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珠三角城市之间政府主导性的竞争颇为激烈,互补性差。尤其广州和深圳市之间,长年存在两虎争龙头老大的状态。“广州作为省会城市,有着不少的政策资源发展经济,在全省的经济地位稳如泰山。可是深圳作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第一块试验田,经济增长的后劲十足,近年来对广州的老大地位发起了严峻的挑战。

”1月29日下午,广东省社科院区域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分析。城市之间的协作并不默契,还处于磨合阶段。广佛肇等三大经济圈的渊源“广佛同城”一路走来,配合度不够,2009年3月19日,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和佛山市市长陈云贤签署《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协议》及两市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环境保护等4个对接协议,标志着广佛同城的正式启动。

开头几年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佛山热心而广州冷淡,致使广佛同城的进展不顺。后来广佛肇经济圈概念提出后,三市之间的市长联席会议每年举行,广佛同城在公共交通、金融合作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一日千里。广州市的服务业与佛山的制造业优势互补,使得两市实现利益双赢。广佛肇经济圈依托省会城市广州的大力推动,一体化进展顺畅。

然而,珠中江和深莞惠经济圈的一体化推进的进展不快,仍需要这6座城市首脑之间协商共谈,坦诚相待。1月30日上午,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对此症结的剖析一针见血:“城市之间的融合度不高,根源在于户口制导致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比如城市之间的医疗、就学和购房不能无缝对接,产业发展各自为政。”虽然广佛肇、深莞惠与珠中江三大珠三角经济圈均建立了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制,但与长三角相比,其常设协调机制仅限于相邻地级市之间,协调范围及力度不大。

更严肃的挑战在于环境污染,高速发展的珠三角城市之间付出了生态恶化的代价。佛山市的陶瓷企业工厂外迁到肇庆、云浮等城市,导致当地的空气污染加重。如果珠三角失去了生态这张底牌,世界级城市群之路注定波折坎坷。艰难转型东莞坚定制造业强市方向受到近年来国外经济发展势头不佳的影响,珠三角不同城市面临异常困难的产业转型升级。

佛山扎根本地的工业产业,顺德和南海区的自主品牌众多,美的风扇、格兰仕微波炉、志高空调和东鹏陶瓷等名牌产品畅销海内外,抵御境外经济风险的能力强,遭遇的经济困难不大。丁力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我一直力挺佛山经济模式,发展稳健,广东其他城市可以学习和借鉴佛山的经济路径。”与之对比鲜明的,一向以外来加工贸易为主的东莞市,确实是珠三角城市工业转型举步维艰的代表。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城市群  国家级  五大国家级城市群  国家级城市群  有哪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