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珠三角城市群,分布着20多个城市、300多个建制镇。回溯1949年后的岁月,珠三角城市群曾历经了广州中心、广州香港双中心,到1980年代又形成了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的四核心驱动时期。进入1990年代,珠三角在前面这四个城市形成的第一梯队外,崛起了第二梯队:珠海、佛山、东莞与中山市。最近十年,珠三角城市群经历不同的磨合和竞争,暂时形成了广佛肇、珠中江和深莞惠三大经济圈。

眼下是广州和深圳双龙争霸的局势,暗地鏖战。珠三角城市群并不是只有县市,还有不少的镇级小城。城乡一体化在珠三角的展现,淋漓尽致。广东省住建厅2014年8月公布的《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征求意见稿显示:广东将把珠三角地区符合条件的少数“巨型镇”升级为市,在不调整行政级别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继续推行强镇扩权。

镇级市,形成珠三角城市群的第三梯队。这项规划一落实,广东省将呈现四级城市,从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层层递下到镇级市。2014年11月18日,东莞市市委书记徐建华通报,虎门和长安镇已经入围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名单,进行“镇改市”。1月28日,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向长江商报记者分析说: “不久的将来,珠三角将出现环绕广州、深圳与佛山等核心城市的一批镇级市,形成类似大东京、大纽约城市群。

”不过,珠三角的“核心城 镇级市”又不同于国外的超级城市“核心城 卫星城”模式,镇级市的居民就地安居工作,不用挤往核心城上班,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传统城市模式。林江表示,东莞市虎门镇与长安镇、中山市的东升镇与小榄镇、佛山市的南海区狮山和顺德区的容桂镇,经济实力已经达到一个小城市的标准,完全可以扩权为镇级市。

镇改市,使得珠三角城市群发展成多核心统领二、三梯队城市,在国内别具一格。互通不畅世界级城市群之路坎坷审视珠三角的发展之路,工业化是崛起之路,而城镇化犹如给它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加上市场要素和打工人口的聚拢,活力四射的城市群在珠三角跃然成型。然而,国内不少城市实力扩张后,后续发展过程里,容易和周边城市过度竞争而不能协调共赢。

这种城市关系通病,依旧是珠三角城市群面前的大问题。以《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出台为标志,广东省对珠三角多次统筹谋划,从区域治理、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战略布局,意在促进城市之间良性、健康发展。日本东京是一个大都市区,和周边的城市互联互通,通勤方便;在城市规划上互相协调;而且产业是由市场自由发展,配合程度高。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城市群  国家级  五大国家级城市群  国家级城市群  有哪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