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第五类人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即指村社区干部,即题主所说的社区工作者。由此可见,社区工作者是法律正儿八经明确的公职人员。其作为《监察法》管理的重点对象,出现违规违纪行为,不仅要受到纪律处分,还可以按照《公职人员处分法》给予政纪处分,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二、社区工作者的身份和工作待遇社区工作者一般包括支部书记、副书记、主任、副主任以及各类专干,人员一般在8到10人之间。

其中,社区支部书记和主任现在普遍一肩挑,其他副职和专干各司其职,负责组织、宣传、综治、计生等工作。遇到重大任务,全员压上,不区分职责分工。以上为定岗定补人员,由国家财政兜底负责定额补助,列入上级管理和考察范畴之内。其他不在“两定”范围之内的社区工作者,由社区自行招录管理,不列入社区干部范畴。社区干部的定额补助标准参照公益岗执行,地区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线城市的社区干部,定额补助标准每人每月基本上在4000元以上,其他中西部地区的社区干部多数在2200元到3000元这个区间。其中,社区书记和主任一般在2500-2700元之间 ,其他社区专职干部在2200-2500元之间。这是应发额,扣除社保和公积金后,实际到手多数两千不到。社区工作者虽然享受了国家定额补助,具有一定的公共事务管理职权,属于公职人员,但并没有纳入编制管理范畴,既不是公务员,也不是事业编,无法享受编制人员的晋升和工资待遇。

同样是干部,此干部非彼干部,这是社区干部与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在编人员的本质区别。三、社区工作者有什么发展前景?社区干部实行任期制。过去每届任期三年,从2021年换届开始,村社区“两委”任期由3年改为5年,与县乡换届同步进行。这意味着,在无法获得连任的前提下,很大一部分社区干部最多只能干5年,到期即离任,所谓的前途根本无从谈起。

更何况,社区干部还没有编制。不过为了优化乡镇街道班子结构,各地街道乡镇在换届时都加大了基层倾斜力度,允许五类人员参与换届选举进入乡镇街道班子,置换为公务员身份,其中就包括社区干部。这是社区干部为数不多可以获得晋升的方式。除此之外,社区干部要跳出社区进入体制内,唯一的办法只有参加公考或事业单位考试。关于社区工作者是否应该使用事业编制,社会上一直都有讨论和争议,既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

从目前形势来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社区工作者都不太可能被纳入事业编制管理。但是国家对村社区管理的力度的确在加强,比如通过派驻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乡镇街道干部挂职村社区书记等方式,吸引更多年轻有志之士进入村社区队伍,优化村社区干部结构,客观上为下一步村社区干部成长创造了好的条件。这是村社区干部职业发展中可喜的一个变化。

退休人员归社区管理以后,单位发的养老金会取消吗?

这种情况,肯定是不会的。退休人员移交街道社区管理,不会影响退休人员的有关待遇。从2019年开始,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主要是针对部分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仍然由原单位管理的问题进行改革。这样主要是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减轻国有企业负担,有关移交工作要求2020年底之前完成。

实际上,在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我们的退休待遇一般只有国有企业的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才能够享受。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有一些单位发给退休人员的退休费并没有纳入社会统筹,而是仍然是由用人单位发放。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以后,实际上其提供的养老金待遇达不到原先的退休待遇水平。为了做好衔接,一些国有企业会由企业继续补发相应的退休待遇差额。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统筹内发放的养老金直接转移由社保基金发放即可,统筹外发放的养老待遇问题也必须要设法解决。在指导意见中,国家设立的要求是“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统筹兼顾、逐步消化。”国有企业退休老人的统筹外费用,国有企业可一次性计提,按现有的方式发放。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经企业与退休人员协商一致参考城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一次性支付。

对于新退休的职工,要通过逐渐减少统筹外费用,可以设立一定的过渡期,过渡一般不超过三年。期满后,按照企业所在地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有关规定应该发放的待遇可以一次性支付,但是企业不再发放统筹外费用。所以,安心好了,移交社区管理不会影响老人的养老金待遇。另外退休人员原先享受的补充医疗保险、医疗互助帮困等相关待遇,仍然由移交企业,按照原时间、原渠道、原标准予以保障。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启程  社区  沈阳  电话  中金启程归哪个社区  沈阳中金启程社区电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