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多尔衮的夫人元妃去世,命令朝鲜进香,多尔衮的心腹、全权负责朝鲜事物的郑命寿直言“在皇帝如母,差遣进香陈慰云,则使名即同皇太后及皇后之丧。”,从中可以看出,孝庄非但没有嫁给多尔衮,相反,多尔衮通过抬高自己妻子的地位来压制孝庄。双方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很难推翻对方,对入关多年的清廷来说,逐渐接受儒家思想,如果孝庄真的下嫁多尔衮,宫廷史书也不会记载,况且,顺治一直生活在多尔衮的阴影之下,消灭多尔衮肉体的同时,一定会修改史书,打压多尔衮的功绩。

小编认为,以多尔衮的能力和野心,他绝对不是那种为了女人而舍弃皇位的人,之所以选择福临是他的无奈之举,通过综合考虑,在多种选项中,福临才是最优的那一个。我们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孝庄真的下嫁多尔衮,但二者之间有私情的可能性却是极大的。这一点,从孝庄死后的遗诏中可以看出端倪。孝庄的内心包裹的严严实实,不让任何人窥探到她的秘密,直到临终前,她才不得不对自己的归属做了交代。

据“太皇太后遗诏”记载,孝庄弥留之际,交代孙子康熙,皇太极陵墓安寝很久了,不要因为我而轻易启动陵墓,我舍不得你们父子俩,就把我安葬在你父亲顺治的孝陵附近吧。古人讲究夫妻合葬,皇帝、皇后同陵同穴,然而孝庄“舍不得儿孙”的理由拒绝与皇太极合葬太过于牵强,我们知道,顺治与孝庄关系不睦是不争的事实,怎么希望埋葬在顺治墓地附近呢。

康熙对孝庄至孝,不敢违逆孝庄遗诏,但是,这样的遗诏却让他非常为难,如果遵诏行事,违背祖制,如遵祖制,又违背孝庄遗诏,左右为难之家就一拖再拖,这一拖就是35年,直到康熙去世,孝庄也没有安葬,雍正继位后三年,才匆忙将孝庄葬在关内盛京之西的昭西陵。孝庄遗诏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她可能无脸面对皇太极才不得不做此决定。

如果我是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权力在太后手里,我要怎么收回实权?

太后掌握实权,皇帝要怎么收回权力?首先,你要对自己的身份有清醒认识。你虽然是皇帝。但没权力的皇帝,实际上仍然是储君。你的实际处境就像乾隆退位后,身为皇帝的嘉庆一样。太上皇乾隆,实际是皇帝。皇帝嘉庆,实际只是太子。如果你能时刻记得自己实际只是太子。那你的收权计划就成功了一半。至于接下来该干什么,要分具体情况。

第一种情况:你和太后是亲母子。且母子关系正常。这种情况下,你不用操心。哪怕你是汉惠帝刘盈,你妈是吕后,也不用操心。权力迟早是会回到你手上的。因为你是她唯一的亲生儿子。她再狠,也不会拿你怎么着。只要你把她哄高兴了,与她的利益绑定,坐到太后集团二把手位置,等她哪天死了,你自然就继承了权力。你在熬死她的期间,心里也别觉得憋屈。

你要这么想——有个愿意帮你打工,分摊繁琐政务的太后,不强过你重用几个大臣吗?大臣权力过重,是可能造反的。太后与你利益绑定,她又不可能造反。她无非就是跋扈,贪贪钱财,重用外戚罢了。你没有权力,她用谁不用谁,贪多少钱,国家被糟蹋成啥样,跟你没半毛钱关系。记住记住,你不掌权,只是储君。你继承了权力,见不得太后的亲信,见不得舅舅擅权,你直接罢免他们就好了。

至于太后贪的钱,到最后不还由是你来继承吗?切忌,不要想着政变,提前夺回权力。一方面,政变存在风险。不划算。你做太后坚定的伙伴,在太后集团内做二把手,等熬死她了,或她提前交权了,后面等到你亲政时,你有一套成熟班子,顺风顺水,麻烦会少很多。另一方面,政变必然要对一部分从龙功臣许下重利。就像明英宗利用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发动夺门之变。

夺回了权力后,为了报答几个功臣,默许他们飞扬跋扈,这导致后来明英宗的利益受损。并且,古往今来的政变都会破坏最高权力的延续性。让大家觉得,既然你可以,那我也可以的错觉。就像李世民篡李渊,他儿子李承乾有样学样,也发动政变。这叫有其父必有其子。最高权力的神圣性,是在日积月累下,积淀出来的。积累的过程往往很漫长,可能要几代人的努力。

但要想毁掉这种神圣性,一场政变足矣。而当神圣性不在时,就会如唐朝那样,前期的八代统治者,没有一个是正常继位。或多或少都与政变沾边。第二种情况:你和太后不是亲母子,但关系正常。基本可以参考第一条。只要母子关系正常,不管是不是亲生的,等待永远都是第一选择。就像宋仁宗和刘太后,虽然他们不是亲生母子关系,且刘太后至死不肯还政。

但刘太后至死也不愿意称帝。她只是擅权而已,不会对宋仁宗不利。她死后,权力顺其自然就交到了仁宗手上。不过,太后和皇帝不是亲母子的情况下也存在一种可能——太后比皇帝大不了几岁,可能她没死,你先死了。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觉得熬不过太后,同时又实在无法忍受不能掌权的痛苦,那就培植死党吧。要么拉拢宦官,要么拉拢士大夫阶级。

就像东汉的汉和帝一样,在搞清楚了谁是自己的朋友,谁是自己的敌人后,迅速将掌握军权的外戚剪除。军权在手,同时还有一套自己的心腹班底。后面的事,就简单了。不过,就如前面所言,这么干有后遗症。最典型的就是宦官专权。东汉和唐朝的某些皇帝就饱受这种痛苦。如果不想政变,那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什么也别干,什么也别管。

不管大事小事,都推给太后。让她累死累活。她累得不想干了,就会逐步把权力交给你。比如汉桓帝和梁太后就是如此。梁太后摄政时期,杨州、徐州均有大寇侵扰州郡,西羌、鲜卑及日南蛮夷也时常攻打汉朝边郡,梁太后被政务压的喘不过气,后来病的不行了,便还政于汉桓帝。第三种情况:你和太后是亲母子。但母子关系不正常。如北魏孝明帝元诩和胡太后。

如李显、李旦和武则天。如耶律倍、耶律德光和述律平。这种特殊情况,不太好办。因为她连你这个亲生儿子都能干掉,说明她的脑回路已经不正常了。权力欲望让她丧失了人性。对付这样的太后,如果是没啥本事的。如胡太(没啥本事,就是心理不正常)。只要你能在她眼皮子底下,活到成年,掌握宿卫之权,保证自己睡觉的时候不会稀里糊涂的被人勒死,吃饭的时候不会稀里糊涂的被人毒死。

剩下的事情,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拉一波打一波,搞清楚自己的朋友和敌人都有谁,建立起党羽,局面自解。如果是武则天、述律平,只能认命了。你斗不过她的。她瞧你不顺眼,你不管是否选择苟活,主动权都不在你手。有可能你越是谦卑恭顺,她觉得你是装的,提前把你宰了。你试图政变,可她多聪明?早就防着你来这一手呢。你造反,她马上把你咔嚓。

总言之。遇上这样的母亲,没办法。“你命由她不由你”。这种情况下,你也只能是日日念经,夜夜颂佛,祈祷各路神明保佑,多活一天算一天。熬死了她,你就是唐中宗,唐睿宗。熬不死他,你就是述律平,耶律德光。第四种情况:你和太后不是亲母子。且母子关系也不正常。典型的例子,光绪和慈禧。这种情况,看似也无解,其实有解。

因为你不是她的亲生儿子,你们之间有隔阂很正常。她防着你,不是心理变态,而是人之常情。你作为她名义上的儿子,需要做的是做他的狗腿。搞好与她的关系。等她死了,权力自然回到你手上。切记,没有绝对胜算,万不可选择政变。因为权力不是超能力,不是你拥有了,就可以如臂指使,操纵所有人。如果大臣们都不配合你,都不认你,你夺回了权力又怎么样?大臣们只会认为你无缘无故与太后争斗,人人心寒,人心都不附你。

就像戊戌变法,光绪觉得自己是对的。可大臣都不支持他。杀光绪的言论就出自刚毅等大臣之口。所以,非必要,不要与太后集团决裂。你不掌权,只是储君而已。朝廷完不完,跟你没关系。古往今来,亲爹亲妈把朝廷(公司)玩废的例子多了去了。有几个“太子爷”是能挽狂澜于既倒的?这难道是因为他们没本事?非也。很多事情是要看时势的。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皇帝  西晋  解散  势力  大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