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微信使用过程中私密属性的弱化,保护个人隐私的难度越来越大。这时候,如果微信朋友圈增加了访客记录功能,就会大大增加与朋友圈断绝关系的用户数量。这些用户可能只是把朋友圈和微信群作为一个工作工具,他们可能要忽略原有的社交功能。

微信朋友圈的可信度有多高?

微信朋友圈的可信度有多高

从腾讯对外公布的谣言治理超5亿次的数据来看,腾讯公司在组织权威专家和机构对抗微信造假谣言方面投入巨大,成效也确实显著。其中就包括了健康与养生奇闻趣事食品安全,医疗健康,社会科学及其他紧跟社会热点但存在不实内容的谣言。腾讯微信借此邀功了微信辟谣助手小程序,据悉目前微信辟谣助手小程序总用户数达1970余万,日均打开数30余万,总共进行3700余万次提醒。

如此庞大的数目,让人不禁对微信的可信度产生怀疑。比如今年比较火的紫菜是塑料袋做的这类谣言,在前些年也有人谣传过,只是今年有人上传了视频,还用火烧辨认出紫菜是塑料。刹间,微信油锅沸腾,该视频被不断地转发和扩散。短时间内,谣言油星从消费者超市经销商加工厂一路烧到养殖户,相关产业链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虽然相关权威部门进行了辟谣,媒体也报道了营养专家医生紫菜养殖户,对此谣言的相关辟谣,可是谣言依然没有适可而止。最终警方介入,经查实,制造传播塑料紫菜人员,其真实目的是通过散布谣言实施敲诈勒索,相关涉案人员也已陆续抓获。 借此,请思考为什么人们传播谣言时就那么轻而易举呢?因为谣言不是借助了塑料紫菜那乍一看真像实验验证的举例,就是冒充了什么专家,百科。

人们总是打着为别人好,给别人提醒,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旗号,盲目的为谣言搭顺风车。这样的心态,谣言攻破其脆弱的知识理念,令其毫无防备的成为谣言病毒僵尸,简直手到擒来。在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即使不是微信,也会是以其他的互联网形式传播。只有当我们自身拥有明辨是非的火眼,才能看破谣言的瘴雾。

微信朋友圈是个人隐私吗?

微信朋友圈是个人隐私吗

微信朋友圈不属于个人隐私。众所周知,微信已经成为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社交软件之一,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晒朋友圈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网上生活方式。但近两年,原本私人属性特征明显的微信已经越来越公开化工作化,特别是各种五花八门的微信群,如工作群同学群亲朋群好友群家校交流群等,成为一些单位部门学校布置工作任务发会议通知布置家庭作业等的工具。

更甚的是,在同一个单位,还细分为全体员工群中层干部群分管线工作群科室部门群,每天看各种微信群上的消息,成了比工作本身还要重要的事情,因为假如你过一段时间不看的话,不知哪个群里就会冒出一个紧急会议通知或者重要文件,如此众多的微信群让人烦不胜烦但你却又不能随意退出。伴随着众多工作群的出现,在一些地方和一些单位,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员工在朋友圈转发分享指定的微信文章也成为了一种工作要求。

于是,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原本是个人网络空间的朋友圈,充满了各种政令文章和工作信息。鉴于微信使用过程的私人属性越来越弱化,个人隐私越来越难以得到保护,此时,如果微信朋友圈增加访客记录功能,将会大量增加与朋友圈断绝关系的用户数量,这部分用户,将可能仅仅把朋友圈和微信群作为一个工作工具来使用,原有的社交功能他们也许会不得不无视。

你微信朋友圈里的那些谣言?

你的朋友圈被急救贴心提示刷屏了吗?这又是一个谣言!随着天气越来越冷,以下急救知识最近出现在很多人的朋友圈,但其实是一种误导性的急救知识。主要错误包括:1。冠心病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有风险,尤其是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生活作息不规律的年轻人;2.睡眠时的胸痛也要考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只有部分冠心病患者有胸痛;其他症状包括背痛、肩痛、上肢痛、牙痛和腹痛,或者只是胸闷憋气;3.错误的急救方法!急性冠心病不宜服用丹参滴丸。如果因心肌梗死发生低血压和心源性休克,服用硝酸甘油会加重低血压。如果发生主动脉夹层,服用阿司匹林会加重病情。4.不必按照提示保持坐姿,但需要舒适省力,缓解不利于呼吸的姿势。拨打急救电话,解释地址,打开门,等待帮助,联系你最近的家人或朋友。但是不要因为和家人接触时间长了就忙起来,让医生联系不上你。


文章TAG:微信朋友圈谣言有哪些  微信  可信度  谣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