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用铝做子弹壳呢?

用铝做子弹壳是一种非常好的想法,它的价格只相当于铜的1/3,但却是钢的3~4倍,与合金钢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所以世界各国仍然采用合金钢来制造子弹壳。铝被誉为“万能金属”,铝冶金中采用电解法可大量获得金属铝。在软质合金钢发明之前,人们就尝试过使用合金铝来制作弹壳,从而取代价格昂贵的铜。但是在过去,铝的价格并不比铜便宜多少,比如说二战时期,铝冶金采用自焙阳极电解槽来炼铝,电流效率最高只能达到86%,因此铝的价格高达30000~40000元人民币/吨。

即便是当今使用了电流效率更高的预焙阳极电解槽炼铝,电流效率提高到了93%~94%,但是铝价格仍然需要16000~14000元人民币/吨(合金铝更贵)。而合金钢就不一样了,我国每年钢铁产量高达9亿吨,普通螺纹钢价格最低时降到了2800元人民币/吨,而软质合金钢的价格也只有4000~6000元人民币/吨,只相当于铝的37.5%。

因此世界各国无一例外采用软质合金钢来制造子弹壳,从而降低子弹的制造成本,这也是现在一发步枪弹的单价只有0.9~1.5元人民币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关于金属铝的知识,通过对铝的进一步认识,相信“为什么不用铝做子弹壳”的问题会因此迎刃而解。▼下图为我国铝冶金500千安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我国是世界上铝产能最高的国家,2019年总产量为4812万吨,预计到2022年铝产能将会突破5000万吨大关,是其他国家产能总和的2倍多,产能仅次于钢铁。

巨大的产能并不代表价格便宜,这是由铝电解居高不下的冶炼成本决定的,吨铝电耗比吨钢电耗要高出3倍多,因此金属铝以及铝制品的价格比较昂贵。铝被誉为“万能金属”的原因铝的特点是质地非常轻,而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因此可以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而且铝是地球上含量仅次于氧和硅的元素,可以说铝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

单质的铝虽然具有延展性,可抗张强度很差,8毫米的铝丝反复折叠10次左右就会断裂,所以单质的铝只适合用于制造导线、化学反应器、医疗器械、冷冻装置、石油精炼装置、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等。但是铝有一个其它金属所不具备的特性,即能够与几乎所有的金属熔为合金,不同的金属与铝混溶为合金以后,能展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能;而且铝是一种非常易于着色的金属,几乎任何一种原料都能在铝表面附着,这就是它被誉为“万能金属”的原因。

比如说金属铝与金属钛按一定比列熔和成合金时,就得到了铝钛合金,这样的合金质量既轻强度又高,还耐热,是火箭、导弹的重要零部件用材。如果在铝钛合金的基础上再添加铁、镍、铬、钼等其它金属以后,就能得到铝钛基合金,它是第四代战斗机的机身大框用材。当然也可以添加铁、镁、硅来制成铝钛基合金,这样的合金铝主要用来制造汽车轮毂,同时也可以用来制造易拉罐,更是飞机制造不可取带的金属。

由于用途广泛,且拥有“万能”的合金特性,所以铝在冶炼成本逐年下降的情况下依旧价格高昂,目前国内的铝冶金成本在12500~12530万元/吨,而市场价则保持在14000~15000元/吨之间,比钢铁贵太多了。▼下图为铝钛基合金电工圆杆(合金棒),铝能与几乎所有的金属熔合成合金,不同的合金铝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如果要把铝做为子弹壳的制造材料,那么只需要用铝和符合子弹壳性能指标要求的其他金属熔合成合金铝就可以了,比如说铝镁合金、铝梯合金、铝钛合金等等。

铝在子弹制造中的应用在过去,由于铝电解的电流效率过低,造成金属铝十分昂贵(价格接近铜),因此铝以及铝合金产品大多数用于飞机制造这样的高端行业。而做为高耗材的低端子弹制造领域中,铝的使用仅限于弹丸,而且是弹丸尖部那一小部分,作用是使弹丸“头重脚轻”,在击中目标时可以增大“空腔效应”,从而提高杀伤力。比如意大利卡尔卡诺7.35毫米步枪所使用的7.35×51mm步枪弹,它的弹丸就是由铝和铅填充的,由于工艺过于复杂,这类枪弹很快就被淘汰了。

既然有铝弹丸的存在,那么有没有铝做的弹壳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铝质弹壳出现的并不比铝质弹丸晚。早在1890年,美国就开始使用铝来制造子弹壳的研究,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为了提高铝对子弹膛压的承受能力,即提高机械强度,将单质铝与金属锑混熔为铝锑合金,这样的合金可以承受509MPa的膛压作用,机械强度接近铜。

但是问题在于金属锑实在是太贵了,截止国庆长假前,期货锑的价格已经到了94000元/吨,比铜还贵,即便是制成铝锑合金价格也在70000~80000元/吨,所以用铝锑合金制造子弹壳是非常不现实的。因此人们最终还是将目光着落在价格稍微便宜的铝镁合金上,铝镁合金的特点是重量轻、比强度高、耐腐蚀、刚性好,非常适合用来制造子弹壳。

可以这么说:除了铜以外,最适合制造子弹壳的材料就是铝镁合金了(5454系列),它甚至可以用来制造坦克、装甲车的防弹装甲(5083系列)。可是铝镁合金仍然无法大量使用在子弹壳的制造上,因为所谓的“便宜”只是相对的,铝镁合金的市场价约为23元/千克,合金锭期货价格为18000~19000元/吨,这个价格可比重熔铝锭贵多了(单质铝)。

合金铝固然是一种很理想的子弹壳制造材料,但是高昂的价格制约它在子弹制造上的应用,所以子弹壳只能用价格只有几千块一吨的软质合金钢了。▼下图为打包待售的铝镁合金锭,铝镁合金是理想的子弹壳制造材料,但是价格过于昂贵,无法满足子弹制造的廉价要求,假设一发子弹的成本因使用铝镁合金而上升1块钱,倘若发生一场中等烈度的军事冲突的开支是非常吓人的,以30万发子弹造成一名士兵阵亡的弹药消耗来计算,如果冲突造成100人死亡,那么仅子弹一项的开支就增加了3个亿,这样的高成本显然是很难接受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铝是一种“万能金属”,在与其它金属熔和成合金铝以后是可以用来制造子弹壳的,但是价格过于昂贵,如果用来制造子弹壳,那么势必会造成子弹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所以只能用价格低廉的合金钢来制造子弹壳,而不是铝。第二、适合制造子弹壳的合金铝是铝锑合金以及铝镁合金,它们能像铜一样承受子弹的膛压,但是价格却接近20000元/吨,是合金钢价格却的3~4倍,过高的价格制约了合金铝在子弹制造上的使用。

知识延伸在上述中,我们通过价格的对比来阐述铝在子弹制造上的高成本,从而得出铝制造子弹壳的成本会高于合金钢3~4倍的结论,然而事实上用铝制造的子弹壳的使用成本可能要高出合金钢的10倍以上!这是因为子弹是一种一次性用品,它的价值只体现在士兵扣动扳机那一瞬间,之后不论是抛出枪外的弹壳还是飞向目标的弹丸,最终都会永远被丢弃。

而民用领域的铝就不同了,不管是单质铝还是合金铝,它们的制品都会使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它们的价值会随着使用时间而持续体现,即便报废了也可以回收重新冶炼,然后做成制品继续使用。所以子弹的制造材料应该选择复合性能要求的廉价材料,只有这样的材料才能将子弹的使用成本降至最低,同时也只有这样的材料才能抛弃以后不心疼,很显然昂贵的铝以及合金铝并不符合这样的要求。

▼下图为正在从流水线上下线的一发9mm手枪子弹,它经过人工抽检以后就要进入下一个镀铜工艺,然后就成为一发黄灿灿的成品子弹了。很多读者看到黄灿灿的子弹时都以为子弹是铜做的,其实大部分子弹的主要材质为合金钢,其中用料最多的就是弹壳,现代战争中每打死一个敌人就需要消耗几十万发子弹,如果不用廉价的钢铁来制造,那么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承受如此高昂的战争开支。

抗战中打死一个日寇要用多少子弹?

根据统计,八路军每30发子弹、7枚手榴弹毙伤一个鬼子。新四军每35发子弹,8枚手榴弹,能够击毙一名日军士兵。那么抗战中,国军打时一名日本兵,需要多少子弹?从抗战爆发到胜利,国民党从德国、英国、比利时、捷克、瑞典美国进口子弹13亿发,加上政府和军阀兵工厂生产的子弹,一共24亿发。根据官方权威资料,抗战期间日军在中国大陆地区死亡的官兵为133万人,平均1804发子弹消灭一名日军。

实际上消灭一个日军,耗费的子弹会更多,因为日军不全是被射杀的,还有死于大炮炮火之下的,有死于飞机轰炸的,有死于刺刀白刃战的。根据军事专家推算,抗战期间,每杀死一名日军需要2000发子弹。有人会说,一名狙击手消灭一个敌人只需要1.3发子弹,中国军人的射击水平是不是太差了。实事求是地说,一点也不差。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看看二战时期,其他各国士兵的射击水平。

据有关资料记载,二战中美军每杀死一名日军需要1.5万发子弹,苏军平均打死一个德军要5000多发子弹。二战整个欧洲战场,打死一名敌军,平均需要耗费3440发子弹。美军杀死一名日军耗费那么多子弹,不是美军士兵的射击技术不行,而是根本不在乎枪法。因为他们就不需要精准射击,反正他们有的是子弹。苏军杀死一名士兵,需要耗费5000发子弹,高于欧洲战场平均水平,也不是因为苏军士兵射击水准不行;而是德军擅长闪击战,坦克集群是陆战主力,相当一部分德军呆在坦克里,步兵都跟在坦克后面,打死一名德军太不容易了。

苏德战争苏联消耗了171.亿发子弹,美军消耗了400多亿发子弹,国军只消耗了24亿发子弹,平均每年消耗子弹3亿发。抗战时期国军总兵力的数量一般在330万左右算,也就是说每个人一年只能分到90多发子弹。抗日战争期间,大小战役不断,小规模冲突更是接二连三,中国军人就是靠着3天1发子弹在抵御着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跟他们苦战了日军8年,还杀伤了那么多的日军,确实难能可贵。

也可以说,子弹对于苏军和美军来说就是粪土,对于中国军人来说就是金疙瘩,根本就舍不得让士兵去进行射击训练。很多士兵在上战场的时候,能熟练装子弹,已经符合要求了,如何射击,只能到战场上慢慢琢磨。而正常情况下,一名士兵在走上战场前,要进行实弹射击训练,需要耗费的子弹惊人。据报道,一名美军士兵在上战场之前用于实弹射击的子弹在1000发以上。

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中国拥有的子弹就更不够用了,只能用红缨枪来对付侵略者了。史迪威将军在印度训练远征军的时候,很多国军士兵拿到汤姆逊,根本舍不得射击,还是一颗一颗的打。将军看到后倍感凄凉,他走上前去对中国军人说:“孩子,冲锋枪不是这样打得”。但是他走后,国军士兵照样舍不得射击。有人说,既然如此,八路军、新四军为什么消灭鬼子用子弹那么少?这并不是说八路军、新四军的射击水平比国军高了太多,而是他们更缺少弹药。

以八路军为例,1937年接受国民党改遍的时候,只有3个师编制,总兵力4.5万人。也就是说,只有三个师可以领到政府给予的军饷和武器弹药。经过几年奋战,到了1940年队伍已经壮大到100个团、40万人。这么多编制,都是“黑户”,国民党不予承认,不给提供军饷、衣物和武器弹药,唯一的渠道就是问日军要。正像那首《游击队之歌》唱的那样: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在那种情况下,八路军的枪支弹药都非常紧缺。即使缴获到了一支枪,也不会有几发子弹。依据八路军的装备,去偷袭敌人军火库和辎重车队难度也非常大。所以八路军战士就更加爱惜子弹,只能到敌人靠近的时候,有了十成把握再去射击;这样一来命中率也就非常高。就像歌中唱的那样,“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而且八路军作战的区域在敌后,很少打阵地战,这样就非常节省子弹。

俄乌战争一天时间,俄罗斯烧多少钱?

炮火一响,黄金万两,打仗是最烧钱的,主要费用包括以下方面(单位为美元):一是武器装备的消耗和损坏,以精确打击的导弹来说,基本上在乌用的是短程的也要百万一枚,远程精确火箭弹也要几十万一枚,飞机,军舰一天光打出去的弾药肯定要大几千万,如掉架最先进飞机就要按亿算了。二是打仗不派饿夫,军人的奖金和阵亡抚恤金,一天阵亡千人,出兵十万,怎么也要大几千万。

三是后勤保障,战争服务,医疗等等也要上千万一天。所以,只要开战,光明面上直接与战争有关的花费一天就要二个亿美元,隐形的花费和损失就没底了。我们可以来看历史上几场战争的花费,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美国78天的空袭行动耗费了70多亿美元;2001阿富汗战争,美国60天单军费就花了100多亿美元。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50几天美国的成本支出在280亿美元到300亿美元之间。

俄罗斯进攻乌克兰每天大概花费多少钱?

作为一个军迷,大体估算一下吧,先不提人员损失,就拿武器消耗来看,这几天已经有多架战斗机,直升机被干掉,装甲车,坦克干掉的也不少,一架战斗机,就算不是很先进的那种,也差不多三四亿人民币,直升机一亿人民币左右,坦克两千万左右,在加上导弹,普通枪支弹药的消耗,十几万军队的后勤消耗,就目前的战争烈度,一天最少在50亿人民币左右,如果战争持续下去,俄罗斯财政绝对支撑不住,看看这次战争会不会发展成持久战,消耗战。

战场上,士兵如何给弹匣快速装填子弹?

现代战争中对弹药量的需求可远比以前的战争要多得多,战斗强度大,对弹药需求量就大。所以一线士兵的弹药补给就需要找到相应比较快速的方法才好。和平时期,无论是手动为弹匣装填子弹还是使用桥夹、装弹器都是可以的。因为毕竟没有战场上的紧迫感,你可不用着急。但是一旦在作战中,如果再临时给弹匣补充弹药,无论是手动装填,还是使用桥夹,或装弹器都会浪费时间。

所以一线作战时,士兵更多携带的还是一个一个独立的弹匣,这样打光一个弹匣再换一个新弹匣就好了。战斗如果很激烈则很可能根本没有时间去为弹匣补充子弹。那么这种问题就需要在作战之前就准备好弹药,提前把子弹装填在弹匣内,如果是是防守作战,那么士兵们可利用作战间歇或者没有作战的时间来被弹匣、弹链、弹鼓加装子弹,备好以便在战时使用。

如果需要前进作战,则需要携带更多的弹匣,弹药箱为了节省空间可装大量上每10发为一组的桥夹。这种桥式弹夹可以快速为弹匣装弹桥式弹夹要比手动一发一发的装填子弹快的多。如果需要随部队一起携带弹药,尽量把子弹都以这种方式装好,一个盒子可以装3个桥夹也就是30发子弹。这些工作要在出发前完成。这样可以保证士兵在弹药用尽的情况下快速给弹匣补充弹药。

野战作战时,用这种桥夹给弹匣补充子弹,要比手动装填更迅速。同时装弹时,士兵的姿势可以保持隐蔽状态,不需要特殊固定的姿势。比如在掩体后,就可轻松操作。步枪手的补充弹药还简单一些,但对于使用弹链的机枪来说,补充弹药就比较麻烦了。最好也是在战前就被弹链装好子弹,比如下图中的手摇式装弹机。这种装备最好在基地使用。

如果有战事发生,中国导弹库存能用多久?

中国的导弹数目是军事机密,普通人没资格知道,知道的人也不能说。战争是很烧钱的,平时没必要库存那么多导弹,保持一个威慑的数量即可。如果有战事发生,得看跟谁打。如果只是跟印度阿三这种弱鸡国家,根本不需要用到东风系列的导弹,保持威慑即可。由于我们地处高原,居高临下。采用数字化炮兵,无人机蜂群编队,可以轻松摧毁阿三哥的山地部队,导弹这种大杀器都不需要出动。

如果是东南沿海,最坏的情况出现,美国以举国之力介入,则东风系列必须出场。在1000公里之内,是我方岸基导弹的射程范围之内,尤其是这种便宜导弹要多少有多少,对付重要的高价值目标,甚至可以采取饱和攻击,敌人来多少军队都得死。针对美国的海外军事基地,美国在韩国,日本,关岛都有军事基地,东风系列能够在第一时间,只需要少量数目的导弹就可以保证瘫痪一个固定目标的军事基地。

以下是东风快递系列对美国主要目标的覆盖情况,一旦有战事,第一时间就能够摧毁就近的军事基地,让他们的预警机加油机侦察机都有来无回。防守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不过中国的问题是没法进行远洋作战。一台落单的美国航母,即使被击落全部的舰载机,去除“标准”系列拦截导弹,紧紧依靠海麻雀近防导弹和舰载密集的近防炮阵,也需要近400枚普通导弹才能将它击毁(还不一定沉没)。

在战时,美国航母有世界上数一数二先进的标准3防导系统,海麻雀近防导弹,近防炮阵,舰载机护航,以及伯克级宙斯盾舰护航。除非靠近中国大陆,遇到中国来自岸基导弹和各种不限量干扰弹的来袭,才有可能被打沉。在远洋上遇到其他国家任何一支舰队都打不过美国航母编队,光携带弹药数量都不够。但是美国航母并非无敌,它的的弱点在甲板上,需要东风系列灌顶式冲击才有可能打穿它厚厚的甲板。

先说结论,如果通过北斗卫星侦测到航母的位置,用东风26或者东风21进行一个饱和攻击,需要消耗600枚价值2000万美元的东风导弹,穿透大气层灌顶攻击,这样航母的标准3和宙斯盾舰都无法拦截。这样的饱和攻击,能保证11发命中,3枚全中,基本上能使得一艘航母彻底报废。只是成本嘛……可能只有打福特级航母是划算的,打尼米兹级略亏。

好在我兔已经摆脱了火力不足恐惧症,在有史以来第一工业大国(非工业强国)的加持下,能够把一切工业产品都做成白菜价。到时候一枚东风导弹可能也不需要2000万美元,说不定200万都能搞定,那打谁都不亏。中国目前军费只占GDP的1.5%,也就是说,咱们还没发力。这次疫情,全民动员,控制疫情还能对外输出口罩呼吸机等工业产品,说明中国的战争潜力巨大。

到了战时,发挥出100%的国力的时候,或许美国已经不是我们的对手了。最后我不想喊口号虽远必诛之类的豪言壮语。我只想说,战争不是我们的最先选择,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目前,美国已经暴露了它的外强中干,色厉内荏。中国只需要稳扎稳打,不要犯战略错误,到达世界第一,指日可待。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祖国完全统一和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一把步枪的使用寿命是多久?能打多少发子弹?

谢邀,如果考虑更换部件的话,一把步枪的使用寿命极长。现代步枪是标准化产品,基本上每个零件都是可以更换的。只要零件供应的上,一把枪使用几百年都没有问题。但从另外的一个角度上讲,步枪,尤其是军用步枪都是消耗品。为枪支分别储存零件本身并不是一件特别划算的事情。因此大部分步枪其实都是一次性的,出现了某些零部件的损毁不如直接换一把枪更加实惠。

在我国军队里面的标准就是一把枪如果弹丸散布率在100米的距离上超过3%,那么这把枪就可以报废了。这还算是比较奢侈的报废标准。而且基本上各个国家的报废标准基本上都是差不多。因此,步枪的报废其实并不是因为打不响,而是因为"打不准"。出现打不准的主要原因是枪管内膛线的磨损。我们知道的是现代大部分步枪枪管内是有膛线的,当子弹在枪管内运动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的对膛线产生磨损作用。

例如上图的枪管,左边是报废的枪管,右边是新出厂的枪管。我们可以观察膛线的磨损程度。当膛线磨损之后,子弹的精度就难以保证。但这种现象是缓慢发生的。如果一个人一直用这把枪,那么在膛线磨损枪支失准的过程中这个人就会慢慢的适应枪支的失准特性。在这个人手里这把枪还是能打得很准的。因此常有一些老枪打了上万发子弹很多部分都磨损严重了,但在它的主人手里还是打得很准的。

只不过,千万别换人,换了一个人,则无论怎么瞄准都是打不准的了。打不准,如果是在射击场上,那么就只是运气不好的问题了,但如果是在战场上,那么枪支互换后打不准就是“人命”的问题了。因此——枪不准就报废的原因也就在这里了。说到能打多少发子弹,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需要特别强调的,一般步枪3000-6000发内都很难将膛线磨坏。

但这个事情又不绝对,枪支寿命和使用强度有很大关系。在射击的时候,如果高强度连续射击,枪管就会打得红热,这时子弹对膛线的磨损作用就会放大很多倍。原来能打6000发子弹的枪,在高强度的射击频率下其实连1000发都打不了就会导致枪管的报废。同事,很多的时候大家讨论枪的寿命的话题主要说枪管。但要注意的是,枪上面还有比枪管更脆弱的部件——撞针。

这个东西,比枪管脆弱的多了,很容易在高强度的射击中发射撞针断裂的事情。好在这个部件通常设计的容易更换,也就没枪管影响那么明显了。总结一下,话说到这份上大家应该了解的是枪支寿命是一个概数,这个概数是在枪械设计的时候就基本确定的。但如果射击强度低保养得好,枪支的寿命可以很长。同时如果有备件替换,那么枪支的寿命几乎无限。

印度为何连子弹都需要进口?真的没有研发生产能力吗?

事实的确如此,印度每年的国防预算中都要有一笔采购子弹的费用,用来向俄罗斯采购7.62mm步枪弹以及向其它国家采购5.56mm步枪弹。印度做为一个大国,连子弹都需要进口解决,不得不说是非常悲哀的,因为子弹是战争中消耗速度最快、最多的作战物资,现代战争中每打死一名士兵就需要消耗30万发子弹,如果连子弹都不能不能自给自足,那么当战争规模扩大时,军队很有可能出现子弹短缺。

客观地讲,印度连飞机、导弹、坦克、火炮都能研发生产,区区子弹应该是不在话下的,比如说印度军队装备的“英萨斯”自动步枪以及配用的7.62mm子弹就是印度自行研发的,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印度具备研发生产枪弹的能力,那为什么还要从国外进口子弹来装备军队呢?▼下图为印度国家兵工厂委员会(OFB)的子弹生产车间,OFB是印军的惟一国产枪弹供应组织,印军小到9mm手枪弹,大到12.7mm机枪弹都由该机构负责组织生产和供应,由于该机构所生产的子弹质量不过关,且拒绝承认子弹品质有问题,因此倒逼印军高层为精锐部队斥巨资大量进口子弹,最大的一次采购是在1995年,由于印巴边境战事吃紧,战争规模大有持续扩大的趋势,因此印军不得不花费4.5亿美元紧急向以色列采购子弹,并要求70天内必须到货,很显然OFB所生产的子弹不符合印军要求,否则谁也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

答案非常简单——质量不过关!大家不要小看了小小的子弹,世界上真正能把子弹造好的国家屈指可数,造得最好的是德国、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这五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而我国、印度、法国等国家造得子弹是无法与上述五个国家相比的,法国是西方国家,它造不好没有关系,可以购买美国的子弹专利来自行生产。印度和我国就糟糕了,我国的问题是受西方国家《瓦森纳协定》的制约,无法用钱去买西方国家先进的子弹专利来制造一流的子弹;而印度的问题是即便买来了专利甚至买来整条生产线也造不出好子弹!举个例子:2014年,印度斥巨资向俄罗斯引进了坦克用125毫米3VBM17型“芒果”穿甲弹专利以及整条生产线,结果生产出来的穿甲弹质量不过关,发射出去以后弹托不会与弹芯分离。

而做为枪械使用的子弹,印度国产的子弹体现在哑火率过高以及膛压不达标,即子弹合格率底,不合格的残次品子弹达到了3%,这就意味着每100发子弹中就有3发可能存在问题!做为同样受子弹制造水平困扰的我国,残次子弹只有0.5%,也就是1000发子弹中只有5发可能存在问题,而欧美国家的残次子弹只占到0.3%,可见印度国产的子弹质量已经差到了多么可怕的程度。

▼下图为印度3VBM17型“芒果”穿甲弹生产线所生产的125mm坦克炮穿甲弹,注意,这是俄式钢套钢芯穿甲弹,并不是硬质钨合金穿甲弹,因此这类穿甲弹的技术水平并不高。可就是这样的穿甲弹在印度生产后就出现了质量问题,这令印军十分头疼,不得不在2017年又花费巨资从俄罗斯请来工程师和技工帮助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另一个问题——其国产的炮弹价格竟然超过了进口的俄制炮弹,可见印度是具备生产能力的,但是生产水平真的不敢恭维。

可能有读者对此表示怀疑,我们用一个实战案例来证明:2008年,印度孟买发生恐怖袭击,14名恐怖分子持枪乱射,造成整整600名平民死伤,而印度军警对这伙恐怖分子的围剿居然用了整整60个小时!造成反恐作战不力以及战线拉长的原因之一就是最初赶来现场处置的军警虽然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是火力却处于绝对劣势,而造成火力劣势的主要原因则是军警装备的枪械经常发生哑火现象。

最后不得不请求驻扎新德里的特种部队携带5.56mm西方小口径步枪赶来增援,这才将恐怖分子消灭掉。当然了,印度官方是绝对不会承认反恐不力是因为子弹质量造成的,但是其每年大量进口国外子弹供应前线部队的事实恰恰证明了这一点。为什么区区子弹就这么难以把它造好呢?答案与子弹的核心技术有关,即发射药技术,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国,成为我国制造一流子弹的唯一制约因素。

子弹发射药并不是什么黑科技,它的主要成分就是含氮12.5%~13%的硝化棉,而印度做为世界上仿制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连抗癌药物都能仿制,子弹发射药的仿制就更应该是手到擒来了。可现实就是这么打脸,印度仿制的子弹发射药配方与俄罗斯、欧美的正品子弹发射药配方基本相同,但是生产出来的子弹指标就是提不上去,过高的哑火率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可见会造和造好真的是两回事,如果说我国的子弹问题是工艺落后造成的,那么印度的子弹问题就是综合问题了,直白一点说就是人的问题,毕竟连抄作业都也能抄好。同样的问题不仅仅出现在子弹上,炮弹同样问题百出,比如说该国花费7.5以美元从美国引进M-777型155mm榴弹炮,在去年对首门该型火炮进行试射时发生炸膛事故。

根据该型火炮制造商BAE系统公司的事故分析结果表明,印度国产炮弹不合格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可见印度不仅仅是子弹造不好,火炮、炮弹同样造不好。▼下图为印军炸膛的第二门美制M-777型155mm超轻榴弹炮,由于在第一门火炮发生炸膛时印度坚决否认其国产155mm炮弹有质量问题,因此在第二门进行试射时仍然坚持使用其国产炮弹,结果炸膛事故还是毫无悬念地发生了,至此,印军装备美制M-777型155mm超轻榴弹炮的17个团全部改用美制炮弹,为此每年需要从美国进口近10000发155mm炮弹,所以印度不仅仅子弹需要进口,炮弹也不例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印度连子弹都需要进口的原因是本国制造的子弹合格率太低,为了能让前线部队使用上可靠的子弹,所以只能从国外进口好子弹。第二、印度是一个区域大国,拥有较为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具备枪弹研发和生产能力,而且能从西方国家购买到先进的枪弹生产技术以及生产线,但是自身不具备品质控制能力,因此不论是自行研发的子弹还是技术引进的子弹,只要在印度国内生产就会出现质量问题,这就是印度军队装备“万国造”的原因。

结语小子弹有大学问,子弹的核心技术在于它的发射药,比如说俄制5.45mm步枪弹采用低膛压设计,因此发射药的配方是这样的:硝化棉81%,硝化甘油11.6%,乙基中定剂5.3%,二硝基甲苯0.9%,二苯胺0.5%。这是典型的双基发射药,因为其中11.6%的硝化甘油是炸药,而不是燃料,所以5.45mm枪弹虽然膛压低,但是弹丸杀伤却是三大小口径当中最大的(其它两个小口径是美制5.56mm、我国5.8mm)。

同为低膛压设计的我国5.8mm枪弹也采用了俄式双基发射药,所得到初速与5.45mm枪弹基本相同,但问题是我国5.8mm枪弹的杀伤力却小于5.45mm枪弹,而且子弹击发时硝烟明显比5.45mm枪弹大得多,可见相同工艺,相同配方在不同人的手里是能够产生不同效果的。在这一点上印度比我们狠得多,7.62mm枪弹是抄俄罗斯的作业,5.56mm枪弹是学英国人的手艺,但是他们所生产的枪弹并不是像我国那样只是烟子大一点、威力小一点,而是根本打不响的质量问题,所以印军每年需要大量进口子弹也是被逼无奈的事。

这就让人捉摸不透了——同样的师傅、同样的手艺、同样的材料、同样的配方,偏偏印度搞出来的子弹就有那么多的质量问题,估计谁也很难说得清楚这究竟是为什么。▼下图为研发阶段的国产05式155mm自行榴弹炮正在试射火炮,我国的火炮发射药技术已经达到领先水平,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榴弹炮上,坦克炮、舰炮同样如此,可是子弹发射药技术就有待提高了。

中国19-1新式步枪,为什么还继续用5.8毫米口径子弹?

我很奇怪一个现象,为什么你们都觉得5.8不行,一个个似乎都觉得5.8就是原罪一样,射表没看过,弹道也不懂,动能更是没研究,然后搞得和专家一样的抛出来说5.8不行不行。是觉得国内一群专业大佬从70年代开始,经过多次论证,定型,试验,制造,测试,优化之后的产物还不如一群键盘侠的嘴?你告诉我五常哪个国家的制式轻武器不是小口径?5.8mm和5.56、5,45差在哪?整天6.8、7.62的挂嘴边,你知道6.8美国人从阿富汗战争就开始说了,说到现在你看装备?7.62到底是哪个7.62? AK的7.62x39现在就第三世界国家在装备,或者说少量保有。

亮剑里边说的拿5吨炮弹换下李云龙,那么5吨炮弹有多少发?

明显有漏洞,5吨炮弹,其实并不多,但观众以为,5吨炮弹足以把楚云飞89师全部吓跑,这就足够了。这是李云龙和楚云飞的最后一次交手。楚云飞是黄埔的高材生,阎锡山的小老乡,是晋绥军和中央局的双料宠儿,这一次,楚云飞带领全美械89师,走上淮海战役战场,要和解放军大干一场。李云龙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如果是常乃超暂七师那样的部队,分分钟就被打散了。

这次坚守碾庄的李云龙二师某团,上千人打成了不足百人,警卫员、秘书、炊事班全部拿枪上,李云龙自己也成了机枪手了。李云龙在晋西北带出的独立团老底子几乎被打光,司令员为了减轻李云龙压力,豪气冲天“五吨炮弹换下李云龙!”整个纵队的四个跑团,所有的炮弹都像楚云飞头上招呼,楚云飞不得不逃跑!言归正传,五吨炮弹四个炮团到底有厉害?历史上,淮海战役中,解放军一方总共就只有4个炮兵团,共有美式105毫米榴弹炮36门,日式105毫米榴弹炮和野炮53门。

根本不可能一个纵队有四个炮团。假定解放军装配的炮弹是105毫米的榴弹炮,每颗炮弹重20公斤,5吨就是250颗,都装不满一汽车!四个炮团不足100门大炮,一起发射,总共就能发两三次,瞬间就没有了。如果200多发炮弹就就能把楚云飞吓跑,也太小看楚云飞了!于是,《新亮剑》中,5吨炮弹改成了200吨炮弹,200多发炮弹直接变成10000发炮弹,这样剧情才算合理。

10000发炮弹,楚云飞一个师近万人每个人头上都有一发炮弹在招呼,楚云飞不跑才怪呢!楚云飞说,看来解放军的火力已经可以和我们对等了!事实上,真实的淮海战役战场,可能比电视剧中更惨烈!粟裕将军曾说淮海战役中,“我们打杜聿明,几乎用炮火推平村庄,一个村子打几千颗炮弹和成千成万斤炸药。”粟裕将军说的炮灰推平村庄,说的应该不是针对楚云飞这样的增援部队,也不会主要用于协助李云龙这样的阻援部队。

而是针对包围圈中的国民党军队密集阵型,用炮火彻底摧毁他们的最后一丝抵抗意志,取得最后的歼灭战胜利。所以,结论可能是,李云龙几个小时的阻击战,促使解放军完成了对黄百韬兵团的围堵。在对黄百韬兵团发动总攻的时刻,分出了一小部分炮弹支援李云龙,减少了李云龙二师的伤亡。(围歼黄百韬兵团!)这样就能解释清楚了。解放军4个炮兵团一万发炮弹用炮火推平了黄百韬兵团,前来救援的楚云飞89师,也很荣幸分到了200多发。

楚云飞不光头上挨了200发炮弹,还亲眼看到了黄百韬兵团被炮火推平,撤军逃跑保存最后一点实力,也就理所当然了。不过,淮海战役中,解放军的榴弹炮和野炮山炮不足的情况下,解放军指战员自主研发了“没良心炮”。没良心炮,也叫飞雷炮,用的是一个汽油桶当主体,把一个圆盘形的炸药包抛射到150-200米距离。被飞雷炮击中的国军,人马碉堡全部上天,很多人一个伤口都没有,七窍流血,国军敬畏的叫他“没良心炮”!(这就是淮海战役中的没良心炮!)永远铭记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解放军将士!。


文章TAG:库存多少子弹  子弹多久可以过期  库存  多少  子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