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初创不久,继承人制度没有深入人心。古代王朝都有“二世危机”,这不是巧合,也不是轮回。“二世危机”对于每个王朝犹如一个“渡劫”考验:渡过了,就迎来太平盛世;渡不过,就是兵祸连年,甚至是覆灭。2.稳定民心、发展经济、对外交往等方面,第二代皇帝也更为重要,如李世民将老百姓视为“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重视与人民的血肉关系,通过“贞观之冶”,发展经济,加深与少数民族及各国的关系,使大唐江山逐渐走向繁荣,又如汉初文帝重视“无为”而治,为“文景之治”,仍至汉武刘彻的“汉武中兴”创造了条件。

有人说古代历代王朝都经历了“二世危机”。历史为何惊人的相似?

有人说古代历代王朝都经历了“二世危机”历史为何惊人的相似

古代王朝都有“二世危机”,这不是巧合,也不是轮回。“二世危机”对于每个王朝犹如一个“渡劫”考验:渡过了,就迎来太平盛世;渡不过,就是兵祸连年,甚至是覆灭。秦朝二世胡亥,出现统治危机——陈胜吴广起义,进而是项羽刘邦起兵,结果是秦朝覆灭。汉朝刘邦死后,吕氏外戚专权,引起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进而引发军事冲突。

汉文帝刘恒上位后,汉朝正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南北朝,这种情况更加多发,臣子篡位,儿子弑父成为传统。南朝宋齐梁陈,要不挺不过二世,即使到了二世的也是危机重重。五代十国乱世,梁唐晋汉周更是将弑君、篡位发挥到极致,五代几乎都是二世而亡。隋朝隋炀帝杨广,将他老爹留下的一手好牌,硬生生打烂,成为历史上亡国暴君的标杆。

唐朝的“二世危机”则是李世民兄弟之间的血腥夺嫡之战。“玄武门之变”幸好是速战速决,不然的话,演变为内战的可能性相当大。不过,在第三代李治死后,事实上,唐朝已经被“武周”和平演变了。假使,武则天一念之差选择扶植武家做继承人的话,后面有没有唐朝的复国,还真是说不准。明朝的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生死成为疑案,清朝康熙要坐稳还得扳倒鳌拜和平定三藩……为什么会出现二世危机?“二世危机”其实不外乎以下几种:第一种,来自功勋大臣的权力挑战。

在家天下的时代,与其说是忠于国家,还不如说是忠于皇帝的权威。开国皇帝在位时,倚靠文治武功和个人威望,可以压制住骄兵悍将和功高盖主的大臣。开国皇帝死后,二世皇帝的个人威望必然难以压制老资格的文臣武将,必然会受到功勋大臣的权力挑战。能不能扛住,就看二世皇帝的个人能耐和运气了。第二种,皇位继承权的争夺。王朝初创不久,继承人制度还没有深入人心。

所以,二世皇帝和三世皇帝的产生,都是经历了激烈的夺嫡竞争。在夺嫡竞争中,阴谋诡计、明枪暗箭、流血冲突的事件层出不穷,能经历夺嫡之战修成正果的二世皇帝或者三世皇帝,要不是有厉害,要不就有运气。当然了,得到老皇帝的青睐和庇护,也是运气或能耐的一种。当然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上一任皇帝在选择继承人时候的失误。

一个王朝的所有皇帝中,除了开国皇帝,为什么第二代皇帝尤为重要?

王朝的所有皇帝中,除了开国皇帝,为什么第二代皇帝尤为重要

俗话说得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纵观历史足以认定,第二代皇帝尤为重要。第二代皇帝的重要性大致分析如下:1.承前继后的首要性。既要继承第一位皇帝的基业,又要因时、因地适应时代的需要稳固政权,稍有不慎,将会影响政权的颠覆,如秦二世胡亥,就丧失了秦朝的江山;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楊广也同样丧失了大隋的江山,……。

与此相反的是:第二代皇帝既继承第一代皇帝的基业,又励精图治,则会使国家走向繁荣,仍至盛世,如唐朝的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又如清朝的第二代皇帝的励精图治,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础,……。2.稳定民心、发展经济、对外交往等方面,第二代皇帝也更为重要,如李世民将老百姓视为“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重视与人民的血肉关系,通过“贞观之冶”,发展经济,加深与少数民族及各国的关系,使大唐江山逐渐走向繁荣,又如汉初文帝重视“无为”而治,为“文景之治”,仍至汉武刘彻的“汉武中兴”创造了条件。


文章TAG:民心者  霸域  民心  王朝  天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