马遵真的会去拼这万一的机会吗?考虑到诸葛亮一出祁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皆降的情形,或许诸葛亮早已以“反间计”离间了马遵和姜维等人。

而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诸葛亮早就知道了姜维的能力和名气,姜维投降后不久就得到了诸葛亮的重用,不但说李邵、马良等人皆不如姜维,还把精锐的五千虎贲军让姜维带领。李邵是谁咱先不说,马良可是诸葛亮以亲弟弟看待的,而且还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之誉,连这等人物都比不上姜维,可见诸葛亮对姜维的器重。那诸葛亮从何得知姜维的能力的呢?或许是在汉中举行北伐之前就已经打听过关中的人才了,而姜维就是诸葛亮想要收入囊中的凉州上士。

所以在诸葛亮出发之前,就到处散布关中有人接应或者谋反的谣言,加上大军压境,很容易就收服了三郡。而马遵和郭淮之所以敢连夜弃城逃走,就是因为他们受到了这些“消息”,在情势不明的情况下,只好退保后方,把前线让给诸葛亮了。毕竟马遵可能是怕死,但郭淮乃是曹魏猛将,又是朝廷的雍州刺史,不可能无缘无故就跟着马遵跑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也不清楚这消息是真是假,但在接到前线不断发来的投降情报后,他选择了相信这是真的,诸葛亮真的策反了关中不少曹魏官员,而不愿和他们一起跑的姜维,极有可能就是被策反的众人之一。后面姜维来到冀县想入城协助守卫时,也是遭到了冀县守将的拒绝,足见当时有人谋反的消息已经是传遍了关中,而这消息就是诸葛亮传出来的。

三国后期,姜维北伐十一次,最远打到了何处?是现今的哪里

三国后期,姜维北伐十一次,最远打到了何处是现今的哪里

诸葛亮生前为了光复汉室,曾五次北伐,但都没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而他自己也由于操劳过度、积劳成疾,在最后一次北伐中于五丈原病逝,享年五十四岁。在诸葛亮死后,深受诸葛亮器重的姜维为实现诸葛亮的遗愿,也立志北伐,光复中原。他在诸葛亮死后于公元238年到公元262年这二十多年之间,曾参与主持了十一次北伐。第一次是在公元238年,姜维跟随蒋琬驻扎汉中,之后率偏师出陇右,于南安与魏军相持不下,不久退兵,不过此战蒋琬也只是骚扰而已,并不是真的要拉开阵势打,没多久退兵属正常。

南安当时属于凉州的一个郡,如今属于今甘肃陇西、武山县一带。第二次是在公元244年,当时曹爽为建功立业,兴大军伐蜀,蜀汉大将王平在汉中抵御,姜维跟随费祎率军前去支援王平,最终打的曹爽大败。由于这场仗属于蜀汉防御之战,也就并没有打到那之说。第三次北伐在公元247年,当时羌胡人打算降蜀,姜维为了策应他们的投降,率兵出陇右接应,与曹魏大将郭淮,夏侯霸大战于洮西,之后成功胡族首领白虎文等部大部分人迁往蜀地,达到了要完成的目的。

此战是掩护胡人迁蜀,迁蜀受到了魏军阻拦,并战于洮西,洮西在如今甘肃洮水之西。第四次是在公元249年,姜维督军进攻雍州,并依傍曲山筑城,称曲城,并派牙门将句安、李歆等人驻守此地,以此为后方再与羌胡人一起进攻雍州郡县。魏军都督郭淮与雍州刺史陈泰统兵抵抗,不过后来被邓艾切断了退路,曲城也沦陷,姜维于是率重兵奔袭洮城,不过又为邓艾所所破,姜维只好撤军。

姜维最后打到了洮城,洮城是在今甘肃临潭西南处。第五次是在公元250年,姜维又是以羌人为辅助,与曹魏大将郭淮战于洮西,双方都各有胜负,洮西并未被攻克,但姜维俘虏了魏中郎将郭修。洮西如今在甘肃洮水之西。第六次北伐是在公元253年,当时大将军费祎遇刺身亡后,姜维没有了制约,于是立马出兵北伐,并包围南安,不过由于粮尽而退。

南安属今甘肃陇西、武山县一带。第七次北伐是在公元254年,当时司马师杀夏侯玄、李丰等人使得曹魏内乱动荡,魏狄道长李简甚至密书向蜀汉请降。姜维看到机会于是再次出征。姜维占据狄道,进围襄武,最终击败魏军,斩杀大将徐质,姜维乘胜进击,破河关、临洮等县,并迁县民入川,之后率军撤回。河关、临洮在今甘肃临夏与甘肃岷县一带。

第八次是在公元255年,姜维乘司马师病亡与夏侯霸、张翼再次北伐,率数万人攻魏,大破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王经退守狄道城,姜维则乘胜围狄道城。之后司马昭调整过来,派邓艾与陈泰并力抗击蜀军,并司马孚为后援,姜维被击退。狄道城在今甘肃临洮县。第九次是在公元256年,姜维率兵再次北伐,想乘机进取上邽,并与镇西将军胡济约定在上邽会合。

姜维与魏军交战于段谷,但胡济却失期未至,蜀军大败,姜维也因此战自请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段谷在今甘肃天水西南。第十次在公元257年,诸葛诞联合东吴起兵反抗司马昭,司马昭调走了关中兵力,关中空虚。于是姜维乘机再出兵,攻魏秦川。姜维率兵数万出骆谷,到达沈岭。当时魏在此防守薄弱,姜维十分有可能拿下,可惜司马望与邓艾合力死守,姜维军进至芒水不得下,姜维多次挑战,魏军都不出。

诸葛诞败亡后,姜维撤兵。这次姜维进军到的芒水在今陕西周至附近。 第十一次北伐是在公元262年,姜维再次出兵北伐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北伐,因为再过一年蜀汉就没了,姜维率军攻入洮阳境内,并与邓艾战于侯和,由于姜维远征补给困难,最终为邓艾所打败,损失惨重,实力大减,姜维战败后退往沓中。侯和在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

纵观姜维的十一次北伐,有不少次是相持不定,败过两次,总的来说还是胜多于败,但胜也和诸葛亮一样似乎没有取得实质性战果,败的两次则都与邓艾有关。而且也可以看出在大将军费祎死后,姜维没了限制,几乎每年都有进行北伐,只有最后一次北伐过了五年之久。姜维北伐大多打的是甘肃附近的地方,个人感觉打到最远应该是在第八次北伐之时,当时姜维打败王经,一路打到了狄道城这,狄道城在今甘肃临洮县。


文章TAG:姜维  城防  第六次  北伐  三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