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和马丁路德王阳明不是一个人。马丁生于1483年,卒于1546年,享年63岁。1968年,39岁的马丁·路德·金被种族主义者暗杀。2000年,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周定为马丁·路德·金纪念日。王力可阳明,马丁主张个人信仰,反对外部约束。

如何评价马丁路德?

如何评价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士是德国宗教改革家,我们的中学时代都学过他关于宗教改革的故事。当时教皇出售赎罪券,宣称只要交钱上帝就可以免除他的罪行。马丁路德对教皇的做法非常不满,于是就写了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在了教堂的大门口。马丁路德提倡因信称义。就是说我们不需要通过教皇教会权威,每个人只要有一个虔诚的信仰就可以获得灵魂的救赎。

马丁路德的说法,从根本上否定了教会僧侣阶层对于社会的控制。马丁路德在自己的九十五条论纲中提倡信仰耶稣就可以得救,反对教会兜售赎罪券。这样马丁路德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开始怀疑至高无上的教权,并且开始反对。德国宗教改革的帷幕就这样拉开了,马丁路德和教会的神职人员神学家展开了大论战。

论战广泛的传播了路德的思想。他撰写和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传播自己的宗教改革思想。面对教会的胁迫,路德不为所动。他用德文翻译圣经,宣传民主平等的基督教思想,抵抗天主教。路德思想逐渐形成了基督教新教,主张信仰即可得救。路德死后,他的新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现在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成为基督教的三大宗教派别。

如何评价马丁路德金这个人?

如何评价马丁路德金这个人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我有一个梦,金说道,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起来,真正实现其信奉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在当晚接待黑人领袖时说道,我也有一个梦想,我的梦想就是你们的梦想。这种情感是许许多多美国人的心声。

马丁路德金于1968年被种族主义分子暗杀,年仅39岁。1986年,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可以说1963年游行确实是民权运动的一个顶点和高峰,不过它的象征意义远比现实意义大得多,实际情况则要更为复杂和曲折,它的光芒遮住了它的问题。历史上很多的人物和事件都是如此,大家为了强调事件本身的更重要层次的意义而忽略其中的阴暗面。

包括马丁路德金在内的民权领袖们实际上远非道德完美主义者,在他们争取种族平等的光环后,还有着互相倾轧争权夺利排斥白人看不起女性的阴暗面。拿马丁路德金的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来说,尽管金本人在演讲中大声疾呼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尽管他的理想一直是混淆黑白,缔造一个种族融合的公正社会,他所缔造的却是一个标准的以肤色划分边界的组织。

金刻意将其组织局限在黑人和南方内部,倒不是讲究黑人权力,他有一个很实际的理由,那就是避免南方的白人认为他是被北方的坏白人所操纵的,也避开联邦调查局对存在共产党渗透的怀疑。他这种功利上的考虑实际上造就了另一种种族隔离。其他的民权组织也多多少少有这种情况,尤其是大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日后竟然驱逐了所有人工作人员。

王阳明为何无法成为明朝的马丁路德?

王阳明为何无法成为明朝的马丁路德

俗话说,人无完人。但从儒家的“三仙”理想来看,王阳明在各方面都做到了极致。这种极致源于他对社会主流的疏离和批判态度,从而有了自己独立清醒的判断。王阳明,浙江余姚人,本名守仁,本名博安,远离科举。因曾在会稽山阳明洞建房,被称为阳明先生。他是明朝中叶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文章TAG:马丁路德机器人怎么样  路德  马丁  机器人  评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