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ELEVEN,日本便利店的老大,在日本有近2万家店铺。日本的便利店作为发展最好、最成功的模式,一直影响着国内的便利店。可以说,中国90%以上的便利店都是采用日式便利店运营模式,运营不存在失败的问题。第二,暂时很难超越日本的便利店运营能力。便利店是资产导向的,如果重视经营质量,很难快速发展。

日本便利店打法失灵,谁会是中国的“便利店之王”?

【灵兽山】观点:得益于零售进化、人均GDP过万、消费习惯改变和对便捷需求的增加,这些便利店发展的前提条件已经成熟,便利店已成为实体零售的风口之一。日本便利店作为发展最好,也最成功的模式,一直影响着国内便利店,可以说国内90%以上的便利店都采用日系便利店经营模式,并不存在打法失灵的问题,之所以有打法失灵的认识,不是其理念、能力和商业模式的问题,而是在国内的发展模式问题,或者说开店策略这个打法有些失灵,但这主要是指7-ELEVEn,而罗森发展的很快。

至于中国“便利店之王”这个标签,并不能以门店数量去衡量,而应以坪效和利润来定义,在这方面还没有能超过日本便利店的,一、国内便利店门店规模占有优势在便利店百强中前4名都是国内品牌,石油系的易捷和昆仑好客分列第1和第3,美宜佳排在第2,这3家门店数量都超过了20000家,第4名天福便利有接近6000家门店。

排在5-7名的才是日系品牌罗森、全家和7-ELEVEn,门店数在3300-2300家之间,可见国内品牌门店数量远超日本品牌,这是有原因的。石油系显而易见是依托于遍布全国的加油站,因此便利店选址这个难点并不是问题,而美宜佳的扩张模式与传统模式不同,先天特殊性无论是日本品牌还是国内品牌都难以复制。就规模而言国内便利店品牌完胜,日本3大品牌扩张缓慢,主要是早期一直将连锁直营作为策略,而且对鲜食工厂等重资产投入较大,在未开启加盟模式时扩展就很慢,尤其是7-ELEVEn,全家便利的问题在于国内授权争议,

而罗森目前已进入了快速发展且盈利的阶段,未来几年门店要达到10000家。二、暂难超越日本便利店经营能力便利店是重资产业态,重视经营品质,要快速发展是有难度的,便利店以单品管理和高坪效作为运营重点,也就是通过商品和服务的叠加完成高销售额。日本便利店围绕此做经营,延伸出即食鲜食、商品开发、差异化、一日多配、高效物流和运营督导等工作,

在精细化运营推动下,7-ELEVEn国内某些店可以单店日销25000元,罗森和全家也因为原创差异化占比高,商品毛利率也高于国内便利店品牌。而规模庞大的石油系品牌日销大部分都是几千元,有资本催化的数字化便利蜂,平均日销也只有5000多元,这种结果与日本品牌坚持既有理念和注重系统性运营有关,从人效和坪效上说,国内品牌短期很难超越,不是不能在未来超越,而是现在太关注跑马圈地、资本和所谓数据化,在商品开发、供应链和物流管理、运营督导及支持系统方面工作还不到家。

三、发展模式需从规模向质量转变要规模还是要质量?一直是零售发展的一对矛盾体,从逻辑上看,先占领市场再提高品质并没有错,此时市场占有率毕竟更重要。但连锁业态有很大不同,尤其是高速扩张离不开加盟模式,而对加盟商来说,投入不怕,赚得少和周期长才可怕,说白了,就是要让加盟商赚钱才行,而这个基础必须建立在强大运营体系之上,否则加盟问题就很多,从而最终影响品牌口碑,加盟本身就存在博弈与合作的特点。

用生鲜连锁品牌钱大妈做例,其发展很快,全国有3000多家店,但有500家店在寻求转让,什么原因?因为亏了还看不到希望,要想实现又快又好也有机会,比如罗森便利店在基础夯实后,才有地区大加盟制的门店快速扩张,今年还实现了入华25年首次盈利,而且开始向10000家门店的目标前进。事实上现在很多品牌规模越来越大,但门店盈利能力还是较弱的,从这点上来说,还是存在经营隐患的,

四。综上所述,便利店其实是零售业的高端业态。做好单品管理和数据分析、产品研发和假设验证、需求创造和生鲜卫生等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便利店其实要求每一个单品都要有爆款逻辑,往往这样的目标就是让店铺规模当前化。日本便利店的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老龄化和少子化这两个极端。比如招不到人,就无法24小时运营,会延伸出很多财务问题,但这是商业模式需要调整和创新的问题。


文章TAG:为什么日本便利店  便利店  日本  打法  失灵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