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方面不多。从平台的角度来说,美团和饿了么平台的规则是不一样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是饿了么,你会第一时间离开一二线城市,转向三四线城市,这意味着开发更多的市场是你最大的任务。比如新人券,可以在美团外卖分享商家的活动。点餐后,客户还可以享受新人红包的大优惠。但是,在饿了么上,新人的红包无法分享到商家的优惠活动中。但是客户有时候发现,在饿了么的时候,新人红包满30还不如享受20的优惠。

美团和饿了么的区别是什么

其他方面就不多数了,从平台的角度来说,美团和饿了么的平台的规则是不同的。比如,新人优惠券在美团外卖上是可以和商家活动同享的,顾客点一份餐在享受了商家的满减活动之后,同时还可以享受新人红包的大额优惠但是饿了么就不同,使用饿了么的新人红包是不可以和商家的优惠活动同享的,但是顾客有时候会发现,在饿了么使用减15的新人红包还不如享受商家满30减20的优惠。

因此,如果一旦遇到这种情况,顾客一般选择直接享受商家满减,或者直接选择另一个平台下单。所以商家需要知道平台之间的规则是什么,然后相对的设置活动,主动让顾客喜欢自家的产品。关于外卖的运营,除了了解平台的规则之外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有意向的商家可以私信我,回复外卖诊断表获取,根据表格可以诊断出店铺问题,促进商家单量增长。

阿里巴巴腾讯,从本质上讲,属于投资公司吗?感觉有很多业务是收购来的?

从资本投资的角度看看,阿里腾讯都很强。资金上,两家公司都有强劲的现金流业务,庞大的账面盈余,多到无处可放的流动资金从而不得不去找一些高风险回报的外部项目。人员上,两家公司都有投行高管,蔡崇信和刘炽平,以及专业强大的投资团队。需求上,两家公司都处于高速变革的科技产业,随时可能被后起之秀颠覆,必须要通过投资生态来自卫。

投资风格都带有战略投资。两家投资的区别在于阿里的战投更纯粹,完全是为了公司业务服务的,需要有业务部门作为sponsor,目的是为了帮助业务发展,战略布局,或打击竞争对手,所以有时甚至可以不考虑财务回报。占股比很高,大多冲着控股去的,所以被投企业基本要面临变成阿里子公司或业务部门的局面,而且阿里业务部门的Lead会给被投企业高管设定KPI,强度跟阿里内部类似,所以阿里在创投圈的名声不太好,太凶悍。

而腾讯战投要温和一些,仅以财务投资者面目出现,虽然也是由业务部门发起的,但腾讯的投资部门很多会以财务回报为优先衡量标准,同时配合业务发展,所以战略投资色彩没那么浓,相反你会看到腾讯投资的收益率大多还不错,不太会想阿里投资那样很多出现亏损。腾讯占股比一般控制在20%以内,大多不会控股,最多要个董事席位,也不会设定阿里那种高压KPI。

其实看下腾讯发展历史就很好理解了,腾讯最早做了QQ之后然后就是各种抄袭创业公司Idea,在创投圈声名狼藉,也因此被周鸿祎瞄准打击。经过3Q大战后,小马哥痛定思痛,战略180大转弯,变成开放生态,围绕其社交核心,连接全世界,所以通过投资拉拢各种生态圈企业,对接其社交圈,因此只追求影响力和战略协同,不要求控制。

张勇称将会继续投资饿了么,你觉得是外卖行业真的值得投资还是说不得不投?

谢邀!目前来看的话,如果阿里不继续投资饿了吗?那么收购饿了么又有什么用呢?饿了么是目前阿里在本地化生活方面的羿步大气,也就是说希望能够将饿了么和口碑,包括联通支付宝打造成一个比较好的体系来对抗美团。但不过由于饿了么,本身的体量比较小,尤其是只在外卖领域里比较出色,同时面对美团的外卖,目前来看的话已经没有明显的优势,经历过百团大战的美团存活下来绝对不是偶然。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是饿了么,你会第一时间离开一二线城市,转向三四线城市,这意味着开发更多的市场是你最大的任务!但问题是,其实美团已经在这里了,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都站稳了脚跟,你饿吗?在这些小市场上与美团直接竞争还是相当困难的。尤其是目前很多平台跟商家有一个可能不太合理的规定,就是强迫商家二选一。


文章TAG:美团  投资  公司  饿了吗是哪个公司的投资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