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之所以不给马云面子,和菜鸟正面交锋,其核心就是利益。首先,马和都是技术代理人,做逻辑和程序上的事情。阿里巴巴不属于马云,但马云一定属于阿里巴巴。其实马云后期发展的钉钉并不理想。其他大佬只能望洋兴叹。马云是老师,连王健林都说了。马云很会说话。

顺丰王卫为什么不给马云面子,反而要和马云对着干?

因为菜鸟和顺丰的数据共享问题,双方一度中止合作。但双方很快又达成妥协,重新合作,不过这一临时妥协的协议有效期只到今年6月30日,而今天是6月29日,只剩下一天了,未来双方如何安排,还有待公布,王卫之所以不给马云面子,和菜鸟正面怼上,其核心都是利益。对快递行业来说,如今格局基本已经确定,最大的利益之争已经不是一个或几个客户,而是数据——这既包括商家的信息,也包括消费者的信息,

如果能够独家掌握客户信息,那么根据已有的客户数据,就可以开发出最有效的物流体系,甚至可以往上延伸至电商体系(比如顺丰可以根据客户数据调整他的电商业务)。对每家快递企业来说,客户数据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是战略资源了,阿里巴巴打造了自己的物流体系菜鸟,希望以此为依托,与京东的自建物流体系相抗衡。不过,阿里巴巴只是搭建了菜鸟这个平台,更多属于软件层面,而物流的硬件基础需要由参与到菜鸟体系的快递企业来实现,顺丰也是其中之一,

阿里通过菜鸟这一体系,将参与其中的快递公司的数据都收入了自己囊中。比如,你在淘宝和天猫上的快递物流信息,都可以直接通过你的淘宝账户直接查询到,这就是因为各家快递的数据都统一到了菜鸟这个平台,当时顺丰和阿里闹掰,就是顺丰关闭了对阿里菜鸟的数据接口(顺丰则说是阿里率先关掉了菜鸟对顺丰的数据接口),你要查询快递信息,无法通过淘宝账户直接查询,而只能通过顺丰的官方渠道查询。

顺丰之所以敢于和菜鸟叫板,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因,一是顺丰在所有快递企业当中,居于遥遥领先的位置,尽管顺丰的包裹量不如中通、申通、圆通、韵达,但顺丰的营收比他们高出了好几个量级。2016年顺丰的营收为574亿元,而申通、圆通、韵达分别“只有”99亿元、168亿元、73亿元,另外,在口碑上,顺丰一直有优势,每日经济新闻在菜鸟大战顺丰的时候做过一个投票调查,站在顺丰一边的人占比高达62%。

马云和刘强东,你更愿意成为谁?为什么

「原创」这个问题比较无聊,权且写点看看吧,我觉得成为谁都不如做自己来的容易。而且你提到的这两个人基本拿出来就是偶像级别的,所附带的资源、产业、人脉、知名度等等都不是普通人可以拥有、操控的范围,与其假想成为偶像,不如洗洗睡觉好好做回自己来的实际。我们有我们的事业,虽然不够偶像级,但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家庭,虽然不必富丽堂皇,但依然温馨舒适,

为什么张一鸣,马云这类大佬创业初期都没有被认可?

任何人做一件事,在成功之前通常都不会被大家认可。因为人们普遍都有随从众心理!前段时间,看了记录马云创业经历的纪录片,《makedream》马云长得并不出众,甚至被很多人称为ET。学习成绩也不好,数学甚至考过1分,但是,他的英语特别好。于是毕业之后就在学校做了一名英语老师,后来又成立翻译社,因为英语好,1994年马云得到了一次去美国出差的机会,也见到了互联网。

回国之后,他要做互联网,那时所有人都看不懂,放着铁饭碗不要,不做老师,要做互联网。那时没人支持他!但是他的口才特别好,说动了18个人跟他一起创业,这就是今天所谓的“阿里18罗汉”,他们在杭州湖畔花园租了间房子,十来个人挤在一起,每天工作18个小时左右,屋里很狼藉,网线拉的到处都是,还曾被人认为是个“黑网吧”。

最初的冒险并不顺利。最困难的时候,账户里只有70万美元现金,只够维持半年。最后,蔡崇信的加入和软银的注资让阿里活了下来。在这种环境下,淘宝终于崛起,挺过了2001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战胜了非典,后来又面临各种挑战。在张勇的提议下,阿里从2009年开始举办“双11购物节”,然后一路向上!一路走来,我们不断被挑战,不断被解决问题,所以才有了今天的阿里。


文章TAG:马云为什么和it大佬都不和  马云  刘强  大佬  
下一篇