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只有朱棣这样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格才能行险完成。孤军深入打大城池,围攻济南的惨败,可还没过去多久啊。燕军打济南时,一是久攻不下,二是不断地被明军断粮道。如果深入南方,一是没有骑兵优势,二是没有粮道支援。哪怕是打到了南京城下,谁敢说不会陷入围攻济南时的困境?但是,现实是,留在北方慢慢扩大地盘已经被证明是几乎没有希望,而直接蛙跳式进攻去打南京,看似渺茫,但是仍有一线希望。

打!朱棣下了决心!下了决心并不意味着一蹴可就,朱棣的燕军有两次几乎要北归。1、朱棣差点在灵璧送了命,多亏好侄子帮了大忙。朱棣大军并不是像咱们想象的那样一路唱着凯歌就到了南京城下了,哪有这么简单。但是,绕过德州,济南确实是真的,正月,经过一系列的试探进攻,朱棣率大军一路克东阿,汶上,兖州,东平,沛县,直逼徐州城下。

盛庸赶紧从德州跑到淮河准备阻击,而平安则随燕军之后准备尾随邀击。建文帝又慌忙命魏国公徐辉祖率军援助。而燕军把徐州的明军打的吓得不敢动之后,直接南下。两军于灵璧对垒。燕军连失大将,全军上下竟然除了朱棣和朱能,都想北归。(据《明史·朱能传》)至此生死存亡的忧急时刻,朱棣的好侄子建文帝果断帮忙!建文帝忽然发现手底下的精兵良将都去围攻朱棣去了,京师竟然没有良将了!立刻将徐辉祖召回!2、灵璧一战燕军大胜!要说朱棣就是厉害,徐辉祖一走,朱棣立刻又一次主动出击,竟然去劫明军的粮道去了!搞得明军没办法,打算四月二十八日号炮三声撤军到淮河就粮。

也不知道朱棣是怎么知道了这件事,二十八号一早,燕军悄悄抵近明军,替明军放了三声号炮。已经饿得头昏眼花的明军一定号炮就乱糟糟的争先恐后的往营门口跑。结果,被早已守候于此的燕军击溃。是役,大将平安等三十七名将领被俘,何福单骑遁走,十余万明军投降燕军,燕军上下一片欢腾!淮北一带的明军就此土崩瓦解!3、燕军浦口被徐辉祖击败,打得朱棣也想议和北归了,但是,朱高煦来了。

仅有朱高煦是不够的,儿子哪有侄子亲,建文帝又来帮忙了!建文帝听说盛庸兵败,赶紧叫都督佥事陈瑄带着水军前往支援,结果,陈瑄降燕!朱棣渡江败盛庸军,下镇江,兵指京师。4、建文帝其实也想走,可是被方孝孺给劝住了。方孝孺认为,京师还有二十万军队,足以坚守待援。可惜,人心已背,李景隆大开城门,迎降朱棣。建文帝自焚而亡。

靖难之役,朱棣反败为胜创造了藩王逆袭成功的独一无二的战例。朱棣以一隅之地,挑战建文帝全国之力。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处于全面的劣势。但是,燕军一直由朱棣亲力亲为的指挥,一直以骑兵的灵活机动,抓住了战斗的主动权。而反观明军,先是李景隆送人头,后面又先后以盛庸,徐辉祖为将,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显然缺乏配合,分进合击进行的杂乱无章,以至于最后只能以坚守城池的防守策略去应对势弱的燕军。

在不限弹药的情况下,一万多人的现代化军队能灭了明朝吗?

当然可以,假如明朝末年除了李自成、张献忠、南明和满清之外,东亚大陆是上又出现了第五个力量,而且是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现代化部队,同时这支部队在打仗的时候不考虑后勤补给,不要说灭掉明朝,统治全球都是小儿科!1万军队大概就是我国陆军一个王牌师的编制,这样的师装备有最先进的99式坦克,全自动的自行火炮,武装直升机和无人机。

俗话说女真不满万,满万则无敌!要说一个王牌陆军师的战斗力还不如部落状态下的1万女真士兵肯定不客观吧。所以,无论这个陆军师投向哪个战场,他的对手有多少人(考虑到古代后勤水平,一支几十万人的部队,只有少部分战兵,大部分人都是工兵和后勤兵,陆军师面对的对手数量上没有绝对优势),该师都有能力轻松击败之。做个假设,这个现代化的陆军师集体穿越到了1644年4月21日的一片石战场,这方便把李自成、满清和吴三桂一勺烩。

此时,李自成的军队还在路上,吴三桂的关宁军和八旗已经抵达战场附近,所以陆军师首先面对的是吴三桂和满清。战场上,当吴三桂率领骑兵冲锋的时候,陆军师可以使用大口径火炮对关宁军实施火力覆盖,一枚大口径榴弹炮弹足以消灭数千平方米区域内的士兵,估计几十门火炮一轮齐射,关宁军就失去战斗力了。然后,远处观战的八旗兵一看不好,拍马就跑。

 5/7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黄龙  套装  旅顺  死守  明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