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的存在是否太过于巧合了?

月球的存在是否太过于巧合了?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月亮的身影,司空见惯的月亮从都不会让我们觉得突兀,反而如果那天不见了倒是觉得缺少了一些什么,至少如果没有月亮历史上关于月亮的诗篇统统都得消失,那就有些可惜了......一个月中每天的月相都不一样哦,您注意到了吗?但月球的存在确实有一些特殊之处,下面就来罗列几个比较奇特的方面:一、与地球比起来,这个天然卫星的个头有点大了 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再也没有比地月系中天体直径的如此比例了地球直径为12750千米,月球直径为3470千米,上图为地球月球的真实比例,看起来似乎相差挺大的,但在天体中如此比例已经有些偏离主流了。

二、如此大的天然卫星,却被地球潮汐锁定 这导致一面永远朝向地球,如果不是探测器去环绕月球,也许我们永远都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是个什么状况。不过要提醒下,潮汐锁定的月球依然在自转,如果不自转的话我们反而能看到其正反面。三、月球的视角看起来与太阳一致,都是0.5度左右 日食就是这样形成,当然会因为距离不同有时候形成环食,有时候形成全食。

中国空间站为什么要用联想的ThinkPad?

不仅中国空间站要用ThinkPad,国际空间站也要用,用了二十多年了。▲航天员汤洪波在天和舱内使用ThinkPad。ThinkPad是1990年由IBM PC创立,在2005年被联想收购之前,它就备受航天机构的青睐。▲国际空间站里被ThinkPad包围的宇航员。在2016年之前,ThinkPad是唯一在国际空间站(ISS)里使用的笔记本电脑品牌

美国宇航局(NASA)购买了数百台ThinkPad笔记本电脑,用于飞行资格认证、软件开发和机组人员培训,有近百台ThinkPad在国际空间站里使用过,有超过50次航天飞行任务使用了ThinkPad。在太空任务中使用的ThinkPad经过了一些改造,以适应太空环境。包括贴在表面的尼龙搭扣胶带,升级CPU和显卡冷却风扇以适应微重力(在微重力下,热空气不会上升)和较低的舱内空气密度,以及一个用于空间站28伏直流电源的适配器。

1993年12月2日,ThinkPad750搭载奋进号航天飞机,执行修复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任务时,运行了一个NASA的测试程序,检查太空环境中的辐射是否导致记忆异常或其他意外问题。1998年77岁高龄的John Herschel Glenn搭乘发现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并在任务中使用了ThinkPad笔记本电脑。

John Herschel Glenn是迄今为止执行任务时年龄最大的宇航员,他在2016年逝世,享年95岁。▲2020年国际空间站里正在使用的两台ThinkPad。2006年,1台ThinkPad A31p被用于国际空间站的服务舱中心柱,7台ThinkPad A31p笔记本电脑在国际空间站的轨道上运行。

截至2010年,国际空间站配备了32台ThinkPad T61p笔记本电脑。美国航天任务中使用的ThinkPad型号有750、750 C、755 C、760 ED、760 XD、770、A31p、T61p等。2013年,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上使用的是ThinkPad Tablet 2。2016年神舟十一号上使用的是ThinkPad P40 Yoga。

神舟十二号使用的型号网上还没披露。除了NASA和中国航天局之外,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和欧洲航天局(ESA)也使用ThinkPad。2016年与惠普签订的一份新合同为国际空间站提供了少量经过改装的ZBook笔记本电脑,ThinkPad不再是国际空间站上唯一使用的笔记本电脑品牌。ThinkPad在航天界混得这么好,主要是靠IBM打下的坚实基础。

JAXA计划何时采集小行星Ryugu的岩石样本?

向小行星“发射一枚子弹”,听起来像是科幻节目中的剧情。但是本周,日本宇航机构 JAXA 就计划上演这样的剧情 —— 其将指示隼鸟二号航天器,去抓取小行星的样本。日本宇航机构 JAXA 表示,其发射的隼鸟二号航天器,已经做好了接收小行星 Ryugu 上采集的样本的准备。其于 2018 年中抵达目的地,并向小行星表面派出了一个着陆器和两辆漫游车。

在发现 Ryugu 外形较早前设想的更加震撼之后,JAXA 推迟了原定于去年秋季的触地计划。更改后的时间为 2 月 22 日(周五)上午 8 点 —— 日本当地时间为 2 月 21 日(周四)、美国太平洋时间为下午 3 点。届时,JAXA 将提供网络直播,以及英文翻译。航天器的圆柱形采样器,采用了喇叭状的特殊设计,以便将“子弹”摄入小行星岩石表面,然后收集撞击喷射出的碎片。

日本JAXA将利用“隼鸟2号”探测器完成哪些新任务?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正计划用“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完成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该探测器已经在小行星“龙宫”(Ryugu)周围的轨道上运行了几个月。现在,在另一个潜在危险的机动中,JAXA计划让该探测器在小行星的表面进行短暂的着陆。这被认为一个大胆的计划:该探测器的任务是将小行星的样本带回地球,但首先,它必须揭开外小行星表面下方的一些材料以获得原始样本。

为此,“隼鸟2号”向“龙宫”发射了两枚“子弹”。目前的样本检索是第二次这样的尝试,但仍存在许多风险。今年2月,“隼鸟2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小行星“龙宫” ,从各方面来看,这都是成功的。然而,在开始第二次尝试时,JAXA可能会失去该航天器已经收集的样本材料。该航天器需要进行完美的着陆和移动,以保存返回地球的样本。

然而,尽管机动可能存在危险,但这将是该探测器最后一次尝试着陆,其将很快开始返回地球。如果探测器能成功将小行星样本带回地球,科学家将研究材料样本,寻找其组成成分和历史的线索。科学家希望通过研究像“龙宫”这样的小行星来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太阳系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甚至可能了解到一些关于外星生命如何在这里扎根的事情。

日本JAXA超低轨测试卫星“TSUBAME”为何能获吉尼斯世界纪录?

超低轨道卫星指的是距离地面仅有不足200公里的卫星,虽然距地面200公里大气已经十分稀薄,但是大气中的氧气会氧化探测器,微弱的大气阻力也会使卫星更快坠落。航天中有一个名词叫做“冯卡门线”,是国际定义上的太空空间的最低高度,大约距地面100多公里。地球大气因为地球引力的作用,绝大多数的质量都集中于距地面15公里范围内,高度越高大气越稀薄,而航天器是一类需要在空中长时间运转的飞行器,因为航天发射的成本一般比较高昂,距地面越近航天器的燃料消耗越快,轨道就越难维持。

而距地面100多公里的地方,地球大气已经非常稀薄了,可以使航天器维持较长时间的运转,一般此类卫星的目的都是对地面有清晰的观测。尽管距地面100多公里的地方可以支持航天器存在,但那里毕竟还是有大气的,航天器运转会经受氧气的作用,航天器的关键部件被氧气氧化是会影响其寿命的,而且大气的密度虽然小,航天器却是主要靠惯性运行,依然会不断减速直到坠落地面,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日本的超低轨测试卫星TSUBAME是测试性质的航天器,因为携带着燃料和推进器,可以缓解航天器减速坠落,而且外表包着一层特殊的抗氧化材料,可以维持航天器的运转。推进器不是常规的化学燃烧推进器,而是离子推进器,是通过能源产生自由电子并向后喷射的方式为航天器补充能源,不断调节航天器的速度避免其轨道过快地坠落。

TSUBAME任务旨在测试将卫星放置在200到300公里(120到190英里)之间的超低轨道的可行性,它们可以在其中捕获高分辨率图像,不过最后这颗卫星还是在一周内轨道高度从271.5公里下降到创纪录的167.4公里,维持了7天的运转,最后还是难以支撑坠落地球。这种情况是低轨道卫星必然面临的命运,其运行和维护的成本更高,不像高轨道的卫星,仅靠惯性运行就能维持轨道长达数十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1971年发射,轨道最低处在400多公里,发射21天就完成使命后失联,但直到如今仍在太空靠惯性绕地球运转,预计最终坠落还要几百年。

除了被JAXA轰击的小行星Ryugu,NASA等宇航机构还有哪些想法?

日本宇航局(JAXA)已经成功对小行星 Ryugu 展开了第二次的轰击实验(简称 SCI),在回传照片之后,隼鸟二号将等待收集碎片样本的最佳时机。然而如此大胆的想法,并非 JAXA 独有。比如美国、俄罗斯等国的宇航机构,也都概述过它们的小行星偏转计划。从实施的角度来看,改变小行星的轨道,显然比采集样品并带回地球要困难得多。

【图自:JAXA、以及参与隼鸟二号项目的一众科研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隼鸟二号项目的机构包括日本宇航局、神户大学、千叶工业大学、职业与环境卫生大学、高知大学、爱知东丰大学、会津大学、东京理科大学等。照片由隼鸟二号搭载的光学导航广角相机(ONC-W1)拍摄,显示了 SCI 在离开飞行器之后、撞击小行星之前的画面。


文章TAG:JAXA  発機構  宇宙  航空  研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