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方言“沾不沾”是什么意思

作为一个喜欢音韵学研究的人来说,来回答这个问题是再合适不过了。(欢迎关注本头条号)石家庄方言听着很土却又很亲切,当然也算是通俗易懂的,可在方言就是有那么一些词汇是让外地人听起来十分捉急的……如果与你面对的石家庄人操着一口方言而时不时的蹦出几个土语词时,作为外地人的你肯定不会明白对面的石家庄人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了,哈哈!难住你了吧!石家庄方言既有近似于普通话的通俗易懂和方言词汇的超难理解。

举个例子来说:可江乎哩,古地、cyu皮、念噫、这些在石家庄方言经常用到的词汇,作为外地人能理解几分呢?而在这些在外地人比较难理解的方中,“沾不沾”作为石家庄方言词汇,却在日常生活中是每一个讲石家庄方言人的口头禅。比如在征求别人意见时会问别人一句“沾不沾”,如果对方同意就会回答一句“沾”,反之则为“不沾”。

按照方言理解,其是就是“行不行”和“行”的意思了!然而这个“沾不沾”中的“沾”作为“行;可以”的意思,却不是原来的本字,其本字根据本人(河北方言字音标注第一人)多方考证,正字应为“善”,为什么说这个字的原音字为“善”呢?可以举个例子说明,在《战国策》赵策四中有一段这样的内容:“赵使赵庄合从,欲伐齐.齐请效地,赵因贱赵庄.齐明为谓赵王曰:“齐畏从人之合也,故效地.今闻赵庄贱,张勤贵,齐必不效地矣.”赵王曰:“善!”乃召赵庄而贵之”。

其意思就是赵国让赵庄合纵,想要攻打齐国.齐国请求献出土地,赵国因此看不起赵庄.齐明对赵王说:“齐国害怕合纵的国家合作啊,所以献出土地.现在听说看不起赵庄而尊敬张勤,齐国一定不会献出土地了.”赵王说:“行”于是召见赵庄并且尊敬他。而“善”的相同意思在《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战国著名君臣对话的记录中均有所体现。

说了这么多,拿点干货最实在了。下面列题说明……“善”字在《切韵》《广韵》等古代韵书里所记载为“常演”切,而所谓的切韵法就是把一个字以相同连口呼的方式切成两字,使这两字在连口呼的发音上等于被切之字,如同现在“滚”和发音“格屋恩”的道理一样。而在切韵记录发音的那个年代,声母发“Z”音和“C”音的发音是相同差不多的。

“常演”切通过合韵连口呼,最正的发音应为“jia甲”,其实在说“沾不沾”的部分方言地区中,一定有一个和这差不多意思的单字发音就是“jia甲”。比如有人说你很厉害会说“你真沾!”,有的也会说“你真jia甲!”意思都一样,都是“行”的意思。而发音的不一样,其实都是在历史长河中口音演变的问题了,有的逐渐读音腭化为“沾zhan”,而最为接近“善”字原来发音的“jia甲”却在使用不多的情况下而保留下来……。


文章TAG:Protect  cyu  系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