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谢谢您的邀请家庭挂剑一般是镇宅宝剑,镇宅宝剑有着辟邪祛灾的效果,因此悬挂要有些讲究,一般要挂在显眼的位置,但要注意室内整体的布局,力求美观,舒服顺眼。从目前出土的青铜剑遗物来看,这种剑有时配鞘,上面有镂孔,故而推测是用绳索之类的悬挂在身体一侧的,当然这样的短剑也可以直接别在腰带上。

家庭挂剑有什么讲究?

家庭挂剑有什么讲究

首先谢谢您的邀请家庭挂剑一般是镇宅宝剑,镇宅宝剑有着辟邪祛灾的效果,因此悬挂要有些讲究,一般要挂在显眼的位置,但要注意室内整体的布局,力求美观,舒服顺眼。镇宅宝剑摆放的地方不同,它所代表的寓意也就不一样了。一、镇宅宝剑挂于卧室,取意镇宅。二、镇宅宝剑挂于厅堂,取意招财。三、镇宅宝剑挂于厨房,取意无役,没有劳累。

作为常用的防身利器,古代士兵是怎样佩戴刀剑的?

作为常用的防身利器,古代士兵是怎样佩戴刀剑的

以我国为例吧,古代武人佩戴随身刀剑的方式不止一种,如果笼统一点说,随着时间的发展,总的发展趋势是逐渐从“璏式佩剑法”变为“双附耳式佩剑法”,此外还存在单耳悬挂法、带扣佩带法等多种方式。中国的刀剑起源于商周时期,具体而言,在商代殷墟王陵发现了青铜刀,但是刀鞘没有保存下来,或者当时本来就没有刀鞘,所以我们不知道它是如何佩戴的。

奇怪的是,从此以后,作为兵器的刀似乎突然消失了,直到西汉时,环首刀突然横空出世,成为一种主要的兵器类型。△殷墟妇好墓出土青铜刀青铜剑在我国出现地相对较晚,大约在商末周初时始见,很可能是受到北方草原青铜器的影响而出现的。早期的青铜剑体量较小,跟匕首其实差不多。从目前出土的青铜剑遗物来看,这种剑有时配鞘,上面有镂孔,故而推测是用绳索之类的悬挂在身体一侧的,当然这样的短剑也可以直接别在腰带上。

在复原的西周武士图上可以看到这种佩剑。△宝鸡出土西周青铜短剑△西周武士复原图到了东周时期,剑逐渐增长,最长的可以达到1米左右。这种长剑显然就不能直接别在腰上了,那样容易脱落,为了更好地固定,古人发明了一个东西——剑璏。简单说,剑璏就是固定在剑鞘一侧的一枚长方形扣,有穿孔,腰带可以从中穿过,从而将剑连接在身体一侧。

△剑璏示意图我们在曾侯乙墓编钟架子上的铜人以及秦始皇陵铜车马御者的身上,都能看到用剑璏佩剑的形象。剑璏通常用金属或者玉制成,到了汉代,随着环首刀的兴起,人们也开始把剑璏安装在环首刀的刀鞘上,这就成为了刀璏。在复原的汉代武士图上,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璏式佩刀法。△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玉具剑及剑璏璏式佩剑法虽然好用,但是也有缺点,由于只有一个固定点,佩戴好的刀剑并不是很稳定,容易左摇右摆,而且如果刀剑比较长的话,就容易下垂,尤其不便于在马背上使用。

所以大约在北朝的时候,出现了一种双附耳佩剑法,即在刀鞘或者剑鞘上连接两个小耳朵,上面有孔,分别连接一根短绳索,而后将绳索连接在腰带上。这样一来,就有了两个固定点,更稳当一些,而且可以把刀剑横挂在腰间,骑马佩戴更为方便了。目前所见的最早的双附耳刀的实物,来自于北周李贤墓,是一柄银装铁刀。△李贤墓出土铁刀研究者认为,双附耳的源头可能在波斯。

在北朝时,东西方通过草原丝绸之路来往密切,这样的新式刀鞘、剑鞘就传入中国。之后的隋唐乃至于明清时期,这种双附耳的鞘都是主流。△萨珊波斯铁刀△正仓院藏金银钿装唐大刀△清乾隆御用刀除了这些主流的佩戴方式,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在这里举个例子,带扣佩带法。下面这柄环首刀来自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时刀鞘保存较好。


文章TAG:保平安  镇宅  一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