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安史之乱,史思明登基称帝,为什么被儿子所杀了?

(一)背景乾元二年正月(公元759年),史思明僭称大圣燕王。四月,更国号大燕,自称大燕皇帝,改元顺天。史思明部下兵将是安史叛军中最残暴的队伍,每攻陷一城,都杀光老弱,抓壮丁为挑夫,把妇女奸淫殆遍,凶淫无比。魏州一役,史思明军一天就能杀掉三万多人,平地流血数日,称帝之后,他更扬言自己军士思归,诱使唐军决战。

大太监鱼朝恩想立大功,力劝唐肃宗下令各军进攻。不得已,时任天下兵马副元帅的李光弼及其麾下诸将出战,唐军大败,河阳、怀州等军事要地尽数归于史思明。(二)起因话说那史思明本欲乘胜进攻由河南西进长安的必经重镇——陕州,却被突然出现的唐军阻挡在姜子坂一带。出战不利,只得退守永宁。史思明下令筑三角城,计划一个月时间筑成,以储备军粮。

他的儿子史朝义率领军士埋头苦干,城筑好后,还没有来得及用泥抹外墙。史思明巡视到此,大怒,把负责工程的史朝义、骆悦等大将召至帐前,想杀掉他们以立君威。史朝义战战兢兢,深知他凶残如豺狼的老爹史思明的脾性,在他眼里可没有什么父子之情,在他的眼里全天下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该杀之人,另一种是以后再杀之人。很明显,自己现在是他父亲眼里的第一种人。

意识到这点,史朝义向史思明哀求道:“兵士们太乏累,歇一歇的话,马上就能上泥的,请父亲暂且宽心。”史思明呵斥道:“你爱惜属下,就要违抗朕的命令吗!”于是史思明非要现在就让史朝义与骆悦等将带着兵士立刻上泥,史思明率着凶名赫赫的侍卫亲军并且亲自立马城下监督。害怕被杀,兵士们手忙脚乱,慌慌张张的把泥上完了。史思明这才罢休,但是临走,他还是破口大骂道:“等我攻克陕州,斩却此贼!”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也许这只是史思明的一句气话,也许他只是想发泄一下也没有特指是谁,更多的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君威,毕竟称帝了跟以前做节度使可不一样,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更可况说这话的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呢?于是在城墙上的所有人都以为史思明说的是自己,各个直冒冷汗,最害怕的莫过于这次工程的负责人——史朝义。骆悦等大将此时不得不与史朝义同仇敌忾,谁也不想丢命,劝史朝义先下手为强。

史朝义不敢答应,骆悦等人就以投降唐军做要挟,史朝义没有退路,只好答应,于是史思明离地狱的深渊不远了。(三)结果正在准备战事,所以史思明在军营中夜宿,这给史朝义等人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史朝义与骆悦等人用强,迫使侍卫亲军统领曹将军参与反叛。夜半时分,史思明因恶梦惊醒,一时半会儿难以入睡。他平常特别爱听戏子们唱曲儿,吃饭时一直有几个戏子不离左右。

由于他为人残忍,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杀人,戏子们骨子恨他但嘴上不敢说。看见史思明突然醒来,几个戏子忙问原因,史思明说:“我刚才梦见河里的沙洲上有群鹿涉水而至,本是一副自然和谐的画面,突然一阵风过,鹿死水干,吓得我一身冷汗,由是惊醒。”话没说完,肚子一阵恶痛,史思明赶紧下床跑去茅厕。几个戏子偷偷说道:“鹿者,禄也;水者,命也。

此胡命禄到头了!”(史思明是突厥人)话音未落,骆悦等大将就杀进牙帐呢,不由分说几刀下去砍杀帐内数人,逼问戏子们史思明的下落,戏子们又惧又喜,齐声呼喊道:“史贼就在茅厕中!”史思明多年行伍经验,正在如厕中听见牙帐内骚乱响动之声,就知道事情不对,急忙翻墙而逃,然后跑到马槽处刚牵出自己爱驹来正准备夺路而逃,被赶来的军将发现,一箭射中史思明的胳膊,史思明翻身落马。

史思明老奸巨猾,忍痛向远处呼号道:“是何人反我?”军将答道:“是怀王(史朝义)起事,吾等从之。”史思明这才明白,喟然一叹:“都是因为我早说错话啊,才有今夜之劫!”然后哀求道:“恳请诸位将士不要这么快就杀到老夫,等老夫率尔等攻陷长安也不迟啊,那时候你们可以享有京城繁华富贵,如此可好?”史思明突然在人群中看见了低头不语的侍卫亲军首领曹将军,相交多年自然明白曹将军反叛了他,勃然大怒,破口大骂手指着曹将军大骂道:“此胡误我也!此胡误我也!”看着大骂大怒中的史思明,军士们又想起往日的此人的凶残,不由分说将史思明捆了个结实,这才安心下来。

参战、流放、被俘.安史之乱时,那些著名诗人都在做什么?

唐玄宗执政后期的天宝年间,政治日趋腐败,先后重用李林甫和杨国忠,藩镇割据势力相继而起。东北方面的大将安禄山,趁机做大,酿成大祸。天宝十四年(755)冬,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叛乱,击败唐军,攻下洛阳,次年称帝,进入长安,同时使其部将史思明占领河北十三郡地,史称“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战争示意图。来源/《中国通史》片段“安史之乱”中,有一群人似乎被战事遮盖了锋芒。他们也是大唐的名片之一,那便是——诗人。战乱中,这些诗人都在干什么?若把这段传奇时代与同时代诗人人生终点的齿轮对照,竟能发现它们神奇地吻合了:王昌龄于战争伊始,即公元756年,在途中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萧颖士于公元759年客死于汝南;储光羲于公元760年卒于岭南贬所;公元761年王维在长安去世;第二年(762)李白病殁于当涂;宝应二年(763)春,史朝义于林中自缢死,其余部分叛将投降,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公元765年,高适卒于左散骑常侍之位;大历4年(769),岑参卒于成都旅舍;大历5年(770),杜甫在耒阳的一叶孤舟上结束了他的一生;大历7年(772),元结卒于长安,赠礼部侍郎,贾至亦卒于此年。

他们从盛唐而来,主要活动及诗歌创作在安史之乱前后。在这场动荡中,他们的人生际遇截然不同。逐梦战场安史之乱诗人群体中的“战狼”,非高适莫属。高适是唐代诗人中对政治最热衷的人物之一。他生在世代簪缨之家,祖父高侃官至左监门卫大将军,父亲高崇文为韶州长史。由于父亲早逝,高适在幼年时便体味了什么叫家道中落。这些经历非但没有扼杀高适的斗志,反而激励他刻苦读书。

他“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逢时多难,以安危为己任”(见《旧唐书·高适传》)且志向高远。高适在《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一诗中明确宣布:永愿拯刍荛,孰云干鼎镬。即立志挽救人民于苦难,即使被处以烹煮的酷刑也在所不惜。作为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三次亲历塞外。开元十九年(731年),年方三十、血气方刚的高适目睹契丹南侵的巨大边患,直奔幽蓟,从军边疆,一去就是三年。

这期间,他创作了《塞上》《信安王幕府诗》《自蓟北归》等诗,提出了解决边患的具体建议,也大力赞扬了唐代士兵在战争中捍卫祖国的英勇气概。天宝十年(751),已是五十之身的高适因送兵之任再次前往蓟北,目睹了安禄山讨伐契丹的野心与惨败,写下《蓟门五首》《送兵到蓟北》《答侯少府》《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充满内心悲愤和对现实的尖锐批判。

天宝十一年(752)秋,西游长安的高适受到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判官田良丘的推荐,进入名将哥舒翰的帐下。跟随哥舒翰,高适西出阳关,第三次出塞。此时,距离安史之乱爆发,还有三年时间。天宝十四年(755)二月,高适随哥舒翰进入长安面圣,没想到哥舒翰却因嗜酒如命、纵情声色,身患风疾导致半身瘫痪,高适只能滞留长安。

同年十二月,安禄山起兵叛乱,名将封常清、高仙芝领兵御敌兵败后被冤杀。无奈之下,唐玄宗只能命令哥舒翰,以残废之躯出征,守卫潼关。或许是年少的家道中落、青年的民间见闻、壮年的边塞经历,让年入五十的高适决心斗争到底。在历史的转折点上,高适以诗人为戎帅,助哥舒翰守潼关,走上了平叛救国的沙场。将士骑马。摄影/秋影随风,来源/图虫创意无奈哥舒翰的部队挡不住安禄山的大军,潼关失守,长安沦陷。

高适只得护送唐玄宗逃往四川。之后短短几年,高适凭着果敢的决断力,参与了讨伐永王、安史叛军等诸多战争。金戈铁马中,高适屡建战功,由监察御史、谏议大夫,升为淮南节度使、扬州大都督府长史。说到这儿,他和李白在安史之乱中的“纠葛”也不得不提。安史之乱前,这两位大诗人便是“铁哥们儿”了。天宝三年(744),高适、李白、杜甫相会于宋州(今河南睢阳)。

这一年,44岁的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33岁的杜甫屡试不中、贫困潦倒,而42岁的高适更是失意多年。三人相聚,饮酒作赋。李白写下《梁园吟》,高适留下《古大梁行》。13年后,李白因投靠永王李璘“站错了队”,被判“附逆罪”押解入狱。下狱之后,李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向昔日老友、现居高位的高适求救。他写下《送张秀才谒高中丞》求情,一向心高气傲的李白甚至还奉承高适:“高公镇淮海,谈笑却妖氛……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

但洒一行泪,临岐竟何云。”对此,高适选择了漠视,两人的友谊也在这场政治风雨中决裂。与高适的家境相似,同为盛唐边塞诗人的岑参也出身贫寒。但与高适的战争生涯不同,岑参并未参与安史之乱的前期战争。天宝八年(749),近三十岁的岑参首次接触军旅生活,赴安西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十三年(754)再赴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

两度西域之行不仅给岑参留下了诸多“创作素材”(《送李付使赴碛西官军》《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送费子归武昌》等),更让岑参备尝边疆生活的艰苦。安史之乱爆发时,唐玄宗命封常清、高仙芝领兵御敌,却无奈敌不过安禄山甲于天下的兵力,失守洛阳,退守潼关。唐玄宗一气之下听信谗言,将封、高两名大将斩首示众。两任上司遭受无妄之灾,让留在北庭都护府做节度判官的岑参灰心不已。

至德元年(756),唐肃宗在灵武继位,岑参积极上表,来到凤翔郡(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被封右补阙。不过,岑参还是没有等到上战场的机会。郁郁不得志的他写下《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表达想上阵杀敌、挽乱世于狂澜的心愿: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悔不学弯弓,向东射狂胡。宝应元年(762)十月,唐代宗继位,天下兵马大元帅雍王李适会师陕州(今河南三门峡),统兵进军洛阳,讨伐史朝义。

时任太子中允兼任西节度判官的岑参出任掌书记,奔赴前线讨伐叛军。不过,距离安史之乱结束不过一年。第二年春天,田承嗣投降,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随之结束。这段连连大胜的平叛经历,并未给岑参的仕途带来多大帮助。广德元年(763),岑参改任考功员外郎,次年转任为虞部郎中;永泰元年(765),岑参又被贬为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

大历四年(769),岑参在一间成都旅舍去世,终年约52岁。回顾高适、岑参二人的人生,我们会发现这两人的追求和抱负均有相似之处:舍身边塞、立功边塞,杜甫以“高岑”并称,严羽以“悲壮”共评。在高、岑二人的诗中,有着一样的瀚海青天、大漠戈壁、长河落日、奇寒冷冻、孤城夜月、行军战斗等景象,在乱世风沙之中,他们共同经历着、体验着、记录着。

身陷“安”营安史之乱时,唐玄宗率领部分官员逃往四川,其余臣僚则被安禄山俘至洛阳,其中就包括王维、储光羲等在内。天宝十四年(755),王维的官职是给事中。十一月,安禄山反。据《旧唐书》记载,长安沦陷时,王维未能及时逃走,被叛军俘虏。王维的官职不小,又因“诗画双绝”加持,安禄山为招揽人心,将王维拘押在普施寺,逼迫他在其割据政权“燕国”之下做伪官。

安禄山甚至还请来梨园弟子、教坊工人奏乐,在凝碧宫宴请“俘虏”。为了保命,王维只好被迫接受,却暗地里留下《凝碧诗》一首: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秋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这首小诗,日后给王维留下了活路。唐肃宗即位后,追查与惩处一切出任伪职的官员。被追究时,王维拿出《凝碧诗》,证明自己是“身陷‘安’营心在唐”,并未臣服于“大燕皇帝”安禄山,才免刑降职了事。

王维雕塑。摄影/海德堡图文设计,来源/图虫创意至于王维是否受伪职,有学者指出:“从至德元年六月算起,直到至德二年四月,王维都在囚禁中;而安禄山在至德二年正月初六即被杀死,可知王维并没有向安禄山屈服。这也表明,作为一位朝官,王维在危难中是保持了应有的节操。”(出自杨军:《王维受伪职史实甄别》)如果我们了解唐代官员与文人陷入安史乱军中的背景,就会发现王维并不是变节与不忠。

《凝碧诗》(原名《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作为王维表忠心的证据,常为后世熟知。然而,王维还留下了另一首《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安得舍罗网,拂衣辞世喧。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文人身陷贼中,被迫任伪职,既无回天之力,只好向往归隐的清静生活,憧憬与世无争的桃花源。

繁盛一时的盛唐仿佛就在昨日,昔日高官一夕之间沦为阶下囚,这种心理落差,不是王维的选择,而是必须接受的命运。王维在日后的《责躬荐弟表》中,请求削去自己全部官职,放归田园:“昔在贼地,泣血自思,一日得见圣朝,即愿出家修道。”安史之乱的陷贼经历,使得王维的心境状态与人生路径产生了很大变化,他以陷贼后无可奈何的处境而向往隐退,又不甘于生命的落空而继续谋求官职,这也造成了他后期亦官亦隐的心态。

实际上,“诗圣”杜甫也曾有一段被俘经历,不过与王维相比自由得多。这期间,杜甫创作了大量诗歌揭露罪恶,也对导致屠杀的根源进行了深刻分析。杜甫画像。来源/人教版语文书天宝十四年(755)十月初,杜甫44岁,困守长安十年后,终于被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官职。担此任不久,杜甫由长安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妻儿,沿途目睹民众苦难与皇族淫逸,回到家里,发现自己的幼子也因饥饿而死。

悲痛不已的杜甫写下《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等词句,描述惨淡苦难的社会现实,字里行间表达出万民之哀预示着的一国兴衰。随后,历史验证了这位诗人的真知灼见。十二月,安史之乱爆发了。据《新唐书·杜甫传》记载:“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元年(756),杜甫听闻太子李亨即位的消息,便将家人安顿于三川(今河南洛阳),只身一人前往灵武投奔肃宗,却被叛军俘虏而滞留长安。

与王维不同,杜甫“官微言轻”,他的行动没有受到限制,可以在长安自由行动。在此期间,他写下《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两篇文章为剿灭叛军出谋划策。然而,叛军始终占上风,杜甫找不到机会出城。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唐军兵临长安城下,杜甫趁“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出自《述怀》),从长安城西金光门成功逃脱至凤翔投奔肃宗,而后受任左拾遗。

杜甫供职不久后因直言进谏被贬,对杜甫的政治生涯来说是不幸的,但对于其诗歌人生而言却是幸运的,这段与社会密切接触的过程促进了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有学者统计,杜甫一生共作诗1400余首,自天宝十五年至宝应元年,作诗319首,全面、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的浩劫,奠定其“诗史”地位。“附逆”南流说到安史之乱中的著名诗人,不得不提李白。

李白于天宝元年(742)进宫供奉翰林,陪侍唐玄宗。后来,他与君王渐生嫌隙。一方面,李白对奉旨作诗的生活感到厌倦,在宫中“痛饮狂歌空度日”,玄宗呼之不朝;另一方面,李白的才华和傲气引宫中人艳羡,不免招来嫉恨。于是,做了三年翰林待诏,“非廊庙器”的李白就被赐金放还了。李白影视形象。来源/电影《妖猫传》安史之乱发生后,李白与妻子宗氏南逃避难。

这个曾写下“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有着一腔侠客梦的诗人,面对兵临城下的满目疮痍,表达了自己渴望执剑杀敌、平定国难、建功立业的志向,他在《赠张相镐二首》中疾呼: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唐肃宗即位时,逃往汉中的唐玄宗仍留恋权力、不甘退位,他诏令诸子分领天下节度使,下令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永王李璘则为江陵大都督,相互制衡,筹措兵马反攻叛军。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三年(756),壮心不已的李白认为报国时机已到,加入了永王李璘的幕府。拥兵自重的李璘在谋臣的鼓动下意图发动叛乱,在其帐下的李白自然不甘才华空逝,挥笔写下《永王东巡歌十一首》。洋洋洒洒留下“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等语,怂恿李璘割据称帝意图昭然,这为李白的“附逆”留下“罪证”。

最终,李璘的部队土崩瓦解,而永王李璘也在逃亡路上被杀。李白南逃途中被逮捕关入浔阳(今江西九江)监狱,虽然得到御史中丞宋若思营救,李白获释出狱,但他最终还是因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此时,李白年已58岁。乾元二年(758),流放夜郎途中的李白因关中遭遇大旱遇赦,颠沛流离的李白终于迎来人身自由。

他乘船随长江而下,在途中逸兴遄飞地写下千古名作——《早发白帝城》。白帝城风雨廊桥。摄影/品空,来源/图虫创意然而,没有稳定工作、没有存款的李白,生活相当窘迫。往来于好友处、依人为生终究不是度日之法,李白只好投奔自己的族叔,当时在安徽当涂县做县令的李阳冰。这时的李白已经59岁,距离逝世仅有三年。如果从赵翼的“国家不幸诗家幸”的意义上说,李白在近殁之年,尤能以囚徒之心、流放之心、流徙之心,在“非所”与流落中咀嚼一番人生滋味,体验了劫后重临江夏、岳阳和寻阳的多味感慨,写下《在寻阳非所寄内》和《南流夜郎寄内》《留别贾舍人至二首》《赠别郑判官》《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等诗作,这种楚臣去境、塞客衣单的人生体验和心灵感荡,是难得之幸。

上元三年(762),李白死于当涂县,其死因流传有“醉致疾亡”(见《李翰林集》)、喝酒猝死(见《旧唐书》)、醉酒入湖中捉月溺死(见《唐才子传》)等多个版本,然而这一“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仙,却永远活在历史的书页之上。李白影视形象。来源/电影《妖猫传》 剖开安史之乱这一横截面,借着历史放大镜下的惊鸿一瞥,探索并捕捉被时光搁浅的鲜活画面,我们能清晰看到盛唐诗人们陷于战乱中不同的生活轨迹。

他们的诗句中,有断壁残垣上的沉思,有斑驳古道上的扼腕,也有荣归故里的豪情......时移世易,我们仍旧可以立于历史的一角,寻觅盛世与乱世之交的风谲云诡与历史人物的命运浮沉。 参考资料:[1] 佘正松. 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D].四川大学,2005.[2] 吕蔚. 走出盛唐[D].陕西师范大学,2005.[3] 傅璇琮. 唐代诗人丛考[M]. 中华书局, 2003.[4] 王向峰.政治动荡中的唐代诗人——谈国家遭遇与诗家遭遇的同背律[J].社会科学,2014(03):171-178.DOI:10.13644/j.cnki.cn31-1112.2014.03.024.END。

安史叛军将要进攻长安,但是换了史朝义怎么就打不过唐朝了?

安史之乱顾名思义是由是由唐朝镇守边疆的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一场大规模叛乱,安禄山.史思明都是胡人,唐朝时的开放的大国心态使得很多周边的胡人都在唐朝为官为将,这哥俩也不例外,两人的私交甚密,称兄道弟。安禄山肥胖严重,去厕所都需要他人服伺,正是这种体形再加上安禄山不断的奉承,让当时正与扬贵妃出双入对的唐玄宗十分喜爱,(唐朝以胖为美)。

并犯了大错——过于喜欢安禄山,将河北的军权与行政权都给了安禄山一个人,这是唐朝边境守将第一次统管军政大权,安禄山由此起了野心,不断征兵扩军,最终于公元755年与十史思明等起兵造反,史称安史之乱。由于军政大权早就交到安禄山一个人的手中,所以国家失去了对河北安禄山管辖区域的具体控制,安禄山的军队实力大大加强,一举拿下了唐朝的东西两京,把唐玄宗赶出了长安。

在唐王朝积蓄力量准备反攻之 时,安史叛军就显示出了十足的“乌烟瘴气”,混乱不堪,拿下长安和洛阳,按说叛军离最终胜利就相差一步,结果叛军内部产生“只有同患难,不能同富贵”思想,安禄山由于身体肥胖导致多种病齐发,他把生病的原因都怪在朝臣身上,朝廷怨声载道:而安禄山的二儿子安庆绪作为辅佐安禄山的大臣。同安禄山南征北战,立下了战功,却得不到重用,安禄山并不打算传位给他,于是安庆绪干脆杀了自己的父亲,登上了皇上的宝座。

安庆绪的好日子也不长,史思明看着自己的好哥们被杀,于是脱离了安庆绪的控制,在时机成熟时又杀死了安庆绪,将安氏家族杀了个精光,自己又登上了皇帝宝座,短短几年,叛军就换了三个皇帝。历史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公元759年史思明登上了皇位,公元761年史思明的长子史朝义就将当皇上的父亲干掉。拿下东西两京的叛军经过这几次的权利更换,失去了全部的战斗力,最终被唐军驱逐。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最开始有多少兵马?最后史朝义又剩下多少?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捋一捋安史之乱的前后详细过程,答案夹杂于其中。先了解安禄山有唐一代,十分开放,它的开放不仅在于内部,对外也很开放,比如在对待少数民族态度上,当时唐朝有很多官员都是少数民族的,同样少数民族出身的安禄山(胡人与突厥人所生)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开始兴起,走向巅峰。安禄山虽屌丝出身,长相丑陋,但他也是有特别之处的,那就是特胖。

体重的优势加上出生于塞外,让他练就了一身力气,异常剽悍骁勇。得以此,安禄山被幽州节度张守珪所欣赏,成为其义子,安禄山自此有了一个跳板,开始了自己创业之路。安禄山在明面上靠自己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讨好朝中重臣,暗地里又拿厚礼贿赂往来官员,因此他在朝廷内有着不错的名声,唐玄宗也是特别喜欢他,到后来还亲自下旨让他成为自己爱妃杨玉环的干儿子。

安禄山实力安禄山自公元732年投入军旅起,一路上可谓是平步青云,到公元751年时,他已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成为唐朝最大的腕。要知道玄宗当时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控制、巩固边防,于开元十年于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节度使权力很大,相当于三国时期的刺史、州牧。《新唐书 志第四十兵》记载:“(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节度使是雄踞一方的存在,而安禄山作为三镇节度使,实力可想而知。当时的唐玄宗为保卫边疆,实行的是外重内轻策略,他允许节度使率兵镇守边地,这使得后来边镇兵力达50万之多,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而安禄山作为三镇节度使,即平卢、范阳、河东三镇,拥兵20万,实力最强。安禄山在公元751这一年,实力剧增,随之一起上涨的是他的野心。

安禄山造反准备于是他开始密谋造反,首先是以抵御外敌为名在老巢范阳储藏兵器、粮食;接着亲信挑选出来代替那些“不听话”的官员;最后派出了探子前往长安获取第一手的情报。这在《旧唐书》中有记载:禄山阴有逆谋,于范阳北筑雄武城,外示御寇,内贮兵器,积谷为保守之计,战马万五千匹,牛羊称是。高尚掌书记,刘骆谷留居西京为耳目安守忠、李归仁、蔡希德、牛庭玠、向润客、崔乾祐、尹子奇、何千年、武令珣、能元皓、田承嗣、田乾真,皆拔于行间。

而在安禄山做这些的事情的时候,很多人都看出了一二,就连大奸臣杨国忠都多次对唐玄宗上奏:禄山必反!可惜,玄宗当时已然被安禄山影帝般的演技所蒙蔽,当安禄山一副哭相跑到自己跟前抱怨时,他只觉得错怪了他,反而自己愧疚了起来,于是让他做了左仆射的高官,放他离去。公元755年,经过四年的准备,安禄山有了造反的实力,于是以讨伐逆臣杨国忠为命,从范阳起兵造反,顿时间朝野震惊。

造反的人数有多少呢?《旧唐书》记载:以诸蕃马步十五万,夜半行,平明食,日六十里,以高尚、严庄为谋主,孙孝哲、高邈、何千年为腹心。《资治通鉴 》记载:十一月,甲子,禄山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凡十五万众,号二十万,反于范阳。也就是说当时安禄山三镇的军力,加上各少数民族支持,启用了骑兵、步兵共十五万造反,号称是二十万。

安史之乱安禄山起兵后,由于多年没打仗,久疏战阵,加上造反过于迅速,唐军压根没反应过来,十五万叛军很快就控制了河北,而这个时候的唐玄宗还不信,直到一周后才肯接受安禄山造反的现实。玄宗起用高仙芝为帅东征安禄山,不过我们在先前也提到唐朝当时已是内轻外重,节度使拥兵自重,精锐在边疆,还没有赶回,高仙芝也是临时募兵,得到的新兵压根无法与安禄山的兵相提并论。

高仙芝也深知这一点,于是坚守潼关不出,不过唐玄宗却因此,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了高仙芝。无奈,在安禄山造反当年年底,他攻下洛阳,称帝,国号大燕。玄宗再起哥舒翰为帅,起二十万大军,镇守潼关,与高仙芝一样,哥舒翰也是坚守,玄宗心急,催促哥舒翰出战,哥舒翰硬着头皮出战,结果中了伏击,被杀的大败,20万大军只剩8000,此战后潼关失守,而潼关是长安门户,潼关一丢,长安没过多久也没了。

安史之乱这时是最严峻时期。不过在李肃宗即位后,战争开始有好转,郭子仪与李光弼联手进军河北,击败史思明,收复了河北一带。安禄山之子安庆绪为重振旗鼓,以尹子奇为帅,率十三万人南下,扫荡河南。不过在睢阳之战中,被张巡给打败,叛军被歼灭12万之多,而睢阳保卫战牵制了、又消灭了叛军主力,为后来收复长安、洛阳奠定了基础。

后期安史之乱(这里本人特指安禄山死后)公元757年,安禄山起兵两年后,他被儿子安庆绪杀害,安庆绪继承帝位掌权。当时长安、洛阳已被收复,安庆绪仅率1300人败逃邺城。安庆绪衰退之际,史思明开始壮大,他在当时是守老巢范阳,并没有多大损失。公元758年,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继任“大燕皇帝”。

公元761年,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由于多次内乱,叛军势力渐弱。公元762年,唐军骑兵与回纥军合围再次失守的洛阳,史朝义派10万精兵来增援,被打的大败,歼6万余人,俘其2万余人。自此后更是兵败如山倒。公元763年,史朝义率五千骑败逃回范阳。由于部下李怀仙已献城投降,史朝义不得入城,他只好逃奔广阳(今北京房山东北),又遭守军拒绝,史朝义在绝望之际自缢而死,安史之乱自此结束。

《新唐书》记录最终结局:朝义至范阳,怀仙部将李抱忠闭壁不受,朝义告饥,抱忠馈于野。朝义饭,军亦饭,饭已,军子弟稍稍辞去。朝义流涕骂承嗣曰:“老奴误我!”自渔阳回止幽州,缢死医巫闾祠下。安史之乱自公元755年从安禄山开始,到公元763年于史朝义手里结束,历经七年又两个月,大唐由盛转衰,下面则是藩镇割据时代。

夏目说:从以上可以看出,到了史朝义时期安史之乱已然是走下坡路了,基本一直在输,但他在最大一战,即唐再夺东京之战,依旧是能起精兵十万与唐一战的,所以巅峰时期势力还是非同小可。不过到了最后他输的一无所有,部将在史朝义大势已去之下都选择了降唐,不接纳他,比如田承嗣、李怀仙等人都闭门不出,田承嗣更是将史朝义母亲及妻子送于唐军以表忠心,史朝义是在无路可走情况之下,才于林中自缢而死的。

要说史朝义最后还有多少人,其实上要分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是说史朝义个人。他最终史朝义是众叛亲离,一人没有,自己在绝望中自杀。广义上则是史朝义为首的叛军。当时史朝义的部将田承嗣、李怀仙、李宝臣、薛嵩四人都因投降有功,依旧做了节度使,他们的势力没受太大影响,只能说是被招降了,明面上听命于朝廷,实际自主权力很大。

他们四人拥兵于河北,算是藩镇割据时代第一批人。安禄山时期的叛乱应该是威慑力最大的,虽然起兵时只有十五万人,但当时由于国内太久没战事,老兵在边疆,新兵蛋子多;加上出其不意;唐玄宗的瞎指挥不听高仙芝、哥舒翰等名将劝告,失去了洛阳、长安。好在之后有郭子仪、李光弼站出来,帮助唐朝止颓,加上抓住叛军内乱,最终打败叛军,将叛乱终结于史朝义手中。


文章TAG:薛仁贵是唐朝名将  史朝义  薛仁贵  唐朝  名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