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在虚拟世界里,呆了几千年。在计算机制造的虚拟世界中,时间是由计算机操作控制的。好吧,这样的话,在我确定你通过了那个缺口之后,我就可以给你拍了。为了找出电子通过缝隙时的轨迹,研究人员在两个缝隙中都安装了感应装置,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电子通过了哪个缝隙。

如果人的身体死了,但大脑还活在营养液中,那大脑能不能活在虚拟世界里呢?

如果人的身体死了,但大脑还活在营养液中,那大脑能不能活在虚拟世界里呢

人类是真实存在的吗?你眼睛看到的就是真实存在的吗?缸中之脑和双缝干涉实验,到底揭露了什么?1981年,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假想——缸中之脑。将大脑从身体上切下来后,放在一个可以让大脑继续存活的营养液中,把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通过计算机给大脑特定的电信号,让它可以保持一种正常的幻觉——似乎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的一切都还存在。

作为缸中之脑试验的操作者,人类自然清楚这颗大脑所体验到的世界其实是计算机制造的一种虚拟现实,但是你是否又思考过人类是否也是生活在被更高等文明所支配的虚拟现实之中呢?我们有没有可能所看到的听到的或者闻到的都是虚拟的,我们的身体或者周边都是虚构的,我们也只是浸泡在营养液中的一颗大脑而已呢?这篇文章,站长就跟大家探讨一下缸中之脑理论,大家在空闲之余也来思考一下我们是否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中呢?缸中之脑理论人类的大脑是世界上最精密的器官,这里有丰富的大脑皮层,既感受着外界的万千变化,又可以对手脚眼睛耳朵等各个器官发号施令。

但遗憾的是,即使是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对大脑的研究也仅仅是皮毛而已。20世纪中期,世界著名的脑神经学鼻祖威尔德格瑞夫斯彭菲尔德1891-1976 ,美国著名脑神经科专家对高级大脑活动做了深入的研究。他用电流刺激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试图减轻像精神运动性癫痫这类疾病症状。受试者主诉有一点片断的回忆,嗅到以往闻到的气味,听到一种声音,看到一种颜色,这一切都是由大脑内特定部位的微量电流刺激引起的。

他发现,刺激大脑皮质的某些区域时,往事的记忆就会好像历历在目于我们的脑海中,仿佛录像带的放映,具备了事件原始场景的所有声音和情绪。似乎发生在我们生长过程中的每一件事,包括无数我们以为已经遗忘的时刻,都已经被记录和保存下来了。通过对癫痫病人病灶观察所积累的大量资料,彭菲尔德在1954年提出了中央脑系统学说。

这一学说认为颞叶和间脑的环路是人类记忆的主要区域。这一区域像一个录音录象装置,把人的全部经历毫无遗漏地记录下来,这种记录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未被人主观意识到,但它的确是客观地实现了。因此,对这一区域施加特殊的刺激时,一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无法回忆的往事便被回忆起来。这也就意味着,人的记忆被存储在大脑皮质中,并且可以被脑电流或者外部电流所激发。

所以,科学家相信,即使把人的大脑单独放置在培养液中,然后给大脑一些电流刺激,大脑也会产生记忆或者意识,这时候的人根本无法判断自己是处在虚拟环境中,还是在真实世界中。双缝干涉实验缸中之脑理论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但由于该试验需要一颗鲜活的大脑,这显然不符合伦理。而且,该实验需要配置能让大脑正常活动的营养液,实验条件极其苛刻。

因此,至今为止,该理论也只能被称之为假想,一直未被试验所证实。但是,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人们在缸中之脑之外,似乎又发现了另外一个让人怀疑世界的真实性的证据,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双缝干涉试验。在介绍这个实验之前,我先举个简单的例子,给大家普及一下波粒二象性当你观察一只飞行中的蚊子时,尽管它不停的飞来飞去,让你眼花缭乱,但实际上在每一个时间点,蚊子只会出现在一个位置,这就是物质的粒子性。

当你把一块小石头扔在平静的湖面上,它落入水中时产生的涟漪就是物质的波动。当你继续投掷一块小石头时,两块石头产生的波纹会相互靠近,最终交织在一起,这就是波浪的干扰。我们观察到的现象要么是粒状的,要么是波动的。然而,在微观世界中,物质并不是简单地同时具有粒子或波的特征。一些微观物质会同时具有粒子和波的特征,这就是所谓的波粒二象性。


文章TAG:在虚拟世界中呆久了会怎么样  中呆久  还活  营养液  虚拟世界  大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