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前541年起,晋国先后灭掉仇由、鼓、肥等白狄鲜虞部落。鲜虞本部孤立无援,只得暂时辗转到北部太行山区,伺机而动。 建立中山公元前507年,鲜虞人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中山国。史料记载,中山国第一个国都名叫中人城。因城内有一小山曰委粟山,所以又叫中山城,于是国名便叫中山国了。上世纪70年代,中山王陵考古出土了一件刻有16字铭文的斧钺器物,明确记载周天子封中山君稳为侯,并赏赐斧钺。

斧钺具有建邦的性质,稳很有可能就是中山国的建立者。 与晋国的较量中山国建立不久,一支晋国军队就偷袭中人城。中山国人在国君稳的带领下奋起抵抗,打败了晋军,俘获大将观虎。他们趁势南下扩大势力,一直打到柏人地区,拓地千里。 《左传》记载:“中山不服”。这是中山国第一次以国名的身份出现在正史中。而这次事件发生在公元前506年的召陵会盟。

晋国人到底没有忘掉中山国。公元前491年,赵简子平定家族内乱后,开始北上收复失地。中山人抵挡不住晋军的攻击,只得战略北撤,他们开展的山地游击战令赵简子头痛不已。后来赵襄子领军攻打中山国,打破了中山城,中山人又向北转移,赵襄子也无可奈何。然而中山到底还是被赵襄子据为己有,这就引起了魏文侯的不满。后来两家商议仍立中山公室后裔为君,即中山文公,并把魏文侯女儿公子倾嫁给他,才解决了赵魏利益划分不均的问题。

魏灭中山战国初期,魏国通过李悝变法率先强大起来。就开始与秦国争夺河西。齐国也在东面攻打卫魏国。赵国则在赵襄子去世以后陷入内乱。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躲过赵国人的视线,穿越太行丘陵,向东迁徙到顾(今定州)。史称“武公居顾”。魏国控制住河西以后,就开始图谋中山。那时候,中山武公刚刚去世,年幼的桓公继位。

魏文侯就以乐羊为将,西门豹为先锋,率领大军攻打中山。三年而拔之。桓公不知所踪。魏国占据中山以后,任命太子击为君,李悝总署中山。李悝积极发展农业,推行仁政,变革财政内政,有力的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制度的中原化和文化的交融。桓公复国和迁都灵寿公元前383年,赵国攻打卫国,魏国助卫攻赵,赵国向楚国求援,于是楚国又攻打魏国。

魏国便自己麻烦起来。公元前381年,蛰伏已久的中山桓公带领族人夺回了自己的家园,中山国成功复国。中山桓公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在位期间,不仅多次打败赵国,修建长城和迁都灵寿更为中山发展奠定基础。中山长城沿着唐河由西北向东南绵延,分布在涞源、唐县、顺平和曲阳四县,全长89公里(后来可能继续向南延伸),有效的加强了中山北面防御赵国的能力。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中山  白狄  国君  建立  建立中山国的白狄  中山国国君有哪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