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时千万不要买哪种车?

买车时千万不要买哪种车

奉劝年收入低于8万,一年开不了10000公里的人,先别考虑买什么车,因为“穷人”大帽还没摘掉,不然买车一时爽,养车随时疼,有车的生活可能还不如骑电驴的质量高!车如老婆,美女最香,很多人喜欢车,甚至买超出能力的豪车,因为漂亮的“车老婆”带出去长脸,还可以遮风挡雨。问题是:娶“人老婆”困难,养容易;而买“车老婆”容易,养困难!说一个真实的案例:我表弟在厂房上班,属于基层管理者,省吃俭用存了20万,至今没女朋友,家里人催他,他却硬气的说:“买有车,坚决不娶妻生子,现在女人太现实了。

”他问我买什么车有面子,我委婉地告诉他:“物质的女孩毕竟是少数,买个10万左右的代步车就可以了,国产、合资都可以考虑。”可他牛脾气来了:“我就是要买宝马3系,有颜值、有操控、有面子,只有穷人才买国产车”。最后舅舅拿出养老金赞助他,买了一辆落地价32万的宝马3系,圆了宝马梦。买完车后马不停蹄地去相亲,最后挑三拣四相中一个大长腿的女孩,谈了三个月,双方父母也比较满意,原本以为奔着结婚去的,可1年后分手了。

分手的原因是:女孩子觉得表弟买得起宝马,环境也不差,所以谈朋友的开销都落在表弟头上,可表弟的工资养自己没问题,现在又要养车、还要养女朋友,压力太大,最后两个人谈崩了。女孩子分手的时候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死要面子活受罪,活该娶不到老婆。”我安慰表弟:“分了未必是坏事,再说宝马都有了,不愁娶不到老婆的!”他却叹气地说:“我把买宝马的事想简单了,养车的费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几次都想卖了它。

”看到表弟买车的现状,有感而发,对于没车的人,买车要三思!如果真要买,也要注意避坑,有些车不是想买就能买的。买车时,哪种车千万不能买?这“10种坑”要避开,不然肠子要悔青!1、超出能力范围的车不能买!有个买车公式,个人年收入低于8万,且有房贷、养老、教育的压力的人,千万不要买车;如果没有压力,且有一定的存款,那么买车的落地价不能超过个人的年收入,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有车的生活质量。

2、打肿脸充胖子的豪车不要买!像我表弟这样,明明没有买豪车的实力,非要买宝马,尽管全款买了,可养车的费用,挤占太多生活开支,生活质量下降是必然。很多人以为买车就是一锤子买卖,其实把养车想简单了,特别是没实力买豪车的人,10个有9个后悔。3、不懂二手车,千万不要碰!如果是汽车小白,就不要去淘二手车,越便宜门道越多,因为二手车一车一况,就算是行业内的老师傅也可能失手。

二手市场鱼龙混杂,什么事故车、烟熏车、泡水车、调表车等,让人防不胜防,关键买了后想维权比较难。4、不要碰抵押车,不然睡一觉起来,车就被开走了!之前看过一个报道:一个理发店的老板,原本想买一辆二手的凯美瑞,最后被“熟人”忽悠买了二手保时捷,可没开几天,车没了,钱没了,人也没了。原来凯美瑞确实是真实存在的,证件齐全,熟人现场给他验车,但是告诉他,再加几万块可以入手二手奥迪,他信了,打了定金后,熟人又给他说,再加点钱可以入手二手奔驰,他依然坚信不疑,最后熟人直接给他推二手保时捷911,原本10几万的凯美瑞,最后50万可以买保时捷,保时捷是开上了,可没多久就被查封强制收回,原来这是一辆抵押车,再联系熟人已经失联。

抵押车有三种模式:1、车主贷款买车,最后无力偿还,被银行强制收回拍卖;2、车主本人破产,公司资产被抵押;3、通过不正当途径搞到的抵押车,一车多卖,只要车主付款,他们会通过车上的GPS又把车盗走。5、出租车营改非的"下线车",不要买!出租车使用年限8年,但是在发达地区,很多车因为满负荷跑,到了4~5年就换新车了,而这些出租车还没有达到报废年限,于是就被卖到欠发达地区,将营运车辆改成非营运车辆,再把车表里程数一调,价格便宜很多,自然有人铤而走险去买。

6、运损车不要买!经常跑高速的人应该见过,很多大挂车上下两层拖着小汽车,以前管控不严的时候,甚至出现并排2辆的小汽车,货车装得越多,装卸的时候难免会有磕碰事故。出现事故的车有三种处理方式:1、货车所属的托运公司把运损车买单;2、托运公司把运损车返回车企回炉重造;3、托运公司让保险公司赔钱,4S店拿到赔偿后,将车拖回店里维修,如果不专业压根查不出毛病。

7、冷门车还是不要轻易尝试!像冷门车:纳智捷、君马、斯威、陆风、双环、天际、正道、观致等冷门品牌不要买,不是说车一无是处,而是担心车企一旦停产,想买零配件都难,因为销量不好,当地的4S店也很少,搞不好都没有店,那么售后保养就是一个大麻烦。8、试驾车、展车开的人不珍惜,不要贪图便宜!既然是试驾车、展车,什么人都可以开,每个人的开车习惯又不一样,有些人抱着不是自己的车随便开的心态,猛踩油、急刹车等暴力驾驶,搞不好有擦碰,而4S店简单维修一下就恢复“原样”,再把优惠力度搞大一点,里程表一调,就是一台新车,这种车买回来,短期不出问题,长期肯定不如正规的新车靠谱。

9、减配加价的车,就是交智商税!现在的合资车越来越便宜,但车企利润依然可观,实际羊毛出在羊身上,因为看不见的位置不断减配:什么减配侧帘安全气囊、减配ESP车身稳定系统、把防撞钢梁换成泡沫、减配前雾灯等安全配置,关键有些车一边减配,一边加价,还美其名曰:卖便宜了,国人不买账。10、电动汽车不要买,最起码十年之内不要碰!电动汽车现在处于爆发时期,价格高、续航里程短、充电效率低、电池寿命短、刹车安全等问题是回避不了的。

尽管车企在努力研发长续航,快充技术等,但电动车焦虑问题短期很难解决。这次假期能看到不少电动车的身影,明明3~4个小时的车程,足足可以跑一天,因为高速充电难的问题凸显,特别是遇到堵车,那真是悲剧。关键电动汽车,二手贩子都不敢收,怕砸在手上,想想为什么!综合来看,以上提到的10种情况,请大家参考,也许我说的不都是对的,但多少有帮助。

为什么建议年收入不到8万的人,买车前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呢?先看数据,找找你属于哪个阶层:低于8万,就是“穷人”阶层?很多人觉得月入过万很简单,还说周围的人都是年薪几十万。实际上年入8万,可以打败全国90%以上的人,这个收入属于中位数水平,别说是在十八线城市,就是在北上广深,这个收入也不算低。那些动不动年薪百万的人,毕竟是少数中的精英,也属于“幸存者偏差”。

普通人通过买车提升生活质量没错,但年收入低于8万元,不建议买车,因为买车 养车的费用让你无法想象!以合资车“日产轩逸”为例,给大家算一笔账,也许你就能下定决心了!日产轩逸1.6XL CVT悦享版,指导价129900元,优惠17000万,裸车价112900元汽车购置税:以购车发票的裸车价÷1.13X10%=9991元保险费:全险5970元(商业险4600,交强险950元,车船税420元),第一年全险只能在4S店买,都知道是霸王条款,但没得选,不买全险,车都不卖你上牌费:600元,4S店强制代办,要是自己去车管所300元左右,流程很简单配件加装费:加装就是无底洞,就好比加装房子一样,例如定速巡航、倒车影像、胎压监测、行车记录仪、底盘装甲等都需要钱,看个人喜好拿到车钥匙,129461元就没有了,你以为就这点费用,大错特错,养车才是大头:油费:日产轩逸1.6XL CVT悦享版,配备1.6L L4自然吸气发动机,一年最少要开10000公里,否则别买车,油耗7.1L/百公里(工信部5.6L),现在92号汽油油价7.68元/L,一年油费5452元,相当于1公里5角4分钱保养费:首保免费,小保养换机油 机滤,需要380元;大保养换机油 四滤 刹车油,需要1200元,1万公里保养一次,算下来平均650元/年小区停车费:跟住的小区有关,有的还建小区一年1000元,有的高档小区3000~6000元,如果是农村或者自己的别墅就不要停车费外出停车费:在城里开,别小看这个费用,现在大型商场一本都是6元/小时,随便看场电影、吃个饭几十元就没了,外加上班的位置一般停车位贵而且紧张,搞不好一年停车费都要3000元违章费:因人而异,有的人一辈子没扣过分,有的人三本驾照都不够扣,当然对于新老司机最怕的还是违停,一次200元就没了高速路桥费:只用买菜、上班代步,高速路桥费可以省了,正常跑的话,1万公里有3000公里跑高速,0.5元/公里,一年就是1500元洗车费:有的人勤快,车子都是自己洗;有的人就指望信用卡、加油站做活动免费洗车再洗,可以省钱;有的人懒,一次30~50元不等,一年1000元就没了年审费:一年260元,6年内免检,6~10年检车2次,10年以上一年一检,15年以上一年两审,不过很多人3~5年就换新车了,可能不用年审一年养车费用在15800元(含车险),月均1316元,如果年收入8万,养车费用就占了20%,如果再高后会影响生活质量了。

有人调侃:养一台车,5年的养车费用都可以再买一辆新车,关键5年后汽车保值率只有一半。日产轩逸,5年后保值率只有45%,这个数据在合资车里算差的,打脸那些说日系车保值的人。例如:裸车价112900元买一台轩逸,5年养车费用79000元,5年后把车卖给二手车商,最多卖5万,还是车况好的才能卖出价,相当于蒸发了141900元,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有人说:尽管蒸发14万多,但我生活质量提高了啊,总比那些骑电驴、坐公交的人舒服,难道大冬天在汽车里吹空调不香吗?香!香!香!收入超过8万元再来谈香,不然摸着胸口问下自己:买车后,我的生活质量,真的有提升吗?买车后,我的生活质量,真的有提升吗?买车后,我的生活质量,真的有提升吗?建议那些买车下不了决心的人,多去小区、农村走走,看看有多少“封车”、套红绳、贴对联等长期不开的“僵尸车”,不知骑电驴笑不笑他们。

奉劝那些还没车的人,先确定是否真的需要车,再来考虑买什么车不后悔,如果还是坚持买,大家不要分期买车,因为套路太多。分期买车,套路深,这9步你可能中招!第1步:鼓励你分期!千方百计诱导你分期买车,一旦你说全款,立马翻脸的那种。第2步:只要你松口分期买车,会催促你交定金,这时候就开始加戏了。第3步:定金交了,突然冒出综合服务费(茶水费、手续费、辛苦费、跑腿费等),还说这是银行的要求,也是分期买车的惯例,你如果后悔了,立马告诉你定金不退。

第4步:等你把贷款手续办好,交了首付款,约定提车时间,等到那天要开车走的时候,突然告诉你有PDI检测费,说只有检测合格的车才能上路。其实这是走过场的例行检查,压根不收费。第5步:极不情愿交了PDI检测费,保安不让你出门,需要出库单,而这个有需要收取出库费,你如果不提车,按小时收取停车费,因为你买了车,车就属于你。

第6步:交了钱,你想去车管所上牌照,那是不可能的,销售会跟你代劳,收了600元都是算少的。第7步:要他们上牌,还不能走,因为你还没在4S店买全险,你哪怕外面有熟人也不让去买,有些更过分,贷款几年,就得在4S店买几年保险。第8步:行,一江水都喝了,不在乎这一碗了,你赶紧把车给我,以后打死不来4S店了,可是销售说:这里有1000元保养代金券,首保免费后,再保养可以底现,一看1000元的代金券,划算,那就去吧,结果你还得交300元才能拿到代金券第9步:等你去保养,很多项目诱导你来做,什么发动机清洗等,最后你交钱的时候告诉你,每张保养券只能抵扣对应的保养项目,最后又要多掏很多冤枉钱。

因此跟大家说,30万以下的车,千万不要分期买车,没钱就继续存,贷款买车套路层出不穷。最后!如果年收入不到8万元,建议先等等,等有足够的存款再买车,车只会越来越便宜。如果有经济实力,买车也要量力而行,学会甄别:豪车别碰养不起;二手车、抵押车、运损车小心被坑;减配车、冷门车、展车小心被忽悠。冒昧问一句:你买车后,生活质量是提升还是下降了?说真话哟!。

请问哪一个平台可以直接跟车主买二手车?

请问哪一个平台可以直接跟车主买二手车

没有平台会让你们私下交易的,你们自己玩,他挣啥。bug还是有的,不过平台也在完善,不知道现在还能行吗?我车在瓜子卖的,当时买车的领了3个人来,他们自己开一台车,平台的开一个车。当时我还合计呢几万块钱车至于来这么多人吗乱哄哄的,原来买车的早有安排,他的朋友在车头看车问平台的人这怎么回事,买车的问我后保险杠咋回事,这时候他突然给我一个纸条,我瞬间明白了,偷偷放口袋里,过了大概5分钟买车的假装看看,说回去想想就走了,平台怕买车的不走私下联系,还特意看买车人开车走了好远,我也上车走了,我看后视镜他才走,他哪知道我们已经自己玩了。

平台服务费3000起步。这3000是买车的拿,买车的一定不愿意拿啊,所以说买车多带两个人,让朋友问平台人员车况问题,你找机会把写好的电话号准备好,给车主。现在平台人员也都成猴了,他们去的时候基本都2个人了,还有就是平台现在好像只要你想挂平台卖车,要交诚意金,所谓的诚意金就是规定时间里不准下架不卖。如果不卖了,诚意金扣掉不给。

为啥感觉懂车帝上面车价比汽车之家低好多?该听哪个的?

为啥感觉懂车帝上面车价比汽车之家低好多该听哪个的

小马侃车车,汽车知识趣又多。帮助头条朋友们选车,算车,聊车。有汽车问题的朋友们,可以加我好友并邀请我回答。小马肯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首先可以明确确定的是,懂车帝和汽车之家两个都是商业性比较强的App。懂车帝后面很多车型的售价比汽车之家低,但是其实也有比他高的,但是两者基本上大致是一样的,这顶上的报价都是你当地4S店给出的网上报价,但是报价也分为很多种,主要有现金优惠和综合优惠。

前段时间我和我的表弟去看车,在吉利4s店看的吉利帝豪GL,当时有一家4s店给出的报价是1万,而另一家4s店给出的优惠是两万,最后我们是从给出报价优惠1万元那家店里买的,具体情况听我慢慢解释。给出1万元优惠的三点是1万元的现金优惠,也就是在官方指导价上直接降1万块钱,最后经过我们的详谈,最近优惠力度锁定在1.4万元现金优惠,然后不加装任何东西,只是送了脚垫,挡泥板等小东西。

另一家实践给出的优惠是两万元,但是属于综合优惠,主要是现金优惠1万元,再送2000块钱包养礼包一共五次,还有8000块钱的装具主要包括全车贴膜,发动机护板,底盘装甲,坐垫,脚垫。很多人一看说这么多东西感觉很实惠,其实这些东西从外边的小店安装没有任何难度,而且不会超过两千块钱,买新车第一次保养是免费送的,但是她却算到了五次保养当中,也就是送了四次保养,想帝豪GL这种车保养了一次,绝对不会超过300块钱的,四次也就是1200块钱。

所以说是综合优惠两万元,其实13000都不到。如果你真的想买车,真的坐下来认真和他们谈,最后实际的优惠力度绝对要比懂车帝和汽之家给出的优惠力度更大,他会给出你一个讲价的空间,不可能直接把最低价告诉你的。所以说这两个app价格你应该相信谁,其实您哪一个都不能完全相信,只能作为一个大致的参考,要想获得比较合适的价格,还是多跑几家4s店进行一下对比,如果你要问哪一家4s店的价格最便宜,我感觉永远是下一家。

为什么懂车帝上面的二手车和瓜子二手车价格差距那么大?

我来写写瓜子的套路,和合同里面的套路先带你看一台可以买的车,再带你看几台符合你要求车,说是已经卖出去了,制造一定的紧迫感销售跟你聊得是”订金“,话术十分了得,今天不签,明天车子就可能没有,从各种话术上,引导你缴纳”订金“签合同时候,”订金“变成了“服务费” ,一不小心的消费者,就签了合同,这个服务费缴纳之后,就很难索要回来,投诉无门。

承诺的两年保修,并没有在服务费里面,好好提现,因为我没有购买到车,这里是否有多大的坑,暂时未知格式条款合同,请了一堆律师起草的,普通人起诉有蛮困难。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在上海门店产生的交易,投诉却只能上天津12315投诉如果你要起诉,还只能上北京海淀法院起诉30天无忧退车服务-仅退车,服务费不退你的,车费打不打折扣,希望有后续勇士告知贷款买车,贷款没批下来,也不退你服务费最后几条,已经能劝退一大波人了。

哪个网站上车评是相对靠谱的?都说汽车之家是车托之家?

车评人的嘴,骗人的鬼。宁愿看广告,也别信车评。广告最起码有广告法约束呢,车评人拿起嘴就敢说。不光是车评人,所有评测节目、文章,都只能做参考。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王自如和罗永浩之间的对话,自诩中立客观,却接受着手机厂商的充值。这也是所有车评的宿命,必然被利益所驱动。你问哪个网站上的车评是相对靠谱的,我回答了,告诉你谁谁谁,哪个哪个哪个?你想一想,我靠谱吗?你看我现在头上也挂了个汽车领域的黄V,告诉你,我开过的车不超过20辆。

我就是个车主,买了唐之后对新能源比较感兴趣,稍微有一点点从使用方面的研究。你问我二十年前的皇冠怎么样?对不起,没开过,那时候还没本呢。你问我布加迪提速什么感觉,让我试我都不试,怕撞了赔不起。最近就是在插混车领域回答一些问题,毕竟有真是体会嘛,这黄V加上了,有人问我,博越和CS75P怎么选?我说不知道。

不知道,才是最负责任,最真实的答案。车评人会怎么说?博越1.8T的发动机油耗较高,但是舒适性,NVH做得不错,有豪华车的感觉,CS75 plus的2.0T和8AT是黄金动力组合,配置丰富,只是NVH做得不好,风噪、胎噪很明显,影响舒适度……看见了吗?我上面说了一大堆废话——你真要买车,外观内饰怎么样,空间大还是小,风噪胎噪究竟如何,去4S店转一圈啊!一些车评人说空间,我坐进去之后头部空间两拳两指——你座椅怎么调的?你多高?哪怕都一米八两个小伙,有人脖子长有人腿长。

你感觉舒服的座椅我感觉未必舒服。而且,你想,一个车评人,他开过的车多,更容易作比较,可是他会轻易地下结论,作比较吗?今天长安给他充值,他说CS75好,明天吉利给钱他当然推荐吉利。如果公正客观地讲,其实俩车都不错。都那么多买的,也没大规模维权,就都挺好,买谁都没毛病,就看你喜欢哪个了。就算他开过的车多,可是质量怎么样,他有发言权吗?没有!比如说我是一代唐车主,我唐开了3年多没大毛病,我只是对我这辆唐有发言权——这辆车3年没毛病,不代表6年后没毛病,十年后没毛病。

而且也不代表所有的唐都能保证3年没事。更不能证明比亚迪所有的车都质量靠得住。这是逻辑。想不被忽悠,你自己得有逻辑,自己会判断。那么,汽车之家可信吗?我在汽车之家上作为唐车主发过三个长贴,一个是提车作业,一个是车友会组织的活动游记,之所以要发是因为当时唐车友群里有人说发帖加精华有200块钱奖励,我一个写小说的,写东西也不费什么劲,就写呗,两个帖子赚了400。

我不知道这笔钱是比亚迪营销部门给我的还是汽车之家给我的,是在群里以红包的形式发的。后来还写过一个油耗评测,这是完全自发的,没拿过钱。还有一次,也是车友群里的消息,开一个新能源车主座谈会,这也不知道比亚迪搞的还是某个第三方机构搞的,里面8个人,7个是唐车主,1个荣威rx5插混车主。就是问我们对唐的使用感受,为什么选择唐,还有问我们对48V轻混的看法——那是我第一次了解48V轻混。

后来有一些对唐的改进建议被唐100和唐二代吸取了。我记得当时我提的建议是加入增程模式和电池加温保续航,解决冬天续航衰减的问题,现在DM3.0这两项技术都有了,很有成就感。有点跑题,那次也拿了200块钱。不过和汽车之家就没啥关系了。话说到这,汽车之家可信吗?你自己判断。最后,咱选车的时候信谁?你不懂车,于是别人买什么你就买什么,于是什么宝来、朗逸、卡罗拉、轩逸销量常年居高不下。

你不懂车,问老司机,老司机开车行,他选车不行啊!你问问那个老司机,他开过几辆车,我敢说不超过十辆。他说什么车好——市面上这么多车,他没开过,甚至没见过怎么能给你一个靠谱的答案?而且我常说,老司机的观念、经验也都是老的,他开了十年日系车没坏,觉得日系车靠谱,那是十年前的日系车,和今天不一样。他说国产车不行,那也是十年前的国产车!你不懂车,这就是原罪。

怎么办?了解一下不就完了吗?车评人说什么空间大,配置高,油耗低,动力足——别信,自己看数据。有人说唐DM油耗17个,我看了就想骂街,这不是纯车黑吗?我正常行驶开出6个来,你光原地开空调,要么就大脚油门万极速,那油耗能不高吗?我教您怎么看!咱就拿汽车之家举例,看一辆车动力怎么样?那有数据,百公里加速多少,成绩放在那你做不了假。

对比官方数据就好了。一辆百公里加速10S的车,厂家不敢给你标8S。如果没有官方数据,就要看车型详解里面的实测了,这里面可能会有一些门道,不同路况,不同驾驶方法都会影响测试成绩。也就是说这个测试也是可充值的,看一个大致范围。之后再看口碑,大部分车友都说这车肉,结合百公里11秒的成绩,你可以做出判断了。如果大部分车友都说这车动力强劲,估计评测的车评人也不敢给你往10秒以外去开。

而且这个评测不仅仅有一家做,你对这车感兴趣,车评容易找,兼听则明。油耗:车评人往往会开一圈,然后煞有介事的回到原来的加油站加油,算里程。这事我也干过,可是还觉得不够客观。为啥?路况不同,驾驶习惯不同。那一辆车油耗怎么看?所谓市区油耗没有任何参考意义——说比亚迪唐17个油的也是这么测的,其实大堵车,堵得跟停车场似的,你原地开空调,油耗70个也有可能。

路况差距太大,没办法比较。如果说A和B两辆车谁省油?你直接看工信部油耗。虽然和实际油耗差距很大,但毕竟是同一个条件下测出来的,对比一下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比如说A车工信部油耗7.1,B车工信部油耗6.7,真正开的话,B肯定比A省油,只是多少的问题了。第一看工信部油耗,第二看网友实测的匀速120KM高速油耗,这当然也不算特别客观,但是可以侧面了解一下车辆的风阻系数。

至于说省道的油耗,基本上和工信部油耗差不多,借鉴意义不大。空间、内饰、外观——别听车评人哔哔,你自己去看,你喜欢谁都拦不住,你不喜欢,他说出花来都没用。说操控,舒适性——操控是玄而又玄的东西,也别听车评人说,自己去预约试驾,你要是新手,觉得自己摸不清的话,让一个信得过的老司机帮你试驾一下,说说感受,简单说就是车好不好开。

有的车油门点轻了没反应,踩深一点往前窜,那你就别买。舒适性就更容易了,坐上去试试,走点颠簸路面感觉一下。你后排坐着都窝得慌那就换个大尺寸的。质量——这是谁都没资格说的东西。不过也有办法,第一,看质保。A车保3年10万公里,B车保8年15万公里,那就买B车。第二,看投诉。车质网查一下,看看投诉都集中在哪。

你说中控黑屏死机,重启一下就好了,这问题不大。你要说发动机异响,机油乳化,这要是等你发动机坏了,修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你就要慎重了。一个两个是个例,如果一款车投诉好几十,这就算通病了,这类车你最好躲远点。第三,你要买的如果是热门车,马路边看见了,递颗烟和车主聊两句:这车开多长时间了?落地多少钱?感觉怎么样,不光好坏你心里有数,去提车的时候价格也有底了。

安全——看中保研碰撞测试,看车祸(两车相撞类的),都什么样的车主死得多。说帕萨特断A柱,不是还有车评人洗地吗?说现在新款做出了改进。天底下就你一款车了吗?有时候,车企就只有一次机会,补救?晚了!可能新款帕萨特安全没问题了,可能大众的迈腾、宝来和帕萨特不一样,但是,我真是没得选吗?我不买你,不需要你一定会断A柱,我不买你,只需要有断的风险就够了。

我是大众一生黑,顺嘴一黑,不客观,不理性,只有愤怒。此刻我是个车评人,你别信。最后方方面面你都了解了一圈,你已经不是那个不懂车,可以被所谓车评人的嘴忽悠的小白了。这时候按照你所了解的知识,结合你自己需求去选择,一定不会比别人给你推荐的差。最后说一句,被问我15万轿车怎么选,问我就是比亚迪插混,十万元就是二手比亚迪插混。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