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了香港地产四大家族囤地居奇,进一步推高了房价,很多到香港讨生活的人,很难买得起住房,只能住在“笼屋”。住在“笼屋”的人学历普遍学历不高,就算到内地发展,不是一样要做工?在内地,城市居民普遍条件行,农村居民户口在农村,有房有地,老人在家务农,年青人外出打工赚钱,生活没太大压力!如果住香港“笼屋”的人到内地做工,家底比不上内地人,学历不高,在内地一样找不到很好的工作,而且举目无亲,只能靠辛苦打工从头开始,虽然可居住条件能稍微改善,但同样辛苦,和住香港“笼屋”并无根本改善!。

香港那么繁荣,为什么还有人住劏房?

香港那么繁荣,为什么还有人住劏房

正是因为繁荣,所以才有人住劏房繁荣意味着什么,资源多但是人更多。我们只听说过北漂的住暗无天日的地下室,谁曾听说过三四线的人只能睡天桥?香港,遍地是黄金,到处都是人数据显示,香港的总面积1106.34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总人口约740.98万人,人口密度0.66万人/平方公里,居全世界第三。如果你看这个数据不够直观的话,给你看看上海和北京的上海面积6342平方公里,人口1400万,人口密度0.22万人/平方公里北京面积16410平方公里,人口1700万,人口密度0.10万人/平方公里香港的房价看都不敢看,想也不敢想根据Numbeo最新7月份核心城市中心城区的房价数据香港以28836美元/平方米伦敦17219美元/平方米新加坡6494美元/平方米上海15232美元/平方米北京15088美元/平方米深圳13115美元/平方米然后这段时间看到关于关之琳的豪宅的新闻,1.5个亿,300平米,虽然没有全貌,但是估计也就是个大平层。

看看在我们这边最1.5亿能买什么样的,一整栋楼好吗,自带公园大的园林好吗前段时间,站主在抖音上看到一个哥们,在深圳租了一个小单间,10几平米,一个月2600,当时觉得哇,这也太贵了吧但是,和香港比起来,嗯,好像还能扛得住。再给大家看几张数据(图片来源NBD 图数馆)站主觉得,以我现在的收入,可能劏房都住不起不知道香港的天桥下面还有没有位置元芳,你怎么看?谢谢观看帮我点个赞再走呗。

香港该如何解决20万人住笼屋档房棺材房的问题?

香港该如何解决20万人住笼屋档房棺材房的问题

香港笼屋,笼屋又被俗称"床屋",分布在深水埗等旧楼,居民一般是新移民或者年长者,是一群老弱贫苦的社会底层人士生活在罐头似的"贫民窟"里,一张张床位被铁丝网团团围住,犹如一个个笼子;"笼子"里边除了床具外,还有各种生活用品。这些住在"笼子"里的人被形象地称为"笼民"。"笼民"是一个长期困扰香港的社会问题。

1994年香港颁布了《床位寓所条例》,并于1998年开始实施,力图改善并减少"笼屋"。 考虑到床位寓所或出租床位租金低廉、地点方便,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因此香港政府部门并非简单地取缔床位寓所,而是透过立法确保床位寓所符合消防、卫生或楼宇安全的最低标准。《床位寓所条例》把"床位寓所"规定为拥有12个及以上出租床位的居住单位,相关部门对符合相应安全标准的床位寓所发放牌照,严格禁止无照经营。

对于因实施《床位寓所条例》导致床位减少、必须迁出的部分住客,如果年满60岁或有健康护理需要者,社会福利署会考虑让他们入住福利院舍,或安排他们入住公屋;对于60岁以下必须迁出的住客,可申请入住民政事务总署开办的单身人士宿舍。另外管理部门每半年派员探访已登记的床位寓所。当发现有年老、体弱或身体不健全的住客需要房屋方面的支援时,有关方面便会提供协助。

香港从1954年便开始实施"公屋"制度,即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廉租(住)房。公屋申请人有收入上的限制,配售由房委会公开编号、统一轮候、按号入住或者公开抽签挑选。公屋计划解决了香港30%左右人口的居住问题。在香港的繁荣背后,有那么一簇人的生存状态。我们去香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看到的是香港最阳光的一面。记得二十几年前,读过一部香港作家的小说,书名忘记了,讲述的是一个离异女子流落贫民窟的生活。

为什么有的香港人宁愿住“笼屋”,都不来内地发展?

香港那么繁荣,为什么还有人住劏房

香港人住“笼屋”,也是没办法的事!首先,香港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房屋价格本来就非常高,处于社会底层的低出入群体,若无祖屋,很难买得起住房。再加了香港地产四大家族囤地居奇,进一步推高了房价,很多到香港讨生活的人,很难买得起住房,只能住在“笼屋”。其次,香港服务业发达,服务业从员人员也无需多高的学历,这些住在“笼屋”的人在香港住久了,都有些底层人脉,大家互通信息,总能找到一份工作,维持温饱,起码还能活着。

此外,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梦想,香港虽然寸土寸金,但机会也很多,万一哪天走运,中了奖,就可以改变生活。住在“笼屋”的人学历普遍学历不高,就算到内地发展,还不是一样要做工?在内地,城市居民普遍条件还行,农村居民户口在农村,有房有地,老人在家务农,年青人外出打工赚钱,生活没太大压力!如果住香港“笼屋”的人到内地做工,家底比不上内地人,学历不高,在内地一样找不到很好的工作,而且举目无亲,只能靠辛苦打工从头开始,虽然可居住条件能稍微改善,但同样辛苦,和住香港“笼屋”并无根本改善!。

为什么在香港90平方米的公寓会被称为“千尺豪宅”?

香港该如何解决20万人住笼屋档房棺材房的问题

因为香港地方小啊,而且这么小的地方,可以用来开发房地产的地方又只有一丢丢,所以对于房屋的居住要求,自然就被压缩到了极致。香港所谓的千尺豪宅,确实是一千平方尺的房子,但采用的是英制平方英尺 ,也称平方尺,1英尺=0.3048米,那么一千平方尺大约等于92.9平方米,就算93平方米吧。所以香港的千尺豪宅,基本就是大陆的一套三室一厅,差不多就是这种画面,看上去还是挺不错的对吧。

但这种千尺豪宅能够住进去的,一般都是金字塔尖的少部分人,而且如果你不够尖,那么即使住在这种千尺豪宅里面,你也享受不到住豪宅的感觉。比如TVB著名演员陈浩民,现在是大陆各种烂片(主要是网络电影)的标签,看见他主演的网络电影直接躲开就行了,可以规避百分之八十的烂片。浩民哥哥事业如日中天的时期,给家里买了一套120平的超级豪宅(差不多1300尺),一家六口人住,某些不受待见的孩子要睡在客厅。

当然据说陈浩民先生跟蒋丽莎已经准备生第五胎,他们的千尺豪宅即将迎来第七个人口,目前正在收拾阳台,准备把老大户口迁过去。当然这只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陈浩民先生,普通的香港市民都住在这种房子里。还有这种画风的是不是觉得好拥挤,感觉患上了密集恐惧症?让我们把镜头移动到外景,你才知道什么叫做密集恐惧症~香港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住在这种鸽子笼一样的房子里,而且他们奋斗一生,也逃不出这个鸽子笼。

当时,虽然居住如此拥挤,香港也没考虑过盲目扩张市区,尤其是把绿化用地改做建筑用地,在香港破坏绿地是犯罪。香港80%土地是丘陵和山地,迄今为止共设立23个郊野公园、15个特别护理区、4个海岸公园和1个海洋保护区。郊野公园面积占香港面积的39%,全港绿化覆盖率约达70%,在人口密集区,人均也有1平方米的休憩绿地。

明明生活压力很大,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底层人士非要待在香港?

底层人士离开香港,还能去哪儿?我有一位朋友,土生土长的香港人,结婚后生了三个孩子,他们有自己的房子。由于最小的孩子发烧影响了脑,孩子的智力出现了问题,她一直很自责,所以她一直做家庭主妇,尽心尽力地照顾几个孩子。谁知孩子慢慢长大,她老公不愿意了,外面有了一位小三要离婚,就把房子卖了,她分到的也不多,他老公是需要给孩子抚养费的,给的只是一个基本生活费,她要带着孩子租几千元的㓥房,当时她自己的情绪也非常不好。

幸好有社工一直帮她,后来有申请综援,自己等孩子上学時间去做一点兼职,生活慢慢改变,大的孩子考了公务员,自己搬出去住了。前几天跟她吃饭听她说:第二个孩子也要大学毕业了,在孩子上大学之后,她前夫就再婚了,告诉她女儿没办法帮她给学费了,她们就去申请助学贷款,結果是像她们这种家庭读大学可以免费的,那孩子就不用读完书就要还债。

她最小孩子也快读完书了,之后社工会帮忙安排去一些专门的工厂上班,养活他自己是沒有问题的。孩子大了,朋友自己在社工介绍下找了一份工作,就是去他孩子读的学校煮饭,照顾一些天使孩子,入职就有一万七、八,她五十多岁了,找到这份工作她非常知足。她现在租住房子要一万,她们申请的公屋快轮到她了,只要能搬去公屋,她这么多年的辛苦日子也算熬过来了。

香港工资这么高,连洗碗工都月入过万,为何内地人却不去那打工?

因为去了没地方好住,随便租个小破房就要花掉好几千了,再吃两顿饭,就一分也带不回来了。高工资都对应着高房价高物价高支出。你可以去试试,可能你去了香港人也不敢用你,因为知道你干不久就吃不了苦头就回老家了。别说香港,就算上海和广东,也是房价奇高,月入一万也不够一个人花的,租房一室一厅普遍要4千5百以上,菜价很贵,吃饭三餐自己做起码也要花掉2千,各种杂七杂八的生活用品和交通费电话费起码也要花掉1千,这样就轻松花掉了七八千了。

所以你不要看一个人领多少工资,还要看卡里有多少余额,有没有欠着信用卡,一般收入越高的反而欠着花呗和信用卡更多的。香港是讲粤语的,不会粤语的话,在香港也很难交到朋友,孤身奋战在香港会很难的,广东人也不去香港打工,不仅租不起香港的房,其实香港这几年不如广东更发达了,广东公司和厂家可以提供就业岗位的肯定比香港的洗碗工好多了,去香港洗碗不如就在广东呆流水线。

为什么香港绝大多数市民宁愿住鸟笼棺材房也不愿来大陆买房或工作?

到大陆还不一定住得起鸟笼棺材房,可能吃饭都成问题。很现实的问题,穷有穷的理由,富有富的能力,你在一个发达地区贫穷,不代表你去一个相对不发达地区就能过得相对富裕。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说白了绝大部分都是社会底层人民,要么懒要么能力智力学历等欠缺,要真的有技能有能力很大概率不用住在鸟笼棺材房。而且香港的生活工作语言习惯跟大陆也还是有差别的,这些人到内地能不能找到工作,或者肯不肯跟大陆的民工做一样的工作都是个问题。


文章TAG:香港笼屋的可怕  为什么香港住笼屋  香港  笼屋  可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