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膛炮与线膛炮有哪些区别?

滑膛炮与线膛炮有哪些区别

线膛炮和滑膛炮是根据炮管构造来划分的,炮管内有膛线的就是线膛炮,没有膛线的就是滑膛炮。豹2坦克Rh-120滑膛炮内窥早期火炮的炮弹都是从炮口装填的,弹丸被发射出去后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抛物线。当时的炮管只是一个提供黑火药燃烧空间、容纳炮弹和指示方向的容器,因此都是滑膛炮,精度和射程比较差。随着铸造工艺的发展,线膛炮出现了。

线膛炮的炮弹是从尾部装填,炮管内部刻有膛线,炮弹发射出去后会受到膛线的引导产生自旋,而当炮弹高速旋转时始终会以一定的轴线前进,射击的精度因此增加,再加上弹带和膛线密合,火药燃烧时产生的推力悉数作用于炮弹,射程也得以增加。种种优点使得线膛炮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火炮。瑞典S主战坦克线膛炮内窥线膛炮至今仍是许多现代火炮的主流,例如榴弹炮、加农炮等,不过坦克炮是个例外。

曾经坦克炮大都采用线膛炮,二战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随着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破甲弹对坦克威胁有限,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成为现代坦克的主要弹种,滑膛炮在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可以获得很高的初速(1800米/秒),这就使得炮弹拥有更强的破甲能力,而现代坦克的的主要任务就是反坦克。坦克炮对射程的要求不是很高,125毫米的坦克炮有效射程不超过3公里,在这个范围内线膛炮的精度优势有限。

李云迪的悲剧,到底源自哪里?

李云迪的悲剧,到底源自哪里

李云迪嫖娼被拘,相比于吴某凡等人的瓜多少更让人震惊。这是因为李云迪的公共形象一向良好,谁能相信这样的青年才俊也会犯傻?然而嫖娼即违法,再扯什么生理需求、身份特殊和一时失足也没用。钢琴键黑白分明,钢琴家却是非不分,王子转眼成嫖客,对错只在一瞬间,令人不胜唏嘘。才华横溢、温文尔雅的“钢琴王子”,怎会沦落至此?011982年,李云迪出生在重庆市一个有艺术氛围的家庭。

李云迪的母亲张小鲁年轻时学过芭蕾,种种原因放弃舞蹈之后,音乐和儿子便成了她热爱艺术的延续。在小云迪开口说话前,张小鲁就在儿子身上发现音乐的潜质。只要打开收音机,就可以让哭闹的李云迪安静下来,并跟着旋律哼哼起来。李云迪4岁生日那天,张小鲁破费买了一架四贝司的型手风琴。他对这份礼物一见钟情,很快就在少年宫顺利通过了风琴五级考核。

当时,李云迪去少年宫学琴单程要花两小时,转3趟车,早上八点钟上课,一家人天没亮就得出门。父亲背手风琴,母亲背李云迪,这样的画面想来着实不易。李云迪没辜负父母的良苦用心,5岁就获得重庆市少儿手风琴比赛第一名,后来又获得了四川省少儿手风琴比赛第一名。他的琴也越换越大,到6岁时已经拉120贝司的手风琴了。此时的张小鲁了解到,钢琴在表现音乐方面更有空间,于是决定让7岁的李云迪转学钢琴。

为了让儿子准时学琴,张小鲁晚上6点准时开饭,7点到10点让儿子练琴。这个过程她都会坐在旁边,一直陪到练习结束。然而在少年宫学了三个月钢琴后,老师就告诉张小鲁:这孩子领悟能力太强,我们没办法再教他了。在老师的推荐下,李云迪投到了川音附中著名的钢琴教育家但昭义的名下。四年后,但教授应邀到深圳艺术学校任教,张小鲁毅然辞去工作,专门到深圳陪读,从此再没找过工作。

为了做好陪读工作,张小鲁从一个不知道钢琴有多少琴键的人,到自学成为精通钢琴理论知识的专家。在深圳艺术学校,她甚至应聘成为钢琴班的辅导员,对儿子的陪伴从未离开。张小鲁曾说:“我把陪儿子练琴当成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追求。”02天才少年在母亲的培育下很快崭露头角。2000年,在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上,“钢琴女王”阿格里奇被一曲《肖邦第一协奏曲》打动。

曲毕,现场静默片刻,随即掌声雷动。曲子的演奏者,就是刚刚年满18岁的李云迪。少年技惊四座,毫无争议地夺得大赛金奖。要知道,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金奖一直被称为“钢琴界的诺贝尔”。在李云迪之前,赛事已经有两届(10年)金奖空缺,原因居然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姿态一如肖邦的清高。就这样,李云迪成为了该项比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金奖得主,同时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钢琴家,被外媒称为“15年来第一位世界音乐天才”。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弹弹  老版  歪歪  回归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