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以呼应内部的外部事件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则趣味无穷,因为作家需要构思许多情紧急事件表现人物内心的挣扎或冲突。那么如何让人物行动起来呢?(一)想象作家离不开想象力,问题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它。以现实生活为蓝本进行小说创作并没有错,但是大量的创作如果全都依托于现实生活,会使作者显得胆怯和保守。以现实生活为蓝本创作,为某个亲友换个名字,在创作中带入他的样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发挥想象力为人物设置一些细节,让他从现实中的人物原型里抽离出来,看起来不再想像你的某个亲属。

不要忘记,我们此时刻画的是小说里的角色,而不是该角色的人物原型。毛姆说:“多年前,我写了本小说《月亮与六便士》,素材取自法国知名画家高更的生平,我凭着对他粗浅的了解,动用小说家的特权,虚构不少桥段来描写笔下人物。”亮与六便士》曾风靡世界,那个主角斯科特里兰至今让我难忘,而这是作者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塑造的人物,不是那个人物原型高更。

(二)灵感我们都知道,文学创作离不开灵感,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经历某些情感波动,而这正是创作的灵感来源。我们都希望创作的灵感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但灵感却不是天生的,更不是随时需要就能灵机一动抓住就是。事实上经过一些练习,我们可以随时捕捉到灵感。1、如何寻找灵感(1)重点在于从现实世界中搜寻那些产生客观影响的事件,而不是那些仅仅改变了主观感受的事件。

(2)通过任意练习活跃思维。例如:新闻报道中提到的事,翻开字典第一眼看到的词,无意中听到的一句话。(3)还是不行就走出书房,去没人认识的地方独处一会儿,随心所欲乱写一气,把脑海中闪过的念头全部记下来。或者欣赏油画、雕塑,听一场音乐会,看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或者在不太能碰见熟人又人流密集的地方盯着过往的人,直到目标人物出现,当然得是创作者眼中有特色的人物。

(4)如果不想外出就自行想象两个从楼里走出来的人,然后对他们的情况展开想像、自问自答。(5)也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寻找题材和目标。不妨抛弃理性,率性而为,让自己习惯捕捉流动的思想和情感。习惯于观察身边的人或事,从中选取最具吸引力的一个作为写作目标。作家其实就应该像孩子那样天马行空胡思乱想背心比这样的想像专门留出一块儿空间静等创意到来。

(6)如果上述方法均宣告无效就无所事事的坐一阵子吧,想象力有时会憋出来的。记住想象力终归会有所贡献。比如一个场景、人物和故事的发生地。你可以以此作为一部小说的起点,再添加其他元素,逐渐令其丰满成型。如同蜘蛛结网成一个点连接到另一个点直至形成一张大网这样一来他就能悬浮在半空而不至跌落。2、灵感来了怎么办灵感降临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仔细聆听和感受,以足够的耐心去玩味品鉴,聚精会神地捕捉闪现的念头,看看这些念头是否让自己感到震撼或是惶恐。

当灵感来的时候,我们会把零散的想法记录在笔记本儿、电脑文件夹甚至是纸巾上。其实,这里的“想法”可以是灵感也可以是无意中听见或看到的事情、某个声音、一段记忆、别人的经历或是无厘头的点子。我们称其为创作原点a,接下来再由a到b,再逐步推进到c和d……这个方法适用于所有虚构文学的创作。(三)戏剧化的运用艾丽斯说“麻烦和冲突才是故事的灵魂”。

这里所说的“麻烦和冲突”就是戏剧化元素。所谓“戏剧化”就是指普通的琐事好像是被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了像戏剧一样的夸张效果的过程。 小说中,有了戏剧化的元素,才会好看,也才能吸引读者。1、制造麻烦小说中有麻烦才好看,困难重重更棒,这样的情节更加富有戏剧性。一部小说里的人物一定得发生了什么并引发了某些悬念才能吸引读者读下去(有可能发生但并未真正发生的事情也同样有效)。

你说你开心但开心只是一种内在情绪,仅凭情绪是无法支撑起一个完整的故事的。作家需要具备“虐待才智”,人物不断犯险,经历沧桑,故事才好看。让人误深陷困境,还不够得引发一定后果才好。就如同我们平时看电视剧,剧情正渐入佳境时时男主或女主就一定会生一场大病(甚至是不治之症)或经历各种变故。 总之要多惨就有多惨,我们看完会骂,但这是看过角色的经历之后的共鸣或者说感受。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新疆  病案  李姣  多家  医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