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凭什么一直稳坐半导体龙头之位?

谢邀回答:看公司的发展历程,就知道公司是不是最大的半导体科技公司。公司简介:英特尔公司(Intel Corporation)$(INTC)$是美国一家主要以研制CPU处理器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零件和CPU制造商,也是第一家推出x86架构处理器的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英特尔由罗伯特·诺伊斯、高登·摩尔、安迪·葛洛夫,以“集成电子”(Integrated Electronics)之名在1968年7月18日共同创办,将高级芯片设计能力与领导业界的制造能力结合在一起。

英特尔也有开发主板芯片组、网卡、闪存、绘图芯片、嵌入式处理器,与对通信与运算相关的产品等。“Intel Inside”的广告标语与Pentium系列处理器在1990年代间非常成功的打响英特尔的品牌名号。它在早期开发SRAM与DRAM的内存芯片,1990年代之前这些内存芯片是英特尔的主要业务。在1990年代时,英特尔做了相当大的投资在新的微处理器设计上与培养快速崛起的PC工业。

在这段期间英特尔成为PC微处理器的供应领导者,而且市场定位具有相当大的攻势与有时令人争议的营销策略,就像是微软公司一样支配着PC工业的发展方向。2017年6月7日,2017年《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发布,英特尔公司排名第47位。发展历程创办起源1955年,“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离开贝尔实验室,创建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并吸引了许多有才华的年轻科学家加入。

但很快,肖克利的管理方法和怪异行为引起员工的不满。其中,被肖克利称为“八叛逆”的罗伯特·诺伊斯、高登·摩尔、朱利亚斯·布兰克、尤金·克莱尔、金·赫尔尼、杰·拉斯特、谢尔顿·罗伯茨和维克多·格里尼克联合辞职,并于1957年10月共同创办了仙童半导体公司。安迪·葛洛夫于1963年在高登·摩尔的邀请下加入了仙童半导体公司。

由于仙童半导体快速发展,导致内部组织管理与产品问题日益失衡。1968年7月,仙童半导体其中两位共同创办人罗伯特·诺伊斯、高登·摩尔请辞,并于同年7月16日以“集成电子”一名共同创办英特尔公司。安迪·葛洛夫也志愿跟随高登·摩尔的脚步,成为英特尔第3位员工。名称起源在刚创立新公司时,高登·摩尔与罗伯特·诺伊斯想要将新公司命名为“摩尔·诺宜斯”(Moore Noyce)。

不过这个名称却像是“more noise”,不太适合用于电子公司。于是在决定以INTegrated ELectronics的前缀组成的“Intel”之前,大约有一年的时间他们使用“NM电子”来做公司名称。不过当时Intel的品牌已经被一家连锁旅馆注册,所以当时他们就买下Intel商标才成为现今的Intel公司。

公司的进化史英特尔刚成立时,其在半导体行业的超凡能力便突显出来。1969年,它的第一个产品,3101肖特基TTL双极性64位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就已经是日本筑波电工实验室早期的肖特基二极管飞兆半导体的两倍。同年,英特尔还生产了3301肖特基双极1024位只读存储器(ROM)和第一款商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硅栅极SRAM芯片。

1970年代,英特尔的业务开始不断增长,它扩大和改进了其制造流程,并生产了更多的产品,各种内存设备依然是主导。1971年,英特尔创建了第一款商用微处理器(Intel 4004)。1972年,英特尔制造出第一台微电脑,一直到在80年代初期,他们的主要业务还是在DRAM芯片。1983年,竞争力日益提升的日本半导体制造商大大的降低了半导体市场的利润,同时IBM个人电脑的成功让Intel的CEO Grove深信要将公司通过开发方向指向处理器,英特尔作为主要(最有利可图的)硬件供应商进入了十年的前所未有的增长。

1991年,英特尔推出内部市场营销活动,将品牌忠诚度与消费者选择联系起来,到90年代末,奔腾处理器系列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1999年的时候英特尔公司市值最高突破了5000亿美元, 最高峰为5090亿美元, 相当于2012年的7025亿美元2000年之后,高级处理器的需求成长在此时减缓,而且竞争者逐渐地获得不小的市场份额,其支配地位就被削弱了。

2005年,CEO保罗·欧德宁要重新把业务重点放在处理器核心与各式平台的芯片组,雇佣超过20000名员工将公司改组。2006年6月27日,Intel宣布推出XScale资产。英特尔同意将Marvell Technology Group的XScale处理器业务出售,估价为6亿美元。2006年7月有高达10%的员工被解雇,而在剑桥大学的研究实验室也在2006年底关闭。

2010年,英特尔以76.8亿美元收购了计算机安全技术制造商McAfee。2010年8月,英特尔宣布收购英飞凌的无线解决方案业务。2011年3月,英特尔收购了开罗的SySDSoft的大部分资产。2011年7月,英特尔宣布已经同意收购专门从事网络交换机的Fulcrum Microsystems Inc.。

2011年10月,英特尔达成协议,收购以色列导航软件公司Telmap。2012年7月,英特尔同意以21亿美元收购ASML控股公司的10%股份。2013年7月,英特尔确认收购了以手机为基础的接口技术的以色列公司Omek Interactive。2013年9月,英特尔收购西班牙自然语言识别创业公司Indisys。

2014年12月,英特尔收购了PasswordBox。2014年,英特尔收购了可穿戴设备公司Basis。这2015年1月,英特尔收购了智能眼镜制造商Vuzix的30%股权。2015年2月,英特尔宣布同意购买德国网络芯片制造商Lantiq,以协助其扩展具有互联网连接能力的设备芯片。2015年6月,英特尔宣布同意以收购价为167亿美元收购FPGA设计公司Altera。

收购于2015年12月完成。2015年10月,英特尔以不公开的价格收购了认知计算公司Saffron Technology。2016年8月,英特尔以3.5亿美元收购了深入学习的Nervana系统公司。2017年3月,英特尔宣布,他们同意以153亿美元收购以色列“自主驾驶”系统开发商Mobileye。2017年6月,英特尔公司宣布为其即将在班加罗尔的研发中心投资超过1.7亿美元。

产品与服务微处理器SRAMS和微处理器: 英特尔的首款产品,移位寄存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集成电路,在七十年代成为SRAM和ROM市场的领导者。1971年:4004微处理器1972年:8008微处理器1978年:8086-8088微处理器1982年:286微处理器1985年:英特386微处理器1989年:英特尔486 DX CPU微处理器1993年:英特尔奔腾(Pentium)处理器1995年:英特尔高能奔腾(Pentium Pro)处理器1997年:英特尔奔腾II(Pentium II)处理器1998年:英特尔奔腾II至强(Xeon)处理器1999年:英特尔赛扬(Celeron)处理器1999年:英特尔奔腾III(Pentium III)处理器1999年:英特尔奔腾III至强(Pentium III Xeon)处理器2000年:英特尔奔腾4(Pentium 4)处理器2001年:英特尔至强(Xeon)处理器、安腾(Itanium)处理器2002年:英特尔安腾2处理器(Itanium2) Intel Pentium 4 /Hyper Threading处理器2003年:英特尔奔腾M(Pentium M)/赛扬 M (Celeron M)处理器2005年:Intel Pentium D 处理器2005年:Intel Core处理器2006年:IntelCore2 (酷睿2,俗称“扣肉”)/ 赛扬Duo 处理器2007年:Intel四核心服务器用处理器2007年:Intel QX9770四核至强45nm处理器2008年:Intel Atom凌动处理器、core i7处理器2010年八核处理器的诞生2010年以后:酷睿、新酷睿。

服务器用CPU奔腾II至强(Pentium II Xeon)奔腾III至强(Pentium III Xeon)奔腾III服务器(Pentium III Sever)至强(Xeon)安腾(Itanium)安腾2(Itanium 2)安腾3(Itanium 3)显卡英特尔不仅在微处理器(CPU)方面表现优秀,而且在显示方面占有60%的市场占有率,如GMA900集成显卡、GMA950集成显卡、GMA3000集成显卡系列,在低端电脑中更是常见。

声卡主要有Intel(R) Display Audio、Intel 82801G (ICH7) 高保真音频、Intel AC97 Audio。均属于低端声卡超极本英特尔计划在2012年年底之前推出50款新型超极本(ultrabook)并且把其中许多超极本的重点放在企业用户方面智能手表根据国外媒体VentureBeat的报道,英特尔首席技术官(CTO)Justin Rattner本周表示英特尔的确正在开发一款智能手表,不过这款产品是否是与苹果合作开发的iWatch目前还不得而知。

此外,还有其他的可穿戴式电子设备。财务概况在2016年,英特尔集团总计录得营业收入593.87亿美元,同比上升7.28%。净利润103.16亿美元,同比下降9.67%。与其他美国的科技公司不太相同的是,英特尔营收主要来自亚太地区。作为科技股,英特尔的股息率在3%左右,股息也是连续增长多年。优势及机遇1. 行业遥遥领先的技术。

英特尔不仅掌握着芯片行业最尖端的技术,同时也是这个行业标准制定者。英特尔的“钟摆理论”影响着全行业,即在奇数年,英特尔将会推出新的工艺,在偶数年,英特尔则会推出新的架构。简单的说,就是奇数工艺年和偶数架构年的概念。当英特尔往左摆的时候,策略会更新工艺,往右摆的时候,会更新处理器微架构。2. 强大的护城河及盈利能力。

在金融危机以后,英特尔保持着超过60%的毛利率,将大部分利润放在自己口袋里。(英特尔税前利润率)3. 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过去10年中,英特尔进行了大量的并购活动,虽然对其现金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也将慢慢显现。英特尔在智能手表、人工驾驶等领域也开始显现出竞争力。4. 强大的研发实力。

英特尔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要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1/5,这一比例在科技公司中也是算高的。同时,研发的投入每年增长,这确保了它在产品上保持最新技术。5. 对新技术的布局。在人工智能方面,英特尔算是布局较早的公司之一,市场对于NVIDIA与Intel在AI的优劣比较,一直保持相当高度兴趣。由于其处理器方面的天然优势,比一般公司更容易领先。


文章TAG:itanium  Itanium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