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97式81毫米弯曲步兵炮为例,其各项指标接近当时中国军队广泛装备的民20式82毫米迫击炮。也没什么特别出众的,更别说黑科技了。日本二战时期的97式迫击炮性能一般,与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相比,并无优势。这是一项黑科技。日俄战争初期的旅顺战役中,由于日军挖战壕,逼近俄军把守的阵地,躲在战壕里的日军很难用普通火炮进行攻击,于是俄军将47毫米海军迫击炮拖到阵地上。

日本二战时期的黑科技97式迫击炮,实际性能怎么样?

日本二战时期的黑科技97式迫击炮,实际性能怎么样

日本二战时期的97式迫击炮性能一般,和各国其他类似产品相比没有任何优势,算个啥的黑科技。说起来,日本是迫击炮的最早受害人。早在日俄战争的旅顺争夺战中,由于日军挖掘堑壕迫近俄军守卫的阵地,躲在堑壕里的日军用普通火炮难以攻击到,俄军于是就把47毫米海军臼炮拖上了阵地。臼炮弹道弯曲,对付堑壕里的日军效果极好,因此各国陆续都研发了类似武器装备部队,这就是迫击炮的前身。

不过最为第一受害人日本因为迫击炮射速高,命中精度相对差,不符合其节约炮弹精确打击的战术思想,因此对于迫击炮一直无爱,很长时间没没有大规模列装,这也直接导致了日本在迫击炮开发上要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步兵的支援火力主要是依靠92式步兵炮。在抗战时期,中国军队装备了大量的迫击炮。这种轻便的火炮中小口径的可以直接人力背负,大口径的也可以用马驮载,非常适合中国落后的交通条件,特别是山区作战。

相比之下,日军装备的掷弹筒射程太近,而92式步兵炮太重,威力也不如重量接近的大口径迫击炮。加上后期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炮火无法和美军对抗,急需轻便火炮,迫击炮才逐渐在日军中大量装备。不过即使如此,日本的迫击炮即使和当时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相比也没什么优势。以九七式81毫米曲射步兵炮为例,其各项指标和当时中国部队普遍装备的民20式82毫米迫击炮相比都比较接近,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更谈不上什么黑科技了。

清末能造300毫米重炮,为什么民国却连150毫米的炮也无法制造出来呢?

真相就发生在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耗费几百万白银潜心研究20多年的江南制造总局炼钢厂已经达世界先进大厂之列,但此时国际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让江南局的产品一夕之间全部变成废品。这件大事叫做合金钢革命,枪炮制造,钢材的材质是最核心的东西,19世纪90年代之前,世界普遍采用碳素钢制造枪炮,清政府也跟上了时代,并达到先进水平,但这是暂时的。

江南制造总局先进的炼钢水平1890年秋,清政府决定在江南制造总局设立炼钢厂,并引进全套德国西门子设备,其中引进的炼钢炉就是西门子公司的15吨马丁平炉,还聘请外国顾问指导操作。这座新式钢铁厂完全采用西式方案,甚至对于质量管控有严苛的标准,当时采用最严格的的英国海军部验收标准作为炼钢厂的质量验收标准。

但有了这些还不够,炼钢技术涉及武器制造,因此都是各国的机密,人家是不会告诉你的。所以全靠自己摸索。江南制造总局炼钢厂的技术人员工人们,就是在这种技术被封锁的环境下,只能自己摸索反复试验。要知道,那个时代的炼钢炉,是很危险的,那么高的温度安全措施不像现在,很多试验必须有人抵近观察,取材等等,可以说十分艰辛。

这期间,甚至有四五十个工人人因此赔上性命,其余还有被轧伤断指等等不计其数的伤害,在经历无数的艰苦摸索后,江南制造总局炼钢厂终于炼出质量稳定的合格碳素钢。有了合格的钢材,江南制造总局在巅峰时期,已经可以制造出与西方列强不相上下的巨炮,当时名震一时的英国无畏舰巨炮这种12英寸305mm口径舰载火炮,江南制造总局已经可以成功自行制造,而且质量威力完全不输于西方火炮。

从1890年到1911年清朝末年,江南制造总局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不仅成为当时可以与克虏伯抗衡的西方炼钢厂,而且制造75毫米之类的山炮都不成问题,更不用说305毫米重炮了。然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西方发生了合金钢革命,耗费了清政府巨额资金。无数人奋斗凝结的钢铁技术结晶,一夜之间变成了废品。


文章TAG:毫米科技怎么样  能造  300  毫米  重炮  清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