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状况下,很容易滋生腐败问题,御史与地方长官同流合污的事情时有发生。到了汉文帝时期,决心扭转监察御史不作为的这种情况。因此,汉文帝在监察御史之外,又重新从丞相府派出官员巡回各地,专门负责监督地方长官和监察御史,是为刺史。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丞相初置吏员十五人,皆六百石,分为东西曹。

东曹九人出督州为刺史”。——《汉旧仪》因此,在地方上就诞生了两套监察班子,刺史和监察御史。两套监察班子虽然有效的扭转了监察人员不作为的情况,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个新状况,那就是两套监察班子之间容易推诿扯皮。而且,汉文帝时期的刺史,只是一个临时的职位,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担任刺史之人是丞相府的官员,这样无形之中又增加了丞相的权力,不利于皇权的集中。

因此,到了汉武帝时期,干脆就撤销了地方上的监察御史,并且将天下划分为十三个区域,即十三个州(冀州、青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幽州、并州、交州、司隶),每个州下辖若干郡县。但是我们要弄清楚一个事实,汉武帝时期的十三个州,并不是实际意义上一级行政区域,因为这十三个州没有设立长官,真正的长官依旧是各郡的郡守(太守)。

汉武帝在每个州设立一个刺史,有专门的办公场所,专门负责监督该州下辖各郡太守。因此,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并不是地方上的行政长官,而是监察长官。随着时间的变迁,到了西汉末年,刺史的职权开始不断扩大,开始有了行政权甚至军事权,名字也一度变更为州牧,隐隐有从监察官向地方行政长官转变的趋势。王莽篡汉之后,变刺史为州牧。

王莽当政时,各地反抗势力不断起事。王莽为方便镇压起义,给予州牧军事权,至此,刺史(州牧)实际已经完成了从监察官到地方长官的转变。刘秀复汉之后,又变州牧为刺史。这时候的刺史已经和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刺史的刺史已经具备了实权。因此,刺史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地方长官,成为了太守的直接上级。东汉末年,朝廷将一部分资深的刺史改称为州牧,因此才出现了《三国演义》中州牧和刺史并存的局面,有些地方叫州牧,有些地方为刺史。

范仲淹先有豪放词《渔家傲·秋思》,为何却说苏轼开创了豪放一派?

范仲淹(989至1052)一生功业彪炳,本无意于文学,故写词少,散佚多,今仅存6首作品,但确有豪迈与婉约两种风格。《渔家傲》“塞下秋来”一词,以苍凉的塞下风光表现边防将士征战的艰辛与忧国的深心,上承唐之边塞诗,下启苏辛豪放词,虽然如此,仅凭一首词,也不足以开宗立派。而苏轼(1O37至11O1)就不同了。

他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突破词为“艳科”的格局,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独立的抒情诗体,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在理论上,他提出词“为诗之苗裔”,将词提高到与诗的同等地位 ,主张词向诗靠拢。在实践上,他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将表现女性的柔情爱情的词,扩展为表现男性的豪情性情的词,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性情和人格。

也表现出对人生思考。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诸篇。苏轼还将词的表现范围大大拓展。突破了画楼绣户,秋千亭榭的限制,把躬耕射猎,会友怀人,农村风情,大自然的奇情壮彩等汇入毫瑞。如《水调歌头中秋》《西江月照野浅浪》《定风波莫听穿林》《浣溪沙蔌蔌衣巾》诸篇。苏轼以自身创作实践证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

苏轼“以诗为词”,大量用典,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开南宋辛弃疾词的先河。宋胡寅《酒边集序》称苏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王灼《碧鸡漫志》则说“东坡先生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这些,都表明在两宋词风转变过程中,苏轼是关键人物。不管在理论上,创作实践上,苏轼才是豪放派的开山宗主,而范仲淹充其量只是个先行者而已。

可以查看星球资料《独家捡漏榜,每日北京降价房源统计》5、提问:请问草桥的玉安园,玺萌鹏苑,玺萌丽苑这几个小区怎么样?有的小户型总价很低,是否能买来上车回答:你好,这玉安园密度较大、管理一般,我认为居住性和升值性都不突出。玺萌鹏苑,玺萌丽苑,好不了太多,不过新了一点儿,小户型可以用来上车用的,不过升值性也不算很好。

 10/10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下一页

文章TAG:萌鹏苑  业委会  杀人  细节  玺萌鹏苑哪个楼杀人了  关于玺萌鹏苑业委会的一些细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