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叫房价拐点 拐点 是什么意思

所谓的拐点,意指房价由升转跌,依据是各主要城市的房价由空涨向量价齐跌转化。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与发展研究室主任 王小广:中国楼市调整的拐点已越来越近。 中国房地产市场已持续超过十年繁荣,这是全球任何国家从来没有过的。最近深圳房地产市场的调整,预示着房价增长放缓甚至房地产绝对价格回落的逆转已经开始,我不敢说全国所有地区的房价明年都会出现拐点,但房地产市场调整的拐点已经越来越近。 中国是个新市场,市场刚起来的时候有钱人都买房,当有钱人都买了房子的时候,买方的收入曲线开始往下走。中国的房地产已经进入调整期了,从周期来看,上个谷底是1998年,这次可能在是2008年或2009年进入谷底。

目录一览

2,北京房价真的到了拐点了吗现在买房降价风险有多大

想那么多干嘛 你现在买了 现在就住了 一年后再买 就一年后住 降也降不到哪去 一套百十来万的房子降个几万块钱叫降吗?有钱有能力有需求就买。

3,三四线城市房价的拐点到了吗

很荣幸收到题主的问题邀请,15年地产专业经验分享者,下面就题主的这个问题说一说个人的一些看法:1、首先要说的是“拐点”这个词,是因为新冠病毒爆发而进入公众视野的一个词,往往是形容持续性灾难发生转折的时刻,是一个时间节点名词,而商品房交易市场,属于商品供需交易型,形容这样的市场关键节点,经济学名词应该是:供给平衡点。而在第一位解释这个名词,就是要针对商品价格的讨论,都是基于“供需关系”。商品房,本质上还是商品!既然是商品,它的价格变化的核心,还是供需关系!2、题主给出的城市范围太广阔了,三线城市的范围可以涵盖所有除了省会城市和核心经济强市以下的很多城市。不同的城市,也有不同的城市特征和供需关系。关于三线城市,只要符合下面条件的都算:三线城市大部分城市规模较大,中心城区非农业人口多数在100万人以上,城市基础设施、商业配套设施和交通设施相对比较完善,居民拥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居民的生活水平一般相对比较富裕,城市拥有一定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合理,对某些行业的大型企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城市综合竞争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结合题主的问题,我在这里举3个三线城市代表的例子做一个对比:一个是福建省的泉州市一个是广东省的梅州市还有一个是湖南省的郴州市同样都归属于三线城市,但是这三个城市的房价情况可谓“天上地下,冰火两重天”。泉州房价:7年涨幅全国44,房价过万已经是2018年的事了。泉州是工业输出型城市,吸引大量周边城市进城务工人员,城市经济活力旺盛,有钱群体基数全福建第一位,经济强市,中心城区房价在2020年开年就轻松突破15000,预计达到20000在一定时间也是可以实现的。在泉州,一房难求,新楼盘开盘还要摇号排队找关系,典型的供不应求,卖方市场。梅州房价:刚刚的2019一整年,全市中心城区房价涨幅不到1%,甚至下属县镇商品房市场出现“阴跌”。连带着整个城市房价下跌……梅州是典型人口外流的城市,本地经济基础差,城市落后,供需关系早已供过于求。跌幅排行排在广东省,甚至是沿海经济带第一位……郴州:2018-2019年相对稳定,年中涨幅较大,达到5800以后,基本稳定。郴州是内向型城市,适合居住,人口稳定,房价也稳定。供给关系相对平衡。什么时候买房子差别不会很大。按一年周期来看,价格浮动都在百位上下浮动,最高5371,最低5146,相较于一线城市动辄以万为单位的价格变化,这一平米200不到的差价实在是可以忽略不计。100㎡的房子,放了一年,按涨价200来算,也就20000元,随便出租也能把这点差价给捞回来,实在是稳的很啊。题主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参考以上三个例子进行对比:分别是:经济强市,强三线城市,房价仍然有上涨空间。人口输出型城市,弱三线城市,买了自己住无所谓,投资就是跳大坑。内向型城市,什么时候买都差不多,房价和本地收入挂钩,长期稳定。3、最后要说的是一个心态问题:买房投资赚大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在今天还用“追涨杀跌”的逻辑去找房价低点,是非常不符合时代规律的。买房,如果只从价格入手,那就具有了投资投机的成分。建议每一个买房的人,包括题主,先问问自己:我买这个房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要自己住和考虑教育,生活配套层面,房价不是第一关心要点,只要能接受,就下手,这和肚子饿了不能太因为饭店卖的贵就不吃一个道理。如果是投资,炒房,甚至是追逐利益,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的事情了,先不说涨不涨跌不跌的问题,就是一个城市的趋势还有地产这个产业的未来,是很难把握和预测的,现在还能听见“炒房团”的新闻吗?心若坚定,则不惧风险。希望我的回答能给题主一些启发和帮助。最后还是祝愿题主和看到这篇问答的各位个朋友身体健康,顺利度过疫情。武汉加油,天佑中华,抗疫必胜!惟愿大家平安喜乐,待到摘下口罩时,我们一同在阳光下欢呼雀跃。以上内容,纯手打,望采纳。如有疑问,欢迎留言关注互动,文明交流。欢迎关注本人,全职地产行业人,文学爱好者。
很荣幸收到题主的问题邀请,15年地产专业经验分享者,下面就题主的这个问题说一说个人的一些看法:1、首先要说的是“拐点”这个词,是因为新冠病毒爆发而进入公众视野的一个词,往往是形容持续性灾难发生转折的时刻,是一个时间节点名词,而商品房交易市场,属于商品供需交易型,形容这样的市场关键节点,经济学名词应该是:供给平衡点。而在第一位解释这个名词,就是要针对商品价格的讨论,都是基于“供需关系”。商品房,本质上还是商品!既然是商品,它的价格变化的核心,还是供需关系!2、题主给出的城市范围太广阔了,三线城市的范围可以涵盖所有除了省会城市和核心经济强市以下的很多城市。不同的城市,也有不同的城市特征和供需关系。关于三线城市,只要符合下面条件的都算:三线城市大部分城市规模较大,中心城区非农业人口多数在100万人以上,城市基础设施、商业配套设施和交通设施相对比较完善,居民拥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居民的生活水平一般相对比较富裕,城市拥有一定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合理,对某些行业的大型企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城市综合竞争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结合题主的问题,我在这里举3个三线城市代表的例子做一个对比:一个是福建省的泉州市一个是广东省的梅州市还有一个是湖南省的郴州市同样都归属于三线城市,但是这三个城市的房价情况可谓“天上地下,冰火两重天”。泉州房价:7年涨幅全国44,房价过万已经是2018年的事了。泉州是工业输出型城市,吸引大量周边城市进城务工人员,城市经济活力旺盛,有钱群体基数全福建第一位,经济强市,中心城区房价在2020年开年就轻松突破15000,预计达到20000在一定时间也是可以实现的。在泉州,一房难求,新楼盘开盘还要摇号排队找关系,典型的供不应求,卖方市场。梅州房价:刚刚的2019一整年,全市中心城区房价涨幅不到1%,甚至下属县镇商品房市场出现“阴跌”。连带着整个城市房价下跌……梅州是典型人口外流的城市,本地经济基础差,城市落后,供需关系早已供过于求。跌幅排行排在广东省,甚至是沿海经济带第一位……郴州:2018-2019年相对稳定,年中涨幅较大,达到5800以后,基本稳定。郴州是内向型城市,适合居住,人口稳定,房价也稳定。供给关系相对平衡。什么时候买房子差别不会很大。按一年周期来看,价格浮动都在百位上下浮动,最高5371,最低5146,相较于一线城市动辄以万为单位的价格变化,这一平米200不到的差价实在是可以忽略不计。100㎡的房子,放了一年,按涨价200来算,也就20000元,随便出租也能把这点差价给捞回来,实在是稳的很啊。题主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参考以上三个例子进行对比:分别是:经济强市,强三线城市,房价仍然有上涨空间。人口输出型城市,弱三线城市,买了自己住无所谓,投资就是跳大坑。内向型城市,什么时候买都差不多,房价和本地收入挂钩,长期稳定。3、最后要说的是一个心态问题:买房投资赚大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在今天还用“追涨杀跌”的逻辑去找房价低点,是非常不符合时代规律的。买房,如果只从价格入手,那就具有了投资投机的成分。建议每一个买房的人,包括题主,先问问自己:我买这个房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要自己住和考虑教育,生活配套层面,房价不是第一关心要点,只要能接受,就下手,这和肚子饿了不能太因为饭店卖的贵就不吃一个道理。如果是投资,炒房,甚至是追逐利益,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的事情了,先不说涨不涨跌不跌的问题,就是一个城市的趋势还有地产这个产业的未来,是很难把握和预测的,现在还能听见“炒房团”的新闻吗?心若坚定,则不惧风险。希望我的回答能给题主一些启发和帮助。最后还是祝愿题主和看到这篇问答的各位个朋友身体健康,顺利度过疫情。武汉加油,天佑中华,抗疫必胜!惟愿大家平安喜乐,待到摘下口罩时,我们一同在阳光下欢呼雀跃。以上内容,纯手打,望采纳。如有疑问,欢迎留言关注互动,文明交流。欢迎关注本人,全职地产行业人,文学爱好者。这话说的有些道理,但是要分城市,一线有活力的城市还没有真正出现拐点,但是二三线个别城市多少有点,因为人口高峰需求期己过及生育低,供已大于求,很多盲目或太超前的开发,导致大量房子被吞集.搁置,但是一线好城市.宜居城市具有吸引力,大量农民工,或高收入人群都想在此市拥有一套或二套房子,这样房地产就会出现,不均衡发展,不同的城市各种各样,房子有冷有热。
很荣幸收到题主的问题邀请,15年地产专业经验分享者,下面就题主的这个问题说一说个人的一些看法:1、首先要说的是“拐点”这个词,是因为新冠病毒爆发而进入公众视野的一个词,往往是形容持续性灾难发生转折的时刻,是一个时间节点名词,而商品房交易市场,属于商品供需交易型,形容这样的市场关键节点,经济学名词应该是:供给平衡点。而在第一位解释这个名词,就是要针对商品价格的讨论,都是基于“供需关系”。商品房,本质上还是商品!既然是商品,它的价格变化的核心,还是供需关系!2、题主给出的城市范围太广阔了,三线城市的范围可以涵盖所有除了省会城市和核心经济强市以下的很多城市。不同的城市,也有不同的城市特征和供需关系。关于三线城市,只要符合下面条件的都算:三线城市大部分城市规模较大,中心城区非农业人口多数在100万人以上,城市基础设施、商业配套设施和交通设施相对比较完善,居民拥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居民的生活水平一般相对比较富裕,城市拥有一定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合理,对某些行业的大型企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城市综合竞争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结合题主的问题,我在这里举3个三线城市代表的例子做一个对比:一个是福建省的泉州市一个是广东省的梅州市还有一个是湖南省的郴州市同样都归属于三线城市,但是这三个城市的房价情况可谓“天上地下,冰火两重天”。泉州房价:7年涨幅全国44,房价过万已经是2018年的事了。泉州是工业输出型城市,吸引大量周边城市进城务工人员,城市经济活力旺盛,有钱群体基数全福建第一位,经济强市,中心城区房价在2020年开年就轻松突破15000,预计达到20000在一定时间也是可以实现的。在泉州,一房难求,新楼盘开盘还要摇号排队找关系,典型的供不应求,卖方市场。梅州房价:刚刚的2019一整年,全市中心城区房价涨幅不到1%,甚至下属县镇商品房市场出现“阴跌”。连带着整个城市房价下跌……梅州是典型人口外流的城市,本地经济基础差,城市落后,供需关系早已供过于求。跌幅排行排在广东省,甚至是沿海经济带第一位……郴州:2018-2019年相对稳定,年中涨幅较大,达到5800以后,基本稳定。郴州是内向型城市,适合居住,人口稳定,房价也稳定。供给关系相对平衡。什么时候买房子差别不会很大。按一年周期来看,价格浮动都在百位上下浮动,最高5371,最低5146,相较于一线城市动辄以万为单位的价格变化,这一平米200不到的差价实在是可以忽略不计。100㎡的房子,放了一年,按涨价200来算,也就20000元,随便出租也能把这点差价给捞回来,实在是稳的很啊。题主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参考以上三个例子进行对比:分别是:经济强市,强三线城市,房价仍然有上涨空间。人口输出型城市,弱三线城市,买了自己住无所谓,投资就是跳大坑。内向型城市,什么时候买都差不多,房价和本地收入挂钩,长期稳定。3、最后要说的是一个心态问题:买房投资赚大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在今天还用“追涨杀跌”的逻辑去找房价低点,是非常不符合时代规律的。买房,如果只从价格入手,那就具有了投资投机的成分。建议每一个买房的人,包括题主,先问问自己:我买这个房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要自己住和考虑教育,生活配套层面,房价不是第一关心要点,只要能接受,就下手,这和肚子饿了不能太因为饭店卖的贵就不吃一个道理。如果是投资,炒房,甚至是追逐利益,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的事情了,先不说涨不涨跌不跌的问题,就是一个城市的趋势还有地产这个产业的未来,是很难把握和预测的,现在还能听见“炒房团”的新闻吗?心若坚定,则不惧风险。希望我的回答能给题主一些启发和帮助。最后还是祝愿题主和看到这篇问答的各位个朋友身体健康,顺利度过疫情。武汉加油,天佑中华,抗疫必胜!惟愿大家平安喜乐,待到摘下口罩时,我们一同在阳光下欢呼雀跃。以上内容,纯手打,望采纳。如有疑问,欢迎留言关注互动,文明交流。欢迎关注本人,全职地产行业人,文学爱好者。这话说的有些道理,但是要分城市,一线有活力的城市还没有真正出现拐点,但是二三线个别城市多少有点,因为人口高峰需求期己过及生育低,供已大于求,很多盲目或太超前的开发,导致大量房子被吞集.搁置,但是一线好城市.宜居城市具有吸引力,大量农民工,或高收入人群都想在此市拥有一套或二套房子,这样房地产就会出现,不均衡发展,不同的城市各种各样,房子有冷有热。房子是可以在市场上买卖的商品,是商品就摆脱不了供求关系的因素。当一个地区商品房的供应大于需求时,该地区的房价自然会下降,反之则不断上升。2019年,黑龙江省鹤岗市部分商品房每平米均价已经跌至1000元以下,是的,你没看错,是一千元,不是一万元。为什么会下跌的如此厉害?因为鹤岗市原先对于能源依赖严重,现阶段正在面临产业转型,大量的人口开始流失,2017年鹤岗常住人口100.9万人,较2015年减少近4.7万人。值得注意的是,鹤岗人口老龄化严重,2017年鹤岗60岁及以上人口22.6万人,占比22.4%,比全国平均水平17.9%高出4.5个百分点。房子就是用来住人的,人都走了,自然没有人会买房子,房价开始下跌,但依然无人问津。但这种现象不会出现在产业结构合理的城市之中。例如深圳市,2018年新增人口40多万,位列全国第一。2019年既有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的加持,又对来深就业的高端人才实行减免个税,2019年深圳市的人口还将继续高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市又是我国城市面积最小的一线城市(只有北京的八分之一),可供住宅开发的土地有限,深圳的房价就很难下降。因此,未来10年内我国城市的房价,将会出现部分城市断崖式下跌、部分城市长期稳定增长,这样两极分化的现象。
很荣幸收到题主的问题邀请,15年地产专业经验分享者,下面就题主的这个问题说一说个人的一些看法:1、首先要说的是“拐点”这个词,是因为新冠病毒爆发而进入公众视野的一个词,往往是形容持续性灾难发生转折的时刻,是一个时间节点名词,而商品房交易市场,属于商品供需交易型,形容这样的市场关键节点,经济学名词应该是:供给平衡点。而在第一位解释这个名词,就是要针对商品价格的讨论,都是基于“供需关系”。商品房,本质上还是商品!既然是商品,它的价格变化的核心,还是供需关系!2、题主给出的城市范围太广阔了,三线城市的范围可以涵盖所有除了省会城市和核心经济强市以下的很多城市。不同的城市,也有不同的城市特征和供需关系。关于三线城市,只要符合下面条件的都算:三线城市大部分城市规模较大,中心城区非农业人口多数在100万人以上,城市基础设施、商业配套设施和交通设施相对比较完善,居民拥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居民的生活水平一般相对比较富裕,城市拥有一定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合理,对某些行业的大型企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城市综合竞争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结合题主的问题,我在这里举3个三线城市代表的例子做一个对比:一个是福建省的泉州市一个是广东省的梅州市还有一个是湖南省的郴州市同样都归属于三线城市,但是这三个城市的房价情况可谓“天上地下,冰火两重天”。泉州房价:7年涨幅全国44,房价过万已经是2018年的事了。泉州是工业输出型城市,吸引大量周边城市进城务工人员,城市经济活力旺盛,有钱群体基数全福建第一位,经济强市,中心城区房价在2020年开年就轻松突破15000,预计达到20000在一定时间也是可以实现的。在泉州,一房难求,新楼盘开盘还要摇号排队找关系,典型的供不应求,卖方市场。梅州房价:刚刚的2019一整年,全市中心城区房价涨幅不到1%,甚至下属县镇商品房市场出现“阴跌”。连带着整个城市房价下跌……梅州是典型人口外流的城市,本地经济基础差,城市落后,供需关系早已供过于求。跌幅排行排在广东省,甚至是沿海经济带第一位……郴州:2018-2019年相对稳定,年中涨幅较大,达到5800以后,基本稳定。郴州是内向型城市,适合居住,人口稳定,房价也稳定。供给关系相对平衡。什么时候买房子差别不会很大。按一年周期来看,价格浮动都在百位上下浮动,最高5371,最低5146,相较于一线城市动辄以万为单位的价格变化,这一平米200不到的差价实在是可以忽略不计。100㎡的房子,放了一年,按涨价200来算,也就20000元,随便出租也能把这点差价给捞回来,实在是稳的很啊。题主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参考以上三个例子进行对比:分别是:经济强市,强三线城市,房价仍然有上涨空间。人口输出型城市,弱三线城市,买了自己住无所谓,投资就是跳大坑。内向型城市,什么时候买都差不多,房价和本地收入挂钩,长期稳定。3、最后要说的是一个心态问题:买房投资赚大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在今天还用“追涨杀跌”的逻辑去找房价低点,是非常不符合时代规律的。买房,如果只从价格入手,那就具有了投资投机的成分。建议每一个买房的人,包括题主,先问问自己:我买这个房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要自己住和考虑教育,生活配套层面,房价不是第一关心要点,只要能接受,就下手,这和肚子饿了不能太因为饭店卖的贵就不吃一个道理。如果是投资,炒房,甚至是追逐利益,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的事情了,先不说涨不涨跌不跌的问题,就是一个城市的趋势还有地产这个产业的未来,是很难把握和预测的,现在还能听见“炒房团”的新闻吗?心若坚定,则不惧风险。希望我的回答能给题主一些启发和帮助。最后还是祝愿题主和看到这篇问答的各位个朋友身体健康,顺利度过疫情。武汉加油,天佑中华,抗疫必胜!惟愿大家平安喜乐,待到摘下口罩时,我们一同在阳光下欢呼雀跃。以上内容,纯手打,望采纳。如有疑问,欢迎留言关注互动,文明交流。欢迎关注本人,全职地产行业人,文学爱好者。这话说的有些道理,但是要分城市,一线有活力的城市还没有真正出现拐点,但是二三线个别城市多少有点,因为人口高峰需求期己过及生育低,供已大于求,很多盲目或太超前的开发,导致大量房子被吞集.搁置,但是一线好城市.宜居城市具有吸引力,大量农民工,或高收入人群都想在此市拥有一套或二套房子,这样房地产就会出现,不均衡发展,不同的城市各种各样,房子有冷有热。房子是可以在市场上买卖的商品,是商品就摆脱不了供求关系的因素。当一个地区商品房的供应大于需求时,该地区的房价自然会下降,反之则不断上升。2019年,黑龙江省鹤岗市部分商品房每平米均价已经跌至1000元以下,是的,你没看错,是一千元,不是一万元。为什么会下跌的如此厉害?因为鹤岗市原先对于能源依赖严重,现阶段正在面临产业转型,大量的人口开始流失,2017年鹤岗常住人口100.9万人,较2015年减少近4.7万人。值得注意的是,鹤岗人口老龄化严重,2017年鹤岗60岁及以上人口22.6万人,占比22.4%,比全国平均水平17.9%高出4.5个百分点。房子就是用来住人的,人都走了,自然没有人会买房子,房价开始下跌,但依然无人问津。但这种现象不会出现在产业结构合理的城市之中。例如深圳市,2018年新增人口40多万,位列全国第一。2019年既有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的加持,又对来深就业的高端人才实行减免个税,2019年深圳市的人口还将继续高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市又是我国城市面积最小的一线城市(只有北京的八分之一),可供住宅开发的土地有限,深圳的房价就很难下降。因此,未来10年内我国城市的房价,将会出现部分城市断崖式下跌、部分城市长期稳定增长,这样两极分化的现象。个人觉得,一方面是贸易战,另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计划生育虽然控制了人口的暴涨,也引来了新血注入的减少,用通俗的话说,4个人老人加大了年轻人的负担,但也减少了,各个层面的支出,按4个老人2房子计算,加上年轻人在买一个,等于一个家庭会继承3个房子,按岗位计算,一个人大概能在一个岗位工作40年,计划生育导致了,一旦老一辈人离开工作岗位,就会出现大量空岗,为什么?因为是4个老人2个年轻人比例计算的,空的岗位就是生产率,生产率就是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下降,必然导致宏观经济的变革或崩盘,用一句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民众的减少就是根本的破裂,根本的破裂,就是金子塔的崩塌,所以,我祝愿各位开发商和市场经济大佬们继续涨价,一直涨到把所有民众都明白,即可行乐,好日子是过一天少一天的
很荣幸收到题主的问题邀请,15年地产专业经验分享者,下面就题主的这个问题说一说个人的一些看法:1、首先要说的是“拐点”这个词,是因为新冠病毒爆发而进入公众视野的一个词,往往是形容持续性灾难发生转折的时刻,是一个时间节点名词,而商品房交易市场,属于商品供需交易型,形容这样的市场关键节点,经济学名词应该是:供给平衡点。而在第一位解释这个名词,就是要针对商品价格的讨论,都是基于“供需关系”。商品房,本质上还是商品!既然是商品,它的价格变化的核心,还是供需关系!2、题主给出的城市范围太广阔了,三线城市的范围可以涵盖所有除了省会城市和核心经济强市以下的很多城市。不同的城市,也有不同的城市特征和供需关系。关于三线城市,只要符合下面条件的都算:三线城市大部分城市规模较大,中心城区非农业人口多数在100万人以上,城市基础设施、商业配套设施和交通设施相对比较完善,居民拥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居民的生活水平一般相对比较富裕,城市拥有一定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合理,对某些行业的大型企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城市综合竞争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结合题主的问题,我在这里举3个三线城市代表的例子做一个对比:一个是福建省的泉州市一个是广东省的梅州市还有一个是湖南省的郴州市同样都归属于三线城市,但是这三个城市的房价情况可谓“天上地下,冰火两重天”。泉州房价:7年涨幅全国44,房价过万已经是2018年的事了。泉州是工业输出型城市,吸引大量周边城市进城务工人员,城市经济活力旺盛,有钱群体基数全福建第一位,经济强市,中心城区房价在2020年开年就轻松突破15000,预计达到20000在一定时间也是可以实现的。在泉州,一房难求,新楼盘开盘还要摇号排队找关系,典型的供不应求,卖方市场。梅州房价:刚刚的2019一整年,全市中心城区房价涨幅不到1%,甚至下属县镇商品房市场出现“阴跌”。连带着整个城市房价下跌……梅州是典型人口外流的城市,本地经济基础差,城市落后,供需关系早已供过于求。跌幅排行排在广东省,甚至是沿海经济带第一位……郴州:2018-2019年相对稳定,年中涨幅较大,达到5800以后,基本稳定。郴州是内向型城市,适合居住,人口稳定,房价也稳定。供给关系相对平衡。什么时候买房子差别不会很大。按一年周期来看,价格浮动都在百位上下浮动,最高5371,最低5146,相较于一线城市动辄以万为单位的价格变化,这一平米200不到的差价实在是可以忽略不计。100㎡的房子,放了一年,按涨价200来算,也就20000元,随便出租也能把这点差价给捞回来,实在是稳的很啊。题主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参考以上三个例子进行对比:分别是:经济强市,强三线城市,房价仍然有上涨空间。人口输出型城市,弱三线城市,买了自己住无所谓,投资就是跳大坑。内向型城市,什么时候买都差不多,房价和本地收入挂钩,长期稳定。3、最后要说的是一个心态问题:买房投资赚大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在今天还用“追涨杀跌”的逻辑去找房价低点,是非常不符合时代规律的。买房,如果只从价格入手,那就具有了投资投机的成分。建议每一个买房的人,包括题主,先问问自己:我买这个房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要自己住和考虑教育,生活配套层面,房价不是第一关心要点,只要能接受,就下手,这和肚子饿了不能太因为饭店卖的贵就不吃一个道理。如果是投资,炒房,甚至是追逐利益,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的事情了,先不说涨不涨跌不跌的问题,就是一个城市的趋势还有地产这个产业的未来,是很难把握和预测的,现在还能听见“炒房团”的新闻吗?心若坚定,则不惧风险。希望我的回答能给题主一些启发和帮助。最后还是祝愿题主和看到这篇问答的各位个朋友身体健康,顺利度过疫情。武汉加油,天佑中华,抗疫必胜!惟愿大家平安喜乐,待到摘下口罩时,我们一同在阳光下欢呼雀跃。以上内容,纯手打,望采纳。如有疑问,欢迎留言关注互动,文明交流。欢迎关注本人,全职地产行业人,文学爱好者。这话说的有些道理,但是要分城市,一线有活力的城市还没有真正出现拐点,但是二三线个别城市多少有点,因为人口高峰需求期己过及生育低,供已大于求,很多盲目或太超前的开发,导致大量房子被吞集.搁置,但是一线好城市.宜居城市具有吸引力,大量农民工,或高收入人群都想在此市拥有一套或二套房子,这样房地产就会出现,不均衡发展,不同的城市各种各样,房子有冷有热。房子是可以在市场上买卖的商品,是商品就摆脱不了供求关系的因素。当一个地区商品房的供应大于需求时,该地区的房价自然会下降,反之则不断上升。2019年,黑龙江省鹤岗市部分商品房每平米均价已经跌至1000元以下,是的,你没看错,是一千元,不是一万元。为什么会下跌的如此厉害?因为鹤岗市原先对于能源依赖严重,现阶段正在面临产业转型,大量的人口开始流失,2017年鹤岗常住人口100.9万人,较2015年减少近4.7万人。值得注意的是,鹤岗人口老龄化严重,2017年鹤岗60岁及以上人口22.6万人,占比22.4%,比全国平均水平17.9%高出4.5个百分点。房子就是用来住人的,人都走了,自然没有人会买房子,房价开始下跌,但依然无人问津。但这种现象不会出现在产业结构合理的城市之中。例如深圳市,2018年新增人口40多万,位列全国第一。2019年既有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的加持,又对来深就业的高端人才实行减免个税,2019年深圳市的人口还将继续高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市又是我国城市面积最小的一线城市(只有北京的八分之一),可供住宅开发的土地有限,深圳的房价就很难下降。因此,未来10年内我国城市的房价,将会出现部分城市断崖式下跌、部分城市长期稳定增长,这样两极分化的现象。个人觉得,一方面是贸易战,另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计划生育虽然控制了人口的暴涨,也引来了新血注入的减少,用通俗的话说,4个人老人加大了年轻人的负担,但也减少了,各个层面的支出,按4个老人2房子计算,加上年轻人在买一个,等于一个家庭会继承3个房子,按岗位计算,一个人大概能在一个岗位工作40年,计划生育导致了,一旦老一辈人离开工作岗位,就会出现大量空岗,为什么?因为是4个老人2个年轻人比例计算的,空的岗位就是生产率,生产率就是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下降,必然导致宏观经济的变革或崩盘,用一句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民众的减少就是根本的破裂,根本的破裂,就是金子塔的崩塌,所以,我祝愿各位开发商和市场经济大佬们继续涨价,一直涨到把所有民众都明白,即可行乐,好日子是过一天少一天的提出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房价涨跌与地域在阶段时间内人口增涨幅度成正比,与货币增发量成正比。任何脱离以上两点,预测房价涨跌的行为都是耍流氓……什么8090后买不起了,所以房价要拐点了,这问题提的太肤浅
很荣幸收到题主的问题邀请,15年地产专业经验分享者,下面就题主的这个问题说一说个人的一些看法:1、首先要说的是“拐点”这个词,是因为新冠病毒爆发而进入公众视野的一个词,往往是形容持续性灾难发生转折的时刻,是一个时间节点名词,而商品房交易市场,属于商品供需交易型,形容这样的市场关键节点,经济学名词应该是:供给平衡点。而在第一位解释这个名词,就是要针对商品价格的讨论,都是基于“供需关系”。商品房,本质上还是商品!既然是商品,它的价格变化的核心,还是供需关系!2、题主给出的城市范围太广阔了,三线城市的范围可以涵盖所有除了省会城市和核心经济强市以下的很多城市。不同的城市,也有不同的城市特征和供需关系。关于三线城市,只要符合下面条件的都算:三线城市大部分城市规模较大,中心城区非农业人口多数在100万人以上,城市基础设施、商业配套设施和交通设施相对比较完善,居民拥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居民的生活水平一般相对比较富裕,城市拥有一定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合理,对某些行业的大型企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城市综合竞争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结合题主的问题,我在这里举3个三线城市代表的例子做一个对比:一个是福建省的泉州市一个是广东省的梅州市还有一个是湖南省的郴州市同样都归属于三线城市,但是这三个城市的房价情况可谓“天上地下,冰火两重天”。泉州房价:7年涨幅全国44,房价过万已经是2018年的事了。泉州是工业输出型城市,吸引大量周边城市进城务工人员,城市经济活力旺盛,有钱群体基数全福建第一位,经济强市,中心城区房价在2020年开年就轻松突破15000,预计达到20000在一定时间也是可以实现的。在泉州,一房难求,新楼盘开盘还要摇号排队找关系,典型的供不应求,卖方市场。梅州房价:刚刚的2019一整年,全市中心城区房价涨幅不到1%,甚至下属县镇商品房市场出现“阴跌”。连带着整个城市房价下跌……梅州是典型人口外流的城市,本地经济基础差,城市落后,供需关系早已供过于求。跌幅排行排在广东省,甚至是沿海经济带第一位……郴州:2018-2019年相对稳定,年中涨幅较大,达到5800以后,基本稳定。郴州是内向型城市,适合居住,人口稳定,房价也稳定。供给关系相对平衡。什么时候买房子差别不会很大。按一年周期来看,价格浮动都在百位上下浮动,最高5371,最低5146,相较于一线城市动辄以万为单位的价格变化,这一平米200不到的差价实在是可以忽略不计。100㎡的房子,放了一年,按涨价200来算,也就20000元,随便出租也能把这点差价给捞回来,实在是稳的很啊。题主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参考以上三个例子进行对比:分别是:经济强市,强三线城市,房价仍然有上涨空间。人口输出型城市,弱三线城市,买了自己住无所谓,投资就是跳大坑。内向型城市,什么时候买都差不多,房价和本地收入挂钩,长期稳定。3、最后要说的是一个心态问题:买房投资赚大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在今天还用“追涨杀跌”的逻辑去找房价低点,是非常不符合时代规律的。买房,如果只从价格入手,那就具有了投资投机的成分。建议每一个买房的人,包括题主,先问问自己:我买这个房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要自己住和考虑教育,生活配套层面,房价不是第一关心要点,只要能接受,就下手,这和肚子饿了不能太因为饭店卖的贵就不吃一个道理。如果是投资,炒房,甚至是追逐利益,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的事情了,先不说涨不涨跌不跌的问题,就是一个城市的趋势还有地产这个产业的未来,是很难把握和预测的,现在还能听见“炒房团”的新闻吗?心若坚定,则不惧风险。希望我的回答能给题主一些启发和帮助。最后还是祝愿题主和看到这篇问答的各位个朋友身体健康,顺利度过疫情。武汉加油,天佑中华,抗疫必胜!惟愿大家平安喜乐,待到摘下口罩时,我们一同在阳光下欢呼雀跃。以上内容,纯手打,望采纳。如有疑问,欢迎留言关注互动,文明交流。欢迎关注本人,全职地产行业人,文学爱好者。这话说的有些道理,但是要分城市,一线有活力的城市还没有真正出现拐点,但是二三线个别城市多少有点,因为人口高峰需求期己过及生育低,供已大于求,很多盲目或太超前的开发,导致大量房子被吞集.搁置,但是一线好城市.宜居城市具有吸引力,大量农民工,或高收入人群都想在此市拥有一套或二套房子,这样房地产就会出现,不均衡发展,不同的城市各种各样,房子有冷有热。房子是可以在市场上买卖的商品,是商品就摆脱不了供求关系的因素。当一个地区商品房的供应大于需求时,该地区的房价自然会下降,反之则不断上升。2019年,黑龙江省鹤岗市部分商品房每平米均价已经跌至1000元以下,是的,你没看错,是一千元,不是一万元。为什么会下跌的如此厉害?因为鹤岗市原先对于能源依赖严重,现阶段正在面临产业转型,大量的人口开始流失,2017年鹤岗常住人口100.9万人,较2015年减少近4.7万人。值得注意的是,鹤岗人口老龄化严重,2017年鹤岗60岁及以上人口22.6万人,占比22.4%,比全国平均水平17.9%高出4.5个百分点。房子就是用来住人的,人都走了,自然没有人会买房子,房价开始下跌,但依然无人问津。但这种现象不会出现在产业结构合理的城市之中。例如深圳市,2018年新增人口40多万,位列全国第一。2019年既有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的加持,又对来深就业的高端人才实行减免个税,2019年深圳市的人口还将继续高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市又是我国城市面积最小的一线城市(只有北京的八分之一),可供住宅开发的土地有限,深圳的房价就很难下降。因此,未来10年内我国城市的房价,将会出现部分城市断崖式下跌、部分城市长期稳定增长,这样两极分化的现象。个人觉得,一方面是贸易战,另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计划生育虽然控制了人口的暴涨,也引来了新血注入的减少,用通俗的话说,4个人老人加大了年轻人的负担,但也减少了,各个层面的支出,按4个老人2房子计算,加上年轻人在买一个,等于一个家庭会继承3个房子,按岗位计算,一个人大概能在一个岗位工作40年,计划生育导致了,一旦老一辈人离开工作岗位,就会出现大量空岗,为什么?因为是4个老人2个年轻人比例计算的,空的岗位就是生产率,生产率就是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下降,必然导致宏观经济的变革或崩盘,用一句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民众的减少就是根本的破裂,根本的破裂,就是金子塔的崩塌,所以,我祝愿各位开发商和市场经济大佬们继续涨价,一直涨到把所有民众都明白,即可行乐,好日子是过一天少一天的提出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房价涨跌与地域在阶段时间内人口增涨幅度成正比,与货币增发量成正比。任何脱离以上两点,预测房价涨跌的行为都是耍流氓……什么8090后买不起了,所以房价要拐点了,这问题提的太肤浅是的,2018年下半年,三四线城市房价的拐点已经到来,说全国房价拐点到来也不为过。财智成功在2017年下半年曾经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为什么说房价必降,2018年将是房价降价元年》,在2018年上半年又多次在悟空问答里面发表了多篇对于房价的看法,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为何看空房价。如今棚改货币化安置推高地方房价的弊端已经显现,及时调整是正确选择。财智成功曾经说过,合理的房价就是当地人均月收入能够买一平米房子,这样经过详细的计算,20年房贷的情况下一个家庭100平米住房的月供大约在家庭收入的30%左右,不会影响到家庭消费。当出口受阻,当基础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帮助越来越小时;消费,是经济体发展的唯一出路。假如居民都背负沉重的房贷,谁还敢消费?谁还能大肆消费?富裕群体可以出国旅游,可以选择进口商品买买买,但是庞大的中低收入人群没有钱消费,还要为教育、子女婚配、孩子买房、医疗、养老提前储蓄时,经济如何发展?从宏观层面上看,房价已经涨不动了,不管是涨是跌,都已经有价无市。因为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这跟成本上涨无关,收入水平不大幅上涨,说什么都没用。三四线城市本身人均收入就低,企业竞争力弱,留不下人才,相对于一二线城市更加缺乏房价的支撑。2018年,房市拐点来临,首先将进入有价无市阶段,今后三年内买房都要承受降价的风险,并且降幅有可能超出自己想象。


文章TAG:为什么说房价到了拐点才能买为什么  什么  房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