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和杭州两座城市你更看好哪座城市的未来发展?为什么

想找个离杭州近的县城或者城市居住,有推荐的吗

从今天的城市知名度来说杭州走在苏州前面,从经济的发展来说苏州还真的是具备超强实力,有张家港太仓港有运河,工业总值连续多年中国第一,昆山太仓包围上海地理先天优势,并且苏州是全平原有大把的土地可以开发,上海港和浦东机场就象自己的一样。杭州的优点是山水城市,互联网发达,并且是省会中心城市,文化经济底蕴也很强大,有一批优于苏州民企的巨头企业。

缺点是杭州经济不均衡,淳安建德桐庐临安与苏州最差的县区相比都有巨大差距。并且杭州本土企业喜欢外投,留在杭州的工厂产值就显得更低。比如娃哈哈五百亿营收杭州本土产值只有一百亿。恒逸,荣盛更加二千亿产值萧山占不到二百亿。综上:看好杭州,有望成为世界一线城市的强者!苏州呢是中国工业巨城世界工业名城相对低一个档次!。

现在有一种杭州有杭州人、萧山人、余杭人和临安人的说法,这是为什么呢?

想找个离杭州近的县城或者城市居住,有推荐的吗

看了这个问题,有点好笑,想到一句歌词: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记得我小时候讨论的是我们下城区怎么怎么样,你们西湖区怎么怎么样,哈!作为杭州土著,谈谈杭州和下属县合并的个人感受。杭州首先合并的不是萧山,是三墩,余杭下的一个镇。当时杭州已无地可用,直观表现是市辖区内无田地了,三墩靠杭州那边发展的最好,顺势并了,无反弹。

然后是滨江区,萧山的一部分,并进来时田地为主吧,拆迁赔偿的,按当时不错,也无反弹。再下去是萧山吧,萧山的当时的地位很高,全国县级市gdp排前几位的,心高气傲,不太看得起杭州(这个和昆山和苏州关系差不多),但是大势所趋,也给并了,其实从萧山官坊、民间抵触都较大。但是10多年下来了,无论是地铁、医疗,杭州对萧山都相对倾斜,3条地铁都经萧山,浙二、儿保滨江院等等,不过本身经济厉害,除了滨江区,融入感不强。

不过可以反思下,最近几年为什么没有滨江、余杭发展快。余杭融入极快,从早期的城西,到良渚、临平,再到阿里巴巴那里叫啥?(求补知识)发展的很快。余杭对于杭州,就象鄞县对于宁波,基本就是包围。后来的富阳,临安,建区时间不长,看后面怎么发展吧,我估计还是走美丽乡村、特色小镇这条路,毕竟山区占绝大面积。想想临安天目山,居然撤县建区,这真是佩服。

G20之后杭州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桐庐、建德和淳安三县市会改设区融入大杭州吗?

这个问题,需要认真研讨一下。首先,g20之后,杭州的城区建设确实有目共睹。主要是来自杭州主城区,也可以包括萧山、余杭的两区城市建设可以看出。一方面,g20以及2022年的亚运会,为杭州城市发展带来了契机,大量资金投入了城市有机更新中。可以这么说,到了2022年亚运会,杭州的城市面貌将焕然一新。其次,g20前后,杭州一直在朝着自己的发展路径在走。

从杭州gdp的增长来看,从过去的高度增长转变成了高质量增长,特别是数字经济这块,增长率让上海、北京、深圳叹服!g20的召开,更是锦上添花,扩大了杭州的知名度和国际化水平,有助于今后杭州更好的发展。再次,g20前后,杭州对富阳和临安进行了撤市建区。在撤市建区后,虽然给杭州市区增加了近一半的面积,但大部分是山丘地带,并不适合开展大规模的生产建设。

而且两地人口有限,对杭州城市人口增长贡献有度。富阳也好,临安也好,在浙江,只能算是表现一般的区县,经济增长远没有房价增长醒目;在财政上,还需要省市的转移支付。尽管如此,面积扩大了,人口增加140万左右,对杭州今后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等有帮助。又次,建德、桐庐、淳安改区的利弊。三地属于老严州市范畴,上个世纪60年代划归杭州,目前三地由杭州代管。

如果三地单独成市,则将成为浙江省经济最差的地级市之一,三地加起来还不到萧山、余杭的一半,单独的大概到富阳、临安的一半,享受着省市的财政转移支付。建德、桐庐、淳安,没一个有较强的带动能力。再建严州市已无多大可能。如果改区,则可以为杭州增加近一半的市区面积以及约150万人口。但是,三地是典型的浙西山区地貌,可供开发土地比起临安、富阳只少不多,像淳安除了山就是千岛湖了。

经济上也看不出有特别大的改善作用,没有像临安那样直接进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也没有像富阳那样与西湖区无缝对接;当然,除了房价会更快上涨。而如果当地市民在改区后,可以享受主城区市民福利待遇,肯定会受当地欢迎,但同时会增加杭州市本级的财政负担。除非杭州急需着150万人口的指标,不然,算算帐,杭州就没有动力去改三县(市)为区。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桐庐  富阳  临安  发展  临安和桐庐哪个发展  富阳和桐庐哪个有发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