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来说:1-6层是多层、7-11层是小高层、12-18层大高层。7层、11层正好是小高层的上限和下限,因此7层、11层是同一类别建筑,两种建筑从建设标准、材料造假、消防标准都是一致的,没有任何区别。在相同的设计规范下,7层洋房、11层小高层两种建筑形态的产品没有任何区别,例如单元核心筒的设计,都可以采用最简单实用的一梯两户设计,空间布局都可以采用南北通透的板楼设计。

建造成本方面,由于电梯都可设计一部、消防等级、抗震等级一致,无需对建筑材料进行改变,所以建筑成本也没有区别。二、7层产品仅仅由于购房者心理因素,价格比11层高层溢价5%-15%。7层产品和11层产品是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的,但是由于项目容积率越来越高,7层洋房逐渐成为市场上的稀缺产品,成为品质小区、高档小区的象征,因此深受购房者的青睐。

一般来说,同样城市、同样地段、同一项目的7层洋房的价格高出11层洋房价格5%-15%之间,而这溢价仅仅是购房者心理因素,直观认为7层洋房是高品质小区的象征,因此7层洋房的性价比并不高。我换一种说法,大家就是比较清楚了,7层和11层对比等于18层和26层的对比,但同样的18层和26层基本上是没有溢价的。

三、11层小高层的得房率是高于7层洋房,公摊面积少于7层洋房。大家往往认为楼层越低,得房率越低,这其实是错误的观点。在同样的建筑类别中,建筑楼层越多,得房率越高。因为如果是同样的建筑类别,公共面积设计是一致的,楼层越多户数越多,分摊面积就越小。我举个例子让大家便于理解:假设一栋楼一梯两户:每户户型面积100平米,每层单元核面积30平米,大堂30平米,其他公摊面积30平米7层洋房:81%公摊面积=每层单元核面积*楼层 一层大堂 其他公摊面积公摊面积=30×7 30 30=270平米每户公摊面积=270平米÷(2户×7层)=19平米每户得房率=实际使用面积(100-19)÷建筑面积100=81层小高层:83%公摊面积=每层单元核面积*楼层 一层大堂 其他公摊面积公摊面积=30×11 30 30=390平米每户公摊面积=390平米÷(2户×11层)=17平米每户得房率=实际使用面积(100-17)÷建筑面积100=83%通过上面对比可以发现:7层洋房每户公摊面积多了2平米,得房率也低了2%。

总结:7层和11层两种产品没有本质区别,但是11层产品比7层产品价格低,得房率反而高,性价比超过7层。我是资深房地产分析师,不为流量折腰,只发布专业、客观、中立的房地产知识,希望得到专业购房知识,避免购房陷阱的请关注我。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大家点个赞,以示鼓励。谢谢。部分图片来自网络采集,如有侵权请尽快联系,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洋房  保值  高层  未来  洋房和小高层哪个保值  未来洋房和高层哪个保值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