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是国内云计算做得最厉害的吗?

我先给个结论:是的。而且不仅仅是在国内,在全球的云计算市场中,阿里云的表现也非常出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019年国内云服务市场阿里云市场份额近半,国际市场上亚马逊、微软、阿里瓜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目前,有40%的中国500强企业都在使用阿里云;约有一半的中国上市公司使用阿里云;中国每天所诞生的创新和创业公司,也有80%在使用阿里云。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题主会看到很多地方都写着“由阿里云提供计算支持”。其实,阿里云不仅是国内第一,也是亚太第一。在Gartner发布的2018年IT服务市场报告中,公共云基础设施领域阿里云已经连续两年位居亚太市场第一。在2018年,阿里云的市场份额更是达到了19.6%,不仅超过了亚马逊等一众巨头,甚至比亚马逊11%、微软8%加在一起还要多。

在全球市场中,阿里云的表现也非常亮眼。根据权威统计机构Gartner发布的数据,阿里云的市场份额已经稳居第三位,与亚马逊AWS、微软Azure一起占据了市场份额的70%。并且,阿里云发展的速度很快,根据IDC公布的数据,在过去5年中,阿里云的全球市场份额就增长了12倍,这速度也将不少竞争者远远甩在了后面。

云计算这件事,为什么阿里巴巴能做成?

我觉得是因为阿里巴巴不仅有非常敬业的工程师,还有双11这样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双11到今天已经成为了全民参与的购物狂欢节,它的背后是无数阿里云的工程师将近一年的筹备。每一年双11玩法都会不同,对这些工程师来说,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 阿里巴巴内部还经常流传着这样的“段子”,有的同事回老家结婚,第二天一大早就要接新娘,头一天晚上还在网吧“压测”到凌晨;被称为双11技术队长的杨旭连续一个星期都顾不上回家……从这些的故事中都能感受到阿里巴巴工程师的敬业与对卓越技术的不懈追求。

每一年的双11都是阿里巴巴整个集团的大考,阿里云每年都会更换参与双11的工程师,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参与进来,经历这次云计算技术上的考验。其实双11是最能放大和暴露技术问题的一个场景,阿里巴巴也在备战双11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为了解决双11突然出现的“非常大的峰值”,阿里云设计了混合云方案,不仅解决了双11的计算难题,还推广到了微博上的热点事件、春运期间的火车购票、世界杯的计算需求等场景。

为了让消费者尽快拿到商品,阿里云搭载了中国邮政将分拣中心、处理中心的寄递平台,还专门为中国邮政零点订单高峰护航,助力中国邮政实现“分钟级配送”。在阿里云的助力下,今年双11开场仅30分钟,全国就有很多消费者已经收到了刚刚下单的商品。 不仅如此,随着阿里云的数据积累和技术迭代,原先很多棘手的问题也都有了成型的解决办法。

比如,为了更加精准地分配系统流量,阿里云设计了“应用 存储 缓存 数据库 网络 大数据”的全技术栈的混合云解决方案;为了更早地发现更多问题,阿里云设计了全链路压测,用大量机器人模拟用户的双11行为,提前“演练”,进而发现问题。这些经历过双11考验的技术都沉淀了下来,成为了阿里云上线的新产品。敬业的工程师 丰富的实战经验,我猜这就是阿里巴巴能做成云计算的原因吧。

做云计算的公司这么多,为什么阿里云是第一?

如今,阿里云已经是国内最大的云计算公司,也是亚洲最大的云计算平台,甚至跻身进了全球前三甲。能够在这么多的云计算公司中脱颖而出,正如王坚所言,与当年阿里对云计算的坚持和远见不无关系。首先,理念与远见先人一步。当年国内互联网行业三巨头BAT的三位掌舵人,分别谈了他们对云计算的看法。这其中也只有马云认为应当立即着手好好做,于是阿里最早开始做,然后有了阿里云。

其次,最重要的核心优势还是在于技术牛。阿里云堪称是自主核心技术研发的先驱者,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操作系统“飞天”,这也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性能最好的大规模操作系统,更是获得了国家电子学会15来年颁发的首个特等奖。而基于飞天研发的诸如城市大脑、工业大脑等科技产品也都有效地推进着城市建设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然后,科技投入高居首位打下坚实基础。一直以来阿里都深刻明白只要有自主知识产权就会有核心竞争力,因此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可谓是下足血本,更是大手笔投资1000亿成立了 “达摩院”,阿里的研发投入在BAT中也居首,作为阿里技术输出的重要窗口,阿里云的科技实力想不强也不行了。 此外,阿里的云的安全保障服务让客户信赖。

阿里云可是第一家强调“保护客户数据安全”的云计算厂商,在安全方面做得十分出色,深得用户信赖。比如,阿里云是全球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审计报告覆盖所有德国C5标准基础要求和附加要求的云服务提供商。早在2013年,阿里云即获得全球第一张CSA STAR 金牌认证,打破了对中国云服务提供商“输在起跑线上”的偏见。

阿里云的云计算到底是做什么的,和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关系?

“阿里云”,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囊括很多高能黑科技的“新物种”。在今年5月份的云栖大会武汉峰会上,阿里云副总裁曾经说过,“中国只有两种云,一种是拿来主义的云,一种是自主可控的飞天云”。阿里云就是后面的这种“飞天云”,自主可控。现在,阿里云几乎覆盖了所有的领域,包括体育、教育、医疗、运营商、服务业、物流、多媒体等,还有那些新兴行业,比如新零售、新金融、新能源等等。

这些合作伙伴组成了阿里云的生态,和阿里云的关系就如同“双生花”,共生共存。虽然有些人可能不知道阿里云,但其实,它的技术服务早就已经辐射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过年过节我们要在12306上面抢票回家,那么多人同时在线,系统都没有崩溃,就是因为有阿里云强大的技术支撑。还有就是很多人最爱的海底捞,以前这个品牌开店选址都是靠经验、凭感觉的,但是阿里云开发的人工智能平台可以帮忙店铺科学地选址,就能够让你在想吃的时候,经常能发现海底捞就离你不远。

阿里云还在2016年杭州云栖大会上,推出了ET城市大脑。就像是一个城市的人工智能中枢,可以调配公共资源。比如说智能调节红绿灯,优化公交车发车时间。说不定哪一天,阿里云技术就把我们居住的城市打造成一部“科幻片”了,然后给生活加上各种特效!总之,阿里云就是一家“黑科技”满满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公司。再过半个月就是阿里云2018年的杭州云栖大会了,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为什么阿里云的王坚博士是心理学博士,却可以做阿里的CTO?

很多事情,冥冥中自有天意。严格来说,王坚和马云都不是计算机科班出身,王坚是搞心理学的,马云是搞英语的;但就是马云,一个不懂计算机技术的英语老师利用计算机技术创建了阿里巴巴集团,也正是王坚,一个心理学博士生导师推动阿里创建了全球前三的云计算服务---阿里云。马云曾经这样说过:“正是因为我不懂计算机技术,阿里反而对于技术非常敬畏,所以阿里能够做成全球最强的计算机网络公司,谦虚点说,也是之一。

”这就是马云的逻辑,或许他认为由一个计算机领域之外大的又懂计算机的人来领导阿里的技术变革能够做成一番事业,而这个人,就是王坚。那么,王坚又是凭什么能够获得马云的青睐来担任如此重要的岗位呢?这当然和王坚个人的能力是分不开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王坚何许人也?王坚于1962年出生于杭州,和马云是老乡;虽是老乡,但马云和王坚的命运却迥然不同。

从王坚的个人履历来看,他的人生用顺风顺水来形容并不过分。1984年,王坚获得杭州大学心理学系学士学位,虽然是心理学,主攻的研究方向却是数字人机交互方向,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计算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这为王坚后期进入计算机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6年之后的1990年,王坚已经获得了杭州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从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来看,能够在6年内完成硕士和博士学生生涯,足以证明王坚并非池中物。

1992年,王坚已经晋升为教授,一年后就成为了博士生导师。1998年,王坚已经出任杭州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同年入选“151”人才工程。即便现在很多致力于走学术道路的人来看,这样的经历已经算作天才级别了。王坚的微软之旅虽然王坚一直在心理学领域摸爬滚打,但他更倾向于在计算机领域大展身手,却苦于没有机会。1999年,王坚终于迎来这次机会,他受到了微软的邀请加入了微软亚洲研究院担任副院长,和李开复以及现在担任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的林斌成为了同事。

同年,马云在杭州率领自己的师生好友18人成立了阿里巴巴集团。王坚在微软负责用户界面、机器学习、大规模数据处理等研究以及北京adCenter实验室,从这个时候开始,王坚的才华才真正和他的志向相吻合,他终于能够在微软这家科技巨头身上将自己完全沉浸在超大规模的数据海洋之中。值得一提的是,王坚在微软的研究成果SQM大数据技术成功帮助了Office 2007以及几十个微软产品的开发;不仅如此,王坚领导发明的墨水科技也应用在了ablet PC、OneNote 2003、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2005,Windows Vista等众多产品中。

所以,王坚的能力已经是被微软充分证实过的,他不需要再向任何人证明自己。命运还是机遇?2008年,正当王坚在微软做得风生水起时,王坚的好友同时也是时任阿里巴巴的技术总监刘振由于技术上的问题找到了王坚,这是第一次王坚和马云相遇。王坚一看当时阿里的情形脑中立马就知道了他可能会为阿里带来的变革,巧合的是,马云一眼就认定了是王坚。

一个月后,王坚就加入了阿里集团并担任首席技术架构师。王坚的强项是大数据处理,而当时阿里面临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如何处理如此超大规模的数据量,就算是从岗位匹配度山,王坚也是国内阿里的不二人选。当王坚看到如此大规模的数据时,就和马云商量阿里要做自己的云计算平台,这是王坚首次在阿里提出“阿里云”的概念。马云知道后相当支持,还许诺一年给王坚的阿里云项目投资10亿,哪怕是十年也要完成"阿里云计算"的项目;搭建云计算平台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过程中王坚被认为是“骗子”,但他没有放弃;终于,2013年随着阿里收购了中国万网,王坚借助中国万网的技术平台成功为阿里搭建好了一套完整的云计算平台——阿里云。

阿里巴巴第二财季云计算营收92.91亿元,同比增长64%,大家怎么看?

抓紧时间收口袋,留给阿里巴巴扩张云计算的时间不多了,快要一统江湖了。阿里巴巴云计算的营收较高,利润率较低阿里巴巴的云计算营收优秀,92.91亿元,在国内云计算基本上进入第一梯队。但是相比于同样三季报不景气的亚马逊,则稍逊一筹。阿里云营收92.91亿,调整后的EBITA亏损为人民币5.21亿元(约合7,300万美元),主要原因是人才引进和技术基础投入。

虽然没有更加细节的数据,预测技术基础投入里面应该有很大比重依然是云计算领域。因为扩张太快,投入必须跟上。而国内如今阿里云计算的价格已经非常有竞争优势。而亚马逊AWS方面营收同比35%,增速不高,但是总额90亿美元。相对于阿里在这方面盈利能力的问题,亚马逊主要利润来自于AWS云。虽然AWS营收只占15%,利润却快要超过一半的占比。

而亚马逊业绩增速下滑的原因是:一日达会员物流服务,云计算投入的增加,人员。云计算的较量还在继续,但“赢者通吃”云计算的较量还在继续,阿里巴巴国内46%的份额,而AWS虽然输给了微软一个百亿的国防订单,但是其业务对于云计算的依赖越来越强。这里面依然没有最终定义的胜负。无论是国内云计算市场,还是全球云计算市场,最终生存的可能只能是一家。

原因是云计算非常依赖规模性。众所周知,云计算是电脑功能硬件的虚拟化,诸如内存,芯片和硬盘,都可以在云服务器上面获得运算和存储能力。那么对于商家提供的是服务器,也就是机房运算和存储能力,这种能力对于规模要求很高。而且云计算数据存储背后有更大的价值。相对来说,这方面阿里云有充分的理由打价格战。在国内前几年出现了众多云服务商,如果阿里云降价,那么基本上大家不得不统一拉低。

那么随着阿里云覆盖的增加,其成本也会逐步下降,最后出现成本规模优势形成的竞争力。甚至于,这种竞争力可以反向进入国际市场。不过,云计算的较量可能趋近于尾声,因为大多数云计算公司的增速在下滑,行业有短期的天花板,当这些天花板现象的时候,就要开始淘汰者的游戏。预计阿里巴巴不会丢失国内的优势,如今比较期待的是阿里巴巴能够反向进入国际市场,因为相对比较来说,国外云计算如今的市场需求更加广阔,付费意愿更加强烈。


文章TAG:及云  计算  提供商  解决方案  阿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